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2023-01-24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何素红

亚太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课文作业语文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何素红

就目前而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工作在持续深入推进,语文教学逐步走向深层次发展方向,很多一线教师和专业学者针对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研究层出不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既要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用于探索教学新理念的落实,又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反思教学方法,使得教学理念的落实符合学生的基础学情、教学节奏的调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的创新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与提升。

一、转变授课思路,关注和重视良好学习氛围的打造

教学改革的深入,使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知。因此,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围绕学生的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确定好教学目标,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从仅仅关注授课方法转变到注重学生的学习氛围营造,以优良的学风影响学生。针对营造氛围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出发,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同时,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认真做好教学设计,由此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黄河颂》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教师通过当时的时代背景讲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从黄河文化的内涵带领学生品味这首诗歌要表达的情感。但是,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代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因此,从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出发,教师还通过音乐背景为学生打造了良好学习氛围。首先,通过《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向学生展示了歌曲中黄河澎湃的气势,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黄河雄壮的魅力。随后,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且根据序曲—主体—尾声把课文划分好,减少学生在理解上的问题。这篇课文需要学生在朗读中读出黄河的雄壮与澎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民族自信。因此,教师在选择学生朗读时,选择了声音洪亮且有节奏的学生,在该学生的带动下,其他学生也受到情绪的感染,这就是良好氛围的力量。学生都能够带着振奋的情感去朗读这篇课文,并从中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节课的授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调整授课手段,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变得积极

指导学生学习、带领学生学习,都不如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一直强调学生自主性与积极性的激发,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课堂中经历学习过程,不再由教师一手包办。因此,教师要根据授课手段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平台,给学生了解多种学习方法的机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与实践平台。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分析课文时,教师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完成课文内容的创意复述;在复习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点以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练习写作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给出针对性指导等等。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期间保持积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例如,《老王》这篇课文中塑造的老王的形象,需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反复推敲。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情景来吸引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调整了授课手段,将学生对这篇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拿出来,供学生优先阅读分析。在分析和阅读中,教师组织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复述在阅读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有时学生的语言略显苍白,以大白话说出整个故事情节,导致其没有表达出来自己深刻的印象,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语言的美化,帮助学生丰富该故事情节,促使学生看到教师采取了哪些描述性语言、哪些课文中的语言等等,让学生掌握阅读与表达技巧。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注重学生对老王形象的个性化理解,通过课文中对老王外形所做的描述以及老王的生活背景等,让学生给老王画一幅画像,学生可自由创作。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性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画出画像的目的,并询问学生在画像各处的细节标注等等,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通过不同画像的分享与学习经验交流,强化学生对老王这个人物的认识,也让学生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底层人物的摧残。

三、设置问题情景,把学生更好地吸引到语文课堂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回答的场景并不少见,但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如何吸引学生的关注,巧妙激活学生的思维,采取引人入胜的语言技巧,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首先,课堂问题情景的设置要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积极投入问题的探索中。其次,课堂问题情景的设置要有的放矢。如利用问题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课文的深度解析。最后,课堂问题情景的设置要有思考价值。如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统领全文,体会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跟随学生的答案进行二次追问,让学生以更完整的逻辑框架将思维结果表达清楚等。

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教师着重讲解了文章应用的象征手法,让学生通过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悟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设置问题情景时,通过课文中出现的对白杨树的评价,如“不平凡”“极普通”等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该问题属于统领全文的问题,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体会到全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文章用白杨树的外形、生长环境和性格所象征的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才能够顺利回答问题。该问题的设置存在一些难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还在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设计了种种提示,便于学生根据提示找到具体的段落,一一对应。通过阅读并总结的方式回到问题本身,强化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另外,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也设置了问题情景,通过学习资料的展示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关注度,借助形象化的展示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搭建阶梯,直至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起到教师的指导作用。

四、优化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语文课堂中如果讲解的风气太浓,会导致教师的主体功能突出、学生个体的发展被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效果差等局面形成。因此,教师要根据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优化教学形式,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知识、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学生独立学习—小组成员互助学习—教师辅助学习—集体共享学习经验”的教学形式。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明确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所需时间。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时有独立的目标,有具体的学习内容,且有时间要求,会带着目的开展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在此期间,教师要明确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基础以及不同的性格特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开展自主学习的具体内容灵活选择学习资源,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带着问题静心朗读,在问题的思考中主动探索问题。再次,学生在课上开展互助性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帮助学生克服个人在思考问题时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认知面。这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及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可自由查询自己想要的资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说出合理的依据即可。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总结,促使学生在当堂课上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通过教学形式的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课前和课堂中的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的需要。

五、成立学习小组,合作攻克和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与核心。这样的合作学习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组内与组外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还能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性格特征,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团结的合作小组。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给学生在课上发表意见提供了平台,还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针对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习小组内首先要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即将每个成员的具体责任明确到位,有助于学生在明确合作目的的引领下进行合作分工,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使命感、责任感的推动下完成合作学习。在学习小组的带领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提出看法。比如在探讨古诗词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时,学生结合注释和古诗的整体意思,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小组内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又比如在讨论课文传递的情感时,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为学生全面理解课文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有助于学生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且以互助的方式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难点。

六、举办读写活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文本读写能力

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读与写,读与写二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并坚持不懈地参与写作训练,才能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读写同步、以读促写、以写引读等不同的方式设计读写活动。在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分析课文是如何根据中心思想构思的,以及在文章材料的选择和布局谋篇上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将课文的写作素材搞清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结构化的分析与理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领会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提炼表达方法、在写作中尝试模仿应用。同时,教师也积极举办多样化的读写活动,在学生阅读之后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训练时间,让学生尝试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

例如,在学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生活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或有趣的事展开写作,在写作实践中,通过写作片段的练习,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事物的描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清楚的能力。这时,教师围绕该主题举办读写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要描写生活中震撼自己的景物,利用充满美感的景物描写,传递自己愉悦的心情,或是利用孤寂的景物描写,表达自己落寞的心情等。还有学生在写作时善于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能够在小事中刻画人物的性格,表达自己对人物的喜爱或厌恶。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同一个小组内,学生的写作方向大致相同。接着,教师给学生推荐了相同写作主题的书籍,学生需要先完成阅读后,再根据自己的写作方向进行口语交际,说明自己要写作的对象以及要采取的写作方法。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式,根据课外读物中的写作方法发散思维,也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拓展写作方向,促使自己在写作训练中写出自己想要阐述的故事、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七、布置创新作业,扎实和巩固学生语文课堂所学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完成课下复习与巩固,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消化与认知学习。语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通过作业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就语文作业的创新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分层作业,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作业布置形式,从而让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步完成作业,在不加大学生的作业负担的条件下,促使学生跟上学习节奏。教师可以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语言学科,学生在课堂中倾听与表达,也是练习语文学习成果的方式之一。而在设计生活化作业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应用生活化知识完成课外阅读、课外写作等,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例如,在学完《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后,教师设计了难易有别的不同层次的作业。1~4题为基础巩固类作业,学生需要完成给字注音、纠错别字、找到正确修辞手法、选词填空、明确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这些作业。第5题为综合类作业,学生需要根据二十四节气,说出题目中节气的时令特征,并且根据资料展示,修改其中的节气常识错误。每个学生拿到的作业不同,如有的学生拿到的是有关立春的资料,有的学生拿到的是有关惊蛰的资料。第6~8题为拓展延伸类作业。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课内精读作业,包括说明文的对象、说明方法以及说明作用等,促使学生重点回顾课文内容,并且有效回答问题。第9题为课外阅读类作业,教师给学生推荐了三本不同的课外读物,学生可以根据课外读物的简介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一本展开阅读。学生既可以选择自主阅读,也可以选择与父母一同开展亲子阅读。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家庭资源,鼓励学生尽可能在父母的带动下完成阅读,这不仅沟通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让学生看到了父母看待问题的角度、在阅读时所采取的方法,学生的收获会更多。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重点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与说明作用,并通过拓展题目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再借助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逐步递进的形式完成作业,在遇到问题之时可选择自主研究、与其他同学线上讨论,或将问题带到第二天的课堂。通过这样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将做作业看作一次全新的学习活动,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问题。

八、关注教学反馈,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反馈是必要且必需的,其不仅是课程改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在课下作业中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目前的教学问题展开对策讨论,从而不断解决问题。教学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破旧立新,即根据现有的问题进行课程教学的灵活调整,没有具体问题的具体答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再进行优化与反思。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很多,尤其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如应用方法不当,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课上的积极性不高,或学生的课堂反馈效果不好。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课下的种种表现,对问题进行再认识、再研究,有助于其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新情况进行反思,在形成正确的认识后,减少课程改革中的盲目性,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另外,有效的教学反馈,能够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面对教学反馈要提起精神,要给足重视,根据反馈不断反思,进行教学的优化,明确自己在专业授课上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积极与其他优秀教师探讨并学习教学经验。在与学生沟通时,也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不仅能够跟上教学节奏,还能够勇于提出自己的学习看法,让学生的认知得到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才能够不断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总而言之,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优化,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堂,包括打造课堂氛围、调整授课手段、设置问题情景等,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语文学习,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的基础上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等,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文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