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管理效能提升路径的探析

2023-01-22张慧玲周晓光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绩效评价评价

张慧玲 周晓光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处,杭州 311300)

科研创新是国家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当前,我国有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高校,有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在高校,有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十三五”以来,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数量占比为70%以上、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数量占比为60%以上;在历届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项目中,有50%由高校牵头完成[1]。

高校科研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科研方向的确定等方面具有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职责,在科研规划的制定、科研项目申报和验收的组织、科研任务的落实和协调等方面承担直接领导的职责[2]。可见,科研管理效能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效能是实现高校科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必然途径,更是高校深化改革、实现综合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校科研管理效能是指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等管理资源投入,采取优化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提供契合学校科研发展和人们需要的管理成果产出[3]。影响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管理决策、组织运行、管理人员、管理手段等因素[3]。近年来,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①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综合素质不高;②科研管理体制僵化;③科研管理组织冗杂、架构不合理;④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未充分发挥效能,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低;⑤科研绩效评价体制落后,科研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4-7]。为此,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提升科研管理效能的路径。

一、培养主动服务意识,打造高素质科研管理队伍

高校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和最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高校科研的发展[8]。这就要求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转变被动管理的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努力提升服务科研的能力,从而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最优质的综合管理服务。

(一)培养牢固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为高校科研服务、为同级部门和下属单位服务、为高校科研人员服务。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要树立以科研人员为本、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由“以我为本”转变为“以客为尊”,想科研人员之所想、急科研人员之所急,力所能及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方便,做到“不推诿、不拖拉”;要立足于国家创新需要和高校科学研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由“说教者”向“指导者”的角色转变,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做到“轻权益、重效益,少说教、多指导,去浮躁、存耐心”。

(二)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如果说服务意识是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软实力”,那么业务知识的掌握就是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硬实力”。所以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仅仅具有主动服务的意识是不够的,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首先,要通过培训使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熟知国家、省部委和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准确把握政策精髓并较好地落实在实际业务中,保证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规范合规。尤其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具备对各类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申报书撰写的注意事项、科研成果登记及管理等与科研人员密切相关的日常事务予以指导的能力。

其次,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推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加强一线管理队伍的业务知识培训,采取会议、讲座、培训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和学科秘书等一线管理人员学习学校的科研发展规划、管理措施、具体流程等,使其在日常科研管理中能够把好第一关。

二、以更高的站位制定科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更多的是忙于项目申报、成果登记、经费管理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往往是“重立项、轻管理,成果多、转化少,忙应付、缺引导”,从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被动、无序的疲于应付的状态。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态,使高校的科研管理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应注重科研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其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所谓“管”,主要是指制定引导科研工作的路线和方向,以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所谓“理”,主要是指熟悉和理顺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9]。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好科研发展的“舵”

高校科研人员仅仅凭借自身的兴趣特长或有限的社会需求信息,并不能很好地将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造成研究成果难以转化或成果产业化困难等问题。因此,高校的科研管理应在日常事务性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宏观调控,将更多的力量放在“掌舵”上,积极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开展与“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相关的科学研究,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努力开拓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高校要拓展基础研究投入渠道,努力获取多元化的科研经费投入,不仅要争取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重大专项、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资助的纵向科研课题,而且要积极与企业、社会团体等合作,获得横向科研项目以及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要积极探索利用企业和社会等资本,多形式拓展科研经费的来源,构建长期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机制[10-11]。

其次,高校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一方面通过派遣中长期出国访问学者、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赴国际科技组织任职等方式培养国际型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创新合作交流形式,以科技研发合作为纽带,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中外联合实验室或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形成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在交流中开展合作,在合作中拉长“长板”、补齐“短板”[11]。

(二)围绕高校发展战略,突出科研发展重点

首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学校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学科优势和研究特长,制定科研发展的布局和规划方案,明晰科研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科研发展规划在日常科研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其次,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通过制定科研规划摸清学校的科研“家底”,明确科研项目、平台团队、科研成果等科研指标的发展任务,进一步凝练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将人、财、物等科研创新资源向科研发展的重点领域集聚,使高校科研人员能够紧密围绕科研发展重点开展研究,从而有效提高科研组织化程度,形成科研合力,使有限的科研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最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针对科研发展重点领域,指导和协调多学科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强化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从而建立起高效的跨界协作、协同攻关、合作共赢机制[11]。

三、合理设置组织构架,建设高效协同的科研管理组织体系

协同创新,不单是技术层面的概念,更是战略层面的概念;不仅是简单的科研组织模式,更是科研创新的新形态;不只是实现创新的途径,更是贯穿创新整个过程的指导思想[12]。协同创新,根本是“创新”,目标是“同”,关键是“协”。其中“协”不仅仅体现于学术活动中的联合攻关、团队协作等,还要求科研管理组织形式适应科研活动的变化,以实现协调化运作管理。

(一)强化纵向支撑管理,形成“一盘棋”科研管理格局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组织构架为纵向一贯到底的模式,形成的是“科研处(院)—院(系)—学科(教研室)”3级“塔”状组织结构。这种科研管理组织模式与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相适应,有利于营建“上下一条线、劲往一处使”的工作状态。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应强化纵向支撑管理,以“一盘棋”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纵向科研管理组织结构中各个“支点”的作用。

1.科研处要发挥好统筹、协调、引领的作用,引导好高校科研发展的“方向”。为此,科研处应改变原有的组织架构,根据科研项目性质设立基础研究项目办公室、产学研合作项目办公室、成果转化项目办公室、学术交流项目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等组织机构;在根据工作量大小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同时,推行分组制,保证每组至少有2名工作人员,以确保科研管理的效能[13]。

2.院(系)是承担高校科研发展任务的主体,并不是简单传达、布置科研任务的载体,需要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高校科研发展的“落实”工作。为此,院(系)要根据科研项目管理环节设立课题管理小组、科研平台管理小组、综合计划小组和综合办公室,并依据科研管理任务量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推行分组制。

3.学科(教研室)是承担高校科研发展任务的基层组织,需要根据学科的科研发展方向与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对接。为此,学科要在“四个面向”引领下,根据学校确定的科研发展重点领域设置不同的研究小组或团队;同时,积极加强与其他学科以及不同团队之间的联系,深入挖掘学科的科研发展潜力。

(二)加强横向联合管理,构建跨学科交叉领域研究平台

随着现代知识体系的不断膨胀,以学科分类的知识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高度融合交叉的趋势。传统的纵向管理组织形式已不能有效地满足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强化纵向支撑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横向联合管理,在构建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创新平台的基础上,以研究领域为纽带建立横向科研管理组织。例如,根据高校发展规划确定的重要研究领域,组建若干“学科交叉中心”作为横向科研管理组织,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的科研资源,促进交叉学科领域的兴起;同时,以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项目为主体,以“项目”凝聚人才,以“领域”统领方向,进行“抱团作战”,以适应现代社会知识体系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学科交叉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高校的横向科研管理组织,要以明确的目标组织课题,以多学科交叉、多个研究小组并行的形式组织开展研究;要为每个研究小组设置相对集中但不重叠的课题,并在整个研究周期中不断予以调整和优化。中心可实行团队带头人责任制,团队的各项工作由带头人统筹管理。

为了保证中心的良好发展,首先,高校应给予中心每年定额的资金投入,持续期限可以为5~10年,同时要求中心每年提供年度报告,由学校每3年组织一次检查或评价[14]。其次,高校应构建激励协同创新的科研评价机制。高校在重视培养团队科研带头人的同时,更要激发每名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和创新力,采取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对团队成员的贡献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全体团队成员从事科研的成就感和幸福感[15]。因此,高校要坚持协同导向,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积极建立引导团结协助、协同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科研评价体系;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和专业以及不同层次和岗位的科技人员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侧重不同的分类科研评价标准,并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16]。

四、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科研管理的数字化改革

随着高校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使科研管理人员整日忙于日常事务,从而造成科研管理效能难以有效提升。而信息化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是提高科研管理效能的重要工具。同时,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科研人员所掌握信息的更新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而及时更新高校科研数据库是保障科研人员掌握研究领域最新动态的主要手段。

(一)开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规范化和便捷化

高校科研管理的观念、手段、方法应根据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和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以顺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从而推动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本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看待教育环境的变化,克服惯性思维,摒弃陈旧思维方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照搬照抄书本,不照搬照抄过时的老方法和老内容,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丰富管理手段和方法,优化服务方式。

良好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科研项目和成果全流程网络化管理、智能化绩效考核、科研财务自动化、数据上报便捷化、一站式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等,从而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和系统化。这不仅能够使科研人员快捷、便利地完成各项科研信息查询和递交工作,而且能够实现各项管理数据信息的有效集成、共享和交流,落实数字化服务,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因此,高校应根据科研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模式开发和建设信息化科研管理系统。

一是要做到规范先行。高校要了解掌握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有章可循[6]。

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要遵循兼顾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的需求、积极增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与高校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有机统一等原则,从而有效地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使教职工的使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6,17];同时,要明确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整体出发制定阶段化目标,从而循序渐进地分步推进,尽量避免因急躁冒进导致失误而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18]。

三是高校要在经费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长期支持,为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后续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6,18]。

(二)及时更新科研数据库,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

只有获取足量的、最新的科研信息,高校科研人员才能更好地开展高质量的科研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水平的创新性科学研究。满足科研人员信息需要的程度将直接影响高校的科研水平。因此,首先,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构建科研数据库共享平台,及时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提高科研信息的准确率[6];同时,应协同校图书馆购置中国知网、SCI等数据库,做好科研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服务工作,方便科研人员查找相关资料。

其次,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应针对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在做好一般性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利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对优势学科最新科研进展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并分享给相关科研人员,积极拓展信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应针对学校确定的重点研究领域,有计划有目的地提供若干次专题化深层次的科研信息服务,引导广大科研人员通过科研管理系统获取信息资源。

再次,应有效利用科研数据库为广大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做好查新工作。这既有利于准确评判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创新程度和意义,又有利于规范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行为。

最后,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还应全面覆盖年度科研绩效考核、人才状态数据填报、职称评审、高校科研发展规划、各级各类科技(社科)统计等工作所需要的支撑数据,并加强数据的审核和更新,确保科研数据既能满足科研日常管理的需要又能为各个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凭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重复性工作,并切实提升科研管理和决策支撑的效率[19]。

例如,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启动了“一库一表”工程。其中,“一库”是指建立全面覆盖所有师生信息和资产信息的中心数据库;“一表”是指利用数据互通与共享平台,实现全校师生一年只填“一张表”。“一库一表”工程明显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能,促进了学校科研创新的发展。

五、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高质量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科研绩效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个人和组织。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充分调动高校各学院以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紧密围绕学校确定的发展战略领域展开,有利于创造高校内部和谐的学术氛围,从而保证高校科研总体目标的实现。为此,高校应积极构建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鼓励科研人员专注科研事业,静心笃志、潜心科研,敢想敢干、大胆创新。

(一)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分别针对学院等二级单位和科研团体以及教师个人的科研工作加强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性化的、可量化的、操作性强的评价办法和实施细则,使学院和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有据可依。

1.学院等二级单位和科研团体的科研工作绩效评价

针对学院、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科研创新平台等二级单位和科研组织的科研工作绩效评价,首先不仅要核算科研产出情况,更要核算科研工作的完成情况,乃至核算围绕学校科研发展战略目标产出有效科研成果的情况;其次可以采取分级管理、分层考核的方式,对科研团队或协同创新中心等团体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例如,高校可在对学院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院建立科研考核评价制度和体系;在加强对科研团队负责人的考核的同时,赋予科研团队负责人对相关科研人员实施具体考核的职责,以进一步提升科研工作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切实根据贡献大小定绩效,尽量避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15]。

2.教师个人的科研工作绩效评价

针对教师个人的科研绩效评价,首先要根据教师的岗位职责将科研评价目标分为以教学为主教师的科研目标和以科研为主教师的科研目标两类,并据此区别设定科研项目级别和金额以及论文、专利、著作等成果数量和质量的评价标准;其次,要创立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评价机制,强化以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并逐步建立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有机结合的科研绩效评价体制[10];再次,可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等核算科研工作绩效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单位投入的产出效益等。

此外,由于高校的科研目标不可能细化到每一项科研任务,所以不管是针对学院等二级单位和科研团体还是针对教师个人,在确定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时要解决好不同项目之间、各科研成果之间的等效评价问题。

(二)推进绩效评价公开

公开、透明是推进科研绩效评价公正公平的有力措施和基本渠道。科研绩效评价的公开,不仅是绩效评价内容的公开,更是绩效评价程序的透明化。所谓绩效评价内容公开,就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科研组织或个人的科研目标任务、科研绩效评价流程等内容,以目标责任书等形式予以明确,使科研组织或个人能够在年初或岗位聘任之前就了解自己的科研目标任务和评价办法。所谓绩效评价程序公开,就是在科研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中明确绩效评价的主体、具体操作程序以及各个评价环节的责任人等,使评价流程规范化和透明化,让科研管理评价工作在阳光下正常运行并接受广大科研人员的监督和审视。

为此,首先,高校科研管理评价可以引进专业评价机构,如麦克思公司这样的从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专业机构,委托其对学校整体的科研绩效以及内部各类科研组织的科研绩效等实行独立评价、分析和比较;也可以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创建完善的分类评价机制、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科研绩效分类评价的公平、公开、公正[20]。其次,高校应构建顺畅的科研绩效考核反馈制度,重视考核的反馈与沟通,让科研人员充分了解个人、团队的科研目标期望以及所取得的科研绩效,从而在保证科研绩效考核客观公正的同时切实发挥其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增强科研团队科研创新力的作用。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真正发挥科研绩效考核的作用,高校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应在科研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中根据项目或成果的层级设立不同的奖励等级,避免只重视高级别项目和高水平成果的奖励而忽略小级别项目和成果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扶持,使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起步阶段也能得到经费支持和相应激励,为其后续的科研发展增强信心和动力[15]。

其次,分别针对学院等二级单位和科研团体以及教师个人制定不同的约束机制。对教师个体而言,如果没有完成聘任期的科研任务或者是科研项目没有按期结题,可以在岗位津贴或划拨的项目经费中扣除激励经费或奖励经费;对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各类科研团队等科研组织而言,可以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对建设成效差、科研绩效差的协同创新中心应考虑转型或重新定位乃至进行“破产重组”,对建设成效好、规模效益递增的协同创新中心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经费投入强度。

资助项目: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科研管理效率提升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201942379。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绩效评价评价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