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潜能,打造初中语文新课堂
2023-01-24缪玲蔷
◎缪玲蔷
初中语文,就其阶段来说,它介于小学与高中之间,是从语文基础向语文素养的过渡期,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高度重视。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找到真正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策略,切实释放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潜能,从而通过正向的、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促进初中语文高效互动的教学课堂的搭建与完善,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效果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改变教学模式,创建正向师生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一是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将知识点“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这种呆板的、单方面的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及日常管理上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课业完成,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会变得逐渐“僵硬化”。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高速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他们的独立人格开始真正的确立,在学生独立人格及独立思想的确立时期,如果没有家长和教师及时的正向引导,他们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标新立异的所谓叛逆心理。在叛逆心理的影响之下,甚至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课堂教学中,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为了充分释放师生潜能,创建正向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等教学理论的引导之下,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以教学经验为主导的定式思维,尊重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做到尊重学生并理解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及日常管理上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并要构建起师生之间平等沟通、交流的平台及渠道。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朋友,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理解,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和谐。
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为什么这篇文章没有使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对主人公藤野先生进行描写,而是先对日本城市和中国留日学生进行了大量篇幅的描写。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鼓励这名同学善于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深入阅读文章后就这个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脱离了之前的教学预设,但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了空前的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最终形成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在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正确的引导,一方面注意适当的鼓励性评价,最终不仅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也别开生面。
二、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打造高效互动课堂
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打造高效互动课堂,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计划进行课程的教授,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知识的效果非常有限。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使用充满互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向学生进行转换,增强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性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同时,课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带着问题去阅读和思考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堂最大的作用就是“温故而知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层面和语文素养层面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那么在检验已知和探索未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必备的一种手段。课堂提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难为学生,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通过提问的形式督促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进而在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进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设置。教师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上,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以发现学生在知识体系认知与理解方面的问题,从而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点拨和指引,在今后教学设置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力情况。
当然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问题问答,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遵循一定的策略和方案。课堂提问要遵循创新性、趣味性、均衡性的原则。课堂提问问题需要契合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具有辅助和引导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提问中要逐渐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选择哪些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也需要科学配置,教师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尖子生”身上,而是应该将注意力均衡地放在每个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身上,只有这样才能在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之中提升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
三、丰富语文情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想要充分释放师生潜能,打造初中语文高效互动的新课堂,还需要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文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情感的培养主要包括:
语文学习内容中的情感。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都是名篇佳作,这些文学作品本身就洋溢着创作者充沛的情感,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与文学家们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碰撞,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文情感的一种培养。比如朱自清的回忆性散文《背影》就将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父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真切怀念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与父亲的情感体验来进行对比教学,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学完《背影》这篇文章后以《我的父亲》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训练时提示学生重视情感的发掘,在写作中如何提升情感的张力,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中,一定会升华情感的感染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情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展现出积极的情绪,就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暗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展现出消极的情绪,就可以给学生带来悲观的情绪暗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积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为学生良好教学情境的打造奠定良好的情绪氛围。
所以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为课堂教学创设符合教材内容的情境。比如在《昆明的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展现昆明雨季特点的风景宣传片进行导入,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为教学情境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舒缓悠扬的音乐,要求学生以音乐为背景进行配乐朗诵,在有情感的朗读过程中加深对于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结合汪曾祺的独特艺术特色,用语文独特的人文气质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只有在语文情感的基础之上,再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行培育,潜移默化地以美育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师生潜能的充分释放,需要轻松和谐、充满情境的课堂氛围。为此,我们要切实释放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潜能,搭建高效互动的教学课堂,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课堂效果,最终达成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