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新叙事: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探索、构建与提升
2023-01-24周庆安朱虹旭
周庆安 朱虹旭
一、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传播意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直在追寻和探索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是现代文明追寻社会发展形态的共同目标。世界各国的历史不同、文明不同、理念不同,对于现代化图景的叙事也各式各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22年第21 期。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涵和创新思想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根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①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年第17 期。中国式现代化既从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情况、文化丰富程度等维度上满足现代化的历史标准,又基于中国特色在人与自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平发展等维度创新了现代化的存在形态。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需要探索和构建一个历史久、主体多、要素全、逻辑新、传播广的复杂战略叙事体系。中国进行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历史进程中经历过城市化发展,也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流动形态。中国进行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创造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也正在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进行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生活水平切实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包含精神文明,正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进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社会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也正在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中国进行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没有重复有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手段进行现代化,也正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以自身发展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中国成功探索并基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现代化挑战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准确、生动的讲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要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将现代化挑战与时代情境相结合,对中国现代化所处的时代格局和人民需求进行求实、创新的分析。
因此,建立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是一个由内而外的传播过程。首先,应当充分学习并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当今中国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22年第21 期。其次,应该以中国实践为经验故事,面向中国和世界受众,探索并回应当今时代的共同关注和发展焦虑。现代化并非处在一个完成时语境或者将来时语境,而是处在一个正在进行时语境。对内讲述中国现代化故事,呈现的是一个清晰、动态的社会发展蓝图;对外讲述中国现代化故事,呈现的是一个智慧、和平的人类社会发展样态。实质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意涵是以新闻传播为手段,打破西式哲学社会科学固有的历史观念,正确、自信地叙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和时代动态;摆脱自囿的西方现代化思想束缚,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叙事观念和知识思想体系;与世界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思想,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认识论,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逻辑、主体与形象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颠覆了西方现代化的普适性和唯一性神话,推翻了所谓的内发型和外发型理论、原发型和后发型理论、现代化(狭义)理论和依附理论,已有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理论,无法科学、有效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②戴木才:《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09页。中国式现代化,是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在新时代的总纲。作为一个渐进式发展的思想体系,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要从政治、思想、历史、新闻、文化、文明等多个叙事维度进行探索并构建丰富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在构建传播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讨论并厘清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基础逻辑、参与主体和潜在的形象变迁。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的变化反映出人类现代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四个现代化”所指的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而现在所指的现代化是指从工业社会向数字社会、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建设的过程,相应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逻辑有一个建构和塑造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有一个理解和学习的过程,相应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有一个叙事和传播的过程。
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时,我们的新闻传播叙事逻辑面临三个显著的当代性课题。其一是长于历史而困于现实。过去的新闻传播叙事往往强调结果叙事的重要性。结果叙事在既有的西方知识体系和价值评价标准中有较为清晰的位置,但容易脱离历史语境,变成现实中空泛的概念口号。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叙事应当实事求是,跳脱“二元对立”的成败陷阱,注重过程叙事的意义。过程叙事能有效地将故事嵌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更全面地、引人入胜地展现中国社会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过程叙事能够让受众摆脱简单刻板的解读方式,明晰历史事实与现实格局的复杂联系,更准确、完整、立体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其二是长于新闻而困于理念。随着新闻信息不断成为受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新媒体技术发展并丰富了新闻的媒介形态及服务类型。但是大量重复、同质化的新闻产品并不能真正满足受众的价值需求。随着互联网现代科技的飞速演变,一些新闻叙事在传播中成为传统新闻理念的覆写和再演绎。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叙事,需要重塑理念,以新闻事实准确记录时代变化,推动社会知识观念的适度更新和稳定进步。其三是长于体验而困于思想。新闻传播是当今人们理解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等不同媒介让受众体验和认识世界的多样性。长期以来,传播领域中受众的基础认知和思考方式仍依赖于近代西方哲学科学兴起的思想体系,无法对当今时代亟须解决的广泛关注、焦点问题等作出准确描述和革新式分析。因此,我们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基本逻辑需要突破历史与思想的瓶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结合,探索新思想、新理念、新叙事,继而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战略叙事体系。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叙事体系中,明确叙事主体在实践层面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社会、多维度、多元主体发生的系统性变革。叙事主体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确立的,而非传统意义的国家形象主体。
在政治维度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主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先锋模范,9600多万名党员扎根新时代的各行各业奋斗在前。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面向全球发布。视频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叙事为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路斗争、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历程;第二部分通过当代叙事,展现面对危难挺身而出的新时代普通党员,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三部分以未来叙事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目标,关注和平发展、气候变化、抗灾救险等全人类相关议题。①新京报传媒研究:《Who am I?这部宣传片何以“超燃”“国际范儿”?》,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221289806422478&wfr=spider&for=pc。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员为主体的叙事故事,如实记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探索、时代成果和未来蓝图。
在历史维度上,主权国家依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体系的叙事主体。因此,以国家为主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中应当呈现清晰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以及意识形态,关切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表明科学、民主等重要的现代概念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发挥的实际效能。
在文明维度上,中华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展现独具特色人类文明载体的重要叙事主体。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6 页。以中华文明为主体的故事,要积极地与其他文明分享价值,适应时代的新挑战、新机遇,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用世界各国更容易识别、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传播中华文明,也为其他文明提供借鉴。③郝永平、黄相怀:《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98 页。
多元主体共同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在思想、方法、实践等各层次中探索、凝练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话语,从而形成完整复杂的战略叙事体系。整体叙事体系首先面向的受众是中国人民。我们要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民群众会自发地参与并融入整体战略叙事体系的构建进程中。完成内部构建后,整体战略叙事体系在传播实践中逐步面向世界和各国人民。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与世界共同交流和讨论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拓展机遇,实质上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逻辑、叙事进行时代性、创新性、互鉴性的国际传播。我们可以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国际传播的新叙事切口,以此摆脱西方霸权下的地缘冲突陷阱,站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开展国际传播工作;在由内向外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中回应全球化、时代化的关注议题和共同发展,以积极、自信的方式凝聚国家认同,扭转国家形象“被黑”的境遇,在全球变局、乱局之中实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和重塑。
三、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传播叙事中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秩序变化周期,普遍认为呈现出“东升西降”和“南方崛起”的态势。宏观判断并不能明确世界各极力量变化的对比,各类“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为当前时代进程注入了不确定因素。美国呈现出霸权衰落的倾向,西方国家纷纷出现一定程度的软实力焦虑。2016年特朗普政府执政,美国持续进行“科技战”“贸易战”“舆论战”,将攻击中国视为维护国内政治认同的重要话语,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利用国际传播霸权限制中国话语和抹黑中国国家形象。在现有的世界体系中,中美会进入一个较长期的战略相持阶段,保持共存共治的状态,在长期竞争中,构建所谓的新型大国关系。①黄仁伟:《中美战略相持阶段与战役缓冲期》,《国际关系研究》2022年第2 期。
与此相适应,国际传播工作也将进入长期的战略争夺阶段。现有的国际传播不平衡格局基于三个维度形成: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支配、西方现代化社会的观念塑造、西方精英媒体的话语垄断。我们既有的国际传播话语在新闻传播中容易陷入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历史分野和知识分类,被西方现代化观念体系抽离出具体的中国语境后失去本身价值,回到西方线性历史观,从而导致整个传播过程在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常常表现为叙事逻辑的限制、叙事主体的固化以及叙事形象的僵化。
在当代全球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焦点,传统的西方现代性思想已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解释和分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下,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积极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来回应国际关切是十分必要的。国际传播不是东西文明之间进行的新一轮对抗和终结,所谓“对抗和终结”那是西方霸权定义世界只允许西式普遍性的均质思想。我们主张的国际传播是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交流中求同存异,既葆有各国国情独特性又尊重各国现代化普遍性的异质思想的文明交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叙事切口。我们面向全球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应当立足时代发展前沿,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有效回应全球问题、时代焦点、社会矛盾、国家主张、学科前沿、个体命运。
当下,我们大力开展和加强国际传播工作,实际上是在战略相持阶段争取中国的国际传播话语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22年第21 期。国际传播话语权可以分为定义权、解释权、传播权三个核心部分。
在定义权方面,西方现代化的先发优势使国际传播的实践行为和概念规范大多被西方现代性思想所定义,并使国际传播伴随西方现代文明的霸权而扩张,在当前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形成“中心定义—边缘接受”的依附结构。
在解释权方面,西方现代化社会过去强调物质文明、消费主义的行为观念,切实影响了世界各国社会观念的塑造。例如,当西方国家以“碳中和”概念捆绑发展中国家时,西方国家自己解释是为了当今时代的全球环保,而刻意忽略工业化时代西方国家大肆破坏环境的历史,从而阻碍正在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向前发展,通过国际传播来解释、编造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并达到其霸权支配的目的。
在传播权方面,西方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传媒市场、文化产业等资本手段在全球建立了大批媒体网络和媒介基础设施。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通讯社、新闻媒体、电视台、社交平台大都由西方国家主导,基本垄断了新闻信息的报道权和传播权,从而影响国家认同和社会动员。例如,2010年北非和西亚爆发“阿拉伯之春”剧变,被国际媒体以西方价值立场粉饰为“美式价值观”的优越表现。2015年埃及爆发暴力冲突,也是年轻人受到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和鼓动,最终引发社会动乱。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在国际传播叙事中的独特性和普遍性,可以有效地与各国媒体话语联合起来共同打破西方国际传播话语霸权,构建平等、交流、互动的国际传播新秩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既有的国际传播格局中,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可以传播思想性和历史性,引发各国对本国现代化的现实和历史进行重新思考和审视;以普遍性的现代化概念和独特性的各国文明为导引,在国际传播中重新讨论和定义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共同争取国际传播的定义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讲述中国式现代化中社会、集体、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多元关系,阐明社会转型过程中局部的代际冲突和整体的互惠共生,既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又是世界其他人口大国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更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当代的国际传播格局中,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可以有效解释中国发展理念的自主性和正当性,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会对外输出中国模式。以普遍性的各国现代化探索与中国独特性的成功案例为引,在国际传播中与各国一同探讨社会发展经验的可行性,共同争取国际传播的解释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讲述中国式现代化中“共同富裕”概念的形成,解释其作为“中国梦”国家与民族叙事体系的延伸和细化,既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又是世界其他民族国家凝聚发展共识的普遍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讲述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以独特的文明载体联结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议题,在国际传播中阐述中国独特的精神气质与发展的密切联系,既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又是世界其他国家思考本国文明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互动的普遍性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借鉴,也是一种对人类多样性的主张。在当今的国际传播格局中,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可以带来文化多样性,通过探索文化多样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调和,形成传播多样性。以讲述主体的多样性和叙事内容的独特性为引,在国际传播中与各国政党、媒体、大众等通过多元视角去分享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合理分配和使用传播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讲述中国式现代化中生态文明理念与行动的结合,呼应时代的共同关注,在国际传播中分享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既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又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的普遍性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讲述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将自身发展叙事与全球发展叙事结合,在国际传播中探讨中国坚持和引领和平发展道路的当代性和世界性,既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又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合作互惠的普遍性议题。
四、国际传播战略体系的现代化构建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要深入学习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性、历史性、时代性,探索并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战略叙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31日讲话中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年6月2日。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将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探索,更好地植入国际传播叙事体系中,并成为核心价值理念。
国际传播叙事体系的构建方向要聚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舆论斗争、媒介技术的融合发展这四个具体领域。聚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上,不同的时代环境形成了国际传播的特定话语目标,从而引导国际传播工作的重点方针和资源配比;聚焦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上,不同的现代化阶段形成了国际传播的不同话语策略,从而设计国际传播主体的行动特点和传播途径;聚焦在国际舆论斗争之上,与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逻辑,必须提升国际传播话语的准确性、有效性;聚焦在媒介技术的融合发展之上,通过战略选择形成国际传播的话语平台,从而推动国际传播的力量变化和格局变迁。
我们要自信、主动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在实践层面离不开完整的战略传播体系支撑。当前,中国国际传播工作的阶段性任务是进行战略传播体系的设计和建构。新闻传播学科可以讨论和回应传播叙事的前沿问题,而战略传播需要更多跨学科力量的加入,讨论并设计面向多元主体、焦点议题、前沿行动等复杂情境的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在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提升到战略传播体系的进程中,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双轨驱动是实现升维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思想支撑、理论支撑和历史支撑。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和提升国际传播素养将成为社会各界的“必修课”。在体制机制层面,国际传播工作的主体行动者除了主要阵地的宣传职能部门和对外媒体机构以外,将会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军队、企业、学校及社会组织等主体加入国际传播队伍,通过不同组织之间的传播合作与探索,逐步形成跨部门合作的战略传播体系。主要阵地的国际传播工作者要重视媒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探索并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有效媒介载体。面向未来,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要超越历史上国际传播的机构形态,转向适应时代的平台构型,要尝试构建国际传播的自主技术平台,同时也要推出一批国际传播平台上的舆论领袖和号召性人物。
构建有效的国际传播战略体系,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进而与世界各国交流分享现代化故事的传播基础。而在国际传播战略体系的现代化构建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则是争取国际传播话语权、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路径。
结语
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时代进程中,我们应当增强责任自觉,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应当彰显思想引领,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当深化中国故事内涵,生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真实样貌;应当提升形象塑造,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应当推进话语建设,分享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接下来的国际传播工作,需要统一和明确战略、路径、目标、方法和绩效,提升国际传播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素养,更好地将国家投入匹配到当前时代叙事的核心位置,构建实事求是、可行性高的效果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面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