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应“双减”,教师评价能力提升的思考

2023-01-23郭蕾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内容

郭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21 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提出,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内,体现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在校外,体现为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消除校外培训各种乱象。本文重点回应校内如何落实“双减”,并着重探讨教师的评价能力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提升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为“双减”政策落地提供参考。

一、从评价的角度分析“双减”政策文本内容

(一)关于教育评价和评价的分类

狭义的教育评价是指对学生发展变化达成既定标准程度的评判,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赵德成《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育评价按照评价作用及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位于学习的全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和教师教学的改进。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评价、作业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位于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的评价,其目的更加侧重于对学习的总结和判断。终结性评价包括学业质量测评和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二)“双减”政策对评价的要求

“双减”政策文本内容对作业设计与实施、考试等内容提出了相关要求:关于作业设计与实施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减少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二是提高作业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三是强化教师职责,“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关于考试提出了这些要求:一是考试方法需要改进;二是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三是考试结果的呈现用等级制。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可见,“双减”政策抓住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评价,那么落实“双减”就需要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评价能力现状分析

评价能力主要包括评价理念的认同、评价知识的理解、评价技能的掌握等。长期以来,教师比较重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对教育评价能力比较忽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理念认同度高但积极实践少

教育评价理念主要包括关于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客体等上位观念的认知。笔者在多场讲座中,让上千名参培教师做过关于评价理念认同的选择题:

1.评价对“学”的价值:

A.促进学生的发展。

B.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甄别,选拔

学生。

2.对“教”的价值:

A.为改善教学而采用的策略、工具。

B.教学的指南。

3.对评价的主体的认识:

A.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等。

B.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教师、教育管理者。

4.对评价的位置的认知:

A.评价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B.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的最后。

5.对评价的形式的认识:

A.多种形式,包括纸笔测试、表现评价、成长记录等真实评价。

B.纸质测试。

题目中的A和B的选项分别指向了不同的评价理念,很显然A选项符合现代评价理念。接受问卷的上千名教师,都会选择A选项,当问及在评价实践中的做法时,老师们却表示更加符合B选项。可见,对评价理念的接纳到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实施,是需要通过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来达成的。

(二)评价知识的认知不到位

评价知识指教师掌握并且不断学习与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为评价活动的实践操作做好基础性准备。(赵雪晶《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评价的知识包括普适的理论知识,如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工具、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等概念性知识,也包括评价的应用性知识,包括评价工具开发的程序、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报告的撰写等知识。相较于教学设计的知识,老师们对评价的知识是不熟悉的,如老师们熟悉教学内容却不知道评价内容;熟悉学习活动设计却不知道评价活动设计;熟悉教学形式却不清楚评价形式。

(三)评价技能的运用不熟练

评价技能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评价技术,诊断学生学习进展,并通过评价的反馈功能,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赵雪晶《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师的评价技能包括评价方案设计、评价形式选择、评价方法运用、评价信息搜集、评价结果解释等。可以说,在评价技能方面,大多数老师处于经验状态,有待于科学规范地加以训练。

总之,教师虽然对评价理念有较高程度的认同,但是实现评价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提升评价的认知,加强评价的实践。

三、教师评价能力提升

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应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如拟定评价方案、加强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还有测试命题等。鉴于文章篇幅的原因,下文重点从评价方案的拟定和作业评价的优化两个方面谈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

(一)学习拟定评价方案

教师比较熟悉的是教学方案,教学方案一般有这样一些板块: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措施及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案回答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相对于教学方案,评价方案回答的是教师怎么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学会了。按照评价的几个要素,评价方案应该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工具等主要板块。评价方案注重实用性、操作性。

下面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评价方案为例,谈谈评价方案的撰写步骤与注意事项。评价方案的撰写大致分为这样四步:

1.确定评价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板块,确定评价的目标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评价目标可以按照传统的语文板块划分为: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板块。四个板块的评价目标分别为:

识字写字板块5个评价目标:(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3)会写常用汉字250个;(4)用硬笔书写成段文字,具有一定的速度;(5)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板块11个评价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文章能想象画面;(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4)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能初步感受人物形象;(5)把握记事文章的主要内容;(6) 简要复述课文;(7)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文大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古诗词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語言材料;(9)养成读书看报、收藏图书资料的习惯,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10)读文章能提出问题;(11)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习作板块5个评价目标:(1)乐于书面表达;(2)有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4)能自己修改和互相修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养成修改的习惯;(5) 能把一件事写清楚。

口语交际板块4个评价目标:(1)能围绕话题发言;(2)在讨论的时候不影响其他人;(3)能在生活中安慰他人;(4)讲故事,能运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把故事讲得生动。

因为四年级上册教材中没有综合性实践内容,所以评价中也不涉及这个板块的目标。

2.设置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是指能达成评价目标的具体项目,这个部分需要重点参照本学期学习的具体内容。如上文提到的识字写字板块的目标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个目标需要哪些具体的评价内容来支撑呢?结合教材就能拟定五个内容点:(1)生活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能借助已有的偏旁部首知识推测字音、字义,借助工具书认识汉字;(2)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3)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4)平时注意积累和梳理汉字,把具有相同、相似特征的汉字联系起来并进行分类;(5)愿意与他人交流同类汉字形、音、义等方面的特点。再如阅读板块的第2条评价目标“读文章能想象画面”,结合教材就能拟定三个内容点:(1)能读懂课文内容。(2)理解描写事物特点的重点词句和语段。(3)结合认知经验再造想象画面。

3.选择评价形式。

正如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一样,不同的评价内容,也需要不同的评价形式。如“在语言情境中能用250个汉字进行书面表达”这个评价内容指向的是信息类知识(是什么的知识)的评价,可以用纸质测试的方式。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项评价目标有如下几项评价内容:(1)读音正确;(2)能根据标点和语意进行停顿;(3)能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停顿与节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这些评价内容是指向程序类知识(怎么做的知识),需要在真实的朗读活动中加以评价。如“有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个目标指向自我系统的评价,可以用观察记录、问卷等形式进行评价。

4.开发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的开发应依据评价内容的特征,选择最适合的评价形式,然后依据此形式的要求设计评价工具。下面举两个例子,一是问卷评价,二是真实活动的表现性评价。

(1)问卷评价。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一评价目标属于学生写字的自我监控能力的评价,根据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确定8项评价内容(见下页表1)。然后按照“完全做到、基本做到、偶尔做到、完全做不到”四个等级分别由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进行独立评价,最后综合多方的问卷评价,对学生的写字习惯进行判断,并指导学生改进。

(2)真实活动的表现性评价。

将四年级上册的三个评价目标“能围绕话题发言;在讨论的时候不影响其他人;能简要复述课文”融入到一个真实活动中。

评价情境任务:学校准备召开“我身边的抗疫英雄”主题班级故事会。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编排“故事串烧”,每一个成员讲述一个小故事。

活动内容及要求:

*小组讨论确定内容:围绕主题从不同层面确定讲述的内容(提示:讲述一个家庭里不同成员的故事、讲述不同职业的抗疫故事等),看看哪个组的“故事串烧”更有整体感,更有创意。

*小组展示故事串烧:人人参与;故事吸引人、感动人;时间8分钟。

评价量规设计(见表2)。

(二)优化作业评价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教学改革的旨归。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更加强调课程内容从零散、肢解走向整体、整合;更加强调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双减”文件要求减少作业数量,增加作业质量。两者统一在作业设计的实践中,就需要教师用整体的眼光、整合的行为以单元为单位设计作业。

1.依据单元特征确定作业整体的基本路径。

按照单元学习的特征,可以将单元分为计划式单元和项目式单元。计划式单元遵循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由浅入深的过程,统编本教材的普通单元一般是遵循计划的特征编排的;项目式单元围绕着一个具体的任务展开,统编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就是比较典型的项目式单元。不同形式的单元作业整体规划的思路是不一样的,计划单元作业规划的基本思路是遵循知识由认知到理解再到运用的路径;项目单元作业规划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任务完成的实践过程。

2.计划单元核心知识作业要体现进阶的整体。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统领单元,人文主题可以看作是单元学习的主题情境,语文要素则是指向核心语文知识的学习。指向语文要素的作业就是单元的核心作业,这类作业在计划式单元中处于中心的位置,除了作业的比重大之外,还要体现知识的学习、内化、运用的进阶过程。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该单元的核心作业就是围绕着把握多件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设计。22课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学习多件事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方法,作业可以这样设计:(1)课文写了几件事?请按照四单元所学的把握一件事主要內容的方法,归纳每一件事的主要内容。(2)课文中有一些句子能揭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三件事的关系。(3)按照事情之间的关系,将三件事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3课《梅兰芳蓄须》,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运用在22课学到的方法,归纳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可以布置两项作业。一项指向知识的内化整理:和同学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好办法,把收获整理出来。另一项指向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本单元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大家逐步理解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同时还学会了如何把握多件事文章的主要内容。带着这些本领,我们来开展一次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期主题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板报设计。作业评价如表3所列。

这个单元的核心作业有4次,按照知识的初次学习、知识在熟悉情境中的运用、知识的整合和个体内化、知识在复杂任务中的运用的进阶组成作业的整体。

3.语言材料积累作业要体现梳理探究的整体。

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作业要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重视语言材料的梳理与探究。如这道关于古诗积累的作业题:(1)填写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              ?(2)理解诗句:“沙场”的意思是:                  。我还知道与“沙场”相关的成语:                   。(3)谈谈体会: 从诗句中,我体会到:                    。在这道题中既含有诗句的记忆,又含有对诗词理解的探究,在理解诗句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描写战争词语的整理。

4.综合性作业体现跨学科知识能力的整体。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2022年版课标确立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其特点是运用语文及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目的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团结合作、实践创新的综合素养。本文所指的综合性作业就体现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这类作业要体现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性、作业形式的开放性、作业问题的真实情境性、作业评价维度的多元性。如有一所学校结合100周年校庆活动,给五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项综合性作业:给到校参加庆典的不同群体设计导游手册。学生完成这项来自真实生活的任务作业,需要对参与校庆的不同群体进行需求分析,需要根据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需要寻求不同科目老师的帮助等,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要运用语文学科的实用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数学、美术、信息技术等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主要内容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