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土家族文艺产业发展举措研究
2023-01-21黄逍重庆大学
黄逍(重庆大学)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东南部山区,共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六区县的总称,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其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重庆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土家族地区辖区面积1.69 万平方公里,占重庆全市总面积的20.5%,遗存至今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且多彩。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家族亲密血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渝东南地区村落分布、古镇建筑构造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形式。总体呈现出依山傍水、结合地形而建之势,在空间布局上大杂居、小聚居。由于四周皆山地、地理位置较为得天独厚,渝东南地区特色民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以用相对完整的形态保存至今。该地区土家族建筑风雨飘摇数千载,将先辈民俗文化传承至今。
一、渝东南地区土家族文化习俗和居住习惯“适配”
(1)建筑文化。渝东南土家族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祖先居住,远古时期土家族传统民居属于南方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由于干栏式建筑的诸多优点(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定居于五溪的土家族建筑继承自巴族的干栏建筑。同时,当地土家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融合发展,形成今天独特的吊脚楼建筑。在土家族的文化中,族人多崇尚自然、崇尚田野情趣,因而土家族的传统建筑的布局并不强调要求整齐划一、循规蹈矩。当地建筑都完全以一种类似于自由生长的方式进行布置,在建筑群体布置上讲究高低错落、层层叠叠、依山就势,建筑轮廓类似于山体的轮廓。
(2)饮食文化。五代以前,见于记载的土家族地区仍是“鸿蒙未辟,胚狂榛榛”。唐朝时期尚处于采集和渔猎的原始经济状态。五代时期开始出现有关于农业的记载,但仍是“喜渔猎却不事商贾”。宋初“尚不通牛犁,只知伐木烧畲,以种五谷”,北宋中期开始出现牛耕。明代,据《蜀中广记》载“酉阳宣抚司,暖则捕猎山林,寒则散处岩穴,借贷以刻木契”,平茶长官司“性好捕猎,火炕焙谷,野麻缉布”,石耶长官司“人织斑布以为衣,佩长刀而捕猎”,邑梅长官司“用木浪槽为臼而春稻谷,沥苦蒿水代盐而鲜宿肉”。清代引进适于山地种植的玉米、红苕、洋芋,这些农作物迅速推广开来,成为主要粮食。直到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前,土家族多数地方仍处于采集狩猎阶段。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文学家顾彩应邀进入武陵山,他发现山中一般人吃的是葛粉、蕨粉、苦荞、大豆,而大米用来招待贵客,可见当时玉米、甘薯、土豆尚未引入。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福建进士翁若梅到黔江任知县时,才将甘薯从福建引入。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石柱厅内已开始种植玉米。19 世纪中叶,一是种庄稼不知施肥——“不知粪”(当源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种植方式),二是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山区已广种玉米。土家族有长期的水稻种植历史,但生产技术可能稍逊于相邻的汉族。位于酉阳县的龙潭古镇,古建筑群作长条形分布,房屋总建筑面积86473平方米,古街区内均为石板路。建筑以其石板老街、封火墙、四合院为主要特色。受到汉文化影响,多数建筑上能够体现本地区以外文化元素。
(3)民俗文化。西南地区自古以来祖系众多,以渝东南地区为代表,在该地区各个民族的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本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由于长久以来民俗信仰的原因,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人在生活中颇讲风水。通常,当地民居选址时要请风水先生架罗盘看山势的龙脉走向与地理趋势,聚落或民居的选址都力求选择“背有靠山,前有向山;依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风水极佳之地。以西沱古镇的“云梯街”为代表:主街西起江岸,沿山脊蜿蜒走势,一路走到山上的独门嘴,进而与他乡道路相接。现如今,云梯街被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别取名为:新华街、和平街与胜利街。街道两侧,房屋建筑依山势而上升,因倚山坡建房,其靠外一侧结构多采用吊脚的方式营造。云梯街的不同凡响,首先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沿江构建村镇的常规,因而它“得山势也得天色”。其次在于山脚的两座建于清代的桥,其取名“龙眼”。云梯街是全镇结构的灵魂,也是土家族人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粹之体现。此外,当地建筑上也体现处土家族先民受到内地汉族的汉化影响,吴家院子位于镇东偏南处,整体面西坐东,建筑本身具有汉族的文化元素。吴家院子分前后两院,两院各具特色,后院靠近九桥溪,是一个颇具生活功能的院落。后门颇具特色:门是八字形,颇有“广纳八方财富、八方来财” 之意。进入后门有一个转折的门斗,使入户视线不会直射内院,这是土家风水文化中“避忌冲煞”的要求;建筑平面较为规整,围绕内院布置堂屋和厢房,堂屋居中,厢房在两旁,充分体现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尊卑思想。与西沱古镇的一些本民族典型建筑不同,院子内部的装饰内容丰富,雕刻精美,其窗饰、门饰、栏杆的装饰元素多为蝙蝠、寿桃、“福”字牌等。这些传统装饰大多用的是老百姓常见、易于理解的元素,以此来折射土家族人祈福迎祥的愿望,使其通俗易懂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颇具民族色彩。
(4)商贸文化。由于渝东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渝鄂湘桂四省交界之处,且水系遍布该地区,因此商业贸易活动在这里非常频繁,是内地商客进出蜀地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渝东南地区都是商贾的聚集地。西沱古镇(原名西界沱)也是近代因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产生的古镇。古镇距现石柱县城78 公里,以其地处石柱、忠县、万县之交界处而热闹非凡。这里因地处长江南岸的回水沱而得名。此处早在秦汉时便因地处交通要道而出现了村落。唐宋时又是川东鄂西交接处的物资聚集地,北宋咸平五年(1002 年),西界沱已是“川盐销楚”盐运大道的起点和货物集散地,元代川江水路在此设“梅沱小水站”驿站。清朝乾隆时期,这里已“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到20 世纪40 年代末已有各类商号、店铺百余家。作为连接川鄂交通水驿,重庆出川的必经驿站,是渝东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贸易码头城镇之一,过往的商贾旅客络绎不绝(以江西富商为代表性),“西界沱”由此闻名于周边地区,并逐渐发展成现今的西沱古镇。西沱古镇内部存在多元的文化交流,由于地处渝、鄂、黔、湘四省交界,其古代属于巴国为板盾蛮和延民族的重要活动地区。同时,古镇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巴楚文化。明清时期,渝东南地区开始出现了多民族的文化大融合,西沱古镇中的人员构成逐渐多元化,在移民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团体与帮会,镇上建造了数个行业会馆。西沱古镇内也催生出了多元化的民风民俗,在节庆佳日时常有地域性的节目活动表演。如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热度愈加高涨,“乡村旅游”成为时下大热门。试图了解该地区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实地旅游是一个切身学习的机会。不同地域的人对自然、环境、文化的认识不同,人为改造生存环境以适应自我的行为举措也不同,其适应方式同中有异造成了中华文化传统下的地方传统,也构成中华璀璨繁茂民族文化下的单民族特色民俗文化与民族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字产业的“古+现”适配发展
近年来,随着原本处于接近封闭状态的地域和文化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过度开发以及遗产保护不善的问题出现在一些新发掘开发的古村落旅游景区中。针对这些问题,其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对于当地民族民俗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维护的成功经验,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整改。
(一)加强文化发掘和文化保护宣传力度
目前,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许多旅游古镇中,即便是在古镇中开设商铺以营为生的当地人,对于古镇历史遗迹、古建筑的保护并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以渝东南地区为例,该地区在宣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宣传资源较少、对外宣传媒介陈旧、宣传模式过于落后、宣传力度不够突出特色等。以西藏藏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取经,多年来由于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大藏区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探索符合西藏地域民俗特色的保护途径,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在着重保护的宣传和展示方面,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展演活动以及非遗传承主体的认定仪式暨演出活动等工作,使得藏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借鉴此经验,恰逢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交互频繁,利用新时代的各种自媒体平台,对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和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例如以本地人讲本地故事的方式,推动本地区走入大众视野。
(二)缺乏文化遗产发掘完成后的针对性保护措施
渝东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等因素,在开展发掘与保护历史遗迹、民族文化资源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阻力,进行妥善保护急于求成发展旅游业意图带动经济发展,保护措施流于形式而不够具体有效、不具有针对性。各地古村落因地域、文化等差异,本应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但由于管理制度碎片化,缺乏整体且具有针对性的规划,在旅游开发中未能凸显自身文化特色,同质化严重,不能体现本地文化的独特优势。我国泉州是知名的历史古城,泉州古城的保护性规划建设别具一格,是根据其既有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而成。泉州古城针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成功主要体现在其时代特征的多样性和现代历史的共存性。在泉州古城中,诸多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均有所体现,呈现泉州古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面貌与特点。除此之外,其古城规划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城”本身与周边青山绿水、花鸟鱼虫、人文思想融为一体,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针对泉州古城的保护工作其深入性与广泛性可见一斑。进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应注意在开发文化资源的同时确保已经开发文化资源的古村落、古遗迹不再遭受二次破坏,并确保旅游景区的保护措施真实有效,独特设计而不是千篇一律、依葫芦画瓢。有关部门应成立后期维护小组,定期进行检查修缮工作,可以采取政府与当地人民协调合作的措施,让“少数民族人”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是对文化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重新确认,维持物理属性的延续并不是保护修复的首要目的,尝试恢复文化遗产的艺术形象与文化内涵的“整体性”才是主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反映了每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发展状况,对其进行保护修复也是对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重新确认。
(三)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严重,为古镇而古镇
发掘古村落民俗文化并开发旅游资源是促进发展的良策,但忽略古镇特色的过度旅游资源开发却存在一系列的隐患:混乱的餐饮住宿服务设施、杂乱的交通、毫无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路边地摊上摆放一模一样的“土特产”商品,把古镇文化变成现代文化,传统却被破坏。江西金溪县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其针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特地聘请相关专家编纂《金溪古村落群调研与评价计划书》,从宏观上提出了针对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聘请其他设计单位编织江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方案》,明确了文化资源保护的核心是保护好并体现好当地的古文化特色,规范了保护行为和破坏行为、确保了破坏古村古建筑文化等文化遗产的违法活动处罚方面有规可循、有据可查,尽量杜绝了商业化行为和破坏行为。
借鉴于此,可以利用古镇特色在古建筑附近建造一些现代建筑,古代现代相互融合,以“古+现”适配发展的模式对景区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参观古代的景点,在现代建筑里进行休息、消费、娱乐、学习,这是另一种良好经营模式。进行景区与功能区划分布置,在古遗址附近,布置游客休息区、游客采购区、交通聚集点、餐饮住宿设施等,可以将现代建筑按照当地古代文化特色进行整体设计,与古遗址景区遥相呼应;利用围栏、玻璃幕墙、建筑观光高台等方式对古建筑遗址进行充分保护,减少游客对其损害,将威胁到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尽可能降低。其让游客“观”在古代、“游”在现代,在观光学习古文化的同时,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还可以减少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损害。其以“旅游”代“宣传”,以此宣扬本地文化,同时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三、结语
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一直是一项重大工程。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城市文化遗产彰显着城市的“精神”和“底蕴”,是城市文明的纪念碑。渝东南地区古代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如何对其进行发掘保护并宣传出去是当下的一大重要问题,将国内外文化遗产发掘保护成功经验与当地少数民族民俗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现有渝东南地区已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进行重新规划,促进文艺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为经济快速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