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辨经论治探析脾经在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应用*
2023-01-21汪庆庆程红亮胡培佳张世林张宜廷
汪庆庆,程红亮,胡培佳,张世林,张宜廷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吞咽功能受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共同调控。吞咽障碍是由于大脑皮质、延髓及脑干等吞咽中枢受损或参与吞咽运动的相关神经通路受损,而导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脑卒中是吞咽障碍的主要病因。据统计,脑卒中后有50%~67%的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2]。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方法,如电刺激治疗、球囊扩张术、吞咽功能训练等[3],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但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而针刺治疗该病的优势已经被众多医家、学者探索与研究并得到证实[4-6]。针灸采用针刺经络进行治疗,其原理在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目前针灸施治方案多从解剖角度出发,结合分布于咽部的神经血管进行局部取穴,但未能多方探究。另外有关经络辨证、辨经论治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
程红亮教授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脑病事业数十载。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当以“辨经论治”为大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经脉病候特点“辨经取穴”。基于此,本文从“脾”阐述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施治思路。
1 病因病机—经络气血失调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多经络多脏腑功能失调共同导致的疾患,非一经之病、一脏之责。各经络脏腑与之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影响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恢复情况。程教授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指出脾、胃、肺、肝、胆、心、肾、大肠、小肠、任、督等诸多经脉与咽均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经络行于周身,若气血环注不休,则机体无碍;若外感之邪或内生之邪侵袭机体,致使气滞、痰凝、血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滞于何处,则发为何病。咽部受诸经脉濡养,凡能引起咽部经络气血阻滞或气血不足者,均可导致吞咽障碍。其中,脾与之关系密切,占据重要地位。其因有三,如下所述:
一者,脾经循行过咽。经络具有运行周身气血、调和机体阴阳、濡养筋骨关节之功。足太阴脾经“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太阴之正“上结于咽,贯舌本”,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则是其主治范围之所,故脾经的循行特点决定了脾与咽的密切关系。若脾经气血充盛,则咽部受其庇佑,得其濡养,吞吐有常;若脾经气血失和,经气不足以滋养咽部,各病理产物聚于咽部,则吞吐不利,发为此病。
二者,脾经内连脾脏。足太阴脾经入腹属脾络胃,脾脏的功能和作用与咽喉功能的发挥息息相关。脾胃者,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筋脉肉皮骨均赖其濡养,若脾胃受损失用,气血生成不足,无以濡养咽喉,则废而不用;脾主运化水湿,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水湿聚集,久成痰湿,碍于咽喉,则吞咽不利;脾统血,脾气健运,则血行于脉中,脾失健运,则为离经之血,瘀血挟咽,则吞咽不能。脾亦主肌肉,中气盛则咽部肌肉得其养护,各司其职,吞咽饮食畅行无阻。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参与宗气的生成输布,气机上通下达依靠脾胃运转。《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提到:“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故咽喉通达畅行归功于脾升发清气,输布精微于咽部。脾经、脾脏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脾脏失健,气滞、痰湿、瘀血碍于经络,脾经气血失衡,则无以调适咽部,吞咽失用。
三者,脾主导胃、大小肠。脾胃共主运化,胃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此为“化”;脾将胃转化的水谷精微运输至全身各处,为胃行其津液,此为“运”。在“运化”过程中,脾居主导而胃为辅佐[7],足阳明胃经下循喉咙,营养物质有赖于经脉的输送运行。大小肠上连胃腑,为胃所主。胃腐熟水谷,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传化糟粕,三者共同参与饮食精微的传化吸收过程;在经脉循行上,手太阳小肠经“循咽下膈,抵胃”,与胃直接相连;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二者经脉相连,经气相通,故无论是在脏腑层面,还是在经络层面,胃对大小肠均有统率作用。“脾为胃之关”“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脾统领胃、大小肠,脾经气血失衡,则会引起胃、大小肠的生理病理变化。瘀血、顽痰、逆气阻碍胃气,胃经气血壅滞,运行失常,大肠、小肠经气血不通,则吞咽功能受损。
因此,经络气血失调是中风后吞咽障碍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脾经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自身功用失常以及他经他脏受损均可致使脾经经气紊乱,气血不和。
2 辨经论治—巧取经穴、辨证施治
针刺治疗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凸显出经络辨证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亦当秉承宗旨,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判断,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先进行“辨经”,再施以“论治”。程教授根据以往对督脉、任脉、肾经、脾经的探索成果,初步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的诊疗思路,并以通络调神为重、益肾润肺为要、健脾化痰为助、宣通咽喉为佐。针取项部,改善脑部供血;刺取舌咽,激活咽部神经;再巧取经脉,标本兼治,上通下达。在针刺选穴上以“治咽十三穴”[8](风府、百劳、完骨、翳风、金津玉液、廉泉、人迎、天突、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照海)为基础,再行“辨经取穴”。
谨守足太阴脾经的经脉病候表现——“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行“辨经”之论。辨明脾经之责,再从“脾”论治。程教授在脾经择穴时重用原穴,通调经络,健脾助运;巧取络穴,沟通表里,联络脾胃;善用交会穴,调畅气血,濡养咽喉;临床施用时,分辨虚实之候,实者,针刺以泻之,虚者,针灸以补之。精巧选穴,虚实异治,乃为“脾经论治”之精要。
2.1 以原为本,通经理脾 选脾之原穴太白,激发原气,畅行经脉脏腑。《针灸大成》中直接言明脾经病变致“舌本强者”,可取太白丰隆。原穴为原气深聚、输注、留止之处,经脉气血、脏腑原气均汇聚于此。“所出为原”,原穴较其他腧穴而言,更能反映经脉脏腑属性,对脏腑经络的调和作用更佳[9]。针刺原穴更能激发经脉经气、脏腑原气,以抵御外邪,调和经络脏腑。同样,原穴作为敏感点,能更早感知机体经络脏腑病变,而产生相应的特异反应,如疼痛、麻木等感觉的异常以及皮肤局部色泽的改变等,进一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方向。太白作为脾经原穴,为脾经之要穴,汇聚经脉之气和脏腑之气。刺之,可激发经脉经气,直接推动脾经气血运行;亦可促进脏腑之气生发,调理脾脏,濡养经脉。
2.2 以络为要,通达脾胃 择脾之络穴公孙,沟通脾胃,渗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络穴作为络脉的端点,归属络脉,络脉的气血功用在络穴上均有体现。络脉的病候症状即为络穴的主治病症,能反映和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针刺络穴,可调摄表里经络气血,调节脏腑的阴阳盛衰。另外,疾病的发生发展多表现为初病在经,久则入络。正如叶天士所言:“是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邪气多由气及血,由经入络。针刺络穴,激发络脉经气,驱邪外出,预防疾病深入发展。刺之,触动脾胃经气,布散津血于脾胃,激励脾胃功能运转,反向经脉灌注血气。此外,公孙与太白共用,本经原络相配,增强自身正气,提高机体防御,促进疾病向愈[10]。
2.3 以会为主,调经濡咽 取脾经交会穴三阴交,调配肝脾肾,共滋舌咽喉。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肾经“循喉咙挟舌本”,三阴经均循行过咽,直接作用于咽部。三阴交汇聚三阴经之经气,具有健脾、养肝、滋肾之功。除却治疗肝脾肾三经三脏之疾外,亦可治疗气血不通、经络阻滞之证,疗愈气血亏虚、营阴虚耗之候。刺之,可调补肝肾脾,滋养气血生化之源,亦可疏通气血,保持经络气血调和,足以濡养舌咽喉。
2.4 虚实异治,针灸辨施 《素问·调经论》言:“百病所生,皆有虚实。”辨经之后,当再辨病候虚实。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腹胀便溏者为虚;身重、腹痛、嗳气者为实。另有寸口脉候阴经[11],脉之大小、强弱均能反映阴经经气之盈亏,故脉微者为虚,脉盛者为实。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虚实之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则阴阳调和,疾病向愈。
实者,针刺以泻之。《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云:“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灵枢》中亦言明“形肉已脱”“大汗后”“失血后”“大泄后”“新产后”等气血阴阳俱损的虚证之人,禁用针刺。后世学者虽有不同见解,亦认为针刺有补有泻,但针刺应更专注于泻实[12]。程教授针对实证患者,倡导单行针刺,采用不同针刺手法,予各腧穴以强刺激,以驱邪外出,激发经气,畅行气血。因芒针透刺具有取穴少、得气快、刺激强等优势,故程教授善用芒针行透刺手法,可激发一经及多经之间的经络感应,沟通加强经络间的联系[13]。具体取穴及操作如下:天突穴用7寸芒针,垂直进针3~4分转为沿胸骨柄内缘平刺3~5寸,有胸前胀闷感后缓慢出针;足三里透三阴交,取9~11寸的芒针从足三里斜刺,穿胫、腓骨之间,朝三阴交穴方向进针7~8寸,透向三阴交。
虚者,针灸以补之。虽说针刺手法有补有泻,亦有一些腧穴本身性质偏补,如三阴交、足三里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手法、选取哪些腧穴,单纯针刺的补虚效果仍是有限的。若针刺的基础上,辅以艾灸,则可极大增加疗效。艾灸偏于补虚,作用温和,具有温经散寒补虚之效。相关研究表明[14],艾灸增加体表热刺激,能够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同时能促进远端及深层脏腑组织肌肉的血流量。因此除针刺以外,取脾之三阴交、胃之足三里,予以温针灸,徐徐为之,适当延长施灸时间,2~3壮为宜,可促进机体凝聚经气,激发经气。且三阴交、足三里分居脾胃经上,穴性偏补,为强身保健之要穴,针刺辅以艾灸,补虚作用更佳。针灸合用,脾胃健运,中焦气机得以运转,则上输精微,濡养咽部。
3 结语
程教授指出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核心病机主要责之于经络气血失调,脾经在其中占据重要作用。脾经循行过咽,直接濡养咽部;脾经内连脾脏,脾脏的精微物质依靠脾经运输,二者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脾、胃、大小肠共同参与水谷精微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故脾主导其余经络脏腑。因此,脾经气血充盛与否将直接影响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发生发展。程教授言中风后吞咽障碍涉及多经多脏,临床上应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获取疾病的相关生理病理特点,先进行辨证归经,再采取相应的施治方式。脾经病候表现突出者,当从“脾”论治。程教授施治过程中将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与辨经取穴有机结合,以“治咽十三穴”为基础,再取相应经络腧穴,将局部与整体相配合,经络与脏腑相连接。对于脾经而言,重用太白原穴,调脾经,理脾脏;联合公孙络穴,沟通表里经络脏腑的同时加强本经疗效;巧用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补益肝脾肾,疏通经络气血。在具体施治过程中,注重疾病虚实辨证,实证突出者,单纯针刺疗法中重用芒针透刺,驱邪外出;虚证明显者,针刺与艾灸结合,补虚固本。精巧择穴,辨证施治,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