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2023-01-24路怡雪
路怡雪,康 钊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一、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应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属于一种社会治理机制,是特定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帮助个体和群体解决社会心理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活动。[2]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前者是解决社会宏观建设方面的问题,后者是从病理学或医学角度解决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共包含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态培育、共同体认同建构三大模块,将其名称界定为公共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更适宜。[4]
近年来,由赛利格曼引领的积极心理学思潮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人们逐渐将过去偏好关注心理疾病的目光,转向关注积极美好的事物,并帮助个体挖掘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力量,以获得更美好的社会生活。积极心理学至今已经发现至少有四大基本干预策略,能帮助个体、家庭、组织和社会增强积极的心态,包括积极特质的认识和运用、积极体验的感知和欣赏、积极思维的训练和养成、积极关系的建立和维持。[5]可以说,积极心理学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服务观点陈旧
虽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转移到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上,但纵观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境况,还存在较为陈旧的心理健康服务观念,即重点诊断治疗心理不健康或存在问题的个体,尚未有针对性地帮助全社会解决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设施设备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导向三个方面。
从设施设备建设来看,侧重服务个人心理问题矫正与治疗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例如,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由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的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援助、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机构无论是在资源配备还是在服务内容上,都着眼于个体心理健康的服务与矫治,偏离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内涵。[6]
从人才培养来看,侧重个体心理疏导、心理问题诊断与治疗人才的培养。学生在校接受的大部分学科专业知识侧重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维护与指导,涉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疾病的矫正与治疗等,缺乏体系化的社会心理服务知识培养,导致社会心理服务相关人员存在理论知识空白的问题,这与社会心理服务的现实工作需求相差甚远。
从工作机制导向来看,侧重关注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层面的机制构建。社会心态预警机制、心理疏导机制及残障人士保障机制等都是对特殊人群开展心理矫正与心理治疗的服务。[7]个别地区服务普通民众的生命全程计划,服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程都属于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层面的行动。而对如何从整体上缓解社会焦虑、改善失衡社会价值观等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问题均较少提及和关注。
(二)胜任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紧缺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要由深谙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的人员队伍协同建构,我国现有的心理学专业从业人员紧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及其专业化发展进程。具体来看,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紧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我国当前只有具备个体心理咨询能力的人才储备,这些人才缺乏应对和处理普遍性、群体性的宏观社会心理问题的技能。二是在政府平台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及志愿服务工作者,往往只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后即可上岗参与服务活动,导致专业资质不够、技能水平不高这一问题凸显。三是心理学专业就业范围受限,缺乏社会心理服务的对口专业及就业岗位,致使专业人才流入其他行业。
(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学、教育、社会三大主体,医学和教育上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和利用,但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与利用。社会心理服务互联网平台机制不健全、线上服务平台网络辐射狭窄等问题,造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以疫情下的心理援助热线为例,各地卫生健康、教育、民政、文明办、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及心理学相关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都在行动,已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8]相关责任没有分权下发至各部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与管理,降低了社会资源的整合度与资源利用率。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而言,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尚存挖掘空间。
(四)社会心理服务对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兼顾不足
虽然我国正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消除城乡差距,但城乡的发展速度不一致,依然存在显著差距。由贫富差距等问题所引发的公平正义缺失已成为影响社会心态的重要原因。[9]社会经济体制的变迁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致使家庭分工经协商后产生了留守儿童、留乡务农妇女、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对这些特殊群体特别是乡村基层人民的心理关照不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匮乏也将成为最大的困难和挑战。[10]
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负性事件、负面社会心态问题,更要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出发,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人民获得幸福感、安全感。
(一)转变关注重点,转向美好事物
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强调诊断、治疗不健康的心理,过多地关注消极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个人积极品质的形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发展。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强调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如何实现美好生活。从抽象意义来讲,美好生活是人的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协调发展的一种不断进步的生活态势,包括丰裕的物质生活、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的心安生活、人格得到尊重的平等生活、美德受到敬重的道德生活、个性得到完善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11]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引导个体关注社会上的美好事物并构建积极人格,以此促成整个社会的积极心态新风貌。例如,在社区管理中,需要充分激发居民的积极情绪,培育居民的积极心态,提升居民的贡献感、获得感、幸福感。[12]又如,各级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具备共情、自我控制、仁慈、利他、勇敢、毅力等积极品质,使他们养成积极的人格,进而促成社会积极心态的形成。
(二)转变单一主体建设,促成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创建积极的社会心态,需要所有个体都参与其中,并对社会形成清晰明了的认识,实现“有心而治”。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重视个体的参与性,还要重视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影响,真正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的格局,共同促进良好社会心态的建构及社会共同体的培育。
从社会主体来看,需科学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充分发挥各社会组织机构的作用,实现协同共治。例如,当前我国从事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较少,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在实践中可通过自愿服务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扩大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又如,社区可以组织力量统计人们的心理困扰,对有相同困扰的民众,可借助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缓解消极情绪,培育积极向上的心态。
从学校主体来看,可借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资源,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胜任力。例如,高校可经常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借助心理健康辅导讲座、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对社会心理服务从业人员进行知识普及与技能训练。
从家庭主体来看,应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与成长环境,促进个体形成积极人格。个体积极人格的塑造不仅与自身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关,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与个体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环境,温馨的家庭氛围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品行与积极向上的心理,如抗挫心理、家庭幸福感等,从而形成积极的社会人格。
(三)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扩大服务范围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着重解决人们可能遭遇的共性心理问题,这一任务要求其重视社会网络平台的建设,并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一方面,网络平台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同时服务,可以进行电话咨询、视频沟通等多种形式的心理疏导,扩大了服务范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统计分析和跟踪记录,有效关注民众心理状态的变动,更好地为其提供后续跟踪服务。
(四)构建基层服务平台,关注特殊群体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大幅度迁移,出现了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与方式,防止突发性、紧急性、隐私性的心理卫生事件。例如,可以在农村设置心理服务室,直面特殊群体的心理障碍、心理困惑、心态失衡等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