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排球教学中心理训练价值探究

2023-01-23孙恒张振明

当代体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排球心理素质技能

孙恒 张振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排球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高校体育训练中非常普遍的竞技体育项目。在我国高校排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策略已广泛应用在日常排球训练中。心理训练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改善,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运动技能的实际内核,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与合理的自我评价。心理训练作为高校排球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基础,正确的心理训练对提高排球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在参加排球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内容立足于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分析了心理训练在排球教学中使用方法分类以及其在实际中的价值。

随着国家深入改革教育体制,高校教学中对体育教育部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与篮球、足球并列为世界三大球的排球,在高校体育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高竞技水平的运动员的培养,不仅需要从其运动技术层面进行不断训练,还需要注重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以运动员的生理素质为基础,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心理潜能、运动能力、运动特征以及运动行为的综合。心理素质并非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通常来讲,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个性良好、适应能力强、心态健康等方面。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排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从内部协助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运动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在失败中汲取经验,逐步改进,越挫越勇。想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心理素质是关键,其中心理控制能力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内在动力。因此,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1 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分析

排球运动同篮球运动一样起源于美国,与起源于中国的足球并称为世界三大球。排球项目自1905年传入中国,至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排球运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排球运动本身具有群众性广泛、技术全面、技术要求高、对抗比赛激励、集体性严密等特点,深受国民喜爱,我国女排也曾经在世界上取得过非常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大众排球运动以及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至今还是比较缓慢。

在我国的排球教学体系中,中小学阶段几乎很难看到排球运动的影子,学生对于排球运动没有基础认知。因而,在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很多学生对学习排球缺乏兴趣,对排球有兴趣的学生也普遍存在排球运动基础较差的现象,这就使得高校的排球教学难以推进。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体育项目的商业性运作,使得排球没有篮球和足球那样大的影响力,其涉及的范围也较小,这同样给高校的排球教学带来了一定阻力。此外,还有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我国多数高校的排球教学硬件條件比较落后,这对排球教学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目前,我国高校排球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多以运动技术动作练习为主,过分重视动作技术的练习,而忽略了心理素质的训练。在正式赛场中,同等技术实力下,心理素质的差异对比就会异常明显。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年纪、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其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帮助其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

2 高校排球训练中心理训练的方法

2.1 心理暗示法

在进行高校排球训练时,心理暗示法是极为常用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进行排球教学和训练中,让学生正确理解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处理好学习运动技术的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对于从未学习过排球运动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消除其心理顾虑和畏难情绪;对于在参加比赛中处于失利的运动员,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理暗示缓解情绪,给自己加油鼓劲。此外,心理暗示法还在排球运动的不同阶段有着积极作用,具体可分为传球心理暗示、罚球心理暗示以及助跑阶段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法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有效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发挥出更大的运动潜能,不断提升自我,全力以赴完成排球训练与排球比赛。

2.2 视觉表象法

视觉表象法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教师示范或者图片视频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事先记忆,再重复、再修正、最后进行创造的排列顺序。视觉表象法相比传统的素材教学讲解,能够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效加深学生对排球运动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视觉表象法这种心理训练方法的开展需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断在头脑中勾画出排球运动动作,循序有效的记住一些排球动作,并将其深刻在头脑中,掌握运动的技术要领,形成正确的发球动作以及位置移动。

2.3 控制训练法

控制训练法在排球教学心理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方式。控制训练法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排球运动做出大胆的想象。在进行排球训练之前,先做心理基础建设,然后在实际排球训练中把脑海中的想象运用在实际中。这种控制训练法的核心是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教师在学生进行运动实操后做出简单的点评,分析其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监督其进行修正改进,在这种实践中,学生可以较为快速的掌握排球运动技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训练,减少学生的干扰,从而更加完整的完成排球动作练习。

2.4 放松训练法

心理训练中的放松训练法不仅在排球运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广泛的应用在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中。放松训练法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在训练后进行放松,如何缓解训练压力和紧张状态,这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放松训练法包括三个步骤: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在紧张的训练或比赛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法来一次性消除学生自身的紧张状态,对学生的身体状态调整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对学生未来的运动技术学习与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2.5 意志训练法

排球运动的强度较高,因此在进行排球教学与训练时要求学生有强大的意志品质。在对学生进行意志训练时,通常使用以下三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语言刺激,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其能够顺利完成每一项训练任务,尤其是学生在训练中已经处于疲惫状态,这时言语刺激可以成为学生训练的动力,帮助其完成高强度的训练任务。一种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在学生现在的运动水平基础上,适当增加训练量和训练难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训练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最后一种是培养学生的持久性意志,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的强度,并结合一些奖惩措施要提高训练效果,持续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持久性意志。

3 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于训练中的意义

3.1 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据调查了解,如果学生从小的成长环境比较优渥,从未遭遇挫折或失败,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社会环境转变或处境困难时,可能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自卑自闭等。此外,在排球训练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学生本身身体素质不同,有的学生天生运动天赋较强,能够很轻松的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有的学生运动天赋较差,及时经过了多次努力,但成绩依然不理想,这时学生会产生气馁的心理,并逐步丧失排球课的学习兴趣,这些都对排球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法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运动知识传递给学生,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训练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能够引导学生练就更强的抗压能力,为后期的排球教学和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人类在生存中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后续生活与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控制能力,那么他的生活就像是一盘散沙,丝毫没有动力与目标。同样,在排球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如果没有自我控制能力,那么整个团队都会乱成一團。因为排球是一项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运动项目,相比个人能力的强弱,团队配合协作能力更为重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使个人更好的融入团队,提升团队战斗力。排球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不仅能够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是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不断汲取队友的优点来完善自我,形成高度融合的优秀团体。

3.3 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动力

在我国高校中,以往多数的排球教学都是通过反复训练一个动作进行的,同时还有很多难以理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逐步丧失对排球的兴趣,从而无法有效的提升排球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能够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排球技能训练时,使用适当的心理训练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学生理解运动技能,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动力,使其能够在训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投入到排球训练和学习中,有效提升学生排球学习质量。

4 高校排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高校已经普遍在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入了心理训练的内容,心理训练已经成为高校排球教学和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高校排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应用主要是在考量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训练,对增强学生排球运动技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发现,在经过心理训练后的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明显比没有经过心理训练的学生更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竞技水平,对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处理,获得的成绩也是更加稳定亮眼。由此可见,高校排球中的心理训练已经成为提升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培养其在强大压力下的抗压能力,同时对于排球技能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清晰,学生从运动技能与系统知识两个方面提升运动水平,对整个高校的排球教学良好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升学生排球运动技能难度系数。心理训练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通常,在排球训练中,学生对于高难度的排球运动技巧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心理训练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畏难心理,有效掌握相对复杂的运动技能。在排球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长时间重复的排球动作练习,会导致学生对其产生厌倦心理。排球运动技能知识的掌握、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一方面是对学生体能素质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智力素质的检验。只有学生在排球运动中实现体能与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的实现排球运动的良好发展。心理训练的应用不仅能帮助学生规避技术操作失误风险,更能保持学生的体能和心理平衡与超长发挥。因此,各高校都应重视心理训练在排球运动教学中的作用。

(2)确保学生排球运动生理及心理状态。在排球竞赛中,比赛中战术制定的实际发挥情况与学生能够承载的体能和心理控制能力直接联系,学生的心理掌控能力直接决定了竞赛结果。高校排球教学中对心理训练的加强,有助于帮助学生锻炼其强大身心,并增强其抗压能力,在心理层面逐步适应竞技比赛的要求。通常来说,在排球训练中,学生要耗费大量的心理能力和体能来应对高强度的运动训练,极易产生心理和身体上的疲劳。通过心理训练磨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支持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自身状态,帮助学生适当放松,从而消除疲惫来应对接下来的比赛和训练。据相关调查显示,5分钟的心理调节作用与休息1小时效果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心理训练能真正有助于保证学生的运动状态。

5 结语

高校排球教学不仅承载着对运动技能的传承责任,更肩负着锻炼学生运动心理素质和构建积极乐观运动精神的重要使命。在排球训练中,心理训练是提高高校排球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自我评价系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提升其思辨能力。排球运动中的心理训练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的重点,直接影响排球教学的成果。因此,所在排球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通过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升排球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高校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排球心理素质技能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