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方法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
2023-01-21赵慧
要根据林业地区实际情况明确林业栽培方法,采取针对性的种植方法,提高林木成活率,确保林业经济效益,为中国林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1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随着林业现代化发展,林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加快林业的发展速度,要重视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避免由于病虫害问题导致林业产业受损,确保林木长势符合要求和标准,充分发挥林业优势,提高林业区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够有效提高林业地区实际价值,推动林业地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生态价值[1]。
2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现状
目前,随着中国林区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要求不断提高,林业栽培种植方法不断优化,从而推动中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主要目的是提高林木存活率,但由于相关种植方法缺乏科学性,导致林木存活率无法得到基本保障。另外,大部分林区病虫害问题频发,整体治理难度较大,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3 林业栽培方法
3.1 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维护良好的种植环境
为了确保林区可持续发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从环境因素出发,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确保林业资源的合理分配,维护林区种植环境。不同地区林业环境不同,为了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林区要综合分析各项环境因素,确保树木类型符合环境要求和标准,从根本上确保树木正常生长,提高林木存活率[2]。
3.2 强化施肥处理,确保土壤肥沃
由于林木生长需要大量养分,以确保种植效果和质量。在林木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充分重视区域内林木营养需求情况,根据林木实际生长需求对林业区域进行施肥,确保土壤充足肥力。在施肥过程中需确保肥料优化使用,制定较为完善的施肥方案,充分发挥肥料价值,避免出现肥料浪费的情况。管理人员要合理划分林木种植密度,避免出现争夺区域土壤养分的情况,为林木健康生长提供基础肥力。管理人员需强化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更多的种植技能,深入了解林木生长因素,合理安排林木密度,确保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充足的养分,以提高树势,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综合利用土地面积,提升土地实际利用率,为中国林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实现林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4.1 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方式,强化病虫害综合治理效果
当发生林业病虫害时,相关工作人员要重点区分病虫害不同类型,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实现病虫害治理,通过物理手段提高病虫害治理效果和质量。通常情况下,物理手段主要为物理机械法,通过改变外界因素提高林业病虫害治理效果,利用紫外线、红外线等物理手段处理病虫害。例如在美国白蛾成虫发生期悬挂诱虫灯等[3]。生物技术能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具有一定科学性和生态性,通过天敌效应处理病虫害问题。掌握病虫害基本习性,利用病虫害食物关系结构,找到病虫害天敌,从而更快消灭林业虫害,提高病虫害防治综合质量。
4.2 强化林业病虫害监督体系建设,预测病虫害发生概率
在中国林业病虫的综合治理过程中,需完善监督体系建设,利用监督体系强化管理人员防治意识,不断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由于不同地区环境因素存在一定区别,在进行林业建设时,需检查当地土壤情况和环境情况,调查林业区域内病虫害发生情况。专业人员需根据区域内土壤状况和林木生长情况进行检测,降低林业区域内病虫害发生率,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4.3 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科学应对病虫害问题
管理人员要提高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能力,使林业病虫害治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坚持“治早治小,预防为主”的防治方针,有效降低林木损失。传统的林业病虫害治理措施通常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大面积消灭病虫害,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病虫害问题,不仅影响病虫害治理效果,还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不良影响,林木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管理人员需引进先进的生物药剂,避免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需定期更换且需注意药剂浓度和施药量。
4.4 完善基本的林业管理制度,开展日常巡查工作
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对病虫害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病虫害治理过程中需完善基本管理制度,对病虫害治理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在林业区域内建立站点,形成网络辐射,提高病虫害综合治理水平。管理人员需定期对林木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进行最基本的灭虫操作,完成定期巡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