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育人内在机理初探

2023-01-23马强

当代体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育人校园

马强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改革,课程标准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标准要求高校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精神,进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高校要想对体育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做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关键工作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意义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育人功能的内在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几条关于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的措施,希望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文化是思想上的知识,是对于精神境界和个人修养的提高,是指导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进文化能够在强健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个人修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文化是实现当前高校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能够帮助学校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还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校体育文化还具有育人的功能,体育文化能够通过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播哲学思想和人生道理,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思想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1.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

高校体育文化中最重要的育人功能就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功能。第一,体育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运动耐力和骨骼发育,促进学生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全身上下都运动起来,并通过运动加强身体器官的灵活运作和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发泄情绪,舒缓心理压力。根据医学研究现实,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内会分泌大量多巴胺,容易让人产生兴奋情绪。因此,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能够舒缓学习中、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第三,学生通过观看体育运动也能够得到情绪上的转换和调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学生通过观看篮球比赛,能够在灵活的运球技巧以及比分等多方面因素上获得情绪的调节和转换,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功能

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还处于较为青涩和迷茫的状态。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稳定下来,极其容易受到负面信息以及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而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诉问题。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通过体育文化中的体育精神打造良好的校園环境。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文化中学习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优化学生自身的观念和思想,进而培养学生抵御不良思想并不受其影响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体育文化中不轻言放弃的体育精神,不仅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能引导学生坚持跑完最后一圈,还能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指导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在学生的生活中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逃避,要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功能。

2 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高校体育文化对于高校实现其教学目标以及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体育文化中具有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等体育精神,还有蕴含着各种体育运动的魅力。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运动向学生宣传体育精神,有利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的1000米长跑就能够向学生宣传不轻言放弃的体育精神,而这个体育精神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适用于体育活动中,对于学习、工作都完全适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能够让学生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想到不轻言放弃,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体育文化中拼搏进取、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等体育精神对于优化体育教育、完善高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思想道德都具有重要作用。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的参与度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具体而言,体育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内容制定体育教学活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内容中的体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限制和约束,无法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也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高校体育文化能够打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其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此外,高校体育文化还能够丰富体育课堂,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育人功能将体育精神传播给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育人的内化分析

内化具体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较多认可和肯定所产生的整体意识通过对个人进行反复宣传和说服,使整体意识变为个人意识的过程。而育人的内化就是指通过向学生传宣经过社会上大部分人肯定和认可的价值理念或者人生道理,并在不断反复的宣传与劝说中使其成为学生个人意识的一部分的过程。育人的内化实际上可以说是学生自身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学生面对教师所传播的哲学道理,首先要具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对于教师所传播道理的理解,然后在赞成和认可这个道理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将教师传播的哲学道理内化为自己所掌握的,并将这个哲学道理变为自己的标准和准则。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化就是将体育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奋勇拼搏、坚持不懈等各种思想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精神,并这些思想精神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人生准则,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内化并非对学生开展无差别的内化。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经历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育文化内化时应该更多注重学生的反馈,而并非一味进行宣传和劝说。只有充分重视起学生的反馈意见,然后对所宣传的理念以及精神以及宣传方式进行调整,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体育文化的内化,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4 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的措施

4.1 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文化以及育人的重视

高校文化中包含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还能够帮助体育教师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帮助学校实现教学目标,推动学校更好的发展。而体育教学文化以体育课程为渠道,以体育教学活动以及体育教学器材为载体,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个人修养。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文化以及育人功能的重视程度,让体育教师树立起体育文化能够育人的教学理念。此外,体育教师还应该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氛围,让体育文化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在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及育人功能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自主选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个人修养。此外,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应该积极开展体育知识的学习,并紧跟时代潮流,改进和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提高个人修养。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素养。体育教师只有在体育教学中充分重视起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到最大化,才能够更好的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及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3 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高校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及育人功能,应该做好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工作并加大宣传力度。高校应该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力度宣传校园体育文化,并将校园体育文化与当下社会热点事件有机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关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而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个人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应该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体育文化活动中了解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其次,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化以及发展的个性化。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加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最后,加强传统民族體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充分融合,通过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向学生宣传体育文化,并且通过体育文化对学生群体发挥育人功能,进而扩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思想境界。

4.4 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

为了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育人功能,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进而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育人功能。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建立起完善的体育文化宣传制度、制定体育文化宣传方案、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进行体育文化宣传。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教务平台对体育文化进行宣传,同时还可以将体育文化的内涵、意义以及与体育文化有关的活动项目等放在学校教务平台上进行宣传,这不仅能够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还能够与学生之间就体育文化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对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以及育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校可以在校园内部建造具有体育精神的人物雕像或者宣传标志,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宣传氛围,深化体育文化对于学生在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上的影响,进而更好的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育人工作。高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文化宣传志愿者活动,通过招集体育文化宣传志愿者,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及所传达的体育精神,从而在学生群体内部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推动体育文化建设。高校还应该改善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加大体育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习体育文化,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和道德水平,以加强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和育人工作。

4.5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运动场、运动器材是传播体育文化的基本载体,完善的体育设施才能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体来说,完善的体育设施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要想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和育人功能,就必须要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申请教育资金、与企业进行联合教学等方式获取教学资金对体育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建与更新,并引进一批最新的体育器材以及受学生群体欢迎的运动器材。其次,学校还可以修建符合学生运动需求的健身房以及运动馆,扩大学生运动的范围和场地,以满足广大学生群体的运动需求。最后,学校还应该注重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提高体育场馆的多样性和使用率,让体育场馆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最大价值。学校还可以制定场馆使用规则,学生可以通过提交申请在周六周日也能照常使用体育场馆和运动设备。高校只有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才能让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进而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和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改革,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是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还代表着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具有深刻含义的人生道理以及哲学道理,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进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还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观念、看待问题的角度、道德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要充分重视起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在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育人功能时,注重关注思想境界方面的建设,并将其与高校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以及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融合。高校只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及育人功能,才能够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均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光猪圈健身)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育人校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