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分层教学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023-01-23朱志华

当代体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分层体育

朱志华

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在这种情况之下,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对于小学体育的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还要对教学实行考评的方式,从而对小学体育的改革有所成效。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体育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更新授课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分层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将体育学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1 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层教学是根据教育对象实际分层教学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实行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知识迁移能力等方面科学对学生分组,将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分层教学,针对性的进行小班化教学。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小学体育分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及身体素质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效划分。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实施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增强其自信心。

个体差异决定人达到的发展水平。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激励形式,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教师要鼓励高层次的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发展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弊端是分层标准不明确,基准点单一,会降低学生的成就感。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锻炼身体同时发展兴趣爱好,如可将体育项目分为足篮乒羽,健身操等,根据分层教学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兼顾锻炼身体,发展健康身心素质等体育教学目标。

2 分层教学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教学已经不适应了当代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是教育改革提出来的新要求,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新课改的亮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具有个性化的教育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尤其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要加以重视,在核心素养当中,摒弃过去的大锅饭或者说一刀切的模式,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中去,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而分层教学又是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也无法采用个性化的教育,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分层体育教学法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相关的体育教育,使得各个不同身体基础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得到更全面的教育。通过将体育分层的措施贯穿到整个教育的环节当中去,才能达到新课改的目的,使学生在兴趣下接受体育分层教育,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分层教学对学生有利,对教育发展有利,只有不断采用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使新课改能够顺利地推进下去,使体育教育能够健康发展下去。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课程的发展体系中,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体育课程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得有限。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上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进行锻炼时,难以体会到乐趣,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的心理。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學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体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一些学生便会失去学习体育学科的积极性和信心。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体育课程往往是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伤害最多的地方,有的体育教师为了规避风险,在体育课堂上减少了对促进学生体质发展有帮助的运动项目,从而使本学科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基于素质教学理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体育学科学习上的差异性,并采用分层教学法,使其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科素养,将体育学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4 利用分层教学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

4.1 利用分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我们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推进,提高师生的教学素养,增强师生的分层教学操作能力,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最终形成一整套为系统提升区域内小学生体育课效率而设计的、系统的小学班级教学模式,开展提升小学生体育课教学效率的分层教学课程,形成本区特色的班级分层教学,促进我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4.2 创设新颖运动主题,发展学生个性优势

在分层合作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依据各小组的特长、爱好、兴趣等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体育运动主题,鼓励不同层次的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合作,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互动环境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体育潜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分层教学中,合理设计不同难度的训练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在分层项目体育运动中有所收获,让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水平,有效实现体育技能、思想品质、创新精神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升。例如,教学排球时,教师依据学生的特长、兴趣、技能、特点,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若干小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鼓励学生自己判断担任的最佳位置,最大限度缩小各小组成员之间的水平差距。其中,垫球、传球、扣球、发球、拦网可进行分段式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运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各小组内分别担任主攻手、副攻手、二传手、自由人、接应二传等不同角色,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练习中,形成良好的集体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练习的过程中要巡回指导,让学生自主体会技术性动作的特点,促使学生之间通过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加深对排球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竞技合作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排球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

教师在体育训练中,还可创设游戏竞赛主题,组织各小组之间运用技巧,开展排球接力比赛。教师:“怎样才能使球不落地更快、更高效地垫到对面的终点?”教师鼓励学生在具有竞技性的趣味主题活动中,主动穿插正规垫球动作,夹臂、提肩送臂,脚部动作蹬、移、跟等动作技术要点,让不同层次不同小组之间的成员,利用身体协调力量,将排球用垫球的技术运送到指定的位置。教师要尽量为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创造发展条件和机会。比如,将A层次体育运动水平较强的学生和B层次的学生共同划分为同一小组,并细致地为每个小组提出科学的练习目标,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的实践运动体验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提高体育运动技能。

教师要通过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在自主趣味的体育运动中,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并且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给予学生相应的启发、帮助、理解和支持,实现技战术水平、体育精神与意志品质的发展提升。

4.3 分层教学进行指引

小学体育新课标指出,体育教学需要强健学生身体、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在这个总目标的基础上,体育教师需要在不同阶段划分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且逐渐细化到每一次上课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进行体育基础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基本玩法和规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划分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身体素质强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完成更多的活动次数、活动距离、活动时间。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则需要降低体育活动的强度,让体育运动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

4.4 结合知识内容,进行分层提问

体育学科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对体育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与能力,也要使其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和知识技能。由于体育学科并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对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讲解完运动技巧后,可以采用分层提问的方式,检验听课的效果,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听课状况进行有效的掌握,调整授课方案。对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依据具体学情采用分层提问的方式,优化学习效果,发挥本学科的积极作用。

4.5 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意识

在对小学生进行体育分层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以及对体育学习的正确态度。由于我国受传统教学的思想影响比较深。大多数的学校以及家长还是将分数放在第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很重视,学生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健康意识并不是太重要,尤其缺乏积极锻炼的习惯,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主要的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没有健康的意识,第二个没有积极锻炼的习惯。在体育分层教学的过程当中,就是要将不同的学生进行一个分组,这些不同的学生要从性别上,年龄上,身高,体重以及各种运动能力上面进行一个有层次的划分。在性别上的划分,一定要将男女学生进行分组,传统的体育课是男女学生混合在一起上体育课,最终导致男学生在体育课玩的很欢,而女学生只是在一旁观看,由于男生与女生的生理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说在体育课当中男生所进行的体育训练以及女生进行了体育训练是不相同的,只有将这两者进行分组才能更好地分别进行体育训练。同样,年龄分组也一样,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分开上体育课。最重要的是根据兴趣不同进行分组,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学生找到兴趣相同的队友,从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加。体育分组之后,体育教师就要对各个组员提出要求,比如身体素质好的教师就要对这些学生提出更高的体育锻炼的要求,从而达到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的习惯。对于那些身体条件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采用激励的措施来发挥这个组员的潜能,同样的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就要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让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从而对体育产生兴趣。通过分层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从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就是分层教学的意义所在。

4.6 體育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分层次教学需要教师按照递进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分组,除了身体素质条件、健康状况、体育兴趣、运动基础这些基本的条件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其他的标准,比如学生的意志品格、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分层,首先,就是要保证分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篮球时,教师按照学生的篮球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组。一些学生参与了篮球兴趣班,掌握基础的篮球运动方法,教师将这部分学生划分为一组,并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进行篮球比赛;一些学生没有篮球基础,教师将其划分为另外一个层次,也同样分成不同小组,通过篮球游戏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篮球跳跃、传球等基本能力。在这种分层模式下,具备篮球基础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篮球运动的规则,形成篮球竞技意识。不具备篮球基础的同学则是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篮球运动的趣味,并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得到身心的双重放松;其次,就是需要保持分层的灵活性。对学生展开分层次教学不能够一成不变,因为通过一个又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个学生不能长时间处于同样一个层次内,教师要灵活地调整学生的层次,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认真进行体育活动就能得到进步和提升,使学生通过学习体育感受到成就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是需要确保各个层次之间是连续、递进的关系。教师要重视不同层次的衔接,让学生明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让学生抱着一种“升级打怪”的心态学习体育,在克服一个个困难、完成一个个目标之后获得升级。

4.7 完善评价标准

应用分层教学,教师应结合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层次越高,评价标准也应随之提升。同时,教师的评价标准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另外,教师还应制定阶段性的评价标准,以周或者月为单位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学生最初的学情,这样通过对比可以更好的体现出学生的进步,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对于学生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主要动力。此外,在评价标准中,教师要由之前的说教式评价转变为赏识性评价,多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而不能只看到学生的体育训练能力,比如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技巧、团结同学情况、体育竞争意识、德育发展水平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会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这对于他们终身发展帮助都是很大的。

5 结语

分层教学可以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发挥学生体育特长,让学生健康快乐学习成长。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各层次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强化了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由于小学生体能等方面存在差异,组织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灵活使用分层教学法,引导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应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结合体育教学目标,确保实时性观察学生发展动态,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切实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分层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2016体育年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