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融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探讨

2023-01-24阴铮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

环球市场 2022年3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阴铮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

2018年,《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政策文件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点提出社会组织机构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全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准确落实[1]。在当下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受到来自社会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被公认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但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许多医院在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需要通过与绩效考核的融合运用,采取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才能更好促进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将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融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展开深入剖析。

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融合必要性

绩效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以目标为导向,以医疗项目成本、业绩评估为核心,属于一种现代化的预算管理体制,是集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绩效提高为一体的预算系统。绩效考核也称成果测评,是当下医疗机构中比较广泛应用的一种考核手段,主要以内部医务人员为考评对象,是对其工作完成情况与效率进行评判与考核的过程,通过考核数据的准确反馈,方便医院对人员的管理。二者的融合运用,将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一)更好满足新医改提出的标准要求

新医改政策的推出,拓宽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全面预算绩效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DRGs支付方式的落实便是其中的重点内容[2]。以DRG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通过DRG组构成比、DRG组盈亏情况等重要参数,对公立医院及各科室的实际运行现状进行精准定位;通过标杆值对同类医院或本院各科室排名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准确找出费用或住院时间差异大的DRG组,将其作为医疗费用的成本构成分析数据,帮助公立医院找寻并分析诱发医疗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以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在促进绩效考核顺利开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新医改政策提出的标准和要求。

(二)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对每笔医疗资金进行分析与调查,科学评估出其使用价值、效果,查看是否具备合理性、可行性,确保各项医疗资金投入都能获得理想的使用效益。同时,预算绩效管理贯穿在医疗机构经营全程,能够为公立医院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数据信息,以此作为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参数,促进医疗资金、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高,进而为医院的预算评价、绩效考核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参考。将其与绩效考核相互结合,通过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在指标评价与评级评价方法的引导下,对被考核对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便于医院领导干部准确掌握医院经营情况与医疗服务水平,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及激励手段等多重保障下,从资金、人员、管理等多角度发力,促进各项医疗服务的有序开展,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二、现阶段公立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绩效要素

目前,许多公立医院在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期间,尤其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会将更多重心放置在成本费用控制、医疗业务收入等方面,对于预算资金投入后的效益产出缺乏足够关注,这将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且,公立医院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期间,更多关注是否纳入预算、是否存在预算,对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产出与执行效果,未能展开深入的论证与分析,这样会导致预算绩效缺乏足够的导向性,无法为绩效管理的最终推行目的指明方向[3]。

(二)预算执行监管力度不足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各地区医院尽管已经开展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往往因预算执行不力,导致重管理、轻执行的现象出现,进而诱发不同程度的预算超支、资源浪费等不良情况发生。而诱发此类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便是预算监管体系的缺位、不完善,预算绩效部门往往在完成预算方案制定后,便安排具体执行工作,但对于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并未进行追踪与管控,无法实现预算执行偏差问题的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并且,在预算绩效管理执行完毕后,并未及时对本年的执行情况展开具体分析,与各科室的核算、执行考核情况不能有机结合,想要起到调整效果存在一定困难,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医院的各科室情况不能得到真实反映,无法为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甚至出现资金挪用、医疗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无法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纵观现阶段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是确定绩效考核方式的主要因素,通过不同指标的权重衡量,对其进行量化考核。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公立医院在推行绩效考核工作时,在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特别是在考核指标设定期间,重点突出科室收入情况,对于医患关系等指标往往被弱化,甚至并未体现在考核指标中,这将导致绩效考核结果过于片面化、简单化,无法真实反映出医院的运营效率及存在的问题,各科室员工也会被以上方式所影响,对自身工作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4]。并且,在员工绩效考核反馈结果方面,许多公立医院尚未建立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更多只是将结果作为员工绩效工作的评定标准,很少指明员工个人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这样将不利于员工准确掌握自身的短板与不足,无法及时改正错误,

甚至还会阻碍其个人潜能价值的充分发挥。

三、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融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实践策略分析

(一)注重预算编制与绩效的深度结合

基于全面预算背景下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公立医院应注重公益性特点的充分体现,无论是预算编制,还是预算执行,要将医院发展战略、医疗服务责任进行有机结合,确保既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又能符合新医改背景下提出的考核要求。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公立医院应做好数据信息的归纳与总结,统一预算编制标准,结合自身经营情况与医疗服务水平,妥善选择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增量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与往期经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逐步确定定额标准,结合医院战略目标确定最终绩效指标,为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在此期间,公立医院应注重员工绩效考核内容、方式的引入,将医院各科室、各项医疗业务及特殊业务全部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中,在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效果的同时,使传统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隐蔽漏洞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公立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岗位责任意识,时刻关注绩效考核的实际推行情况,充分考虑各科室部门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绩效预算方案内容的补充与调整,确保能够切合实际,与公立医院战略目标相符,并在绩效考核、激励手段的多重保障下,最大限度调动各科室部门对绩效管理工作地参与热情与积极性,以此促进预期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建立健全的预算绩效监管机制

健全的监管机制能够起到良好的保障与约束作用,是促进预算绩效方案准确落实的有力手段。为此,公立医院应着重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严格遵循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管控原则,切实做好事前分析、事中管控、事后总结,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首先,预算绩效执行前期分析。针对预算绩效执行前期的监督管理,需要重点查看各项预算数据信息是否真实准确,预算编制方案、编制过程是否妥善合理,尤其在绩效考核的目标与内容设定环节,确定是否切合实际、是否与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5]。

其次,预算绩效执行过程管控。完成预算计划制定后,需要合理安排后续具体的工作执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保证做到执行全过程的追踪检查,重点查看各科室的收支情况、业务完成量与预算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偏差、是否在国家规定内规范进行。一旦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问题时,应及时告知上级领导部门,在各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分析偏差的具体形成原因,按照预期目标规划做出相应调整,以此保证整个预算执行过程的有序进行。

最后,预算绩效执行结果总结。在完成预算绩效指标落实工作后,应重点加强工作成果分析,全面衡量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效性,将各部门的职责履行与绩效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评标准,将最终考评结果与各科室员工个人利益相互挂钩,针对表现优异、工作认真、考评结果良好的职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酌情考虑提供晋升空间,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此外,针对重大事项建立支出绩效评审体系、项目开展目标绩效管理、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实施运行项目监督绩效体系、项目结束后期评定和考核机制、加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到位。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的有序开展,能够在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经营效益、业绩提升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各科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正确的工作理念与思维,以更积极、良好的态度参与到岗位工作中,朝向正确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因此考核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势在必行。针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保证绩效考核制度内容的完善性,科学选取合适的考核指标,要求相关部门具备正确的大局观意识,从客观角度出发,对各科室、各岗位人员的考核标准进行明确设定,要避免因个人主观意愿的存在对绩效考核结果带来不利影响,以此对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服务意识等行为做出客观评价,保证考核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其次,在设置多个指标权重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确定考核指标权重的定量方法。一是排序法,成立专家小组,对关键业绩指标的重要程序进行排序;二是AHP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列出各项关键业绩指标(例如A、B、C三项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思维定量化的标度。在此期间,应充分考虑本医院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保证个人因素影响的及时排除[6]。

最后,根据绩效考核内容,落实配套的绩效反馈机制,便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反馈,促使员工清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了解自己应从哪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并在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下,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进而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促进评价体系构建

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指标是开展工作评价的有效途径,公立医院在开展全面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时,应积极改善传统模式下过度关注财务指标的弊端问题,而是要注重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融合运用,以此促进高质量预算发展指标的设立。一方面,公立医院应对现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优化,通过公益性财务指标、发展指标的相互结合,逐步构建全新的绩效评价模式,适当注入高质量发展指标,在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适当引入医保费用效率、医疗服务水平、社会效益等多种非财务指标。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多层次评价体系,保证覆盖绩效自评、部门评价、外部评价三个方面,其中绩效自评是二级预算单位的自我评价方法,主要以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为开展对象。而部门评价则是二级预算单位的归口管理部门,在相关政策标准与制度要求的正确带领下,灵活运用多种绩效评价指标、方法与标准进行。外部评价则是面向社会,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公立医院的经营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做出客观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应积极创新管理观念,给予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高度重视,在正确认识该项工作对自身经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将其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内,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管、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等多角度出发,促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二者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