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

2023-01-23李欢欢

当代体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分层体育教师

李欢欢

1 学生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1.1 身体素质差异

身体素质差异是学生之间不同的重要表现,在小学班级中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高、体质以及健康状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身材魁梧,看起来像中学生的体型,更容易接受体育教育的熏陶,而有的学生则瘦弱娇小,在体育训练中往往不能跟上教师的训练进度。导致学生存在身体素质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不仅包括遗传方面的因素,还有学生生活习惯以及饮食条件的影响。如果学生家长身材魁梧,学生一般也会遗传父母基因,所以体质较好,并且生活习惯和饮食条件也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欧洲与亚洲人种在身体素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饮食条件,欧洲人从小吃牛肉较多,所以骨骼肌肉相对发达。

1.2 智力差异

智力差异也是学生不同的表现,在一个班级中总有部分学生智力超常,能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将任务完成,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始终不能理解知識点内容。导致学生产生智力差异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和后天学习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人们常说“勤能补拙”,学生如果在智力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后期学习努力缩小差异的,所以后天努力程度是影响学生智力差异的主要因素。

1.3 个性差异

个性差异也是学生存在差异的重要表现,比如部分学生生性活泼,善于表达,对于一切事物都十分感兴趣,而部分学生则性格孤僻,喜欢独处,导致学生个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果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家庭环境中,学生也会养成开朗的性格,反之学生则可能会表现出性格孤僻,不爱交流,所以个性差异会对学生今后的体育训练和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小学体育进行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2.1 能够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学生在智力、身体素质以及个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不能抹杀他们先天存在的不同,所以小学体育进行分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保护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对于身体素质过硬的学生,教师通过给予分层次的指导,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挖掘学生潜在的运动价值,锻炼学生的意志,而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激发他们运动训练的激情,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并自主进行简单的训练。

2.2 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过去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为了照顾不同学生的现实情况,所以会给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项目,这虽然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但是也在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还要进行最简单的运动项目训练,浪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而身体素质偏弱的学生则需要接受难度较大的训练项目,这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为此,小学体育进行分层训练,相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小组中,教师不用再像分层之前一样,既要照顾优秀的学生还要照顾训练困难的学生,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

2.3 可以给学生搭建奋斗的“阶梯”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主观的认识,当教师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之后,优势小组中高手云集,他们都具有较强的运动天赋和身体素质,所以都不甘示弱,往往会产生竞争意识,这样更有利于在小组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从而激发他们奋斗的激情。而劣势小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偏弱,在这个小组中的学生会自觉向优势小组学生看起,认识到自身与其他同学存在的差异,从而调整心理状态,投入到紧张的体育训练活动中去。

3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对分层教学的重视程度

意识是指导行为的重要条件,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对于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只有加强对分层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分层教学放在重要位置,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体育训练与发展的需要。体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备受关注的一门学科,因为体育学科的实施情况与学生的体质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十分注重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体育教育工作者开始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工作,从而协调了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在当前部分体育教师对分层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可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并且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不断加大,分层教学难免会占用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导致教师对分层教学重视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3.2 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不同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以及身体素质,但是在当前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在分层教学中不能正确地判断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没有运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部分地区学校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培训方面做得不到位,教师缺乏上升的渠道,综合素质也难以提升。并且部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没有认识到新时代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环,不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3.3 忽视学生差异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长环境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身体素质也不同,各方面的不同也决定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加强分层教学的应用等等。但是在当前部分体育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性,体育教学质量也难以保障。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4 分层教学流于形式

分层教学适应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少体育教师也意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在开展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理解分层教学的实际含义,简单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缺乏对学生科学的分析,这也就导致分层教学流于形式,阻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分层教学不单纯地是一种形式,更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将其落实,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落实分层教学工作内容,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3.5 学校对体育教学的投资力度不足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也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分层教学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如果缺乏资金支持,分层教学工作将会难以开展。但是在当前学校在投资方面更加关注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主要科目教学,却很少在体育教学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这也就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因为资金不足受到影响。资金不足,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中困难重重,教学质量更难以保障。

4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

4.1 根据学生差异设定分层目标

上面我们已经初步分析了小学阶段学生存在的差异,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策略显然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差异设定分层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田径训练是体育课堂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骨骼增长,磨炼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所以在小学体育训练中进行田径训练十分必要。田径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但是当前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设定分层目标,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田径训练。对于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教师规定学生每天完成800米的跑步训练,并且要求这部分学生争取在100米上有提高,200米成绩更新幅度1到2秒,400米成绩更新幅度为5到6秒。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要完成500米的跑步训练,并争取在100米跑步上有所提高,在200米跑步时间上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降低时间。教师通过制定分层目标,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体育训练,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4.2 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当教师给学生设立分层目标之后,教师要根据分层目标进行分层教学,这也是贯彻分层教学的重要表现。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避免学生逃避高强度体育训练而接受低强度的训练。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这样可以保障分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当学生分组完成后,将身体素质较强的一组编为A组,身体素质偏弱的一组编为B组,教师要对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工作。A组学生在训练中因为自身在身体素质上有较强的优势,所以会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教师对这组学生要引入批评机制,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给学生提出较高的训练目标,通过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防止学生的自满心理,正视自身的不足。而对于B组学生,他们身体素质偏弱,所以在训练中经常会出现缺乏自信、怯懦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与A组截然不同的教学策略,适时地引入激励机制,保护学生训练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训练中的进步,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4.3 根据学生差异开展分层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训练结果的一个反馈,也是对后期学生进行训练的一个指导,教师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会给学生后期的训练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开展分层评价。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是采用绝对性评价,这种以合格线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容易打击后进生的训练激情,所以教師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绝对评价为分层评价。比如在田径训练中,教师对A组和B组学生的训练情况不仅在同一个班级中进行对比评价,而且还要在同一个层次内进行对比和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与不同年龄段和同年龄段同学之间的差异,从而调整自己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分层评价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普适性,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对它的运用,使其在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发挥作用,给学生以更加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始终对训练抱有热情。

4.4 根据学生差异,课后作业分层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体育教学工作来说也是如此,教师通过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锻炼的任务可以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并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作业内容设计上应该遵循两个原则:首先,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能够给学生含糊其辞的指导,比如当天课上训练的内容是田径项目,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体操或者球类的项目,应该使课余训练内容与课上训练进行有效地协调,从而保障训练内容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针对上课训练内容给学生布置100米短跑、200米短跑的项目,使学生对课上内容进行巩固。其次,应该坚持层次性。因为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作业布置上也应该各有侧重。对于优势小组教师要在作业预留的难度上增加要求,而对于劣势小组,教师要适当降低对其的要求。

4.5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影响体育分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教育部门应该做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针对体育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学校内部应该做好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工作,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成绩进行重点考核,对于在考核中成绩不理想的人员应该给予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而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使教师认识到自身与其他教师存在的差异,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后,教师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对分层教学理论的研究并注重理论的实践,从而满足当下体育教育工作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4.6 加大对分层教学的重视程度

分层教学对促进体育教学工作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分层教学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分层教学在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其次,我国应该加强体育分层教学的宣传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相关部门要加强现代信息传播媒介的应用,向体育教师宣传分层教学的相关知识,使教师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主动落实分层教学。

5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身体素质、智力以及个性上会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必要的教学策略,保护每个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愉悦的训练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科学的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作者单位: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店地小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分层体育教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