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上
2023-01-25战国墨翟及其门人
[战国]墨翟及其门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子弟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慈不孝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原文据中华书局1993年版《墨子校注》)
【译文】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治不好病根。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
仔细观察它们的起因,都起于不相爱。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仁慈的人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善的事呢?所以不仁慈不孝顺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对待别人的家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谁还会盗窃?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谁会害人?所以盗贼都没有了。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对待别人的家族就像对待自己的家族,谁还会侵犯?对待别人的封国就像对待自己的封国,谁会攻伐?所以大夫之间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也就治理好了。
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国家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国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此。
【简析】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十大主张都影响很大。正如梁启超所言:“墨学所标的纲领,虽有十条,其实只从一个根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的确如此,墨子认为只有天下的人都互爱,社会才能安定,君主只有以兼爱治政,才能使国家安定,人类积下了种种罪恶,以至于不得已发动战争,都起于不相爱。《兼爱上》便极为通俗易懂地阐述了“天下兼相爱”则天下可以无为而治的道理,指出天下之乱即根源于人与人的“不相爱”。整篇文章逻辑非常严密,一开篇就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祸乱天下的根源在于人们不能彼此相爱。然后举例论证:先举熟人关系,接着进一步推广到陌生人关系,盗贼就是因为对他人不相爱,才会盗窃损人利己;进而明确指出大夫、诸侯之间互相攻伐作乱,原因与盗贼是一样的。最后再次总结陈词:圣王治理天下,应该禁止相互憎恶仇恨而鼓励人们彼此相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世人都因为自私自利而成为社会祸乱的根源。值得一提的是,墨子在论述父子、兄弟、君臣之间不相爱的时候,分别从“子”“弟”“臣”与“父”“兄”“君”上下两个角度来重复强调,认为在“兼爱”这一点上,无论人的身份尊卑贵贱,彼此都是完全平等的。所以,墨子的“兼爱”思想具有平等、博爱的先进思维和宝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