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3-01-24李雅婧
李雅婧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价值多元化局面的呈现,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但当前,部分大学生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只着眼于课程内容是否有助于毕业或求职等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先入为主地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这一认知影响了大学生群体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一定程度上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中,都存在着影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接受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媒介、教育环境四方面着手,通过完善大学生认知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信息辨识能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策略,探索激发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发展目标同国家发展方向及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影响下通过媒介对教育内容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接受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媒介及教育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最大化、效能获得的最大化。因此,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素的运行规律能帮助我们解决接受过程中的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接受主体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从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由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理解、接受、内化,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品性,再外化为自身行动,这一系列接受过程保障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顺利运行。由此可知,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认知结构、实践能力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有效性。而大学生认知结构是大学生个体在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就已经初步形成的,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理解而形成的观念结构。每个个体的成长经历不同导致个体的认知结构也存在着差异。
2.教育主体
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能够通过情绪、话语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保障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参与,为大学生将接收到的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认知结构创造必要条件。
3.教育媒介
教育媒介指接受主体接受外界信息时的媒介,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网络学习平台、多媒体公众号等。在信息来源广、信息内容真假难辨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已经不仅限于课堂。新媒介的丰富多样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且便利的选择,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促进接受行为的产生,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
4.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等大环境和微观的家庭环境、宿舍环境等小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外部因素。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思想品德有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又反作用于宏观的社会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素的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是接受,缺少接受这一过程,就无法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通过有效地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可以被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并外化为品德行为。正因如此,接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通常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要素的运行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接受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接受主体变化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其认知结构、价值取向和成长需求对接受效果起着正向或反向的作用。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1)认知结构变化
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现阶段大学生群体都有着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对信息的理解能力较强,这一点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同时,独立且完善的认知结构带来更系统的思维能力,对自身需求的认知更为明确,对信息的接受有更强的选择性,但受到个体间发展差异的影响,不同的个体认知差异也存在着不同。
(2)价值取向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在日益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当代大学生群体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文关怀。积极健康、崇尚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
(3)成长需求变化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531-532马克思强调了人的需要对人的实践活动及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需要是生命本质的证据,同时也是个体存在某种匮乏的证据。人的需要,尤其是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并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教育主体变化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设的标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需要通过师生互动建立教与学的双向联系,需要思政课教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分解和剖析,帮助大学生理解、接受、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阐明理论知识所具有的真理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的武器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用理论武装思想。
3.教育媒介变化
(1)教育媒介承载和传递信息的方式灵活多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也逐渐丰富多样,从单一的书本和理论课堂,逐渐发展成为线上线下双模式、校园主题活动、学术交流会议、网络平台自媒体等,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在以理论课为基础的前提下又增加了许多其他选择,显得灵活多变。
(2)信息更新频率增加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拥有了迅速、便捷的传播模式,时政新闻更新频率也在不断增加,优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从线下转入线上,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3)信息容量增加
相较于过去的书本,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信息容量更大,可容纳的内容形式也更多,视频、音频、文字,各类专业知识讲座、文化活动,衍生出的交流话题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更好地满足接受主体的不同需求,激发接受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接受行为的产生。
4.教育环境变化
(1)社会环境变化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进出扫码,日常核酸检测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不便,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能够让大家切实体会到集体主义原则的优势,医务工作者的以身作则更是让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榜样的精神力量。社会中正面案例的增加,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校园环境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群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让大学生群体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天的大学校园不仅在物质环境上更为优渥,在文化环境上也充满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也逐渐建立健全。
(3)家庭环境变化
在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之后,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小康,当代大学生已摆脱了极端贫困的状态。在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上,家庭环境较过去而言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不同于过去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子女的权威性,如今的家庭教育中情感性的体现更为明显,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更为平等,更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问题及其成因
1.接受主体因素
(1)个体认知存在差异
受个人认知能力及认知结构的影响,个体之间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知较为浅薄粗略,没有真正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在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时产生不同的反馈,对同样的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
(2)价值取向功利
这方面的阻碍主要体现在接受主体的价值观上。价值观是主体对客观的看法和评判,反映人们对事物的需求和追求,对大学生的行为动机具有导向作用。当前,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急功近利、趋利避害的价值取向。
(3)主观能动性不足
随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习的深入,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会逐渐由浅显易懂的知识转向深刻透彻的理论分析,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能满足大学生不断发展的心理需求,就会削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产生课堂抬头率低、出勤率低等问题。
2.教育主体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思政课教师,当前思政课教师的学术水平及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力高出学生很大一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多数教育内容的表达都比较学术性,较为抽象难以理解。这里的“难以理解”当然是针对大学生来说。而如今的新媒体技术造就大学生拥有完全不同的学习和沟通模式,导致一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脱节现象,日常学习交流中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感,也就是“代沟”。然而如果教师为了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将课堂内容流行化、简单化,又会丧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术性和严肃性。如果以深刻晦涩的学术语言进行课堂教学,会对接受主体的接受产生极大的影响,单纯的照本宣科会使得接受主体无法清晰地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正价值,从而无法产生对教育内容的需求,给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造成障碍。
3.教育媒介因素
(1)国外意识形态入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突飞猛进,但西方不良文化也通过各类平台侵入国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也逐渐侵蚀、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许多媒体平台上都能够看到各类偏激言论,在社会热点问题下也有许多刻意引发矛盾的评论,例如挑唆性别对立、地域歧视、职业歧视等,同时各类“梯子”等翻墙软件层出不穷,无形中误导着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
(2)多元信息芜杂
大学生身处于信息爆炸的多媒体时代,面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良莠不齐的诸多信息,往往缺乏一定的分辨力。当前,正面案例的更新往往无法与庞杂的社会负面新闻相较,加之信息茧房现象的作用,使得部分大学生陷入不良信息的怪圈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误解。同时,网络平台信息审核速度快但专业度较低,平台审核人员往往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对于相关内容准确度把握不高,无法迅速发现和纠正一些不良信息,从而造成接受主体的误解。
4.教育环境因素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客观环境是一个重要变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的构成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等方面,其中都存在不利于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1)负面社会环境引发的消极影响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网络媒体平台中传播的官僚主义、拜金主义、贪污腐化等新闻真假难辨,新时代的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社会上责任感缺失、贪污腐化、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不良现象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但一定程度上负面新闻也在动摇着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使得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现实生活撕裂开来。“当接受主体(学生)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文本’时就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将要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可能解决其人生困惑或思想难题,‘期待视野’固化现象便随之而成。”[3]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理论和书本当中,只是单一地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2)校园环境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
校园环境应当能够体现出大学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优良的教风学风,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给校园及社会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疫情期间传播谣言或隐瞒行程,封校期间不配合学校封控,偷溜出校隐瞒行程并且在同学中散播负面情绪,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疫情期间学校的封控行为怨声载道,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一些障碍。
(3)原生家庭环境导致的负面影响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而家庭环境的构成是由家庭成员、家庭社会地位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多重因素组成的,其影响力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则,那么深受影响的子女在社会中也可能会任性自为。家庭教育中,如果重智育轻德育、功利化教育,诚信教育缺失、奉献意识淡薄,就可能对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负面影响,从而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问题的应对方法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需要从接受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媒介和教育环境四个方面着手,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问题。
1.调动接受主体能动性
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其接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力是关键。首先,重塑认知结构。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解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的过程,在二者相结合的这一过程中,重塑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更新原有认知,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必须要从大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结构出发,对大学生进行认知上的查缺补漏,并兼顾大学生个体之间的认知差异,从而更加精准地对大学生认知结构进行塑形。其次,榜样示范引领。结合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其职业生涯规划和社团活动等实践案例,借以朋辈帮扶、榜样引领等方式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大学生向榜样学习,增强其向榜样“看齐”的意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思想道德教育不符合大学生的期望价值目标,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无法激发他们的需要情感,他们就会对教育采取漠然抵触、抗拒的态度。”[4]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辅之以必要的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主动性,丰富大学生课余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成长和丰富自我。
2.拉近教与学的距离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通过适当地使用网络词汇、贴近生活的语言和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表达出来,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能够与时俱进,更具亲和力,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但也需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转换话语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接受主体的吸引力,使得接受主体对教育内容产生源源不断的需求,而不是单纯为了迎合和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247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让大学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产生实际收获从而真正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将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效果。
3.优化教育方式方法
面对国外意识形态入侵和多元信息芜杂带来的困境,一味地封闭限制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只能适得其反,单纯的灌输式教学也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的需求,简单的课堂互动无法引发热烈的课堂讨论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采用多媒体视频或电影的方式,又无法保证大学生在过程中的实际接受。在这样的困境中,除了加强学校网络平台的宣传,保障大学生网络学习内容的准确性,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接受主体的代入感,也就是将自身带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案例中去,还原案例中的人物经历,激发接受过程中的积极情感。沉浸式的体验模式改变了场景式的少数演绎多数看戏的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具体案例及情景设计,将每一个学生都带入到历史案例中去,通过自身想象力还原历史情景,在沉浸体验的过程中增加情感活动,优化大学生的情感接受。
4.增强教育环境正影响
只有不断改善客观环境才能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环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社会的期待同频共振。首先,加大正面新闻、模范榜样事例的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一个良好的现实政治背景。其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将现实问题引入课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负面的社会现象,充分利用好思政课的传播优势,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科学的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其三,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父母应该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影响子女,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以此来影响教育孩子,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影响下产生了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观念也较以往发生了转变,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消除社会转型期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问题,需从大学生接受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媒介和教育环境四个方面着手,施以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