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青少年单亲隔代教育的优化路径探析

2023-01-25李丽

成长 2022年12期
关键词:隔代单亲祖辈

李丽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1 引言

单亲家庭是我国家庭结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隔代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家庭教育形式之一。近年来,由于夫妻离异、丧偶、未婚先育等各种因素的不断演变使得单亲家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隔代教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对于单亲家庭而言隔代教育几乎代替亲子教育成为主要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极其重要,其优劣也会随着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显现出来,尤其在介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青少年时期。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重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关注农村青少年单亲隔代教育这一特殊群体对于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的寄语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学者对隔代教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就隔代教育的成因和对祖孙两辈人各自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涉及隔代教育现状、类型以及利弊几个领域的研究,[1]而鲜有关于农村青少年单亲隔代教育的研究。本文以农村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整理,追溯单亲隔代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呈现的特征,分析单亲隔代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探索出能够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优化路径,从而能够为当今农村青少年单亲隔代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2 相关概念

2.1 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是当今各种各样家庭组织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单亲家庭,只将范围限定为离异、丧偶家庭其实是不完善的。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受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单亲家庭囊括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还包括长期分居家庭和未婚先育家庭。前者指的是夫妻双方产生矛盾隔阂或者因工作性质长期分居在两个地区的家庭,后者指的是单身的男女双方在结婚前进行性行为活动,由于未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导致女方怀孕,男女双方最后碍于各种因素没有走进婚姻殿堂组成正式的家庭,由单身女方生下孩子独自抚养长大。[2]

2.2 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指的是祖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和孙辈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并由祖辈承担起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它与正常家庭教育形式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隔代教育中祖辈与父辈相比而言,祖辈和孙辈是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紧密以及对彼此了解最深的一个团体。其次祖辈是孙辈衣食住行用乃至心理发展的主要负责人,最后祖辈和孙辈共同居住在一个屋檐下而少有甚至没有父母辈的参与。隔代教育和单亲家庭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词语,它是单亲家庭一种重要的抚养形式。隔代教育不是近现代才兴起的新词,而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虞舜时代最开始出现名为“庠”的机构,“庠”具有养老和教育两种功能,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既要饲养牛羊牲畜,也要教育年轻一代。自古以来我国有着多代同堂的传统,几代人在一个大家庭中生活,使得祖辈和孙辈之间日常起居、生活交流以及教育学习等各方面的联系都很紧密。[3]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祖辈在与孙辈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慈爱与教化,无形之中也在塑造孙辈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举止,孙辈对于祖辈的尊敬与孝顺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2.3 农村青少年单亲隔代教育

在农村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大多年轻一代的父母迫于生计的压力选择去经济发达的地区谋生,受工作性质和工作地区政策等限制无暇照顾子女,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将自己的子女交由在农村生活的祖辈帮忙抚养教育并让其接受农村当地的教育资源。隔代教育在农村是一个主要的家庭教育形式,青少年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其生理和心理有其特殊性,对于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相比之下会显得更为敏感和复杂一些,加之受祖辈的一些教育方式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乃至心理方面的问题会显得多种多样。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不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良好的品行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3 单亲隔代教育主要特征及产生原因

3.1 主要特征

第一,形成祖辈为主导的抚养与教育形式。当单亲父亲或母亲肩负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外出务工时,工作几乎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回家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祖辈就代替父辈承担起了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尤其在农村地区,长期以往的相处使得祖孙之间形成了更为亲密的情感,他们潜移默化之间影响着孙辈的生活方式、学习以及为人处事风格。换言之,孙辈外显的行为习惯和内化的思维方式都和祖辈一代的风格有很大的相似性。[4]

第二,父辈与子女之间形成难以跨越的鸿沟。外出务工的父辈与在家的子女由于距离相隔较远难以形成相互深层次的了解,大多数的交流都是浮于表面难以了解实际情况。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现象就是父辈与子女之间只有涉及物质方面的需求才会进行交流,长时间缺乏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既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家庭的和睦相处。子女认为父辈不关心、抛弃自己,父辈认为子女故意疏远,子女心中滋生的一些畸形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开始在学校里不断的显现出来。

3.2 产生原因

第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无论是以前的大家庭还是现在的小家庭结构都是以血缘关系来构建的,而且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深厚的信任感和无话不说的亲密感。加之受儒家等各种文化的熏陶,老者一直都具有较高的地位,古代的老师也只有老者才有资格担任,他们眼界开阔、阅历丰富对于教化后代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单亲父亲或母亲将子女将由祖辈抚育是不二之选。

第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生育率较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所具有的时间显得要充足很多,闲适的祖辈理所而然承担起抚育孙辈的任务,成了社会生活中一种发展趋势。

第三,祖辈内心趋向于对孙辈的投资。祖辈投资指的是:“祖辈通过各种形式向孙辈投资时间、金钱、精力、情感等重要资源,从而促进孙辈的生存和繁衍的一种现象。”[5]祖辈投资对于农村单亲家庭的子女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节省单亲父亲或母亲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有重要意义。

第四,年轻父母一代思想的转变。当今年轻父母一代因接触网络的缘故,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识别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很容易被网上一些毒鸡汤给带偏从而产生一些不负责任的思想,盲目的追随那些所谓的“自由”与“快乐”,完全不管不顾的将抚育子女的责任直接推向了祖辈,自己却过着潇洒快乐的生活。

4 单亲隔代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4.1 单亲隔代教育的优势

祖辈具有养育后代的经验,至少能够保证孙辈最基本的吃穿用问题。生活在农村的祖辈自身所具有的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对于青少年个人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农村地区的祖辈本身所具有的淳朴善良会给与单亲家庭的子女更多关爱。当然,对于祖辈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慰藉,为他们的老年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活力,如果没有孙辈在身旁他们的日常生活会变得索然无味,时时在想念自己的儿女中度过,对预防祖辈一些老年疾病也有很大的帮助。

4.2 单亲隔代教育的不足

从祖辈自身各种条件来看。首先,农村家庭的祖辈相对于城市家庭的祖辈一代相比,经济来源面窄且量少,他们主要以农作物耕种和养殖家禽获得经济收入,本该是安度晚年的时刻却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其次,祖辈一代受他们当时成长环境因素的影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大多都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甚至教育经历空白,如今年岁渐增获取知识信息和掌握各种技能的能力也显得十分匮乏。加之其中一些祖辈头脑中还夹杂着大量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从而导致思维能力逐渐僵化,他们每天活动的场所几乎也是固定的,除了游走在村子里接收一些别人的家长里短很难获取有价值的讯息。无疑青少年在这种生活环境下成长是不具优势的。

从祖辈的教育理念来看。农村地区的祖辈在养育孙辈的时候大多还是秉持着类似“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的教育理念,加之祖辈对于单亲父母亲的孩子怜惜之情泛滥,认为在单亲家庭中家长都是无比亏欠子女的,所以就形成了宠溺过度的现象。并且对于祖辈而言他们抚养孙辈肩上是肩负着责任的,即祖辈时时害怕孙辈出现什么事故而不能给自己子女一个交代。所以他们第一要保障的就是孙辈的外在体型不能太瘦弱,由此产生了很多不科学的喂养方式。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很多也就止步于此了,他们将“养”放在了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而忽视了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孙辈进行“教”。

从祖辈的教育方法来看。由于祖辈秉持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很多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例如当单亲父母亲对子女进行教育时,祖辈在一旁进行各种各样的干预,并且认为孙辈的教育只能由自己控制。这不仅是祖辈专制型的越界,而且还在无形之中给孙辈造成错误的引导和选择的模糊,当青少年再一次犯错误时,他们潜意识就不会惧怕父母一辈的威严并将祖辈这块挡箭牌高高耸立,而开始不考虑后果的随心所欲的做各种事情,最后很容易走上违背法律的道路。当祖辈完全掌握教育控制权之后,但碍于自身知识储备的匮乏,他们只能授“鱼”而不是“渔”。

祖辈不恰当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促使孙辈出现了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过度宠溺导致的孙辈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范式,父辈和祖辈教育界限模糊导致的极端任性、叛逆等心理缺陷。在日常生活中也未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且情感交流方面也匮乏,违背了国家新时代培育青少年的要求。[6]

5 农村青少年单亲隔代教育的优化路径

5.1 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一,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长期的学校,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首先,转变单亲父亲或母亲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权推到祖辈身上不闻不顾的一贯作风,而应该加强与自己的子女进行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的交流沟通,并且应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紧跟时代潮流,与子女成为无话不说的精神朋友而不是淡漠的物质亲情,深入了解子女的想法与面临的困惑并且不断的加以引导,让他们成为一个精神富足、心理健全的新时代青年。其次,在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之上,要让隔代教育的祖辈意识到自己需要做的是对亲子教育的补充而非全盘替代。如果祖辈对孙辈过度宠溺、过度保护、过度的照顾和过高的期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而非垫脚石,正确对孙辈进行关心和爱护,父辈与祖辈两者既要分工又要配合,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不是盲目的维护,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第二,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中国有一句古话“家和万事兴”,对于今天仍然非常受用。在和睦融洽的家庭环境之上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积极向上。针对于由于离异导致的单亲家庭,单亲父亲或母亲要不忘初衷,没有夫妻的不和睦更利于为子女构造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还不应忘记消除夫妻不和睦时期带给子女的不愉快记忆。针对于丧偶导致的单亲家庭,长辈以及周围人应帮助其走出对死亡的恐惧感。针对于夫妻两地常年分居的,应最大化的预防因工作忙等原因忽视子女。针对于未婚先育的单亲子女,长辈应注重言语方面表达形成恰当的期望,帮助青少年慢慢忽视单亲家庭的不足,形成乐观自信不怕困难的人格。

5.2 发挥学校的主要场所作用,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一,完善寄宿制度,优化住宿条件。农村青少年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阶段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走读还是寄宿,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所在的学校距较远。由于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限制,祖辈平日里在农活的牵挂之下,大多会选择让孙辈在学校寄宿。如此以来,对于青少年各方面的关心就落在了学校的手中。优化住宿硬性条件,完善相关的住宿管理制度,保证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促使形成规律健康的作息时间,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非常有益。

第二,凸显教师主导,注重协调引导。对于教师而言,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师在对待单亲隔代教育家庭的学生时,一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多一些关爱与帮助,另一方面又需要注意不能流露出怜悯、同情的意味。单亲隔代家庭的学生相比之下心理活动会复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乃至课堂下都要斟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对这些略有不同的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对于他们,教师要注重赏识教育的运用以及树立恰当的期望值,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兼顾全部学生。并且要构建一只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能够及时应对学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多与单亲隔代教育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引导他们加入课堂活动或者班级活动中来,要营造良好的班风以及和谐融洽的同学氛围,让班上的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温暖单亲隔代教育这个群体的心。总之,老师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尊重爱护和鼓励引导他们。

第三,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当单亲隔代家庭的学生入校时,学校相关部门应给这类学生建立档案袋,记录个人的相关信息,并且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长期的追踪,时刻关注学生的家庭状况是有类似于重组之类的发生,这样有利于学校对于学生个人生活的全面了解,分析后提出一些预设性的问题和预防性的策略能够应对学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类学生进行评价,将评价的重点由学习成绩转向素质评价。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在心理会产生许多的矛盾与困惑,这时期教师的评价对于他们而言显得十分的重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和发扬长处去弥补不足,这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有着极大的意义。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同伴,有时同学同伴的评价比教师对单亲隔代家庭的学生的影响还要大,教师还要引导同学同伴之间的正确评价,营造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其间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室,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较差情绪控制力,此现象在单亲隔代教育家庭的学生显得更加的明显。他们欠缺正确情感表达的能力,当他们与自己的家人进行情感表达时,看似很亲密其实有很多的叛逆因子在跃跃欲试。当他们与自己周围的同学同伴进行交流时,看似是形影不离其实他们的内心却是陌生疏离的。由于受父辈长年累月在社会上奔波的影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即使现在身处学校,心中却外面的世界无比憧憬,对学习知识毫无兴趣只想去早早去大城市闯荡。这时应当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通过各种科学的手段帮助学进行情绪的调节,促进他们的表达欲与分享欲,让他们能够与自己的父辈和祖辈进行角色互换,进行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周围的人,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样既可以让青少年流露真实的情感表达还有利于形成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7]

5.3 学校与家庭合力,共同呵护青少年成长

不管是作为父辈还是作为祖辈都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与我无关”的错误观念,增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家长要树立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形成学习的能力,积极响应以及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相应的可以组建隔代教育家长学习会来促进祖辈间教育孙辈的经验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法。通过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去呵护青少年的茁壮成长。

5.4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新发展

农村隔代教育现象如此凸显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上面来,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各种资源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这样有利于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当地就业,可以使父辈一代既可以在当地获得满意的收入下还能兼顾子女的成长。子女也将在父辈一代的潜移默化下认同农村并且接受完毕教育后愿意回到农村。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家庭都是非常有利的。

5.5 培育正确意识,争做时代新青年

真正决定一个人发展的从来不是外在的各种因素,而是内在的因素。青少年要不断的与自己做斗争唤醒自我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要提高自己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在面对网络上展现的各种诱惑时,要对所呈现出来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并且要敢于直视问题,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

6 结语与展望

相对于健全家庭的单亲隔代教育农村青少年或许在起跑线不占优势,但是只要在教育过程中取长补短,发挥各种力量保障农村青少年安稳度过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期,从而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未来取向。相信在农村单亲隔代教育下的青少年虽然成长道路稍显坎坷,但是他们最终和所有广大的青少年一样都会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猜你喜欢

隔代单亲祖辈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单亲爸爸育儿经:军事化管理收服“公主心”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论倾听单亲子女心声的策略
单亲妈妈张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