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试题梯度化设计策略

2023-01-23陈春雯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段小男孩梯度

陈春雯

一份优质的试卷对于科学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效,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策略,甚至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试卷命制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阅读测试部分更是试卷的重要组成,阅读试题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学习评价能否真实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从当前语文阅读试题的命制情况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阅读题的学段梯度不明显,考查针对性不强,评价效度不高;阅读题的编排较为随意,试题间缺少一定的逻辑关联,阅读的意义未能彰显。下面就针对上述问题,谈谈改进阅读命题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一、把准阅读目标,凸显学段梯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对每个学段在“阅读与鉴赏”板块都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梯度变化。而在我们的小学阅读命题中,这种分层和梯度不明显,很难看出是哪个年级的阅读试题。过难的阅读试题,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失去阅读兴趣,无法达到评价的目的;过于简单,又会造成学生“浅读”文章,认识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不能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厘清阅读能力目标,设计好年段梯度,有针对性地考查成了改进阅读命题的当务之急。

一是要明晰各学段的阅读目标和内容,这是教学的方向和试题命制的依据。我们要回到课程标准,通过反复研读,明确小学不同学段在阅读目标和内容上的层级变化。从阅读内容看,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和说明性文章,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三个学段,阅读内容广泛性在不断递增,这就为各学段阅读选文提供了参考。同时我们又可以发现,“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在小学三个学段一以贯之,而阅读目标却有明显的层级变化,如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关注阅读的“言之有物”;第三学段“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关注“言之有序”“言之有法”的阅读训练。这又为各学段阅读命题的考查指向提供了依据。

二是要把握各年级单元语文要素,清晰具体的阅读要求,从而设计出基于语文要素的、富有层级的测试题。语文要素是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目标的具体化,提示了实现阅读目标的知识、能力、策略和习惯,是学生触摸到的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以第二学段阅读概括能力为例,三年级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关键词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在阅读考查时,就可以通过画出中心句、提取各段关键信息的试题,来引导学生读懂一段话,从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的语文要素提示了多种概括整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等。在阅读试卷的命制中,也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巩固和提升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文章的能力。

三是要编制与阅读要求相匹配的测试题,来体现阅读能力考查的梯度。根据2022年版课标评价建议,借鉴国际阅读素养测评“PISA”的测试评价框架,阅读题命制应围绕“阅读理解能力”这一核心,立足文本信息的提取、归纳、概括,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动机、表达效果做出合理评价,即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解释推断”“反思评价”等能力。从2022年版课标对各年段的阅读与鉴赏目標要求和各年级语文要素的设定来看,不同的年段、年级需达到的各项能力标准和要求不同,因此在考查中也需相应地设计不同的测试题,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查。

如信息提取能力又可分为提取单个显性信息的能力,提取多个显性信息的能力,提取整合的、概括的显性信息能力等。一般来说,第一学段考查的是提取单个和多个显性信息的能力,并做简

单推测;第二学段考查提取多个显性信息并适度整合的能力,以及通过筛选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第三学段则需要考查提取整合的信息以及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当然,有时候在考查提取信息能力时,还会与其他的能力考查相结合,体现试题的综合性。下面为各学段对信息提取能力的测试题:

1.读短文,先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再用线连一连。 (《小动物过冬》)

2.“我们”是如何做风筝的?

请你正确排序。(《系在风筝线上的……》)

(  )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  )挑选绿皮有韧性的竹篾。

(  )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涂绘。

(  )烤竹篾,弯成不同的几何形状,并拼在一起做骨架。

3.冬日的午后,“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蒲公英,心不由地疼了一下,想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枯萎的蒲公英》)

上述三题均为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阅读题,但可以发现,三道题的考查难度呈逐级提升的态势,有着明显的梯度。

第1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直接提取信息的能力,虽是多个信息的提取,但“连线题”的形式降低了难度,明显是一道低年段的阅读题。

第2题用排序题考查学生提取和梳理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散落在文章各处,需要学生进行适当的整合。这一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第3题同样是提取文本信息能力的测试,看似简单的填空,但需要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并提炼蒲公英的特点和母亲的品质,两者之间还需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与阅读评价能力的考查进行了结合。因此这一题适用于高年级。

二、把握文本内涵,构建逻辑层级

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依托文本展开,阅读试题的编制过程也一样,需要遵循阅读选文所特有的层级内涵,以及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建构对文本的理解,并获得阅读能力的增长。但从实际阅读试题的命制情况来看,编排还较为随意,试题以线性、散点式的呈现方式居多,缺乏系统的设计,题目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够清晰。下面为四年级上册的阅读题设计:

打翻的鱼缸

四年级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认真做练习,老师也静静地守在这里。教室最后一排,一个小男孩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这并不是因为题目太难,而是他太想上厕所。但是,腼腆的他想等下课铃声响再冲向洗手间。可是铃声一直没有响起,小男孩憋得满头大汗。

忽然,最尴尬的事发生了,他尿裤子了。小男孩羞愧得不知所措,他想:这下可完了,同学会笑死我的,再没人会和我一起玩了。怎么办呢?小男孩的眼中盈满了泪水。幸好同学们都在埋头做题,没有人发现小男孩的异常。

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异样。他轻轻地走到小男孩身边,立刻就明白了一切。随后,老师不动声色地来到窗边,端起窗台上的金鱼缸走过来,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他“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扰了其他同学,大家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和小男孩。老师连忙向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专心学习。接着,他领着小男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擦干男孩身上的水,并给他一条干净的裤子让男孩换上。

小男孩回到教室的时候,穿着一条极不合身的裤子,皮带都系在了胸口上,看上去滑稽极了,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而是对他报以友善和同情的眼神。男孩心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小男孩最后走到老师身边,怯生生地对老师说道:“谢谢您,老师。”

“不要紧。”老师拍拍男孩的头,微笑着说,“我小时候也弄湿过裤子。”

(选文有改编)

1.对于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男孩尿裤子是因为他想等下课铃响后再去上厕所,可时间太长,他憋不住了。

B.文中“小男孩的眼中盈满了泪水”,说明他因为尿裤子而感到羞愧。

C.文中“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嘲笑

他,而是对他报以友善和同情的眼神”,说明同学们都知道小男孩尿裤子了。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心情变化。

在课上做練习时,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事情的发展,小男孩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    )→(    )。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作批注。(提示:可以提出问题,可以写感受,也可以品味写得好的词句。)

批注一:

批注二:

4.请结合这篇文章,仿照例句写下你对“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是一个善意的举动;老师的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的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考查内容看,上述试题关注了四年级上册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了根据理解进行推断解释的题目(题1)和评价创造类的考题(题4),这些题目均指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符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但试题的排列随机性比较强,如题1进行推断解释,题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题目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学生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缺乏阅读思维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另外,题1侧重围绕男孩尿裤子的原因、心情等来进行理解和推断,这样的题目设计缺少核心问题意识,对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师爱”的主旨意义帮助不大。

据此,笔者将阅读题目顺序调整如下: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心情变化。

2.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作批注。

3.对于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4.请结合这篇文章,仿照例句写下你对“老师的爱”。

调整后的试题有以下特点:第1题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第2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聚焦老师的做法,通过写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老师行为背后对学生的爱;第3题探究学生对老师感谢的原因,进一步体会教师的用心与爱心;最后让学生用整齐的句式来评价和赞美教师的爱。四个题目一以贯之,一气呵成,学生阅读测试的过程成了愉悦的阅读之旅。

综上,在阅读题的设计上,要体现试题间的逻辑层次,需关注以下几点:

1.把握选文的主旨和内涵,发现和了解作品在结构布局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结合学段阅读目标,找准两者的契合点来设计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试题。

2.围绕主旨设计题目,即试题为理解文本服务。聚焦阅读理解力,进行不同维度的能力考查,避免阅读题的琐碎和游离。

3.体现整套试题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一般按照总分总的阅读思路进行设计,其间展开文本的内涵层级;遵循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让思维在阅读中逐级攀升。

2022年版课标强调过程性评价应立足重点,关注各个学段的水平进阶。阅读答题过程也是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过程。阅读试题的命制,只有紧扣阅读目标,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和思维习惯, 体现学段梯度和逻辑层次,方能充分彰显阅读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学段小男孩梯度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聪明”的小男孩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小男孩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萌萌哒的小男孩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