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拍纪录片:基于人文共同体理念的影像外交实践
2023-01-24罗华金京
罗 华 金 京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叠的全球性威胁,人类文明发展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国际政治失序的危机感与紧迫感使国际关系面临严峻考验,对中国新时期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国家相册”之称的纪录片,因其影像的真实性和世界性的艺术语言,不仅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载体,更发挥着提升国家形象、改善国际舆论环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重要的影像外交职能。在人文共同体理念的倡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称总台)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积极履行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使命,在不断创新纪录片国际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影像外交进入历史新阶段。
2020年、2021年,中国相继迎来与意大利、比利时建交五十周年,作为仪式化传播的重点项目,总台推出了《互信半世纪 越来越“中意”—献给中意建交五十周年》和《比邻:遇见50年》两套中外合拍纪录片作为献礼。本文以此为案例,分析新时期我国纪录片在国际合作和对外传播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进而探讨人文共同体理念引领下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及影像外交效能提升策略。
一、价值逻辑:基于人文共同体理念的影像外交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倡议“携手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①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 深化团结协作 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1日。这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种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发展为一种新的实践方案,彰显了这一中国智慧从思想开掘、理论与话语体系构建到实践推进的逐步深化过程。②高金萍:《“四个共同体”的价值逻辑与价值传播》,《人民论坛》2021年第10 期。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对国际社会环境和未来全球发展趋势所作的战略研判,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与建设,是深刻体现中国价值的大国外交战略。人文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鲜明理论主张的核心构件之一,以文明对话交往凝聚东西方人文主义价值共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规避文明冲突,超越文明隔阂,为形塑国际社会秩序、回应时代之问指明了重要实践路向。人文共同体根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断丰富其人文内蕴,从文化建设维度为中国媒体新闻传播、内容制作、合作交流等国际传播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遵循。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影像作为一种独特的外交手段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亟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升级传播理念,构建新的话语体系,积极创新传播策略。
2020年,总台与意大利克拉斯传媒集团联合摄制的大型双语纪录片《互信半世纪 越来越“中意”—献给中意建交五十周年》,在多家中意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引发两国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及两国受众的强烈共鸣。该片分上下两集,上集从两个东西方文明古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交往切入,通过文物修复、歌剧交流、语言学习等故事,政治外交被映射在“文化外交”中,弘扬了人文共同体“互鉴共荣”的价值理念;下集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视野,围绕中意在媒体合作、经贸往来、足球文化、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深入交流,表达了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全片以真实、真诚的人文基调,通过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中意两国在诸多领域兼收并蓄、合作交流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以及面向未来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其中,汶川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中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故事,充分体现出以人的生命意义、生存尊严为首要价值,秉持同舟共济的道德秩序,凝聚着“天下一家”“命运与共”的人文情怀。镜头之内,展现了两国在诸多领域全面开展的交流活动以及深层次、多渠道的广泛沟通;而镜头之外,这部纪录片的国际联合摄制,同样体现了人类精神文化产品共创共享的具体实践,是构建人文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2021年中国、比利时建交50周年之际,总台和国际广播电视联盟联合推出《比邻:遇见50年》系列微纪录片。该片运用互联网思维“轻记录”的灵活优势,讲述了3位在华的比利时人和3位在比利时的华人的异国他乡生活、工作故事;虽体量更为短小,但同样采用了双边题材、双重视角、联合摄制、同步播出的国际合作模式。
人文交流互鉴、文明多元共融的传播过程,彰显出人文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仁爱”与“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而不同”成为人文共同体的重要价值源泉。在人文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影像外交,既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又有利于中国智慧和价值的传播。无论是中意还是中比的友谊故事,都反映出两国平等互尊、互赏相融,倡导世代友好的共同价值诉求。作为纪录片的出品方,总台准确地把握了国家外交重大主题,充分发挥了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能。
二、传播策略:合拍纪录片的影像外交效能提升
(一)文化编码:时空对话中的记忆共建与文明互鉴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传播秩序中,“文化”作为互动交往的信息编码方式,总是最容易促进文明对话、心灵沟通,从而建构起两国间积极友好的外交关系。这是因为,“将文化定义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现象,一种能使‘共同生活’更为美好、减少冲突,甚至是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①郭笑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的伦理认同》,《云梦学刊》2021年第6 期。。为此,国家之间的交往需要在平等互信、尊重包容的前提下,正确审视、对待各种文明形态,吸纳各国文化内在精髓的同时,积极分享自身的文明成果,从而在沟通互鉴的基础上,促进文明的和谐共生与再生。
首先,在历史与今天的时空对话中,建构共同记忆。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是建构共同记忆的根基和焕发共同体身份认同的源泉。“纪录片是文化记忆的载体,它以其内在的历史重构模式构成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特殊形式,其特征是通过影像中的文化记忆来激发观众对历史事件的集体认知需求。”①王伟平:《电视纪录片的文化记忆功能》,《新闻战线》2010年第6 期。中意合拍纪录片将中意两国引以为豪的文明积淀、友好交往的历史记忆进行文化编码,召唤共同记忆的到场。在视听语言层面,上集的影像叙事从北京卢沟桥的场景切入,画外音引用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对卢沟桥建筑之美的赞叹之语,通过声画对位的视听传达,呼应着历史与现实时空的交错、转换。在意义生产层面,“桥梁”不仅直接指涉被欧洲人称为“马可·波罗桥”的卢沟桥,更承载了沟通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意涵。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媒介,既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也是建构记忆的主体。共同记忆需要媒介作为“记忆之场”来承载,而纪录影像的真实特性使其更好地成为人们对记忆进行跨文化表述的承载物,将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记忆广泛传播开来,同时也构建了崭新的共同记忆。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从当年的利玛窦和徐光启合作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到当代文物修复专家詹长法和米凯利亲如兄弟般的情谊……本片通过挖掘中意两国古今友好往来的各种故事和典型事例,分享和建构起历久弥新的千年丝路友谊之记忆,进而强化了中意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
其次,在“他者”与“自我”的话语交织中,推动文明互鉴。当前,“西方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的话语模式,固守二元对立的狭隘思维,加深了不同文明之间的鸿沟乃至冲突。与之相较,中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理念则以开放包容的胸襟,致力于促成“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格局。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②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求是》2019年第9 期。作为拥有最多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大文明古国,中意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的人文交流不仅为世界文明对话树立了典范,中意媒体的互信合作也是对所谓“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回击。在文明互鉴理念导向下,肩负着影像外交使命的中意、中比外交纪录片均从两国共同的人文价值诉求软性切入,以国际传播语态而非对外宣传语态,在“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双向传播、深层互动中,产生了“文化吸引力”,从而激发共同体意识和内聚力,进一步推动新时期的文明互鉴。
(二)意义感召:故事符码中的情感共振与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纪录片要实现国际传播力和影像外交效能的有效提升,不仅需要坚持人文交流互鉴,还需以跨文化思维提取故事符码,创新叙事模式和叙事语态。其一,通过不同主体的深度参与,实现共同情感的观照互通。对于双边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双方分别组建团队联合摄制是常见的合作模式。但2020年处于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作为总台重大合拍片的中意纪录片项目困难重重。中方团队无法赴意,只能以远程合作的方式,与意方团队不断在线沟通磨合,在创作观念、人文观照、叙事模式和拍摄手法等方面建立共通的美学表达,最终由意方团队完成了本国部分的拍摄。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该片突破时空限制,跨国采访了中意两国多个领域的50余位亲历者、见证者和促进者,用“以人带事、事中见情、以情感人”的手法,将国家外交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微观、具象的感人故事,为两国真切深厚的友谊和行稳致远的双边关系描绘出一幅宝贵动人的画卷。正是对“人”这一主体的强调,从国家话语到个体视角的转化,实现了主体与主题的共融;正是对叙事性的开掘,亲历者的话语诠释和个性化的表达空间,淡化了“采访态”而增强了“生活态”。该片无论从故事层面还是话语建构层面,都凝聚了情感力量和文化认同,指向大国外交的意义归属,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彼此相互信任、深入合作的基础。
其二,经由双向建构的空间叙事,促进文化移情。基于双边题材是较为宏观、抽象的主题,合拍纪录片通过对两国跨文化背景下典型人物的选取、空间比照的影像叙事,对民间交往的内在文化意义进行视觉化的呈现,可以更加有效地达成叙事目的,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以《比邻:遇见50年》为例,创作者通过对空间的选择、组合与表现,形成空间比照,产生跨文化交流对话关系,旨在反映基于本国文化基础上的异国文化生存、融合状貌,在观众内心形成情感投射与意义感召。例如,第四集中国人贺宁的故事里,瓦隆区的中餐厅与布鲁塞尔火车博物馆,承载着生活在比利时的中国人对两种文化的了解、传播的意涵。第三集从一个比利时“工作狂”迪特的视角,呈现慢生活的成都市井与快节奏的繁华都市景象,引发观众对全球化浪潮与本土生活方式的思考。在丰富、多重的具象化空间对照下,看似微小的故事亦能充分体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更有利于传达包容、多元的文化内涵,让观众从人物扎根对方国度、融入当地生活的叙事中,感受到文化交流的和谐、丰富和多样性。第五集里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的比利时研究员马晓丽登上雄奇的北京箭扣长城,这一幕是契合人物身份的自然空间,更是创作者组织、表现的意义空间。马晓丽说,“友谊就是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一起努力解决人类面对的问题”,体现了跨越时空的人文交流与情感相通,这与人文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
(三)仪式解码:“想象的共同体”的价值同构
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影像外交能否在国际传播中收到预期的效果,还有赖于接受环节的解码活动。国际传播中受众的多样性、分散性、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多元的“想象的共同体”,使得对视频的解码过程更加具有多义性与复杂性。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应该被看作文化、信仰的互动、共享和传递。①[美]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 页。“仪式传播”更有利于维系人文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团结。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外交周年纪录片的推出本身就具有纪念意义,而特定的播出时间能够为接受者建立一套象征性的、仪式化行为方式,“想象的共同体”得以实现价值同构。
中意、中比合拍纪录片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契机,借助历史,着眼当下,通过仪式化传播强化共同体意识。《互信半世纪 越来越“中意”—献给中意建交五十周年》以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通话致贺的重要信息开宗明义,同时呈现中意两国外长历史上首次通过纪录片发表视频致辞,凡此种种仪式性的纪录影像被转换成新的意义表征。《比邻:遇见50年》在2021年10月25日中比建交50周年纪念日当天登陆两国荧屏,以庆祝中比外交史上这一重要时刻。国际广播电视联盟总干事丹尼尔·布鲁耶尔、秘书长亚历山大·普莱谢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互致信函,祝贺双方合作的系列微纪录片正式开播,极具仪式感。②央视网:《〈比邻:遇见50年〉开播!国际广播电视联盟负责人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互致信函祝贺》,https://news.cctv.com/2021/10/24/ARTIHf1WOtkDiqMulbWKk0qL211024.shtml。
“在媒介化仪式中,媒介在呈现仪式过程的同时对社会产生作用,通过共享符号和价值使社会对于媒介化社会中心产生确信、维持和强化秩序。”③陆佳怡:《哀思与力量:作为媒介化仪式的“全国哀悼日”之国际传播》,《现代传播》2021年第12 期。凭借传播中的文化编码与仪式解码,合拍纪录片不仅成为共创、共享更丰富多元的人类精神文化产品的载体,更激发了所有参与者、观看者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从而完成对历史的想象与美好未来的期许。
三、拓展深化:构建纪录片国际合作长效机制
中意、中比合拍纪录片的影像外交实践,在传播中国价值、塑造国家形象的同时,为世界文明互鉴、推动人文共同体的构建树立了典范。中外合拍纪录片国际传播力的有效提升,需要继续深入贯彻人文共同体理念,构建中外媒体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方能不断创立新范式、拓展新路径。
其一,赋能传播主体,从“借船出海”到“扬帆出海”。“国际联合摄制”是国际传播战略中重要的方式之一。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外媒体更广泛的交流合作,需要借助他山之石,更需要增强我国国际传播主体动力,主动出击。聚焦国家外交重大主题的纪录片涉及众多领域、部门,属于系统性工程,没有凝聚价值共识的精诚合作是难以完成的。中意合拍纪录片的成功得益于多方力量的保驾护航,选择对方既主流又互信的媒体合作伙伴,而这有赖于总台对境外资源多年的深耕厚植,积累了丰富的跨文化合作经验和民心情感基础。
其二,拓展传播渠道,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我国纪录片要成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沟通的纽带,乃至全球共享的精神文化产品,不能仅停留于以往向国外媒体输送、满足于播出的“走出去”阶段。而要真正走入各国受众内心,要务实打造台、网、端立体化全媒体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覆盖面的同时,更要提高触达率。选择有公信力的媒体落地,并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拓展渠道,能够有效提高中国合拍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渗透力。比利时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中比媒体的成功合作为日后辐射至法国、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主流媒体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
其三,开掘传播内容,把中国故事讲成国际故事。通过对人文共同体话语的发掘和传承,中外合拍纪录片进行影像外交的有益尝试,有利于我国从西方文化霸权下“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中突围。合拍片重在“合”字,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向中国讲好世界故事,学会用跨文化思维和世界性语言,主题上聚焦全球性问题,用共通的情感联结世界,才能增强纪录片对中国价值的阐释力、传播力,从而加深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逐步打造国际合作的知名品牌。
倡导人文共同体,在世界秩序复杂失衡的当下尤其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对于国际传播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运用纪录片积极进行媒体国际合作的探索、创新,对于增进互信、凝聚民心发挥着重要的影像外交职能。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互信半世纪 越来越“中意”—献给中意建交五十周年》下集中所言,“在新闻信息爆炸的这个年代,在各种自媒体人人都能发布信息的背景下,更需要权威的、有见地的,能够廓清是非的,甚至能够一锤定音的信息发布,各国的媒体人责无旁贷。”①中意客户端:《互信半世纪 越来越“中意”—献给中意建交五十周年》下集,http://quanmtnews.china-plus.com.cn/news_Detail.html?articleId=39107&typeId=&mark=zhongyi。中国媒体将继续坚守媒体使命,秉持和谐传播目标,推动国际合作,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交往与交融,开启文明对话觉醒的国际传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