APP下载

浅析案例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中的运用

2023-01-25□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经济学贸易思政

□章 辉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其学习内容涉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课程的理论,具有极强的西方经济学思维方式和论证过程;另一方面其理论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时又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用课程思政的方式予以解决。因此要实现《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最佳效果,不仅要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而且要针对国情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因此通过任课教师精心选择和设计的案例就能够很好地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课程思政引入是《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思政”是基础。“课程思政”的核心是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阵地,落实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就是要把“立德树人”根植于教育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对以中国国家利益的形成和维护有全新的认识,培养出新时代的外贸人才。通过教学,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任课教师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将我国现阶段的外贸方针政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是关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需求、学生学习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只有选择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互联网时代教学特点的数字资源,积极推动教学内容和形态创新,提供众多案例、音视频内容,才能使学生被教学内容所吸引。同时依托“马工程”国家网络开放课程项目,配套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转化,通过将各种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组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改进和深化学习效果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方式是核心。《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要立足专业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对课程思政制定具体规划。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培养方案、教材选择等环节发挥顶层管理作用,形成科学、标准、精细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通过学生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塑造能力的加强,使《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和创新落到实处。可以通过微信、QQ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借助视频、论坛、师生互动、学习经验分享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使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案例对《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目标的具体实现

根据《国际经济学》教学特点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要求,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通过以下三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一)案例一:如何正确对待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

1.全面介绍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政策的利弊。

(1)自由贸易政策的利弊分析。介绍自由贸易政策的有利之处,指出自由贸易政策具有增强竞争、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利用资源、利于消费者提高福利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分析自由贸易政策的不利之处,包括不利于国内新兴产业的确立和发展、不利于国内传统产业发展、国内经济易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容易造成国内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对外依附性增强、不利于经济自主、容易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增加不安定因素等方面内容。

(2)贸易保护政策的利弊影响。介绍贸易保护政策的有利之处,指出贸易保护有利于国内幼稚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利于经济自立和国防安全、利于反倾销与反补贴、打击不公平贸易、利于恢复国际收支不平衡、减轻国际经济波动对本国冲击、利于保护本国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分析贸易保护政策的不利之处,包括使国内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害、使受保护部门安于现状、容易形成垄断集团、不利于竞争、保护容易导致贸易伙伴国报复、阻碍出口发展、国内产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增加政府负担、减少财政收入等方面内容。

2.讨论如何看待中美贸易争端。一是介绍从2019年底开始中美贸易争端的发展历程。大致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现总统拜登的政策为两个阶段进行介绍。二是在分析贸易保护政策利弊的前提下提出问题:中国应该如何处理中美贸易争端?

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的认识。一是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和实施者。二是分析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要秉承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三是了解中国政府对此次中美贸易争端的基本立场,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会在美方的强迫下做出任何让步;中国不会畏惧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此次贸易争端是由美国率先单方面挑起的,由此解决问题的责任与义务必须由美国来承担。四是分析中国的应对之策。首先,利用国际规则予以反制。在WTO机制下,利用现有的国际多边合作框架所赋予中国的权利提起诉讼。按照自由贸易的原则,对美国依照国内法对中国实施单边贸易制裁的做法提出诉讼并提请贸易仲裁,指出这不仅是对双边经贸关系的严重伤害,也是对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WTO机制的严重破坏。其次,要根据美国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制定反制清单和谈判清单。要科学评估对美出口我国大类商品加征关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以及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可能对美采取的反制措施。同时在扩大服务贸易开放、降低关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开放区域、提高决策透明度等方面研究能够运用的有效政策,争取用利益引导美方做出妥协。最后,针对由于美国加征关税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和行业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

4.得出结论。一是相互尊重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出发点。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对方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发展道路和权利,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挑战“底线”,不逾越“红线”,不能以牺牲一方的发展权为代价,更不能损害一国的主权。二是平等互利是中美两国处理经贸关系的立足点。平等互利,就是双方磋商的地位是平等的,磋商成果是互利的,最终达成的协议是双赢的。如果美方强压令中方进行谈判,或者谈判结果仅让美国单方得利,这样的谈判不会取得成功。中美贸易合则两利、分则两败,要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处理两国的经济关系与贸易利益。

(二)案例二:对勒纳对称原理的认识。

1.全面介绍勒纳对称原理。

(1)介绍出口征税的原理。通过对出口征税公式 “国际价格=(1+关税率)×国内价格”的分析指出对出口品征收关税,会使被征税产品的国内价格下降。

(2)分析勒纳对称原理。即同样税率的出口从价税和进口从价税具有相同的效应,要通过函数推导说明其在数学上的合理性。

(3)分析一国采取出口征税的原因。即本国国际收支过分顺差、本国不仅有国际收支的顺差还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说明根据勒纳对称原理可以使一国家找到变相保护本国工业的手段。

2.分析勒纳对称原理对发展中国家的真实意义。

(1)指出勒纳对称原理在数学上的合理性。这里主要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对进口征收同样的税率和对出口征税具有相同的数学结果。

(2)分析勒纳对称原理对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当本国国际收支过分顺差时,可以通过对出口征税减少出口,从而达到降低顺差余额的目的;另一方面,当本国存在贸易顺差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对出口征税还能够抑制国内产品价格,进而使国内通货膨胀问题得到缓解。

(3)分析勒纳对称原理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合理性。勒纳对称原理表面上看起来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问题,但其本质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假设发展中国家处于上文所说的两种情况之一,并按照勒纳对称原理对出口征税,有没有考虑过后果?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形成出口优势部门都非常不容易,一旦由于征收出口税使该行业出现萎缩或国际竞争力下降甚至被他国替代,那这个发展中国家又该如何处理?

3.得出结论。中国经济问题应该用中国自己的经济理论来研究并解决它。中国不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不能完全用西方经济学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西方经济学是西方价值观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西方经济学重逻辑、重形式;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行为的差异;排除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把抽象的数理逻辑当作判断经济学是否科学的主要指标。西方经济学反映的是成熟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可以对其认真研究与借鉴,但必须结合中国改革发展需求,适合中国国情,不能完全照搬,要有自己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判断。

(三)案例三:如何看到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得失。

1.全面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内容。

(1)全面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与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里说明一下,也有观点认为除这五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之外,在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两国间还会有一种相对较为友好的贸易安排被称作优惠关税安排。

(2)学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要让学生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扩大出口效应、国家福利提高效应;动态效应包括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优势和动态劣势。

(3)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利弊。要通过学习指出对发达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带来更多的是贸易创造、区域经济合作更加成功。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效果不明显,往往在区域内部产业的合理配置上争论不休。分析南北合作的前景,指出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看出南北合作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并引导学生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2.如何看待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1)指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合理性。表现为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一个较为宽松的贸易环境,进出口面对相对自由的贸易状况,人员、资本、原材料和产品的流动自由便利,在出现与外部大国的贸易争端时一体化组织可以集体面对,大大缓解了小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

(2)分析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压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必然带来挑战和压力,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来源多数情况下是对合作组织外部或内部贸易伙伴利益的贸易转移,而非由区域合作催生的贸易创造。二是区域内部成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类似,对能够带来现实利益的行业或部门的区内配置往往存在较大争议,都想从事自身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生产而放弃比较劣势部门。三是由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自身对外经贸政策的独立性必然有部分甚至全部丧失,往往要承担由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而导致的一些附带经济和政治损失。

(3)分析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参与RCEP的合理性。对于我国而言,由于自身巨大的生产能力和消费潜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好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之处可以获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负面作用也能够降到最低,这也是我国不断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和RCEP建设的深层次原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多哈回合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减慢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构建自己的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朋友圈打下坚实的基础。

3.得出结论。我国参与区域合作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从政治方面看,是中华民族统一事业的需要与“和平崛起”的发展需要。从经济方面看,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选择,是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和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是应对目前 WTO 多哈回合的发展趋势,对推动“一带一路”和RCEP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的融入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来说是十分必然和有益的。任课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好案例、建设好案例、运用好案例,这样才能够真正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得到实现。

猜你喜欢

经济学贸易思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简明经济学
思政课“需求侧”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