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静”的艺术
2023-01-24◎戴天
◎戴 天
我们习惯上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种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课堂互动越多越好。为此,老师的问题不断,同学们的回答流畅,老师阐释教学要点,让同学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讨论。同时,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探讨的各个环节,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主要的参考指标。在惯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在极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经常邀请同学起立发言,在课堂某个阶段设立各种问题,让同学之间热烈讨论。老师都尽力避开“冷清、静默”的课堂,好像觉得学生们集体不说话就是上课不好的表现。这种极力营造的热闹课堂,如果成为一种常态,或者所有文本教学、所有课堂设计去迎合的话,站在教学的高点上,我们应深感担忧,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很多“热闹”中,学生静心学习语文的权力被剥夺了,因此,我们要呼吁“静”的课堂,打造语文课堂“静”的艺术,泉涓涓而始流,“静”是一种艺术和技巧。课堂教学要有“闹”,也应该有“静”。
一、什么是“静”的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安静是教学秩序的外部体现,而不是教学质量低下、和课堂参与不够的象征。回顾过去我们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新课改革之后,教师对待“静”的课堂和教学的看法发生了重要改变。对“静”的课堂教学举措有些误解,也许源于老师过分地追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我们在探讨“静”这一教学的基本含义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静”的教学实质上是课堂上必然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学生进入深刻思考、进行内部梳理收获的一种外部表达。课堂的“静”本身并不包含任何消极意义。[1]是一种正常的课堂状态和表现,“静”与“动”相对,指的就是安静的课堂和氛围,是一种学习的环境和状态。那些我们积极营造的“静”,也许就是爆发热烈的开始、或是酝酿热烈应有的阶段。
二、为什么要打造“静”的课堂
(一)“静”是精读课文的先决条件
语文课要回到教学的原点,注重阅读,坚决抵制嘈杂、繁复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浮躁,抛弃华而不实的形式,还“静”于课堂,特别时要积极营造“静默”,给孩子充分的读、启、画、品的时间,使语文教学更有语文的味道。尤其是在语文课堂,很多课文篇目需要精读和细读,更需要“静”的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主题,强化阅读升华。
读的最好形式,尤其是对于文本的深度理解,就是默读。现在的语文教室中经常会响起没有思想和情绪干预的齐读,阅读应该是老师让学生用平静的心态安静地阅读,然后沉下去,读下去,这样的反反复复,才会产生效果。所谓的“静心读书”,就是用自己的灵魂去与作品和作家进行交谈,直到与之产生共鸣,得到灵魂的震动和启发,让人有一种“此地潭水深千尺”的感觉。长文要多读,要深入文本,阅读就要细致、静静地读。阅读要像喝茶一样,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滋味,达到那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文字并非冷酷无情之物,透过读书,使同学能够从声调、音律形象、生动的语汇中体会到文字的意蕴。让孩子在安静读书时,将自己浸入其中,使语言的魅力深入他们的骨子里,将文字的种子扎根于他们的内心[2]。这样的效果离不开“静”的构建,也只有构建这种“静”,才能让学生领悟文本的深度含义。
启,从教育心理学来说,启迪是一种很复杂的思想活动,因此,要倡导平和,以一种从容不迫和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发掘其自身的潜力,使之从未知到已知。不要盲目跟风和追求开放性、综合性的效果,上课中充满无聊的表演、活动、竞赛、讨论等,这绝非流行的表现,只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内在的累积。我们要避免那种启而不发、随意启发。像教学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时,针对小说结尾“哦,香雪,香雪!”,提出为什么用两个香雪,这样重复有什么深意?这时,就应该让学生静默,静静地回忆整个小说,静静地思考小说要表达的是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方可有成熟的、独到的领悟。
画,这里说的画,就是我们课堂中或阅读中的画画点点。过去人读书,重点评与标注,通过这种画画点点,能反映出自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领悟深度。语文课堂上应该保持必要的圈点勾画,尽量避免全过程使用录音、视频、课件,而这一切都要以促进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感悟为价值依据。在画圈勾勒中,教师要细致引导,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圈点勾画中很有学问,这都来源于学生长期在仔细研究文字过程中所养成的优秀语文素质。圈点勾画需要安静,因此是“静”是教学中必有的条件与环节。
品,对于语文阅读来说,应该是细嚼慢咽而不能迅速地吞食,而品读则更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情和安静的氛围。当然,品读也应以读为基础,即人们在读的基础上认真品,并力求通过品学习作家的创造力,理解文章的思想含义与人文精神,通过品析作者所描绘的优美情景,让学习者有意识地掌握文字的活泼、优美,训练语感和理解文化含义。而人们对读书,则应该更多地指向常识项目,如赏析文题,通过品析文章中的好句,感受作者匠心独运的思路,从而陶冶心灵、清洁灵魂。品,需要安静与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得常人之所未得。
(二)“静”是师生深度思考的重要体现
当下的语文教室里,到处都是超文本的对话,言语吵闹,盲目地扩大,声音异常嘈杂,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茶楼,稀释了语文之美,也失去了静静地与学生们的平等融洽对话的氛围。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训练学习者运用汉语的能力,但要让学习者完全了解母语,则需要依靠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一特点使之形成了某种“对话”。[3]要想让这种“对话”关系趋于和谐,最显著的方法就是在语言的学习中建立一个新的“静”境界。
语文教学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遇和思想碰撞,通过师生平等对话的互动来发现世界,发现自我,发现彼此,从而建构意境,提升精神和心灵。语文教师要从课堂的高台上退下去,学会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学生,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老师在课上的细节分析减少,尤其要减少无聊的、热闹表象的假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形式化,让学生有更多静心思考的机会,把对教学的掌控转变为期待,期待学生静默的思考中激发出更多的精彩。
教学中的“静”,并非指教师的“静态”,而在于“学生”的“扩展”。这是一种以恬静为本的教育方法,如果老师正确地指导,必能激发出学生的灵感,产生各种奇妙的想法。要想切实、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要做到“静”,让课堂以“静”为主,涓涓而细流。
三、如何营造“静”的课堂
(一)让教师成为一个有耐心的教师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经常会有“当堂清”“月月清”“问题不过夜”之类的说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教室里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们却不说话,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就会着急地回答问题。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如果你把鸡的脖子抓住喂它,它就不吃了,如果你把鸡放了,它就会自己去吃。喂鸡是这样,课堂上也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语文也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放开对孩子的束缚,充分解放他们的大脑和手脚,让他们去体验、去读书、去创造。所以,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位耐心的教师,让学生们接触到课文,让他们自由思考,独立探索,还“静”与学生自身。静,就是教师的一种不急躁,学生的冷静思考。
教育不能把“强按牛头喝水”,在他们还未理解上一节的知识就匆忙传授下一节,这只会培养他们浮躁的心性,让他们变得急功近利。所以一名教育工作者曾说过:“安静的课堂表明了学生在专注地想着,应该好好地享受这个机会。”所以,教师要学会营造安静的教与学的环境,做一名有耐心的教师。
(二)引导学生学会静思与默观
要培养学生静思和默观的精神,通过默观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正确答案后,使学生们冷静了下来,这样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反馈。语言教育以思维与情感为主线,学生们静下心来思索,在身临其境后才能感受自己的思维情感,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应坚持静思引导。语文课内课外,主要以小说故事、记叙文、诗词文言,散文随笔等居多。在这些文体中,散文是最难的,因为它不是以情节见长,而是随意而生的文学创作,用“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表达情意。散文以“形”、“神”为主,但对“神”的理解却常常让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进行散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活动空间,让他们沉着冷静地思考,并从中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变化。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提倡“静思”,引导学生静静的、细密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4]
(三)创设安静的情境,引导学生深读
像《荷塘月色》这样优雅的散文,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去想象和描绘环境,从而达到由景生情的艺术效果。在沉静的阅读中,让学生体验并欣赏优美的文字,学会从一个简单的、生动的文字发展到生动的图像,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的美妙,它是内在的,独立的,隐藏的。不管是在课前的复习,或是在课上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目的就在于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走进文本,进入语境,静心思考。让语文学习回归本源,回归真实,才是科学。在具体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使用一些带有哀愁的、低缓的抒情曲子来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而重点则在于让他们仔细地阅读。围绕文本的核心,按照编者的思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状,找准了目标,反复默读、揣摩、比较、推敲,给予他们自由,发展他们的想象,发展他们深读文本的能力与习惯。
语文课堂上,当然要有活泼、激情洋溢的氛围,但同时更要有一片宁静的天空。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期望语文老师多一份沉静,多一份静谧,多一份平和的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走向真实和静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如果说我们的语文教室是一口清泉,那就让它静静地向前,在平和的世界里,等待着一路上的花朵盛开。让学生在静默的课堂中徜徉,用“静”去酝酿有思想、有独创的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