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3+2”培养模式的MTA协同育人机制探索
2023-01-24赵宝云
计 方,赵宝云
(1.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1331;2.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一、问题提出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1]全国MTA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2011)》中指出,应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经过近10年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向社会输送了一批批较高层次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根据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MTA培养单位应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但由于各单位管理模式的不同,且制度落地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协同育人的效果良莠不齐。因此,加大产学研融合力度,与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资源的共享与案例库的建设,将科研优势与实践优势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这是解决学校培养人才质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重要举措。
重庆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紧跟行业(企业)的特殊需求,以“服务特需、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践行学校“2461”研究生培养模式(2指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4指教学研用“四结合”育人;6指校企协作“六共同”育人;1指全程贯穿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3]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注重校内外导师的联动合作培养,目前形成的双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学生认同度越来越高,培养效果日益显现,辐射带动效应初显。尽管如此,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立足于应用型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践,本研究提出“两个基础—三种机制—两条路径”的“2+3+2”协同育人机制,拟在我校研究生培养实践中逐步探索,根据摸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期为促进应用型科技大学MTA教育,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2+3+2”协同育人机制
(一)夯实MTA协同育人机制的两个基础
“2+3+2”中的第一个“2”指的是协同育人机制的两个基础,分别为校内导师提升与校外导师优选。
在培养实践中,我们发现校内师资实践经验不足,课程和论文指导更偏理论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职业素养,而很多导师出身于高校博士或博士后,毕业后直接成为高校教师。虽然他们非常熟悉学术研究的范式,能很好地胜任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但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很多教师对旅游管理实务并不了解或了解的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就导致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或过于陈旧,在指导论文时注重学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结合度不高。而校外导师的遴选主要依据其名气与声望,缺乏对责任心与时间投入的考评。如果MTA培养的两个主体自身能力或精力有所欠缺,势必会影响整个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地实施。因此,夯实MTA协同育人机制的两个基础具体如下。
一是提升校内导师实践能力与职业资格水平。创造条件让校内导师“走出去”,增加其实践指导水平。从专业角度鼓励校内导师到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等挂职锻炼,鼓励他们参与行业协会,兼任委员会委员。将研究生导师选聘和续聘的条件与教师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课题合作数量挂钩;将研究生导师团队申请的案例库论文数量与绩效评价挂钩,鼓励案例开发,完善入库案例的团队奖励与经费支持制度;完善案例成果与高水平科研论文的互认机制。此外,鼓励校内教师通过考试获得旅游管理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育“双师型”校内MTA导师。
二是多角度考查并优选校外导师。通过对专业水平、职称、学历、道德素养、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选聘一支主要由上市公司和大型旅游公司运营总监、旅行社合伙人、主题公园管理人员、旅游咨询策划公司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企业导师队伍。在选聘过程中,尤其注意对导师责任心和时间投入的考评,由校内导师直接参与遴选,选择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强的校外导师。
(二)构建三种MTA协同育人的具体机制
“2+3+2”中的“3”指的是MTA协同育人的三种具体机制。从培养前的三方双向选择,到培养中的PDCA闭环管理,再到后期培养中注重协同育人的可持续性,确保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三方双向选择机制,提升导师的积极性。在MTA的培养实践中,校外导师通常由学院统一聘请。校内导师与部分校外导师可能从未见过面,并不相识。虽指导共同的研究生,但两者的联系十分被动。研究生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机选择校外导师,校外导师也被动接受所分配的研究生,双方积极性都不高。因此,应尝试建立三方双向选择机制。例如,在研究生选择导师之前,可聚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召开座谈会,交流各自的研究方向,企业导师可介绍自己拥有的与培养学生相关的资源,如实习岗位、基地、横向课题、项目等。双方也可对进一步的合作寻求机会,如根据各自所掌握的资源共同申请项目。在这之后,研究生可在校内导师的建议下,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导师。这样,三者的关系就更紧密。这种双向选择机制可以解决前述校内外导师联系不紧密问题,为下一步共同指导打下基础。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提前交流非常重要,不仅可开阔校内导师的视野,也可加强校外导师的参与感,双方资源都能被充分利用。
二是引入PDCA闭环管理,强化三方联系。为了确保“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借鉴邓川等人针对浙江财经大学MPAcc培养的探索[1],引入PDCA闭环管理,设计《研究生学位论文校内外导师联系情况记录表》(Plan)。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这个记录表可以利用研究生管理系统线上运行。该套体系从论文开题环节开始、覆盖论文开题答辩、预答辩、正式答辩及缓答辩等环节。每到一个环节都会通过系统向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发送信息,说明该环节的时间节点、任务内容、要提交的资料等工作通知。相应的流程也应配套设置,可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例如,根据系统的提醒,到了开题指导环节,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需在设置的时间段内指导研究生开题,具体细化到在系统里填哪一天在哪里开会讨论,具体修改了开题报告什么内容。研究生应根据指导情况填写《联系情况记录表》,再结合管理实践选择由校内外导师电子签名确认后直接在系统里提交,还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由校内外导师在纸质版记录本上签名确认(Do)。当接近每个环节的截止日期,学生还没有提交记录情况,系统会分别给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发送短信提醒,督促双方完成相关流程。各环节完成之后,由学院负责检查(Check),前提是在研究生管理系统中设置好相应的审批流程,明确职责的划分。对几番催促仍未完成相关流程的研究生,则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例如,推迟其开题答辩、预答辩、正式答辩等相关环节,采取延期毕业(Action)等措施。[4]由此,督促学生与校内外导师紧密联系,做实“双导师制”。
三是实现互利共赢,确保协同育人的可持续性。在“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中,企业导师需要从制订培养方案开始介入研究生的指导,后续参与课程教学、开设讲座、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但是过往的实际合作过程只是高校自己唱独角戏。由于企业导师多是通过和校内导师之间的关系网被聘用,因此,他们之间会存在一些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之间的合作,这些合作项目理应成为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平台。但实际由于项目数量不均衡,研究内容分散不成体系,且研究生自身学术水平较差,对项目或课题的研究根本帮不上忙。企业导师培养学生为自己所用的难度较大,积极性不高。此外,企业导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较为看重,自然会占用很多精力。因此,参与研究生培养及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主观意愿并不太高。
为解决企业导师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的问题,可尝试多种方式增加企业导师的成就感。例如,在国家重大基金项目中拉入企业导师作为参与者,邀请企业导师参与高端论坛沙龙,对指导研究生表现突出的企业导师进行表彰并发放奖励津贴。当然,一些访谈资料显示,企业导师均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并不十分看重联合培养研究生所带来的财富及头衔,而是更看重在此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成就感绝大程度来自参与感。因此,从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到学术沙龙,再到培养研究生,让校外导师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如此一来,校外导师的社会地位、成就感大幅提升,参与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幅提升。
另一个互利共赢的培养机制是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合作开发案例,不仅可以与市场前沿接轨,突出应用型大学的育人目标,还能有效帮助研究生提升写作能力、创新思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企业端可以为案例的撰写提供相当多的一手素材,案例撰写的过程也为企业导师指导研究生提供了平台,使指导落到实处。反过来,写好的案例不仅可以为后期的MTA研究生教育提供教学素材,还能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或地方起到宣传作用。企业导师也乐于看到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实践成果形成学术研究成果,在其中获得成就感。
除此之外,校内外导师还可针对旅游实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从中提炼出可行的研究课题,供研究生进行选题,并作为学位论文的来源。对一些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或重大课题,校内外导师先进行集体公关,分解子课题子项目,再指导研究生进行论文研究,从而形成系列研究成果。通过这些机制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导师的理论高度,还可以提升学校导师的实践高度,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和促进产学研相融合。
(三)探索MTA协同育人的两条途径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终成果,而好的选题则是一篇优秀学位论文的基础,因此“2+3+2”中的第二个“2”指的是协同育人机制的两条路径,分别为校内外导师共同孵化科研项目及实习调研与选题相结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在于前者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论文内容应与行业特点紧密联系,其成果应力争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因此,不少培养单位从论文形式上提出要求,如采取案例式或调研报告式,但效果仍不理想。一方面,从选题来看,内容陈旧、与实践脱节;从数据来源看,多是网上公开的二手现成数据,并没有一手的调查资料,缺乏创新性;从政策建议来看,多数泛泛而谈,没有实践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但真正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层次不高,实习内容也相对单一,这样的低效循环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很难提高。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而言,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是能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对岗位要求的业务又能尽快上手,这种要求本身无可厚非,但在人才培养上,用人单位却不愿投入过多。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也有一部分企业愿意并且也实际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投入不是一次性的,是长期的、持续性的、有时不能明显看出成效,因此用人单位的参与往往流于形式,成效不大。另外,在培养过程中,搭便车效应,高校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交流不多,也导致培养效果逐渐偏离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求。
因此,在践行学校“2461”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详细规划MTA协同育人机制的具体施路径才能有的放矢,具体如下。
一是校内外导师共同孵化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层次的关键。从校内导师端出发,依托指导教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各类课题,将论文与科研课题相结合,构建一套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系。首先,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各类课题入手,厘清思维导图,根据逻辑关系从中提炼出若干子课题,这些子课题便可以成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或是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选题来源。[5]此举不仅可以帮助导师完成科研项目,更重要的是研究生参与到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降低了神秘感,增加了可达性。当研究生顺利完成自己的子课题,又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提高了其学术热情,为进一步深造读博打下基础,也为导师筛选好苗子提供借鉴。其次,每一个子课题将遵循文献评述—研究设计—模型推导—实证检验—结果报告这一完整范式,在此过程中与校外导师密切讨论。这里可以结合PDCA闭环管理,在研究生管理系统中实习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以流程为中心的闭环管控。最后,以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为宗旨,在每一环节中强调思维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辩证思维与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创业方面的思想教育。在这一环节,校外导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外导师在实践方面经验丰富,在研究生综合能力考察、创新创业思想培育等方面可给予指导,避免科研课题“纸上谈兵,闭门造车”。
二是校外导师在学生实习调研过程中选题,校内导师合作助题。MTA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研究生形成敏锐观察到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从校内校外导师双向选择开始,双方可以探讨解决实践难题的选题,用课题形式向学生发布。例如,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旅游实践的创意策划书,通过案例分析对一些旅游地突发事件(例如公共卫生事件)提出危机处理的解决方案。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一般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年的上学期出校实习,为期六个月。研究生的实习单位最好是企业导师所在单位,或相近的有业务联系的单位。在这六个月时间内,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或调研,在课题的启发下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从而将实习环节、调查研究环节、论文写作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协同。在这几年的培养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紧跟行业发展态势,选择智慧旅游、智慧酒店、智慧景区、智慧园区等新物态作为研究对象,反映出较好的实践导向。这种模式是从校外导师端出发,形成“企业导师出题,研究生分析解题,校内外导师合作指导助题”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模式[1],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作用,也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面向职业,学以致用,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要求。
这里需注意的是,调研结果形成的论文形式多样,有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有参加较高水平国际国内会议的会议论文、有入选案例库的案例成果。如何恰当地认定这些成果对提升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的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学术论文功底不扎实,却拥有企业导师提供的较多资源,或学生自身有相关的从业经历,可以让这些学生选择以案例为调研结果,同时保障他们入选相应级别的案例库可以视同为相应等级的期刊论文。此举可大大提高企业导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撰写案例的积极性。
三、结论与启示
旅游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的新思想、新实践和新问题,也促使着旅游学科不断向前发展,从而对旅游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了两个基础—三种机制—两条路径的“2+3+2”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多种措施提升校内导师的专业素质,多角度优化校外导师的选择,夯实协同育人机制的两个基础;多途径加强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的三方关系,建立流畅的三方双向选择机制,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引入PDCA闭环管理,强化三方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增加企业导师的获得感,建立双向互动的互利共赢机制;通过校内外导师共同对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孵化这条路径,为学生论文选题与写作提供方向;通过建立“企业导师出题,研究生分析解题,校内外导师合作指导助题”这条路径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通过以上措施,预计未来可初步形成一支理论实践水平优良的校内外导师团队,并实现双向互动的互利共赢机制,同时使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也实现良性互动,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两条路径。以上结论虽是结合我校MTA培养特点和具体情况得出,但特性亦有共性,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推广到我校乃至全市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对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协同育人效果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