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思达”理念下幼儿园阅读与表演整合的策略

2023-01-24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下黄幼儿园

亚太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思达读思达故事情节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下黄幼儿园 林 静

所谓“读思达”就是阅读+思考+表达,是对知识信息进行内化吸收和外化运用的一个完整过程。缺乏了思考,就无法完全领会文章的内涵,缺乏了表达就无法切实建立起阅读内容与自我的关系,无法实现灵活的迁移运用。阅读与表演的整合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阅读是一种丰富的思维活动,而表演是艺术化的行为活动,二者的整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把阅读内容转化为表演行为,需要对阅读内容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人物心理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不光要想得到、理解得了,还要可以表演出来,必须通过深度阅读才可以实现。表达是“读思达”理念的核心所在,只有落脚于表达上,才能实现有效阅读。而表演不仅需要语言表达,还需要肢体表达,可谓是把“读思达”理念贯彻到了极致。丰富的故事题材为幼儿的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对幼儿的各种表演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开发。二者的整合可以使幼儿教育以主题的形式,建立起学科间的关联,以综合教育的形式提升整体的教育效果。

一、教师更新理念推动阅读与表演的整合

“读思达”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使阅读的教育价值最大化,通过思考消化阅读内容,再通过表达把知识内容为我所用。只有经过阅读、思考和表达这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才可以最大化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因此我们要认知到“读思达”理念的先进性和必要性,在幼儿教育中积极践行,强化阅读后的思考和表达,并探究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提升幼儿思考与表达的实效性。

阅读与表演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我们强调学科间的协同育人,注重学科综合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建立起阅读和表演间的关联,把阅读内容转化为表演内容,深化对幼儿的阅读教学,丰富幼儿的表演教学。事实上我们在教学中早已开展了相关的实践,对阅读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剧创编等,都是我们对此进行的尝试。通过角色扮演使幼儿体会和思考故事中人物角色的语言、行为、心理和情感变化,并用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表演出来,通过对阅读故事的思考实现改编和创造,并通过表演活动表演出改编后的故事。这种阅读与表演的结合,使“读思达”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实,把“思”与“达”环节通过表演这种趣味十足、行之有效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表达包括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两种方式,阅读和表演两种教育形式都涉及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为共同的目标,促进两种教育形式的有效融合,切实践行“读思达”理念。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有些幼儿心里明白但是嘴上却说不出,也无法表达清楚,交流沟通比较费力,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挫;而一些幼儿比较擅长表达,可以借助语言文字、肢体语言等表达得清晰明了、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优势。由两种幼儿的表现可以看出,善于表达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而表达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幼儿阶段正是幼儿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强化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止步于简单的思考,强调对幼儿灌输,更加忽视思考后的表达,殊不知欠缺的这些会使我们阅读的价值大打折扣。基于“读思达”理念,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幼儿的思考和表达,并通过多样化表演形式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二、科学选择绘本故事为整合创造条件

绘本故事多姿多彩,但并非所有的绘本故事都适宜进行表演,所以促进阅读和表演的整合需要我们对绘本故事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绘本故事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是趣味性。绘本的选择要迎合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那些具有童趣的绘本,主题明确突出、情节有趣、结构单纯、想象丰富、形象鲜明、色彩清新明亮、画面优美生动。画面要具有吸引力,色彩、构图、造型等都要紧紧抓住幼儿的眼球,使幼儿看到就想阅读,并在阅读中产生愉悦的体验。幼儿虽然不识字,但是具有识图的能力,绘本要使幼儿通过读图就可以了解故事,才能保障幼儿有兴趣阅读。绘本的故事不宜过于复杂,要紧贴幼儿的生活和成长,情节趣味十足,故事简单易懂,以便于幼儿进行自发的模仿和表演。题材以各种童话故事、幼儿故事、歌舞剧绘本、家乡戏等为主。

其次是科学性。不同阶段的幼儿成长的重心不同,要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那些适宜本阶段幼儿阅读和表演的绘本。对小班幼儿来说,主要应该围绕着幼儿的基本生活开展,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故事场景和故事人物都要相对简单。可以选择《大卫,不可以》这类生活化的绘本故事,对幼儿亲子关系的构建做出指导。对中班幼儿来说,随着幼儿的成长,人际关系构建要有所突破,这时要对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做出指导,通过表现孩子间相处的绘本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友谊,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等。可以选择《南瓜汤》这类适宜中班儿童的绘本,借助绘本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表现幼儿成长中会面临到的各种冲突问题,并通过绘本中人物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各种优秀的精神品质,掌握解决社交冲突的方法。在经过了小班和中班的阅读成长后,大班幼儿的绘本阅读就可以强化文化启蒙,而不仅是指导幼儿生活了。可以选择《一园青菜成了精》这类具有教育性质又趣味十足的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对各种青菜的特征进行了介绍,把各种青菜描绘得活灵活现,把一园青菜画成了各显神通的大王和小兵小将,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青菜的特征的认识。配合绘本中朗朗上口的童谣,还可以对幼儿进行文学启蒙,让幼儿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到童谣的韵律美。

最后是可行性。把绘本通过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需要我们选取那些适宜演绎的绘本。绘本虽然简单,但也是成人模拟幼儿的视角描绘的故事,对幼儿来说仍旧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故事的呈现需要有情节、有细节、逻辑流畅、表现得当,从而使幼儿通过画面联想出动态的故事情节,在脑海中呈现一出精彩的戏剧。在进行绘本选择时,要考虑绘本画面是否适宜演绎,确定绘本改编成舞台剧是否可行。适宜进行表演的绘本应符合如下要求:绘本画面要有视觉上的停留感,通过停格画面为幼儿的表演提供表演节奏;绘本画面要具有动态的表达效果,以便于幼儿可以串联起故事情节,做好表演的画面衔接;绘本画面对空间的要求不能过高,要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不同的场景,同时还要有各种声光效果,这样便于我们组织幼儿开展舞台剧的场景布置;绘本画面要有镜头和视角,以便于幼儿可以通过镜头和视角切入表演角色;绘本画面要有肢体、动作和声音的细节表现,以便于幼儿在表演时可以抓住这些细节进行表演。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绘本才适宜用于幼儿的舞台剧表演,否则即使绘本再精彩,无法付诸行动也是枉然。如《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以幼儿的生活场景为故事背景,以幼儿成长中的各种生活行为为故事情节,情境画面宜于演绎,故事情节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幼儿在表演绘本故事时,对绘本故事的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体验,使绘本阅读达到了一个更透彻的水平,同时还通过表演活动,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对幼儿人际关系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组织幼儿阅读思考表达绘本故事做好整合准备

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要践行“读思达”理念,通过阅读、思考和表达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在阅读时我们要尽量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体,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

针对小班幼儿,我们可以采取师生共读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参与对幼儿进行感染和带动,使幼儿在教师的带动和指导下,在教师的启发和讲解下理解故事内容。同时还要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在思考后表达,锻炼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表达能力。如《三只小猪》是一本较为经典的幼儿绘本,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时,我们可以把绘本图片投放到大屏幕上,逐步出示图片并依次启发幼儿思考回答:“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小动物都叫什么名字?三只小猪在干什么?三只小猪分别建了什么样的房子?房子建好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为什么只有砖房子没有倒,而草房子和木房子都倒了?大灰狼后来怎么样了?”教师的启发和提问,有助于幼儿全面理解、掌握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幼儿在思考和回答教师的问题时,“读思达”理念也得到了践行。

对中班幼儿,我们可以鼓励其进行自主阅读,使幼儿自己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由于前期经过了精心筛选,所以绘本本身都趣味十足且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自主翻阅绘本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但是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和关键点,因此,仍旧需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在阅读时思考一些问题,并在阅读完成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便于深化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例如,在阅读《还能挤下一个人》时,主人翁拉奇热情地招待着大家进屋子里避雨,但没想到房屋倒塌了,大家都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了。当读到这里时,教师停下播放画面,提出问题:“这该怎么办呢?如果是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做呢?”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后面的故事情节进行猜测和推想。这不但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对后面故事情节的兴趣,并为理解绘本故事的主题情感做好准备。在幼儿表达完各自的想法后,教师再继续播放绘本故事,使幼儿对故事结局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感触。

对大班幼儿,我们可以采取阅读+分享的形式,引导幼儿在完成阅读后进行复述或者分享,使幼儿在分享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例如,在阅读《逃家小兔》绘本时,教师播放绘本图片让幼儿先自行阅读绘本画面,然后由幼儿自主表达和复述画面的故事情节。绘本故事本身设计了很多对话和场景,幼儿在复述分享时可以有效锻炼其逻辑表达能力,通过表达环节强化绘本阅读的价值,使“读思达”理念得到贯彻。

四、组织幼儿编排和表演绘本故事实现有效整合

在前期完成了绘本阅读后,幼儿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绘本故事,但是把绘本故事表演成舞台剧,还需要进行角色分配、道具制作、场景布置、舞台排练,这些都需要教师指导幼儿进行。

首先是角色分配。当我们完成一本绘本的阅读时,幼儿会对其中的角色产生自己的喜好和认知,我们组织表演活动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所以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表演的角色。当然极有可能会出现幼儿都想表演同一个角色的情况,那可以采取分组情境表演的形式,使每个幼儿都可以尝试表演自己喜爱的角色。这样可以使幼儿对绘本的故事情节和内容更加熟悉,为后面的舞台剧表演做好准备,同时从幼儿的情境表演中,选取出表现较为优异的幼儿,并为幼儿做好表演角色的定位。对于班级表演活动,我们可以选取人物较少的绘本故事分组进行情境表演;对于校级的表演活动,就需要选取人物角色较多,适宜幼儿集体表演的绘本。

其次是道具制作和场景布置。如果是班级的绘本情境表演,对道具和场景的要求相对简单,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背景音乐和背景图片,辅助简单的道具进行表演。如果是舞台剧表演,就需要我们对道具和场景进行精心布置,按照绘本画面的要求,准备相应的道具和场景。这时可以把绘本阅读与美术手工制作、建构活动等结合起来,开展以绘本故事为主题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手工制作绘本故事所需要的道具,搭建布置舞台剧表演所需要的场景。

再次是舞蹈或者剧情编排。有些音乐剧绘本是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表演的,对白可以直接采用绘本的对白,但是每个角色的舞蹈动作都需要教师进行编排。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舞蹈创编功底,可以把故事行为动作创编成舞蹈动作,既要体现舞蹈动作的美感,还要符合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认知能力,使幼儿可以理解舞蹈动作并表演舞蹈动作。有些是故事绘本,并不需要太多的舞蹈动作,但是基于表演属性,行为动作也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以突显出舞台表演的美感。除了动作外,幼儿的表情神态、对白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在前期充分理解绘本的基础上,教师本着启发引导的原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同时通过示范表演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一定的表演参考,加强幼儿对表演形式的理解。

最后是表演训练和彩排。准备好了相关的道具、场景、灯光、音响,完成了舞蹈和剧情的编排,教师要通过训练和彩排为最后的表演做好准备。幼儿在表演中常常会出现忘词、忘动作、不连贯、动作错误等问题,教师要分析幼儿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幼儿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有些幼儿是因为紧张造成的,教师要加以鼓励,帮助其舒缓心理压力;有些幼儿是因为还没有掌握动作,需要多加练习方可实现,教师要指导其进行训练,提升其对台词和动作的熟练度;有些幼儿可能是因为在剧本理解层面还存在着障碍,以致语言表达、动作表演等存在着逻辑不顺畅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沟通使幼儿在充分理解剧本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基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有的幼儿可能经过多次的训练依然达不到教师的训练要求,对此教师应该多一些耐心,通过不断鼓励,使幼儿在重复的训练中得到提升。

阅读与表演的整合,践行了“读思达”理念,使幼儿对阅读内容的思考与表达不仅存在于阅读环节,还在表演环节得到了强化。教师要树立积极的整合意识,在教学中创造阅读与表演整合的机会,并做好每个环节的衔接和准备,使阅读与表演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落实。

猜你喜欢

思达读思达故事情节
例说“读思达”在中考文化类试题中的应用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燕园思达通“燕园”猿声啼鸣创“平台”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