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

2023-01-24延安大学李红翠

区域治理 2022年42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发展

延安大学 李红翠

自提出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以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和讨论不断出现,主要集中于经济学或者政治学的角度,从哲学角度探讨新发展新格局的文章不多,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角度,探讨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意义。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系统整体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然存在的事物、自为形成的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中的,所以,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现象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加以分析,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才能探究其奥秘。马克思主义也指出,整个世界和其所有事物都是系统联系的,是总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需要人们在把握复杂事物时贯彻总体原则。“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唯物辩证法系统观的科学运用,是联系观和系统观的统一。

首先,就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关系而言,二者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国内、国际市场都是不可能单一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当今世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活动都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也是客观存在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吸纳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资源,推动国内外资源的均衡发展,进而做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尽管“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国内大循环发展为主,但也并非孤立式封闭的,而是由国内引导国际的开放的双向循环,是由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两者并不冲突,共同发展。

其次,国内大循环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才能畅通国民经济的血脉。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拥有着劳动力、消费市场、国际竞争力等强大的市场优势,只有将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确保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顺畅,也才能畅通国内大循环。

最后,作为整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其基本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整体的性能状况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是实践与思想的统一。将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要素,坚持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构建新格局。再如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等,都是一个整体格局的要素,只有重视这些要素看到他们之间彼此联系彼此作用的关系,才能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深化改革性特征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前提和本质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同时也是科学战略,其治国方略和实践纲领包含着对中国道路及其进程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的自觉回应,以及由此产生的面向未来的建设性文明规划。“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基于对外来资本与国内市场的充分考察而做出的正确布局,是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具有深化改革性特征。

为增强经济实力,我国将利用外资作为一种对外开放国策,尤其是在1992年之后,外来资本在我国的投入不断加快,对外借款逐渐演化为外资直接投资,到了2002年,在外资直接引进方面我国已经位列世界第一。外资的引进了虽然带来了不少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弥补了我国在生产、技术领域的许多空缺,也改变了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但外资在我国市场的不断渗透,挤压了我国企业的经营空间,一些民族企业生存艰难,甚至被外资操控,我国的产业调整和布局受制于外来资本,国内经济秩序也变得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还付出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的代价。面对外来资本的过分依赖,只有采取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将以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推进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变,才能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却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两极分化等问题。针对这种由垄断带来的不公平影响,需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政策层面出发,给各种市场主体提供成长机遇,促进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打破产业垄断是反对将使用的资源优势形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推动政府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而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的统筹发展,推动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使贫富两极分化得以缓解,保证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保证中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继续前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赖于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以小的资源投入获得大的产出水平,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效率,有效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变革。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风险防范性特征

风险和挑战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们需要做好准备面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防范性,拥有主动的风险防范意识,是一种既能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又协调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从哲学上来看,人是风险意识产生的主体,风险现象是风险意识产生的客体,风险现象与风险意识具有辩证统一性,哲学中对“风险意识”的定义是主体在高度责任心驱使下,自觉认识客体的风险性并自觉规避客体风险性的观念与行为的总和,是观念与行为的统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下,积极应对复杂外部国际环境的体现,首先我国对面临风险挑战有着正确的认识,对“逆全球化”思潮有着清晰的认知。进入21世纪后,“逆全球化”逐渐成为妨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逆全球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并在其进程中逐步积累起来,不断搅动国际社会原有的正常秩序和格局。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范围内的正常生产贸易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正是源于对这些复杂环境的清晰认知。

其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体现出我国在应对风险挑战的积极态度。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经济潜能,对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受到冲击的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被依赖性。因此,我国勇于担大国责任和国际担当,从维护全球共同利益的高度,谋合作、促发展、护和平,与世界各国一起为开创世界美好未来共同努力。我国立足全球发展大势、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全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此克服全球秩序的不平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传统的遵循国际垄断资本逻辑的全球化秩序的一种超越,努力克服逆全球化现象,共同构建全球经济秩序。

最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是我国自觉应对风险挑战的新方案。一方面来说,我国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低端产能中的资源要素不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另一方面,我国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足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良性循环的视野和构架,塑造既满足中国内需的全球化战略,又能重构全球价值的分工体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满足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为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克服逆全球化趋势做出的努力。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目标导向性特征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是引导事物走向成功的方向,马克思阐释目标导向的作用时站在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他认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活动是实践,并指出:“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可以证明意识的存在。”正是因为“意识”的指导作用的存在,实践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同于动物活动的特征。实践是在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概念理解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这种“目的和计划”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宗旨是着眼于克服经济社会的不均衡不充分的社会问题,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由经济发展引发的问题,进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从而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这一宗旨的达成一定要站在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追求人的发展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世纪,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与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正常有效、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宏观调控下适度的经济发展,进而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成长,最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然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直接反映,就不是简单可以解决的问题,要求既要不断地付出锲而不舍的努力,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战略引导,建立整体性思维,着力于稳基础、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有计划有目标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体现出我国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追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历史本身不是自为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缔造者。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是坚定人民立场并因此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马克思在经典著作《神圣家族》中曾说,“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推动历史前进的是人民群众,实现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也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没有特定的活动区域,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规范整个生产,让工作机会跟着自己的心走。我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早上打猎,下午钓鱼,晚上放牧,晚饭后批评,但我没有成为猎人、渔夫、牧人或批评家。这是马克思描写人的理想人格时的阐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有物质作为前提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只有保障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谈人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人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受教育,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提高素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年轻时,面对职业的选择,他说,一旦我们选择了最有利于人民幸福的职业,那么没有任何社会负担可以压倒我们,因为我们将为群众而战和牺牲;届时,人们将不会获得贫穷、有限和自私的幸福,但真正的幸福将属于数百亿人。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将人民放在他的择业核心立足点上,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

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需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扩大投资。扩大内需是14亿中国人的需求,促进消费是14亿中国人的消费,扩大投资是14亿中国人的生活保障。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仅追求经济的发展,也是追求关于“人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到2035年,要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实质性进展”。要实现这样的蓝图,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持,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关系上,在国内大循环的每一个环节之间,在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整体与其他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而,具有系统整体性特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基于对外来资本的反思与国内市场的考察,因而,具有深化改革性特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高度责任心驱使下,自觉认识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风险挑战并且做出自觉规避风险挑战行为的统一,具有风险防范性特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明确目标导向性特征。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