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1-21胡海东焦胜军罗云萌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师德师青年教师职业

胡海东,焦胜军,罗云萌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9)

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是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定性力量[1]。畅通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推动教师职业化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方位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师发展。2018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部署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重点任务,是各级各类学校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19年1月,由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务院印发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师招聘途径,也就是从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转变到以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人员为主。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更加明确畅通教师职业上升通道,将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作为教师队伍发展目标,首次提出建设“工匠之师”[2]。

综上所述,系列文件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指明方向,来源途径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核心能力为专业能力,发展载体为教师发展平台,成长路径为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国家工匠之师”,最终目标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具体要求为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培养高实践技能、高理论水平为“双师型”教师建设目标,以科学性和针对性为基本原则形成完善的教师成长机制、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方式和完备的评价考核机制,并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在国内,将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第一标准,当“四个引路人”、做“四有好老师”。通过发掘教师自身潜质、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建立分类分层发展的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师德为先、分类培育、分类遴选、分类发展、分类考核等维度[3],构建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分类培育机制;建立教学名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培养机制,通过传帮带,形成对青年教师成长正向引导的工作机制。但还存在着成长通道不畅通,青年教师核心能力培养不聚焦、分层分类发展标准体系不完善,“双师型”教师数量普遍不足等现实问题,具体如下:

(一)成长路径不畅通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以普通高校应届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为主,鲜有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重学术研究、轻实践操作,入职职业院校后如何快速认同并接受职业教育、如何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优势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如何准确的实现自我提升是关键问题,部分老师因难以突破感到职业发展迷茫。

部分来自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转行职业院校教师岗位,他们生产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强,但掌握职教理论不够、教育教学方法不足。转行后工作对象从产品转向人,工作评价从定量的商品生产转向定性的人才培养,转化过程中衔接不畅容易形成挫败感,对职业发展失去信心。

(二)核心能力培养不聚焦

高职院校重教学轻科研,青年教师入职后是选择继续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以科研为主,是舍弃科研全身心投入到满负荷的日常教学中,还是能够保持两者平衡都有突破。在教学中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能力,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力提升路径又是制约青年教师成长目标达成的瓶颈。

(三)成长载体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的办学体制,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机制。青年教师如何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内心、融于教学、融入个人职业成长是前提基础。如何进一步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建立教师成长所需的稳定载体,提供可持续的激励机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础保障。

三、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分析

一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支撑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加突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强调高技能师资、能工巧匠培养,形成教师发展的思想自觉[4]和行为自觉。健全教师发展制度体系,探索岗位分类管理,建立多维度考核指标。推行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聘,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分类发展。

二是通过建立协同模式促进教师发展效力。搭建专业化的教师发展平台,促进教师工作交流、思想碰撞,相互促进提升教育教学改革能力。以具体研究项目为载体,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形成专业集成发展力量。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开展企业顶岗锻炼,承担技术技能任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三是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化。以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为媒介,通过学习与交流,实现教师间专业发展优势的共享互促。加强教师团队文化建设,构建教师团队共同发展愿景,促进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间教师的有效沟通。加强条件保障、激励约束、运作机制建设,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4]顺畅高效运行。

四是通过聚焦核心能力推动教师专业能力全面化。聚焦职业品质、专业素养、教育素养、服务能力模块,以“四有”标准统领师德建设。通过培训学习,搭建平台,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组建产学研联盟等,有效提升教师创新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过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青年教师成长路径。

四、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实践

(一)夯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一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健全校院两级工作体系,选强配齐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业化队伍,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和相关规章制度,优化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方法,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基础条件,优化评价要素,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是逐级贯穿师德师风建设侧重点。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师成长全过程。新入职教师,配备导师融入团队,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实践锻炼和系统培训,激发投身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站稳讲台后,加强依法执教、依规治学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观念。成为教学能手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参与青年教师培养培训,通过言传身教引导青年教师成长。在名师专家阶段,注重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大国工匠精神传承,成为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典范。

三是强化培养和发展有机衔接。统筹教师思想道德、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能力建设,让师德师风时刻伴随教师队伍成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健全教师荣誉激励制度,打造让优秀教师成长成才的文化氛围、制度环境。将教师培养的规划设计、成长效果与教师发展有机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循环运行模式。

四是激发教师群体示范带动作用。探索构建师德教育共同体,让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情民情考察、企业实践锻炼中历练成长,实现育师强师的目标。发挥青年教师的丰富原创力、年长教师的经验感召力、高层次人才的成果影响力,激发教师群体内部、群体间的相互助长效应,将不断涌现的优秀青年教师和浓厚的师德文化作为师德师风的建设成效和推进动力。

(二)打造教师成长支撑平台

一是建设名师(大师)工作室,打造教师合作共同体。通过工作室实施“四个一”计划,即带一支团队,推动青年教师成长,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教学上出精品,研究上出成果,管理上出经验。做一次展示,以研讨会、公开课、名师论坛、现场指导等形式,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形成名优群体效应。成一个项目,瞄准教学科研改革前沿,立足校本发展,以老带新申报项目,在实践探索中破解难题。出一批成果,物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成就一批教科研成果。

二是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打造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孵化器。采取“学校+企业”模式,通过青年教师企业挂职、顶岗实践、技术服务、项目研发等途径,提升教师专业技术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胜任理论课教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胜任实践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

三是优化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定位,建设教师成长之家。统筹教师研修、职业咨询、教学指导、研究支持等职责,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创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教师发展环境,促进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技巧、教学热情等方面的提升,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实到教师、落实到课程、落实到讲台[5]。探索二级学院教师发展有效模式和路径,将教师发展融入专业建设、课堂教学、教研教改、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等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三)突出核心能力培养

聚焦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所需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双语教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通过年度评级认定,构建教师综合执教能力认定体系。将核心能力培养贯穿青年教师成长全过程,推动教师能力阶梯提升。

信息化教学能力侧重考察教师的信息化研究能力、信息化整合能力、信息化融合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等内容。双语教学能力重点考察教师双语授课、编写教材、涉外培训和海外留学等内容。社会服务能力着重考察教师纵横向科研、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内容。实践能力主要考察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实践锻炼经历、指导学生竞赛和参加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

综合执教能力认定体系为青年教师建构了组合型、多通道的融合式提升路径,并与职称晋升、阶段成长、发展目标相互呼应,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把握发展定位、成长通道和奋斗目标,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成长成才通道。

(四)设置分层递进发展目标

根据教师成长规律分级设置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三个层次的发展目标,根据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师德师风表现和取得的业绩按权重赋分,选树教师身边的榜样,激励引导广大教师纵向提升。

教坛新秀主要面向新入职取得讲师及以下职称群体,要求师德高尚,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或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在校内外教学业务竞赛中能够有获奖。教学能手要求获得校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最美教师或优秀教师称号;具有讲师职称,具有一定时期的企业实践经历,获得省级、校级教学竞赛获奖,主持校级科研课题,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教学名师要求获得省级、校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最美教师等称号,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优秀;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获奖,主持校级以上教科研项目,主持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主持课程、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

五、结语

针对目前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的成长通道不畅通、青年教师核心能力培养不聚焦、分层分类发展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夯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打造教师成长支撑平台、突出核心能力培养、设置分层递进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建议对策,在于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职业院校及教育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猜你喜欢

师德师青年教师职业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组织人事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职业写作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