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摔跤传统武学在中学生锻炼中的融入探析

2023-01-23陈洪亮

当代体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武学蒙古族传统

陈洪亮

1 蒙古族摔跤传统武学在中学生锻炼中融入的重要性

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都具有他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下来他们一直在将自己的文化延续下去。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蒙古族就有摔跤这一传统武学,蒙古族的人民常常会围在一起进行摔跤比赛,这也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娱乐活动,其也是一种体育活动。将蒙古族摔跤传统武学融入到初中体育课堂上,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借此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蒙古族摔跤这一活动蕴含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在赛场上的选手他们会身穿特制的衣服其对选手寓意着特殊含义,如果选手取得胜利会被授予5色布条的项圈,用蒙古语称为“江戈”或“景嘎”,这是代表他们荣誉的象征。将蒙古族摔跤这一传统武学融入到中学生的锻炼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蒙古族的民族魅力,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能够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摔跤这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已经被列为了奥运会等世界性的比赛项目,由此可见人们对这一项目的喜爱,中学生学习摔跤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一举两得。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的学习有关摔跤这一体育项目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学习蒙古族摔跤,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2 蒙古族摔跤传统武学在中学生锻炼中的融入策略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强大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只要他们对一个事物感兴趣他们就会投入自己的身心去尝试它,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想要将蒙古族摔跤这一传统武学融入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要有兴趣就有积极性,就能够跟着教师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摔跤体育活动的魅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从而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引子导入课堂教学,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蒙古族摔跤的形式丰富多样,这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个体育活动项目,摔跤选手身穿的摔跤服叫做“昭德格”,在他们的坎肩上会绣上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叛逆的阶段,他们格外注重自己的着装,他们想要自己能够更加显眼一些。教师就可以把握这一点将蒙古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引入课堂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

例如,在蒙古族摔跤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带几件摔跤服“昭德格”,给学生展示摔跤服上精美的图案花纹,让学生从中感受蒙古族这一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摔跤服的坎肩大多采用香牛皮和鹿皮制成,其質感能够让摔跤选手在比赛时更加舒适。坎肩上还有镶包也称作泡钉,其材质为铜或者银,这样能够让对手抓紧使摔跤比赛顺利进行。在坎肩的中心部位会绣上精致的图案,这也通常反映了摔跤手本人的喜好,但其大多数呈现龙、鸟、花蔓或者古兽等形状,这种图案往往给人的感觉更加沉稳具有压迫感。在经过讲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摸一摸试一试摔跤服,让学生感受一下穿上摔跤服的感觉,选手穿上了这是摔跤服就证明他身上背上了责任,在比赛中他要拿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与对方去进行抗争。在摔跤服讲解完毕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摔跤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基本的摔跤规则,掌握基本的摔跤要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氛围推向高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多沟通交流,还能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学生亲眼见过摔跤服,亲手摸过摔跤服后他们对摔跤这一体育活动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会增强他们的真实感,让他们在脑海中想象自己穿上这身服装与对手相拼搏时的场景,这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动作记得更加清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摔跤技巧,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蒙古族摔跤这一传统武学有效地融入到中学生锻炼之中。

2.2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创新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的教师大多数是让学生跑跑步做做体操然后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了,这种教学形式并不能够发挥体育课堂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锻炼身体,释放平时的学习压力。为了改变体育课堂在学生心目中的刻板印象,教师将蒙古族摔跤这一传统武学融入体育课堂,并结合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方式。现今我国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成为了一个得力助手,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育行业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品质。教师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在网络上给学生搜集有关蒙古族摔跤的相关知识,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摔跤技巧。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投屏摔跤比赛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摔跤时的激情,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对摔跤这一体育活动的激情。通过这种方式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给学生的视觉上带来极大的满足,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让学生在实践等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能够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革新,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使体育课堂教学不再单一枯燥,让学生能够通过摔跤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询一些优秀的蒙古族摔跤选手,并对这些选手的人生经历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坚持、刻苦等精神,使他们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摔跤榜样,让学生感受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汉子,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巴雅尔巴特尔就是一位著名的蒙古摔跤选手,他是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人,曾经多次拿过内蒙古蒙古摔跤冠军,他也是内蒙古现役“千名博克健将”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他摔跤比赛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摔跤现场时的激烈氛围。巴雅尔巴特尔在2008年农运会的决赛上用时不到10秒就将对方摔倒在地上,从此他的草原英雄风采被众人认可,之后他也获得了很多冠军,一直在摔跤场上绽放自己的光芒。学生通过教师的激情演讲感受摔跤赛场上的风云,摔跤选手之间的较量让学生们一个个都热血沸腾,从而有效地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在网络上查询一些摔跤资料并进行知识总结,在下一节课堂上进行演讲,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摔跤选手,也可以调查蒙古族摔跤的发展史,也可以对摔跤服饰的各个样式进行调查,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蒙古族摔跤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学习,掌握各种摔跤技巧,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通过这种方式将体育课程打造成高效的智慧课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将蒙古族摔跤传统武学融入到中学生的日常锻炼中,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3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教学策略

蒙古族摔跤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学习是较为困难的,因为他的形式和技巧有很多种且不是学生在平日中经常接触到的一项体育活动,因此这就让蒙古族摔跤这一传统武学在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在开展上困难重重。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学习速度较快,手脚和脑子能够跟上节奏,对于教师所教的摔跤步骤能够及时跟上。但是同样也存在一部分学生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差,手上和脚上的动作跟不上脑海中想象的动作,就让他们在学习摔跤动作的时候就会时常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必须要是先观察好学生的个人情况,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学习的摔跤知识并掌握摔跤技巧。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且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的心理不上受到伤害。有的学生可能心理素质较差一时半会儿学不会摔跤动作会着急并且自我怀疑,此时教师就要做好安抚工作,积极鼓励每位学生引导他们跟上教师的节奏,展开摔跤技巧的学习。以此下来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摔跤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并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通过前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记录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三组,A组为肢体协调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B组为肢体协调能力和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C组为肢体协调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分组完毕后教师结合每一组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摔跤动作的学习。蒙古族摔跤其有很多特点,首先它是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来制定的相应规则,摔跤选手不会受到地区、体重的限制,比赛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输者出局。参赛的摔跤选手的人数必须是2的某次平方数,比如8、16、32、64等。在规则说清楚后教师对摔跤技巧讲解,学生们在摔跤时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很多动作,但是不能打脸、不能碰到对方的耳朵、眼睛以及鼻子,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捉住对方的肩膀或者搂住对方的腰,但是不能够抱对方的腿,也不能够袭击对方突然从背后将人撂倒。然后教师利用图片的形式将每个动作进行分解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小组之间两人自由成组进行摔跤练习,教师在一旁进行观察指正学生的动作,在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针对每一小组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之处加强练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让每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摔跤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摔跤技巧,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摔跤這一传统武学的有趣之处。

2.4 开展小组活动竞赛,锻炼学生力量素质

蒙古族摔跤是一种力量型的运动,这需要学生对力量有一定的把握,在与对方博弈的时候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灵敏度。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体育课堂通常是一周一两节课,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一直跟不上,对于蒙古族摔跤这种活动就较难开展。有的学生会认为这项活动比较无聊,使用的都是蛮力,这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肌肉,增强学生的力量素质,让学生身体的各个机能得到训练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中学生的自尊心往往是最强的,他们更好面子不喜欢丢脸,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让学生的心思放到蒙古族摔跤上,加强自身身体的锻炼。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竞赛让小组之间进行比拼,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锻炼蒙古族摔跤。同时,在摔跤比赛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拉伸运动,让学生的肌肉得到良好的伸展,放松肌肉提高自身的灵敏度。摔跤运动对学生的底盘核心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两人对抗的时候要将自身的身体控制好,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平衡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的知识更加标准,可以利用平衡木、滚轮前进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利用蹲马步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下体核心,从而为摔跤训练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身体上的每个肌肉得到锻炼还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改变蒙古族摔跤的训练方式,教学核心不再是摔跤的各种技巧和动作花样而是将重点放到学生的力量素质方面,让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的体能展开训练,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活动手脚,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训练工具或者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完成体能训练。这样既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够丰富课堂活动形式,锻炼学生的力量素质。在学生训练结束后教师开展小组活动竞赛,班级上的学生自动分为两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摔跤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组内成员自己讨论竞争策略,把握好进攻、防守和反攻的关键节点,能够一招制敌,这个过程也是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对方的招式制定相应的策略,在赛场上学生要具备反击意识,对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提高自身技术的连贯度,将长久以来的学习效果在这场比赛中进行展示。学生通过比赛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课下能够及时的解决,并且在比赛中也能够从对方的身上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珍惜这一场竞赛活动,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摔跤水平,让自己在这场比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产生了竞争意识,能够为了团体的荣誉进行战斗,也让学生认识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与同伴一起制定对抗策略,一起享受这一场竞赛,不仅让学生对蒙古族摔跤有了新的看法还让学生之间的距离再一次拉近,使得整个课堂氛围越来越好。

3 总结

综上所述,蒙古族摔跤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蕴涵着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让学生学习蒙古族摔跤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为了让学生重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地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摔跤的兴趣,让学生的力量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将复杂的蒙古族摔跤动作进行拆分,方便学生理解记忆。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武学蒙古族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怀瑾武学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老传统当传承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