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分析

2023-01-23陈娟娟

婚育与健康 2022年24期

陈娟娟

【摘要】目的:探讨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58例肺肿瘤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50例,对照组采用X线胸透,观察组采取CT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检测方式下的效果差异。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检测方式下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良性肿瘤确诊与肺癌确诊检出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在两组患者影像学指征检出率上,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对肺肿瘤患者诊断期间,采取CT检测,能够有效在临床鉴别患者良性肿瘤与肺癌病症,对影像学指征有着更高的检出率。

【关键词】CT检测;x线胸片;良性肿瘤

Effect of CT and X-ray chest radiography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tumors from lung cancer

CHEN Juanjuan

Gansu Huin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iyin, Gansu 730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T and X-ray chest radiography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tumors from lung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lung tumo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table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Chest X-ray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 and CT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 different testing way data is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benign tumors diagnosed with lung cancer diagnosis detection results a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on imaging indication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diagnosis of lung tumors, CT detection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benign tumors from lung cancer in clinical patients, and has a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imaging indications.

【Key Words】CT detection; X-ray chest film; A benign tumour

良性腫瘤由于病程发展较为缓慢,不易出现复发,直接性损伤较小,虽然不造成大面积受损却依旧对患者局部造成一定程度侵蚀,如不采取有效医治方式,则会使患者良性肿瘤变为恶性。在治疗恶性肿瘤期间,肺癌患者发病率与致死率最为集中,是对患者生存能力最具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急重病症、部分会呈全身症状、肺外浸润以及病症转移。该病症成因至今未有明确结论,不过据相关研究得知,过度吸烟及受恶劣环境影响则会导致患者肺癌患者发病率增多。在临床阶段,通过对肺癌与良性肿瘤的有效鉴别,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在对患者病症早期诊断筛查上主要采取放射影像学检验, 一般为CT检测和X线胸片检测。为此本文选取来我院治疗的58例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其实施CT检测与X线胸片放射检测,进而明确两者对良性肿瘤与肺癌检出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58例肺肿瘤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29例,对照组采用X线胸片检测,而观察组采取CT检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72±2.31)岁,其中有确认良性肿瘤23例,确认肺癌6例 ;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21±1.89)岁,其中有确认良性肿瘤23例,确认肺癌6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对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群体病症经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肿瘤或癌症;②组间患者均已知晓并同意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已由我院伦理会审批。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肿瘤类、免疫性疾病;②患者及家属不具有良好遵医能力,且主动退出此次研究;③患者临床治疗信息不完整。

1.2 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X线胸片诊断,采用北京普标特科技有限公司R数字X光机,具体参数设置为电流50~100mA,电压:40~120kV。观察组医护人员选取CT放射诊断,检测期间患者处于平卧位,处静止状态呈憋气状,由肺尖直至肺底实施逐层扫描,扫描期间,如发现可疑病灶,需由患者肘部静脉注入100mL泛影葡胺。螺距为1mm,层距:5mm,电流为50~100mA,而后随扫描位置的转变,螺距调至2mm,层厚为3mm。

1.3 指标观察

对采取X线扫描和CT扫描结果,同临床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在两种检测方式下患者癌症与肿瘤确诊情况。且在影像学检测中观察患者出现边缘不规则、呈分叶征,边缘不规则、呈分叶征,锯齿、毛刺,全肺或肺叶一侧不张情况,随即做出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 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出率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检测方式下检出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在良性肿瘤和肺癌检出率上,检出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且贴近病理学检验,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影像学表现对比

觀察组医护人员在影像学检测中,其边缘不规则、呈分叶征;周边孤立性结节病灶;锯齿、毛刺以及全肺或肺叶一侧不张症状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癌症发病阶段,对患者身体健康有着严重侵害。通过为患者实施早期筛查,从而及时控制病症,便于改善临床生活质量;X线检测阶段由于受到分辨率影响,进而导致其误诊漏诊风险较高。而通过实施CT筛查,其具有高效便捷,实施方便的特性。在扫描诊断期间,对患者肺部病灶区域能够进行清晰观察,故可有效应用于临床扫描,进而帮助患者做好病症区域、边缘大小和病变区域分析,提高病灶检出效果,确保诊断准确性、时效性。临床阶段,肿瘤作为常见恶性病症,而肺癌发病率在此阶段居高不下。依照患者肿瘤病症,可分化为良性与恶性,在影像学上,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不过对于早期癌症患者来说,对其进行病症诊断具有较高难度[1]。

现今肺癌患者发病率居高不下,同时并伴有较高致死率,进而导致患者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该病症早期临床特性不显著,仅会出现轻度不适与肢体疼痛,不能有效引起患者重视,从而也间接导致患者在病症诊疗阶段多数为晚期,错过最佳治愈阶段,为此肺癌患者采取早期诊断与治疗干预对于病症改善有着重要作用[2]。对于患者群体来说,患者病症早期检测并无显著特征,不过到了病症晚期阶段,患者临床病症尤为突出,其主要体现在胸闷气短、胸口胀痛、咳嗽低热,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环境。同时随着空气污染指数的提升、吸烟人口普遍增多,患者出现肺癌概率也在逐步扩增,致使人们身心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对于肺癌患者要做到早诊断短早治疗[3]。

患者病症初级体征无明显变,而到了晚期病症较为严重,导致诸多患者错过最佳治愈期,该病症成型因素较为复杂,一般由于患者过量吸烟酗酒、空气污染指数较高、遗传因子等综合影响下所形成[4]。为及时对患者病症进行诊断,需为患者做好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做好肺部筛选和检查,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同时,在患者检测手段上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影像学检查,首先是采取线胸片检测,另一种方式选择为螺旋CT诊断[5]。X线胸片作为常规性检测手段,在临床监测阶段,该技术价格低廉、便于操作,不过由于该方式图像模糊,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等诊断事故出现。相较于传统检测方式,采取CT检测在具体操作环节上实践更为简便,检测速率更快,适用面积更宽,进而使检出数值更为精确,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6]。临床监测期间,通过采取CT检测,能够有效对患者患处各项体征进行说明,及时观察病灶部位及周围变化,对肺癌诊断有着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误诊及漏诊发生。肺癌患者良性与恶性具有较大差异,不仅恶性肿瘤对患者周身损伤较为严重,少数良性肿瘤也对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恶性肿瘤病症致死致残率中,恶性肿瘤居于首位,其数值已远远高出其余癌症总和[7]。进而需要合理有效的诊断计划明确临床诊断方案,进而确保患者后续医治效果和预后恢复,有效提升患者救治有效性。良性肿瘤病症虽然不会对患者生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会对患者机体进行侵蚀,形成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并发症出现,如不采取有效医治则会随着时间推移转变成肺癌,肺部良性肿瘤和肺癌在病症初期影像学检测较为相似,进而导致其早期诊断难度增加,进而间接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8]。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CT检测的方式在两组患者肺癌和良性肿瘤检出率、影像学结果对比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说明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有效处理多维图像,通过收集影像数据和扩增扫描区域,提升病症检测效率,为患者肺癌病症提供更为有效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肺部肿瘤患者实施CT、X线胸片两种诊断方式可知,X线胸片在检测期间技术更为传统,分辨效果不显著,极易形成漏诊、误诊情况。而采取CT呈现则检验速率更快,操作方便,且患者在平卧扫描姿势下无不适反应,依从性更好。CT检查不仅能够对患者肺部进行逐层扫描,还能检测出其病灶及附近区域病症,成像清晰,诊断准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任晓军.对比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47-48.

[2] 程智远,周丽宝,叶文娟,等.探讨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5):168-169.

[3] 韦世举.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比较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4):153-154.

[4] 王刚,张晓梅.对比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7):108-109.

[5] 赵长成,陶宜新.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S2):8-9.

[6] 李冬梅.对比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 148-149.

[7] 卢宝玉.对比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99-100.

[8] 赵永刚.对比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的方法鉴别良性肿瘤与肺癌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6): 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