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文言故事的教学探赜
——兼谈《铁杵成针》的文本细读
2023-01-24吴雪莲
◎吴雪莲
在小学,文言文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一方面,文言文承载着古人优秀的智慧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通过文言文解读,能够有效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审美品味,培养语文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围绕教材文本,深挖教学主题。在统编版教材中,编者在各个学段均安排了相关的文言文,尤其注重文本的故事性与教化性。基于此,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铁杵成针》一文,通过解读文本内容,探讨关于世传文言文的教学模式。
一、文言文《铁杵成针》的教材解析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编排了以“品格”为主题的优秀选文,包括“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以及“阅读链接”板块的《挑山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其中,祝穆的文言文《铁杵成针》,由于语言精练,故事简单,寓意深刻而成功入选。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通过文本解读,能够有效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审美品味,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当然,与本单元《司马光》的故事性类似,学生对“铁杵成针”的故事已非常熟悉,道理也十分明确,即做事情要秉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个关于李白“还卒业”的故事,以文言文形式呈现,需要教师围绕“世传”一词,体会李白的“感其意”,品味其中的意蕴,从而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在促进精神成长的同时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二、“世传”的特点分析
顾名思义,世传就是在世上流传的意思,因此区别于其它古籍典籍,世传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关于“世传”的特点,在文本主要概括为“演义性”“神秘性”和“教育性”三个特点。与其它传说故事一样,尽管“铁杵成针”只是一个传说,但仍然具有极大的教学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解读“世传”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培养个人品格。
特点一:演义性。较之传统的故事叙述,《铁杵成针》的开篇便具有独特性,即“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作为传说故事,按照传统的叙述思路,一般是从外而内、从大到小的交代故事的地点,如“在辽阔的海洋中,海底有一座豪华宫殿,宫殿里住着一个老龙王”。倘若按照此逻辑,那么该文中的第一句或许改为“从前有座象耳山,山下有条磨针溪”更符合阅读习惯。对此,教师就要围绕这种阅读习惯的“悖论”引导学生开展分析,即为什么作者要“反其道而行之”。其实,作者之所以要如此叙述,目的就是凸显“磨针溪”这一地点,或者说突出“磨针”这一行为,因为这是故事的核心所在。当然,作为一种传说故事,读者自然无法考证“磨针溪”与“李白”出现的先后顺序,但是“磨针溪”却因为有李白的“参与”而出名,正如《陋室铭》中的“有仙则名”和“有龙则灵”。在解读过程中,基于小学生的猎奇心,可能会问这个溪为何叫做“磨针溪”,以及这个溪是不是早于李白存在等,这正是经典的“演义法”,即借助相关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增添一些往往无法考证的小细节。在唐代诗坛上,“诗仙”李白可谓极负盛名,以其名字进行演义,能够使故事广为流传。
特点二:神秘性。在道教文化中,李白是“太白金星”的化身,这与他洒脱、浪漫的创作风格密切相关,也与他生平履历的神秘色彩密切相关。在古人眼中,神仙“太白金星”是考取功名时的重点祭拜对象。倘若严格按照故事的要素讲,《铁杵成针》并没有“时间”这一要素,这便给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基调。然后,关于故事中提到的“老媪”,也应该不是普通凡人。按照读者的生活认知,现实中大概率不会出现这样一位老媪拿着铁杵磨针,但是,该故事却正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就赋予故事第二个神秘点,以至于学生会问这位老媪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在李白路过时磨针。通过解答这一系列提问,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创作意图,提升思辨性,落实语文要素。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这位老媪莫不是来凡间点化李白的仙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阅读兴趣被有效激发,有利于在想象与探究中生发出更深的阅读拷问。
特点三:教育性。如前文所述,该故事虽然简洁,但寓意深刻,充分呈现了世传的教育性特征,即在学习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能不断进步。作为小学段而言,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看待事情基本能够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解读该故事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铁杵磨针”的“意”,既要理解老媪的动作和语言,也要理解李白为什么会产生顿悟感,这便是他因和主因在推动自我进步过程中的双重效果。通过小故事,阐明大道理,是文言文小故事的基本特点,也是提升学生文言文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世传”如何传达感悟
所谓世传,即世代相传。较之《司马光》的字数(30字),本文在字数上稍多(45字),但仍然是一篇极为精炼的短文。所以,要在这么简短的文字背后挖掘出更多深刻的内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理解“世传”如何传达感悟非常重要。
首先,以语言传达。以文言文形式呈现的“铁杵成针”小故事,语言独特是不容忽视的特点。除了在地点交代顺序上的“独特”外,文本中的几个关键字,如“去”“是”的古今异义,需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当然,在分析关键字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例如,文中的“弃去”在《司马光》一文中就曾出现过,如“众皆弃去”。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两篇文言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升文言文阅读语感,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完成以下句式:( )放弃(),离开()。例如,“李白放弃学业,离开学校”;“大部分孩子放弃了这个落水孩子,离开庭院”。通过句式练习,学生就明白了“弃去”的具体意思,即“放弃后离开”。此外,文言文中的“之”字运用非常普遍,如《兰亭集序》中的多个“之”。但是,“之”的指代是多元化的,具有丰富的内涵。例如,《铁杵成针》中的“问之”,既可以理解为“问老媪磨针这件具体事情”,也可以理解为“问老媪这个具体人”。在解析关键字词的基础上,学生便能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因此,从语言入手进行文本的解读,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切入点。
其次,以共鸣传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要善于联系生活,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1]在《铁杵成针》一文中,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白,而读书的李白正是一个“未成,弃去”的孩子。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创设活泼有趣的语言情境,如情景剧、角色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主人公对话,并有效联系自身实际,体会老媪的“点拨”与李白的“顿悟”,其实就是“我”与“老媪”的对话。因此,在探讨李白为何“弃去”时,也是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体悟的过程。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只有合理地内化、迁移,才能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逐步构建语言表达体系。从这个角度讲,李白的“弃”与学生的“弃”有着共通之感,也正是借助这种“共通”与“共鸣”,才能逐步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
再次,借人物品质传达。自《司马光》开始,《铁杵成针》是统编版教材中的第五篇文言文。结合该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如何实现“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这一教学目标,是深化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所在。[2]纵观单元选文,均围绕这一人文主题进行编排。其中,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赞美了不忘初心的美好品质;卢纶的《塞下曲》赞美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王冕的《墨梅》赞美了洁身自好的品质;《囊萤夜读》赞美了车胤勤学善学的品质;《铁杵成针》赞美了李白持之以恒的精神;《“诺曼底号”遇难记》赞美了哈尔威船长的尽职尽责的伟大品格;《黄继光》赞美了黄继光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等。在这样的单元主题下,探讨人物品质,体会“李白”的“感其意”,正是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精神的重要载体。
四、“世传”如何“感其意”
如前文所述,李白的“感其意”正是学生要感悟的“意”。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文言文小故事中的可感之“意”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所以对本文“意”的探讨至关重要。
感受故事之趣。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学生对李白并不陌生,尤其是李白的诗歌艺术,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相对于李白的作品,学生们对李白的经历知道较少,尤其是李白小时候相关的内容,很少遇见。所以,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呈现李白“鲜为人知”的一面,可谓独具匠心,可以让学生对李白产生新的印象与思考。换句话说,即使李白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但“小时候”也犯过这样那样一些错误,验证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点,也让李白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可信,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材上的样子。从学生角度讲,能够借此故事感受与李白共有的淘气之趣。例如,在未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居然会产生厌学、逃学的行为,体现出李白的叛逆和真实。当然,关于李白逃学的原因,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认识大胆想象,如课业负担重、教师严厉、受人欺负、想去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等。借助想象,学生便能走进文本,在兴趣激发的基础上与李白对话,并体会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相同情感。
此外,还可以探讨学生的猎奇之趣。作为小学生有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好奇心是其共有特点。对于新鲜事物或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而面对老媪的“磨针”行为,自然也会产生疑问。同时,在文章中的“问之”则赋予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正如“之”字所代表的涵义,既可以代表“老媪此人”,也可以代表“磨针此事”。因此,想象李白提问时的疑惑与惊讶,既能够补充故事细节,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想象是白话文,如“您正在做什么”、“您居然要把铁杵磨成针”等。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句式的转换,如“汝作甚”“汝为何磨杵”,从而锻炼文言语感,感受文言文乐趣。
其次,感受故事道理。文言文小故事虽然文字精炼,却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道理。《铁杵成针》的道理即“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根据单元人文主题,教师要将该故事与“业精于勤,荒于嬉”有机关联。其中,“铁杵”代表学生还没有成大器的状态或阶段,而“针”则代表了学业有成,其中的“磨”,就是学生落实行动的过程。当然,“磨”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痛苦,这正是学生所要感受的“意”。从逻辑上讲,文中的“老媪”以“磨针”点化李白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世传”则借助李白的“感其意”来劝诫世人勤学、善学。学生在与李白的对话中,既能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体会业精于勤的成功之道,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培养。[3]
再次,落实从学到做的重要性。通过文本解读,学生对“磨针”行为的原因和作用已有了基本认知。但是,如何将知识内化并进行有效迁移,才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铁杵成针》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既是落实读写结合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对此,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自己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是否也有“老媪”曾经点化自己,并据此撰写一篇文言文小故事,以表达“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持之以恒道理,既落实了课程标准关于读写结合的具体要求,也提高了思想文化修养和精神成长,从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这个人物可以是身边的父母、亲人,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或其他长辈,总之通过对这些人物刻画,感受读写结合的魅力,获得全面的提升与成长。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小故事兼具故事性与道理性,既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契合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质。在解读文言文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立足文本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针对化教学。世传文言文是我国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要学会挖掘和利用,为小学语文教学寻找更多资源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