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视角·修辞:《新西行漫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维度

2023-01-24易油均

国际传播 2022年5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长征主持人

易油均 李 芳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纪录片《新西行漫记》,自2022年4月起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CGTN纪录频道、CCTV纪录频道、CGTN App及央视频App等平台,以不同语言多样态播出。该片由斯科特·德瑞普(英国)、费尔南多·穆诺兹·博纳尔(哥伦比亚)及马里奥·卡沃罗(美国)三位外国友人担任分集主持人。全片共六集,分别为《理想的种子》《路与桥的魔法》《生活在“云端”》《穿过极限之地》《知识改变命运》《绿色奇迹》。《新西行漫记》以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文学作品《西行漫记》为历史参照,将长征沿线地理空间作为线索,带领受众深入观察、体验和感悟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纪录片拍摄团队重走长征路,带领受众在生活巨变中探寻长征印记与精神信念;设置共通话题,引领受众在共同体视角下体味个体故事与时代意涵;消弭语境壁垒,帮助受众在融通的修辞中读懂立体、可爱的中国。

一、时空融合:开掘共有的时空经验

“时间与空间,合而言之,为一切感性直观之纯粹方式,而使先天的综合命题所以可能者。”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67 页。人类既在前后相继的时间对照中获得参照经验,又从广袤并置的空间联结中获得相对意义。立足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时空面向,《新西行漫记》借助“时空交叠,东西映照”的叙事结构,在形塑时空变幻中的立体中国的同时,也开拓了时空叙事的多维可能。

(一)穿越时间,于今昔之变中探寻不变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时间观上虽然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人与时间关系的思考上却有着共通之处。西方哲学强调,要融入自我或自我意识来理解时间,自我的生成以过去为基础,同时也构成未来的基础。②吴先伍:《过去永恒真实—论柏格森的过去本体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 期。中国哲学也认为,“时间会影响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反过来也影响时间。”③何丽野:《时间观:西方的“天人分离”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社会科学》2010年第8 期。就此而言,时间因为人的存在而具有意义,而人的生命也需要放置于时间之流中加以考量。基于对人与时间关系的共同体认,《新西行漫记》围绕过去与当下的时间之轴,以第一人称视角统合东西方叙事主体,通过往昔记忆与今日实践,在对话中诉说变与不变。

首先,《新西行漫记》对过往的记忆由东西方共同织就。一方面,外籍主持人借助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的描述回溯过去;另一方面,借助采访的形式,主持人通过长征沿线的民众对历史的记忆或物质遗存带领受众“抵达过去”。东西方记忆主体互为映照,提升了记忆的可信度。其次,外籍主持人对当下的感知主要通过在场的体验和实地采访而获得,而主持人的在场体验与受访者的现身说法交错呈现,拓展了现实的呈现维度。在此基础上,借助过去与当下的对话,《新西行漫记》展现了时代之变。第一集《理想的种子》讲述红军长征始发地江西赣南地区的时代变迁。于都服装产业园生产组长葛九长回忆往昔的生存之艰时感慨万千;而主持人在于都看到的当下发展与当年的艰难困苦大不相同。在今昔对比之中,于都数字化、智能化产业集群的影像与个体的生命记忆交织展现,以此折射生活巨变。《新西行漫记》以个体的记忆与体验为媒,使受众体会今昔之变,增加了历史的厚度与温度。

总体而言,《新西行漫记》通过主持人的行动轨迹连缀起长征沿线的碎片化故事,并在多元生命个体的差异化故事中,探寻贯穿时间之流不变的精神财富,拓展历史的厚度。集体记忆有着向前、向后两个维度,不仅回溯过去,回忆和复刻过往的文化,还立足当下,组织当下和未来的经验。①闫宏秀:《记忆何以创构未来—数据与记忆的未来指向》,《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1 期。在《新西行漫记》的影像叙事中,从“红军半条被子赠村民”“村民家家户户拆门板架浮桥”等动人往事,到“脱贫攻坚稳成果”“乡村振兴加速度”的生动实践,党和人民同甘共苦的质朴情感以及携手奋进的拼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生命故事中反复映现。

(二)跨越空间,于虚实转换间寻觅恒定

特定的社会形态和交往关系常常是特定空间生产方式的产物。每一种空间都是社会关系的客观化表现,具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特征。②李春敏:《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三重变革》,《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1 期。红军长征沿线地区同样拥有着特定的空间形式与社会内涵。《新西行漫记》以红军长征路线为轨迹串联起不同的地理空间,再从差异化地理空间的人类实践中抽象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与精神信念,开拓了物质空间的精神面向。地理空间与构筑其上的精神空间,在流动的叙事中最终跃升为持存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的记忆空间。

第一重空间是阐释红色记忆的物质空间。如董家堰山坡上的无名墓碑石、广南镇的红军楼、遵义的迎红桥等红色遗存,以物的形式在特定空间内讲述红色故事,阐释红军精神。第二重空间为呈现独特地域文化与生活理念的精神空间。在《绿色奇迹》一集中,摄制组首先借由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描画黄土高原土地贫瘠的历史图景:“农田大部分是地缝和小溪之间的条状小块,所种作物受到很陡的斜坡的严格限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是这样,真正的山峦很少。”③美籍主持人马里奥·卡沃罗朗读《西行漫记》中描写黄土高原地貌的片段。英文及中文译文详见:[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94-95页。紧接着,片中通过影像呈现延安山壁间凿出的窑洞,南泥湾山峦上成片的稻田以及吴起边塞繁茂的森林。在影像的交叠对比中,窑洞、稻田、森林等空间开始超越物理意涵,成为淬炼“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等民族精神的精神空间。第三重空间是持存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的记忆空间。空间内鲜活的生命个体被共同的历史记忆所联接,在继承先辈精神的同时,也开拓着新时代的价值观念。今天生活在长征沿线的人民,与当年历经千难万险跋涉行军的红军一样,在同一空间内以不同方式延续并锻造着毅力、勇气与决心。在《知识改变命运》一集中,身处西北内陆的“当归哥”用短视频带货,销售额翻了上千倍,解决了因交通不畅和信息闭塞造成的滞销难题。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帮扶下,千千万万的“当归哥”学习精进、反复试错,不断跨越横亘在通往理想道路上的“高山”与“沼泽”。

人类铭记那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这些地点也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精神。空间除却物理意涵外,也是人类的观念世界。《新西行漫记》在时间叙事的基础上,交叠起三重空间,以内在逻辑串联起长征沿途看似断裂实则关联的故事,在散落于长征空间的中国共产党价值理念的生动实践中,探寻凝聚其中的赓续不变的长征精神。

二、视角融会:搭建共同的对话空间

突破中西文化藩篱、找到差异文化间的共通点,继而构筑并拓展二者共通的意义空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和要义。《新西行漫记》以“人”的话题会聚视线,采用“视角融会”的叙事策略,搭建起对话空间,进而实现了差异文化之间的意义互动。

(一)巧设话题,搭建中西对话空间

西方人本主义理念注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将人视为意义原点与价值核心,这无疑与尊重人性、宣扬“仁者爱人”的中国文化传统有着共通之处。①刘磊、胡婷婷:《西方人本理念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共通、龃龉及其扬弃》,《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 期。《论语·颜渊》有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作为儒家道德体系的最高范畴,是社会道德关系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仁者之爱人,是透过“爱”所表达出的对人本原则、人格平等、人性完善的追求,与西方人文思想所关注的“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人的自由”“人的发展”等议题有着广阔对话空间。《新西行漫记》以关涉“人的价值与存在”的故事为切入点,围绕人的生存条件改善、人的自由与发展等具体议题,搭建对话空间,为寻求双向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提供可能。

1.关注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改善。《新西行漫记》以丰富细腻的故事诠释步步推进并落实的民生保障工作。在纪录片中,西部山区生机勃发的校园、偏远村落的医疗数据共享平台、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和易地扶贫搬迁的现代化社区等,折射了政府为满足国民“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追求所作的不懈努力与生动实践。

2.关注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影响和决定着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②孙来斌:《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4月2日。关注和改善人的发展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新西行漫记》以连缀成线的“小主题”切片化呈现“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大命题。少数民族妇女通过技能培训获取新知,开启了生活新的可能;出身渔耕之家的青年一代,因时代发展获得了“走出去,看一看,自己选”的机会;西北小县城“爱因斯坦班”的少年们,用音符诠释着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联接你我和世界的互联网,不仅打破了空间对人们活动范围的限制,还赋予了人们更强的时间把控力。

长征沿途关于人的生活、人的选择、人的发展的故事,因为对“人”的关注获得了更强的传播力。“真实的品质、人文的关怀,是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之间最有效的沟通纽带之一,也是其走向国际化的内在基础。”①武新宏:《国际化语境与本土化表达—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之路探析》,《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第9 期。《新西行漫记》以“人的生存”“人的自由发展”等话题为切入点,既立足本土,又对话西方,在与西方文化关于“人”的议题的互动与共振中,开拓国际化叙事的可行路径。

(二)视角融会,协商共塑立体中国

国家形象塑造有“自塑”和“他塑”两种路径,二者因不可避免地受到既有观念及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时常陷入二元对立逻辑,即“他塑”是他者话语体系中价值观念的映照,“自塑”也常被贴上意识形态标签。《新西行漫记》尝试运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视角,融汇中西,以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在主体间互为体认的基础上共塑国家形象。

1.“我与你”的交流与共创。包括传播活动在内的知觉,也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和共存。②黄卫星、李彬:《传播: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2 期。外籍主持人以“在场者”见证现实的叙事方式,对中国形象进行着主体化建构。融会自身的现场体验及当地人的故事分享,动态修正着国际受众对红军长征故事及中国现状的认知偏见。视角融会后的主持人,跳出身份局限,成为中国形象的阐释者与评论者,以客观视角讲述亲身感受。

2.“我们与你们”的互动与共存。《新西行漫记》采用多元化个性主体引导叙事。外籍主持人成为主要叙事者,架构完整叙事框架,并与生活在长征沿线的居民共同建构叙事文本。一方面,主持人与当地民众异质性的文化认知,成为主体间对话的基础;另一方面,有在华生活经验的外籍主持人,中英文自如切换,其“身份与语言”便成为跨越两种文化的“间性符号”,构建起不同文化符码的互动可能,营造了一种“互构”的文化认知。纪录片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不是由一方完成,而是在外籍主持人与长征沿线居民的问答对话中协商建构。进一步而言,外籍主持人与长征沿线居民作为彼此独立又互为关联的两个跨文化叙事者,在对话中形成了新的共同体视角。在这一视角下,来自不同国家的跨文化叙事者协商叙事、共创意义,其认知关系也由二元对立的“我和你”转向更具包容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否认,“自我”与“他者”间的文化隔阂仍然存在,但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参与和分享,能够消弭文化隔阂,更能够促进主体间“互惠性”理解的达成。

《新西行漫记》跳出单声言说的叙事思维,以主持人的兴趣点为切入点,强化多主体间对话,通过问答与体验,弥合文化差异、升级受众既有认知,协商共创文本与意义,在主体间的彼此印证与互为补充中展现中国形象。

三、修辞融通:构筑共通的意义空间

文化语境是语言运用的特殊主客观语境,包括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个体心理等。①彭利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异同考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1 期。霍尔认为人的编码与解码都有赖于自身特有的文化语境。《新西行漫记》在“以小见大”和“以象写意”的修辞中,摸索中西文化语境共通的编码逻辑,用东西方受众都习惯的思维方式,铺展中国故事。

(一)见微知著,释放叙事张力

西方人本理念与中国文化传统间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差异,在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共识基础上,表现为前者对个人主义的强调及后者对集体主义的偏向。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虽“长于个人力量的发挥和个人权利的保障,却拙于个人力量的组织和个人权利的伦理定位”②刘磊、胡婷婷:《西方人本理念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共通、龃龉及其扬弃》,《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 期。,而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形态中的“人”,却始终内蕴着集体的意涵,能为人类有序及持续发展提供平稳动能。

《新西行漫记》尝试在个人与集体间找到平衡点,实现个人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的交融。首先将宏大主题如盐入水般化入个体生命的故事,于平凡故事中映现主题;再通过由“个体—国家”到“部分—整体”的嵌套式结构,呈现个体生命与国家发展的同构式隐喻关系,将一个个充满叙事张力的个体故事纳入国家话语框架。

1.由大到小的个体呈现。首先,复刻生活情境,还原人情故事。《新西行漫记》在讲述红军长征之艰难与战士们克服艰险的毅力时,不停驻于只言片语的平铺直叙,而是借由草鞋的故事以及主持人的亲身体验进行双重描绘;在呈现军民鱼水情的质朴情感时,不借由空洞言语,而是通过“村民家家户户拆门板架浮桥”“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故事侧面描摹。其次,聚焦生命个体,用镜头生动写意。该片大量使用中景、近景、特写等镜头,用影像展示个体的平凡生活与点滴真情。如钟楼下抚乐歌唱的广南镇村民,眼神中自然流露着喜悦;赤水河边悠闲品茶畅谈的村民,举手投足间尽显闲适安逸。作为电视媒体意义呈现与功能实现的载体,视听符号的运用技巧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①李舒、黄馨茹:《场景化、具象化、情感化:电视理论节目创新路径—以〈党课开讲啦〉为例》,《电视研究》2022年第1 期。颇具烟火味的镜头映现着普通人的幸福和自足,更能引发受众的共鸣。

2.由小到大的群像勾勒。人民作为国家形象的主体,对国家形象的客体具有高度的能动作用。②龙飞:《从传播效果看新时代对外影像塑造》,《青年记者》2021年第10 期。《新西行漫记》对个体和各领域人物的生动故事追根溯源、纵横联系,探寻其背后共通的精神信念、价值源泉。该片一方面通过主持人走访的形式,在对话、体验中呈现个体成长故事;另一方面则通过主持人的言说书写“长征精神”的筑就与传承,勾勒信念赓续的集体形象。在《知识改变命运》一集中,主持人总结道:“在我一路走来的长征沿线,这种优秀传统被保留下来,我见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学习提高自己。他们头脑清醒、目标明确,与他们的先辈一样,即便是在相对贫瘠的西部内陆群山,也无法阻挡坚定的理想主义翅膀。”简单的言语,不仅刻画了农业旅游、医疗卫生、高新技术产业等各行各业中国劳动者的群像,还映射了跨越时空又赓续不变的民族精神与价值信念。

《新西行漫记》巧妙地在个体叙事中融入国家话语,以个体故事激发人之共情,以个体叙事阐释时代之变,在对生活化、细节化个体故事的记录、观察与思考中阐发中国人的价值信念与家国精神,见微以知著。

(二)言约旨远,消弭语境壁垒

文本的生成与传播依托于具体语境,同源性文本在不同社会与文化语境中,其意义可能大相径庭。《新西行漫记》以中西融通的文本修辞逻辑为突破口,调用易理解的符号为“象”,以尽中国故事背后之“意”,力图找寻不同文化语境间同源性文本意义解码的最大交集。

词语的有限含义与象征的丰富联想间的对立,既是滞阻人类传情达意的矛盾,也是人类拓展叙事想象空间的动力。中国哲学在解决“言”不达“意”的矛盾时,创造性地引入了“象”的概念,将“象”作为通向意义彼岸的桥梁,先以“言”尽“象”,继而以“象”尽“意”,即所谓“言明象,言尽象,象表意,象尽意,忘言忘象而得意”①陈道德:《言、象、意简论》,《哲学研究》1997年第6 期。。西方对抽象意义的表达,则常借用隐喻手法,即把较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大熟悉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域,从而贴近索绪尔所说的绝对意义的符号。②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外语教学》2006年第3 期。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金钱”,就是将本体—抽象的“时间”概念映射到喻体—人们熟悉的“金钱”概念上,用以说明时间之宝贵。不难发现,中西方在修辞上存在着通约之处,这也成为《新西行漫记》修辞融通的突破口。

《新西行漫记》的修辞构建尤为注重不同文化对“本体”的理解。该片在选择喻体时充分考虑自然性、贴近性及可参与性,使喻体简单直观又意涵丰富,开放式文本在引发受众自由联想的同时,也深化了“象”外之“意”。如《路与桥的魔法》一集中,穿行于崇山峻岭中的“路与桥”,既是中国基建实力的表征,又是修桥人攻坚克难之毅力与决心的印证,更是党群相连、民心相通、连接世界的深刻隐喻。又如,《生活在“云端”》一集中,“云”作为一种“会自动凝聚而不会分散存在”的自然物,先被科技工作者用来隐喻“大数据云”,以增进人们对“大数据云”这一人造物的理解,紧接着主持人对“云”的便利之处进行细致分析,拓展“人造云”的意涵,最后该片将意义落脚到:虽有重山阻隔,却能“云上相见”,我们与世界成为一体。

以相通的叙事思维消弭价值藩篱,以开放式文本鼓励多元受众共创对话,以简单的言语传递准确又深刻的意涵,《新西行漫记》通过“以小见大”“以象写意”等中西融通的修辞手法为跨文化叙事和传播开拓了想象空间。

结语

《新西行漫记》立足东方,对话“他者”。在叙事主线上,该片立足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时空框架,开拓时空叙事新维度,于今昔之变中探寻不变,于虚实转换间寻觅恒定;在叙事视角上,该片基于人类对人的存在与价值的共同体认,搭建中西对话空间,协商共塑中国形象;在修辞手法上,该片探索中西共有的修辞习惯,“以小见大”释放叙事张力,“以象写意”构筑共通意义空间。未来,纪录片如何“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仍有待于创作者和研究者携手探索。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长征主持人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图说《续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