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毕节红色文化影视传播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2023-01-24颜景懿李德品
颜景懿,李德品
(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2.毕节市广播电视台,贵州 毕节 551700)
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毕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10个县(区)及179个镇、乡、办事处被省委、省政府划定为革命老区;有红色革命遗存近70处,其中,革命旧址12处、战斗遗址18处、烈士墓8处、烈士陵园12处、纪念碑16个。[1]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使毕节市成为历史文化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为了推动毕节红色文化的传播,以红色文化作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从未中断。蕴含红色文化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不仅能推动红色文化的建设,还可以教育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毕节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进行研究,有利于构建毕节红色文化传播新机制,有利于为建设“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贡献传媒力量。
一、毕节红色文化影视传播概述
红色影视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影视资源,具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生动直观等特点。红色影视资源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在红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毕节的红色影视资源主要集中展现了中共毕节支部的创立及其活动,中央红军转战黔西北的伟大胜利,中央特科在毕节的行动,红二、红六军团接力创建川滇黔边新苏区等内容。毕节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主要以主旋律电影、电视剧、专题片为主,以表现特殊历史时期毕节的典型事件为叙事依据。如1961年拍摄的电影《突破乌江》,1983年拍摄的电影《四渡赤水》以及2018年的电视剧《四渡赤水》,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发生在毕节及遵义交界的乌江一带——梯子岩、大塘河、江口渡口的中央红军南渡乌江的战役;2017年,欧阳黔森作为总导演、编剧拍摄的电影《极度危机》,围绕红二、六军团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再现了长征的壮阔史诗,该片也将主要取景地设在了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等地,力争真实还原长征伟大卓绝的经历;2019年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再现了有关红九军团瓢儿井战斗、猫场战斗的场景等。这些电影、电视剧主要根据红色革命史实,以典型事件为切入点,传播革命故事,启发人民群众的思想,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理解。
系列电视节目、融媒专栏、地方台新闻联播中的固定栏目,也通过再现毕节红色文化的历史事迹,以具体可见的载体,纵向剖析、深度挖掘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革命精神。如中央电视台策划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节目《红色基因解码——红军长征走过的80个城镇》,其中的《红军长征如何强渡鸭池河》,即在毕节黔西市红军强渡鸭池河遗址进行拍摄,通过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刘志青大校的讲述,复现了红二、红六军团强渡鸭池河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系列节目中的《黔西大关盐号——红军开仓放盐往事》,亦是深入黔西市大关镇中街的大关盐号旧址进行摄制,讲述红军“开仓放盐,救济穷人”的故事。另外,多彩贵州网开设的“建党百年黔进历程——党史2分钟”融媒专栏、毕节市广播电视台的《三分钟说党史》融媒专栏等,以影像的方式对毕节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宣传,如对革命人物林青、秦天真、徐健生等进行的专题报道。贵州卫视《贵州新闻联播》中《党史中的贵州》,以“愿洒满腔热血 换来幸福人间——林青”为专题对林青事迹的介绍;毕节市七星关区广播电视台《七星关新闻》对周素园事迹的报道;《威宁新闻联播》中对红军火烧麻乍坝海营事迹的报道等。这些影像资料大多以小见大,以红色革命遗址或革命文物作为切入点,使观众形象地解读革命故事,感受革命人物崇高的信仰和赤诚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的红色文化影视艺术创作与宣传,对毕节红色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在课程思政、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毕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选题,倾向性地在一些影视实践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训。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毕节城区百花山,是毕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学生运用得天独厚的取景优势,在毕节红色文化影像资料较为匮乏的背景下,对其进行拍摄宣传,创作了《毕节红色文化》《林青》等专题片。这不仅有助于毕节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还有助于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深的感悟,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编导了大型红色题材现代舞剧《林青的远方》、红色题材方言话剧《草原艺术社》,其影像资料在互联网广泛传播,为红色文化的多维传播提供了思路,为毕节红色文化传播新机制的构建提供了路径参考。另外,贵州师范大学学生“三下乡”时拍摄的《迤那印象》,广州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学生在赫章县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展开的暑假实践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节红色文化的传播。
总体来看,毕节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呈现出多角度传播方式和多维度传播媒介的特点,在纪录和探寻红色革命历史、改编和创新红色革命经典、塑造和丰富红色革命人物等方面对赓续毕节红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毕节红色文化影视传播的现实困境
毕节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虽成绩斐然,但仍处于“点”状生长的初级阶段,存在传播媒介传统化、传播人才稀缺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对象“窄众”化等问题。
1.影视传播媒介传统化
传统媒体时代,毕节红色文化大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官方媒介以及革命遗址、纪念馆、文化站、博物馆、图书馆等进行传播,在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可靠性的同时,也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受到一定限制。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不断丰富,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传统主流媒体和政府公众平台的信息覆盖能力相对有限,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手段还未很好地与时俱进,依然沿用传统媒介进行红色文化传播,如电视、报刊、史料专著等,红色文化的有效性传播不够,无法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传统的传播媒介,使得具备较强理论性、系统性的红色文化,很难吸引现代传播对象,对错误思想和错误意识形态的辨别力较弱的青少年群体而言,也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传统宣传理念产生的传播媒介的落后问题,造成传播目的与新时代受众需求脱节。
毕节的红色文化传播,尤其是影视传播仍存在媒介传统化、方式简单化的特点,未能与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相适应。毕节红色文化影视作品的传播媒介主要依托官方的电视栏目渠道,在微博、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度不够。截止到目前,毕节市广播电视台官方公众平台“云上毕节”抖音号拥有170多万受众,七星关区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百抖七星”拥有60多万受众,这些公众平台宣传内容大多以新闻消息为主,对红色文化的系统性宣传较为薄弱,使得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仍未全面覆盖新媒体平台。传统的传播媒介不但受众相对较少,还难以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传播价值,难以激发受众了解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传播视野的闭塞及传播观念的落后,使得红色文化蕴含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制约着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2.影视传播人才稀缺化
拥有高素质、专业化、新理念的影视传媒人才队伍,是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毕节市的影视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一些创作者是半路出家,虽然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文字功底,但是没有经过专业的视听技能训练,又常凭经验做事,导致所拍摄的影视作品虽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但却不能很好地以影视传媒的视听力量传达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作品对红色文化影视传播价值的深度挖掘不够,与影视产业的融合转化率低,导致受众在观看红色文化影视作品像读纸质文档一样,失去了影像语言的特质。一些宣传部门还存在专业从业人员少、成果价值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全国各地学习宣传党史、传播红色文化热潮的背景下,毕节市的影视传播专业人才短缺,现有从业者创新性不够,导致电视节目出现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对红色文化的影像制作基本都是史料性质的,地方特色不浓。
高校的影视教育是地方影视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但知名大学毕业的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影视专业人才,许多不愿意到区位优势相对较弱的毕节贡献力量,而地方一些高校影视传媒、广播电视专业,虽然在红色文化传播、乡村振兴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教学实践机制仍然不够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与地方发展结合度仍然不高。如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一部分实践课程尽管在OBE教育理念的实施、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改革方面有一定成果,但是科研成果未能更好地转化,课程思政、红色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建设等战略还未能高效结合,区域内部各要素还未能高效整合。这是地方高校影视教育未来重要的研究课题与教改导向。
3.影视传播内容碎片化
红色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是一个大的文化范畴。从横向发展的历时性来看,其已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正经历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纵向发展的空间性来看,红色文化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从本质上来看,无论红色文化所包含的层次结构和系统要素多么复杂,红色文化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生成的系统性的革命文化。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很容易被拆分成分散的点,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状态。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内容无论从生产、传播还是接受都呈现出一定的碎片化特征,受众在获取信息时,会出现信息关联性不强、逻辑分散的情况,所以新媒体时代也被称为碎片化信息时代。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利用零碎时间向受众推送“短、平、快”的内容,使得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青睐短小精悍的内容和简洁明快的表达,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内容短小、更新频繁的特点不仅把红色文化整体肢解成碎片,也容易使受众对信息本身产生片面化的理解。如,迄今为止,毕节还未拍摄出完整的、反映毕节红色革命全历程的影视作品。另外,毕节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三分钟说党史》虽然运用了丰富的历史文献,采取融媒体矩阵传播方式,但受制于播出时长,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难以全面地建构毕节红色文化。虽然这些节目历史材料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内容也具有连贯性,但仅仅是播出形式上的割裂,也会使信息零碎,进而使一些历史知识薄弱的受众产生片面化的解读,甚至是误读。
4.影视传播对象“窄众”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的信息阅读习惯、参与文化建设的方式发生了转变,文化选择的主观性增强。同时,一些为迎合市场需求推出的娱乐性信息、庸俗化信息、妄加评论类信息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容易影响受众的判断与思考。受众深度思考以及深度参与公共文化资源的习惯被淡化,这就容易使具有深层次属性的红色文化受到冲击,使本就不多的传播对象被不断分化,失去对红色文化深刻内涵的探求。
红色文化作为人民群众在社会革命实践与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形态,理应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调研发现,毕节市一部分区县对红色文化的文旅宣传、周边产品研发、需求侧供给侧等方面的开发不够充分,自身的创新性不强以及资金短缺等导致当地的革命纪念场所得不到高效利用,影视传播效果不足。部分被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文化遗产、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因缺乏有效的策划和宣传,接待的对象绝大多数是行政机关干部、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生等。当地对红色文化传播对象的定位不够精准,较为老套的传播方式以及不够新颖的传播内容使得群众参与度较低,有些在毕节居住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人,居然没去过这些地方。这就产生了影视传播对象的“窄众”化现象——普通群众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毕节红色文化影视传播的优化路径
如何利用好影视的传播力,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革命精神,充分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传媒力量,将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合,实现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主流媒体的“大众视角”与“网络红人”的价值化显现
话语权下移的新媒体时代,特别是传播媒介的大众化和影视制作的大众化特点,逐渐形成了点对点网状传播模式,极大冲击了传统媒体垄断话语权的点对面式的扇形传播模式。传播媒介的大众化衍生出“人人可以创作,个个可以发声”的独立媒体,只要拥有网络和移动终端,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录制、编辑、发布音视频,同样,也随时随地成为信息的接收者。这就需要传统的主流媒体积极引领自媒体阵地站稳政治立场、勇于承担责任,对“伪”红色信息进行批驳,对“真”红色信息进行弘扬[2],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同时,主流媒体也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采用“大众视角”,积极与受众交流,贴近大众生活,提高主流媒体报道的吸引力和感受力。毕节市广播电视台的“云上毕节”视频号以大众视角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受众,有热度的时政新闻辅以接地气的播报质感,使节目更具吸引力。如果能将这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形式与具有政治性、科学性、人民性的红色文化有效融合,打造定期定时、辅政亲民的红色文化栏目,将会使主流媒体的公众平台更好地发挥传播红色文化的效能,体现红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新媒体时代,独立媒体的出现造就了一批“网络红人”,他们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有些网络红人会为所谓的热度而无所不用其极地创造话题;有的却担负起社会责任,揭露社会阴暗,歌颂美好事物。所以,如何让“网络红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晓凡凡”“毕节小糯米”“歪哥与熊二”等毕节的自媒体平台以“农村囧事”为话题,传播农村正能量,收获了上百万的粉丝。自媒体的空前繁荣打破了人与人交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就要求“网络红人”必须履行社会监督、舆论导向和文化传承的责任,使之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的场域。他们不仅要坚定政治态度,保持红色文化底色,承担传递精神文明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还需要有一定的影视技术制作能力,提升自媒体的影视文本质量,善于从公众舆论中寻找红色话题,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得到提升。
2.高校影视实践课程的联动与人才队伍建设
红色文化良好传播环境的营造,专业人才队伍的锻造,人才团队的建设,需要地方高校的影视实践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将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与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播有效融合,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有效结合。高校教学应强化引导,为业内不断输出新鲜血液,提供高质量的影视传媒人才,为毕节的红色文化传播添砖加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应当与毕节市委宣传部密切交流,借助“部校共建”平台,学理论,重应用,勤实践,出作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出一部分掌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技术及规律、掌握讲好红色故事的方式和技巧、能够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便捷性和广泛性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率的红色文化从业者和传播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把基层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学习历练的平台和难得机会,增加见识、增进感情、增长才干,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3]。红色文化传播主体,尤其是影视制作团队,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精干的业务水平,但如不“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是很难做好红色文化的影视制作与宣传的,也很难成为真正的影视人才。因此,要引导红色文化研究者和传承者下到基层、深入群众去宣传红色文化;具有影视专业水准的技能型人才,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进行根植于大地的红色文化影视创作,拍摄具有本土性的影视作品。
地方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杰出贡献者予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充分调动文化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3.传播内容注重宏观与微观同频共振
新媒体时代快餐化、碎片化的传播特征使得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能整体展示其完整内容,受众只能是囫囵吞枣、浮光掠影,大大影响了传播效果。为此,要充分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保障红色文化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同频共振。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宏观史实,将这种厚重、宏大的事件通过微小、凝练的形式呈现,运用新媒体及时、生动、形象的特点增强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吸引力。如中央红军转战黔西北,中央特科在毕节的行动,红二、红六军团接力创建川滇黔边新苏区等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经典战役,通过短视频、虚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再现,运用影视视听技术将传播对象带入具体情境,产生情感共鸣。
另一方面,将宏大的红色文化分成紧密衔接且逻辑缜密的影视精品小故事或动画,创建集思想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专题栏目,采用微观叙事的手法将红色文化内容转化为人们易于接受的本土语言及本地形象,并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客户端主动向公众推送高质量内容,避免审美疲劳,增强公众黏性。[4]如毕节的林青、缪正元、秦天真等红色革命人物,通过人物形象细致入微的刻画和革命故事的精心演绎,将具体的、微观的史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互联,使受众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换言之,将红色历史、红色遗址、英雄人物和红色箴言等蕴含的红色精神与红色故事完美融合,杜绝任意裁剪和拼凑材料的“碎片化”,在保证内容的严肃性和教育性的同时不失生动性、可读性,吸引受众认真细致地了解红色文化。
4.精准定位受众需求与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个性化、自主化和多元化,尤其对优秀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多的受众愿意成为影视艺术的消费者。受个人文化、心理、消费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对影视消费需求的预期不断产生变化,与传统媒体的受众被动接受的习惯不同,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更期望以自己为中心的互动,这就要求传播主体要对受众的影视消费心理及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才能精准地定位目标群体的需求,生产出具有吸引力的影视产品。毕节市各区县应结合本地红色文化发展现状,制定或完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方案、红色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工作方案,相关部门人员要深入市场了解受众需求,编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打造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途径,使当地的红色文化传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5]
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只有精准定位受众群体和受众需求,才能提升传播的时效性,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体的学习需求和文化需求。如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受众信息的收集整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影视创作奠定精准定位的基础。同时,不断加强红色文化需求的数据分析,优化影视传播的内容结构,增强时代吻合度,满足受众的个性需求。了解和回应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切实深化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和红色影视的接受度,创新传播形式,建立触发点,把握支撑点,确保青少年真信、真学、真用红色文化,形成多维度、立体式、常态化的传播态势。
总之,红色文化的产生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有着割不断的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体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体现共产党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勤俭朴素的高尚风范和优良传统。[6]毕节是拥有优良革命传统和蕴含伟大革命精神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红色革命历史。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面,尽管毕节红色文化的影视传播出现了一系列的现实困境,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若能够在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融合、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教育、红色文化宏观与微观叙事的深挖、受众需求的精准定位等方面加快推进,将会进一步扩大毕节红色文化的传播面,推动毕节红色文化的繁荣发展。展望未来,毕节红色文化影视传播的研究,还需要与“绿色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高水平、多路径、多元化的体系建构中融会贯通。同时,拥有影视教育的高等院校是地方影视传播人才的重要输出单位,地方高校影视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理应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实现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将影视课程的教学能力要素与地方发展元素有效融合,强化成果与实践,立足课程思政,服务乡村振兴,实现三者的有序互动。在文化建设层面与“新国发2号文件”“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的战略定位更好融合,从红色文化影视传播的视点更好地贡献传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