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

2023-01-23龚珊珊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双减初中语文

龚珊珊

(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直以来,语文学科始终位居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作业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闭环环节。千万不可小觑语文作业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科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科学合的作业设计,既可以将语文课堂教学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延展,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对作业量进行合理掌控,丰富和扩展作业内容,力争发挥语文作业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1.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作业的价值取向过于单一

所谓价值取向单一是指更加侧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拓展。相比无忧无虑的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犹如迈向了更高阶梯,面对的世界更加复杂却也更加精彩,学习压力加倍提升也是意料中事[1]。近年来,国家对教育领域的改革可谓是大刀阔斧,尤其是“五五分流”政策的落地,牵动着上百万家长的心,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考落榜,因而对孩子的学习一刻也不放松。为了更好地迎合中考要求,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弊端日益显著,那就是勤“写”苦“练”,作业内容完全以中考为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孩子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阅读理解,写不完的字词,还有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的练笔写作。面对这么沉重的作业压力,有些学生甚至开始怀疑学习的意义,更有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心理防线彻底被击碎,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虽然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但是这种以迎合中考为目的的语文作业设计与新课改理念完全背道而驰,空有一身理论,却得不到相应的实践,和“纸上谈兵”并无区别。

1.2 单一的作业形式

有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初中语文作业内容更注重于书写训练,思维训练内容极度匮乏。对于初中生而言,单一的作业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对语文作业抱有“应付”心态,导致语文作业的作用最终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如此,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论是在思维能力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方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单一的作业形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抵抗心理,不利于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

1.3 作业内容缺乏层次性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学生数学思维非常强,但是对作文写作却一筹莫展;有的学生出口成章,但是面对物理化却缴库不跌;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学习能力不是很突出,但是总是能冒出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等。所以想要让学生成才,并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对待所有学生[3]。然而根据目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来看,大多语文教师普遍采用同一个标准,布置的作业缺乏层次性,严重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站在教师的角度,这样设计作业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且便于批阅;站在学生的角度,这种作业的设计方式极度缺乏科学性,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完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作业缺乏挑战,对其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很大制约;而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却一筹莫展,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完成作业,长此以往,逐渐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想要充分发挥作业的巩固和拓展作用,则需要教师苦下功夫,精心设计作业内容,让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能力提升。

2.“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2.1 合理设计,充分体现语文作业内容的层次性

有相关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力是期限的,并不是永久的。初中生的大脑尚未发展成熟,记忆能力不是很强,习惯选择性记忆,意思是说,大多学生对印象比较深刻的事物能够长久记忆,反之,对于那些印象不太深刻的事物往往转眼就忘,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强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发挥着重要辅助作用,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从而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对作业进行科学设计,以提高作业的高效性,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作业量不宜过多;二是缩减作业时间;三是能够突出单元教学重难点;四是体现出作业内容的层次性;五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做到的是:一是了解学生个体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作业内容进行针对性、分层性的设计,突出作业内容的难易度,让语文作业成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劲助力[4]。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作业的分层布置,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练习中获得能力提升。首先,前三个作业属于基础性作业,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其次,第四、五个作业属于提高型作业,通过作业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还对学生语言的运用进行了有效锻炼;最后,第六个作业属于拓展型作业,主要针对语文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以单元学习目标为设计的出发点,通过让学生书写自己对家乡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一方面检测学生对文章的解读程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认知视野的拓展,同时也让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2.2 创新作业形式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学好语文,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身感知,也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新时期发展形势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课堂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渠道,互联网、多媒体的盛行,开阔了学生眼界,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正因为如此,单一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并且单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容易让课堂沦为“一潭死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而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向着能力转化。因此,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向着灵活性、创意性的方向转变,让语文作业成为有力“抓手”,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首先,借助“综合性”学习,布置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语文作业。 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化遗产申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业设计如下[5]:(1)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对“苏州园林”的人文历史、代表性景观、相关诗文等内容进行搜集与整理;(2)要求学生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料,加深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理解,然后以游客的身份对“苏州园林”美的内涵进行鉴赏,并将“苏州园林”景观、时代风貌以及自己的感悟书写下来;(3)以访问专业人士或搜索专业文献资料的方式,了解并撰写“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价值;(4)撰写《苏州园林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虽然这样的作业设计极具创意,也足够内涵,但是对于社会阅历比较缺乏的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让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团队力量带动个体,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实践锻炼,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各类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3 精选作业内容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符合以下几点[6]:一是要着重突出基础性。如生字词积累、文本思路梳理、片段写作等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二是要强调典型性。如根据文体特征对阅读作业进行相应的设计,或者根据语言现象进行归类梳理作业的设计等,从而促进知识迁移;三是要凸显探究性。如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创意理解,又或者是通过必读多个文本用自己的语言作出结论等,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整合与探究,深刻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四是要讲究整体性。如分析与研究单元课文间的关联性,又或者研习单元专题任务等。这样一来,可有效避免碎片化,加强作业结构的整体性。比如,在设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应结合实际学情,做好对作业时间和难度的把控,为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作业内容可以是预习内容,也可以是复习内容,还可以是巩固类内容,总之,充分发挥语文作业的延展作用和辅助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得以充分发挥。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应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主线,布置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的语文作业,提高语文作业的“含金量”,减少作业量,让学生的潜能在作业练习中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学情,精心为学生布置一些“自主型”、“创新型”、“探究型”作业,避免作业形式的单一化,有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调动,充分发挥语文作业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在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其语文核心素养也获得了有效锻炼,这也是“双减”政策下对语文作业的硬性要求。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双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苏州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