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3-01-25蔡津京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政治

□蔡津京

人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广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很早之前,前贤们就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强调,人们应该追求道德教育、智力教育和体育的全面发展。19世纪时,面对社会化大生产的进步和阶级矛盾激烈的社会现实,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圣西门以及傅立叶,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张。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实践经验,汲取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创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赋予了深远的科学内涵,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对此,高校要深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其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经了萌芽、形成、成熟三个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要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需要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萌芽。马克思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关注人的发展问题。1835年,他中学毕业,在他的毕业论文里就已指出人的幸福以及自身的完美应当是职业选择中遵循的主要原则。可见,马克思当时已意识到如果人想要成为真正的人,就必须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职业。就这样,马克思从早期的辩证思维着手介绍未来的职业,萌生了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战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的思想,即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841年,在马克思的博士毕业论文中,他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认为人格必须是自由的,哲学必须为捍卫自由而奋斗。由此可见,马克思接受了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开始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1843年,马克思以唯物论视角在《〈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导言》中,从政治、宗教以及人类解放的关系方面提出,并进一步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在他看来私有条件下的劳动异化,即人的本质异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依靠人的解放,消灭私有财产,实行共产主义,从而摆脱资本主义私有化带来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得出了人的本质论,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定义了人:“人的本质在现实上即所有社会关系的之和,而不是个人固有的抽象性。”[1]这表明他认识到人除了具备自然属性,还具备社会属性;另一方面,他认为社会实质上是一种实践,认识的来源也是实践。这是马克思第一次以人的本质的角度来阐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了建立在实践根基上的唯物史观认识。1846年,马克思以及他的战友恩格斯联合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方面在实践中论证了人的发展问题,肯定了人的生理存在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柢;另一方面指出私有制是人全面发展的巨大窒碍。马克思还明确指出人全面发展的目标,认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都是全面发展所有自身技能。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成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在其中详尽阐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他强调私有制的雇佣劳动是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必须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成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到了《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奥秘,阐释了工人未能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即资本家极尽可能利用工人产出的剩余价值,使工人不能有空闲时间。同时,马克思分析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由自力工匠到进一步协作,再到手工工场中的单面发展情况,认为只有大工业生产才能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重要的问题来提出。所以,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由时间、生产力、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而惟有消灭旧的社会分工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覆灭,才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可见,经过无产阶级长期斗争中实践经验的赓续积累,马克思逐步完善和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直至理论的成熟。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中不难发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跨越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各个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点,蕴含着丰硕而深刻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质是全面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全面发展个人个性、社会关系和能力。

(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各个历史阶段,人们会有特定的需要,“任何人若不同时为需要及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便无论什么均无法做”[2]。在每个人都必须劳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平等和更广泛的机会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料,人的需要的充分实现是量度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标志。满足需要说明外界逐步被同化为人们发展的因素。在社会早期,生产力程度极低,社会产品极度贫乏,人们连最基础的生存需要也无法被满足。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在物质需要方面获得了很大满足,需要必然会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为了满足新的需要,社会就必须一直发展新的领域,这必定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客体层面上看,人的需要能够分为自然需要和精神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和身体的需求属于低级需求,精神需求属于高层次需求。可见,人的发展过程是按层次依次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过程。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将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物质和精神需要都将得到极大满足,这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分为“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即在社会关系中被奴役、没有独立性)的个人,发展的人就是从“偶然的”人到“有个性的”人。个性是“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产生的区别于他人的行为特征与独特心理”[3]。因此,人的个性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本质的映现,个性的全面发展既意味着其本质的全面提升,也意味着其独特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在人发展的第一阶段,人不是独立的,人与人是联系在一起的,个性是被覆没的;在人发展的第二阶段,建立在物质依赖的基础上,人摆脱了直接的依赖,但成为物质的附属物,个性被压抑;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会降至最低,每个人才都能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成为得到充分自由的、个性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当个人自身控制外部世界促进其真正发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人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地发展个性,而是要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文化、政治、阶级、血缘关系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发展程度。根据社会关系与人的发展的联系,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的依托关系实际上是自然产生的,生产力只在狭隘而孤立的空间中发展。这是个人依托于一个不是独立的、直接与基于血缘或地缘联系的共同体的阶段,人的生存本身取决于共同体,个人发展水平非常有限。在第二阶段,个人依附关系被打破,个人拥有更多独立性。然而,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加强,人对人的依赖被人对商品的依赖所取代,人的本质被物欲所遮蔽,社会关系被物化,人变为片面的、未能全面发展的人。在第三阶段,“地域性的人为历史的、普遍经验上的人所接替”[4],民众广泛参与社会各方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关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突破了固有的意识形态局限,认识到本身的不足,不停充实和完善自己,个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义务、职分是即为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5]。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体力以及智力,并把劳动力理解成生产使用价值时用到的体力和智力。良好的体力是发展其他能力的保障,而智力的发展将会推进生产力的进步,促使人的体力的解放。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主要通过体力和经验创造财富;在资本主义社会,智力成为推动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首要因素。马克思认为,人通过改造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同时也在革新自身的思想精神领域。物质活动即为自然与人间的物质转换,即人类生命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在资本主义的工作条件下,工人承受着资本家的限制和压力,工作只是满足他们自身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在这种强迫的劳动中,工人的劳动被异化了,脱离了工作的本质,人的各方面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马克思的设想里,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在物质丰富、自由自觉劳动的条件下,通过体力劳动获得自己生活所需,又通过类脑力劳动发展智力,为社会缔造物质、精神财富,才能落实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夯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其为指导,在增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中不断实践和创新,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建树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个性化水平大大提高,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建树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目标,采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构建以过程和技能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对于家庭条件复杂、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应多重视,对待学生应平等民主,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质。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辩证对待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索、成长的双边过程。在教授新课程之前,应要求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预习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要养成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总结新学习的知识。对于重点内容,应建立多种情境教学,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等,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除此以外,还应创新教育活动形式,例如参观博物馆、做志愿活动等学生喜欢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被动为学生主动,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二)合理对待、拔高学生的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增多,传统的教学内容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僵化的教学形式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之相反的是幽默简单的快餐文化以易懂的内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快餐文化里的知识容易被遗忘,往往令学生感到精神世界空虚。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现实的紧迫性,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其现实状态和需求,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对于心理健康需求强烈的学生,平时多关注其心理状态,耐心疏浚其心理困惑;对于自我实现需要强烈的学生,应引导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督促其严格执行,以提高其竞争力;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不合理的需要应及时指正,并引导他们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例如鼓励学生多走进图书馆,吸收经典著作中的精华;开办校园文化节、组织观看主旋律电影等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能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付诸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擢升学生人际交往的实效性。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才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是应培养学生丰富社会关系的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观念的影响,筑牢做人的底线,养成学生善良、自信、乐于助人等优秀的品质。在班级中营造出重视人际交往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二是应增加学生关于人际来往技能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和教育活动,例如引导组织礼仪课程、专家讲座、咨询热线等,引导学生塑造文明有礼的良好形象,消除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疑问,提高与人沟通的有效性。三是应注意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积极指引学生参加各类型团队活动,加强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生产实习等,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未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单纯依靠理论说教是不够的,盲目的实践行动是不合理的,只有这两个概念真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吸引力。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一是必需加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为共产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抱负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二是针对一些学生只注重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三是健康的体质是个人发展的基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把课上好的同时,要充分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虽然相对中小学生,大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但大学体育课只有一二年级有,并且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而大学生的兴趣生活较为丰富多彩,大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体质健康水平下滑。应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展并督促学生参加例如课后跑步、体育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马克思理论政治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政治攀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