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演变、内在逻辑和现实启示

2023-01-21欧庭宇

关键词:共同富裕发展

欧庭宇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

共同富裕并非新话题,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上“旧话”重提?笔者找到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历久弥新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将其作为百年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与共同目标。党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与使命,不仅是对革命时期“让耕者有其田”,[1]建设时期“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2]改革开放时期“让部分地区的人民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共同富裕”[3]等“曾经走过的路”的赓续与传承,更是对“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4]等“将来要走的路”的规划与担当。二是意义重大的时代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强力度的脱贫攻坚战,“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5]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的奋斗可以“暂停”,而是要把握共同富裕的良好机遇继续“加速”,继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6]。

与此同时,从以往的文献来看,以“共同富裕”作为检索主题词的文献达到了近2万篇,平均引用频次达到了5次,其关注度呈现递增趋势。从发表的文献主题来看,主要围绕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观、区域经济发展、分配问题、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内容;从涵盖的学科来看,涉及了政治学、哲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其中经济学和政治学所占的文献篇幅最多。总体而言,现阶段的学术成果颇为丰富,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的阐释还有待提升。一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演进不能仅仅局限于时间历程的梳理,这样难以凸显其思想的价值与地位;二是现实观照不足,对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任务把握不够,共同富裕路径构建把握不够充分。针对以上问题,亟需从理论上做出回应,以供学界与社会各界参考。回望实践发展和思想演进,厘清思想的内在逻辑,凝练与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经验,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和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演变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找到理论依据,譬如在伦敦手稿中提出“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重要论断,也可以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找到文化启蒙,譬如《论语》的“富民是根本”、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耕者有其田”的理念,这些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文化滋养。学术界针对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不再做重复性阐述。在此基础上,回望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探索历程(纵向视角)、理论肖像(横向视角),再认识其思想的理论地位和价值意义,以期形成立体化的理论认知、形象化的理论认同。

(一)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探索历程

思想理论不是冷冰冰的文献堆砌,而是活生生的思想碰撞。现阶段,学术界大多按照时间来划分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过程,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发展阶段,这样的划分标准无可厚非,但对每个阶段的思想观点凸显得不充分。为此,在学术界的阶段划分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梳理与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富裕思想,为认识其理论内涵、思想价值及内在逻辑打下基础。

第一,在我们党成立的前夕,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先驱将马克思主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国情相结合,提出“平等地位与平均分配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的观点。譬如,李达从马克思分配理论出发,提出“社会主义,虽然是救济经济上不平均的主义,但是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人类平等的思想,不平等的自觉”[7]。换句话说,李达提出了“通过货币经济限制不平等,恢复人类真正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的观点,并在有限生产力基础上做好公平分配。同样,李大钊认为平等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批判了“社会主义是平均分配的破坏者”的类似论调,认为“分配平均,使生产不致过度,社会上遂现一种新的秩序”。[8]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国家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以土地革命或改革的方式,使人人拥有土地。这一时期的共同富裕目标主要体现在“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平分,包括土地革命时期的消灭高利贷和限制富农、抗日战争时期的不再限制富农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实现土地私有而探索社会主义合作经营。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共同富裕体现为“平均富裕”的思想倾向。从社会主义改造的“以化三改”消灭农村的两极分化,使人民由贫穷变为富裕,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使原有的多种分工合作的经济变为“生产与分配上实行计划经济与‘按劳分配’”[9]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从而构建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化基础。然而,这一时期的共同富裕过于追求财富平均,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

第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坚持先富与后富相结合的共同富裕思想逻辑。邓小平针对共同富裕的问题,以解读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内涵的方式进行了创造性回答,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生产力手段,将消灭剥削与两极分化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手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探索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问题,围绕人的根本利益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提出一个都不能少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高度。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提升初次分配的收入比重、再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公平正义”,为推进今后的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绘制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肖像

共同富裕作为一项具有全体性、参与性、全面性和过程性等鲜明特征的系统工程,意味着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并非易事,需要深入对静态性内涵与动态性内涵的学理把握。从静态性的关联视角来看,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通过一定的政策导向和行动指引,使部分地区和部分群体先富起来,以带动性引导、渐进性推动的思维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最终达到人民的全面系统、全体共享、科学有序、协调统一的富裕。首先,它是“共同”与“富裕”高度融合的富裕,是建立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让全体人民都能人人有份且一个也不掉队的富裕。其次,它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富裕,通过每个人的辛勤劳动、团结互助,共同为经济社会繁荣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民责任的同时,又能依据有效的制度安排,提升人们在各领域发展成果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强共同富裕的社会凝聚力和发展动力。再次,它是人民对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的富裕,既有全体人民在物质层面的生活富裕,又有精神层面的自信自强,甚至还有社会和谐、公共服务普惠、环境宜居宜业。最后,它并非是没有差别的、同步的富裕,而是亟需尊重每个劳动者存在智力、体力和能力等差异这一客观现实,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再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动态性的发展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在百年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变化:一是由以物为中心的物本逻辑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逻辑。在较长的历史时期,追求物的丰富和均贫富的分配是作为追求共同富裕的原则和方式,从中国传统的农民起义到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均是在物的发展和分配的方面做文章,但仅基于生产成果的生产和公平分配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人得到全面发展。而转向生产资料的人力资本化和分配,把人的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手段和要素的物本逻辑,转向坚持人是发展的目的和前提的人本逻辑,尊重和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创造性,通过市场化配置改革、保障民生需求等供给侧改革,将物的高质量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意义上的消费侧重拉动经济手段,而消费的人力资本化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消费,促进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更加公平正义,反过来促进物的生产发展和分配公平。二是由注重财富分配的结果转向关注资源消费的过程。衡量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标准是收入或财富的积累,是从分配结果来评价共同富裕成绩,但不能对消费维度的差距视而不见。相比收入分配,现在的共同富裕理念愈加注重人的能力提升和人力资本积累,为的是满足全体人民的教育供给、医疗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可以说,消费的可及性跟收入多少无直接关系,譬如人的健康水平和教育程度,并非收入就能完全解决,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资本条件,其意义和地位比物质支出更为重要,也更符合人的发展。三是由对个体性差距的关切转向对群体性差距的关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共同富裕并非少数人的富裕和一刀切的均富,而是要尊重因个体能力差异造成贫富差距的发展现象,虽然这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依据长期奋斗和良好机遇改变个体境况。若个体性贫富差距转变成群体性贫富差距,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群体性差距,成为影响人们职业薪酬、工作待遇和人生机会的制度性束缚。近年来,党和国家依据各项政策和资金投入逐步改善了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经济差距,但体制内外、编制内外、干群身份等差异,成为现阶段经济不平等与社会身份不平等的关联性问题。这也是近年来针对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群体性差距进行改革的原因,通过对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身份的分层体制的完善,逐步增强群体性自由流动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超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为人类共同富裕所服务,其条件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普遍交往的世界市场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观不仅强调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还重视生产关系的变革,即构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历史地、分阶段地改革社会关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党的共同富裕思想经过百年演变、萃取和升华,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观的坚持与发展,尤其是站在新时代坐标,彰显了新的特征与样态。一是发展生产力,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条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现如今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历史阶段,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坚守与突破。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从革命时期采取革命斗争的方式建立人民政权到毛泽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再到邓小平把改革视作“第二次革命”的论断,均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做了新的探索与延展,为共同富裕的实现争取了可行性的制度准许。三是共同富裕的服务对象实现了科学性外延。从建国初把农民作为共同富裕对象扩大到改革开放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所有群体,再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对象范畴由广度扩展转向深度引入,由局限于物质分配转向了人的全面发展,使共同富裕对象的界定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四是人的共享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共同富裕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意味着党的百年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就是让全体人民享有共同富裕。从毛泽东的“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到邓小平“共同致富”,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共同富裕要积小胜为大胜”,甚至是21世纪中叶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充分展现了一切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原则与路径。五是党的共同富裕思想为推动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党领导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加深了党对共同富裕规律的深化认识和科学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逻辑超越了资本主义以“少数人富裕是对人民剥削”的资本逻辑,也是对其他拉美、中东等国家的人民无法赢得公平分配等生产关系维度的超越,为依靠独立自主发展生产力且保持分配过程的公平正义提供了中国智慧。

二、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在逻辑

如前所述,为考察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演变过程,本文从横向、纵向视角出发,考察了其本质内涵,并剖析了理论价值,其实质是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与此同时,为了全面且系统地认识理论,还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一旦有了历史提供的客观来源和基础,则可以考察与之相关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10],这为把握党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切入点,即要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共建共享与全体共富、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调与融合。

(一)物质丰裕与精神富足的协调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融合的现代化,而共同富裕作为我国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自然是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丰裕与精神生活富足的多维度富裕。物质与精神层面都要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强调通过物质生产方式的解放来获得劳动者摆脱剥削的光明,强调借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为全人类的富裕所服务。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要达到这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生产条件,不是使一定的生产条件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1]中国共产党人自从党成立那天起,始终把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富裕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大提出消灭私有制、争取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为物质丰裕与精神富足奠定了制度基础,“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2]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要“两手抓”到江泽民强调“物质贫乏和精神空虚均不是社会主义”、胡锦涛强调“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避免“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现象,这些思想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所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既要求物质层面的“富口袋”,即为精神富裕创造必备的物质基础,又要求精神层面的“富脑袋”,即为推进物质文明建设贡献精神源泉,从而满足全体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富裕质量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共建共享与全体共富的协调与融合

唯物史观原理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与人尽其才、人人共享的社会,意味着共建共享与全体共富的同一性。马克思指出“一切危机的真正根本原因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13],这从侧面反映了党致力于全体人民党的共同富裕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重要原因,关键在于发挥全体人民的全民共建与全面共享。一方面,全民共建是共同富裕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共同富裕要避免“内卷”“等靠要”的社会心态,要将共同富裕的目标与人的才智关联起来,通过提升全体人民的教育文化素质、增加普惠公平的机会、提供畅通流动的通道等途径,激发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的热情与创新创造的潜能。另一方面,全面共享是共同富裕的本质和核心。要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阶层的差距,除了打好全民共建基础外,亟需构建合理的分配格局,着力于基础性和普惠性的民生保障工程,促进全体人民在育幼、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均能享有多方面、多样化的社会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14]而全面共享的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了生产与分配的融合,唯有做大“蛋糕”才能保证“蛋糕”分得更多、更好,才能使全民共建与全面共享相互统一,彼此促进,才能为走向全民共同富裕铺平道路。所以,既要解决好共同富裕跟全民共建、全面共享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共建与共享的关系,有效协调和融合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关系,创造全民参与、全面共享的发展环境。

(三)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的协调与融合

现阶段,我国人民富裕程度跟世界人均富裕标准存在不小的差距的同时,国内的群体性收入差距亟待缩小,这就意味着共同富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奋斗过程,需要把握好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的协调与融合。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意味着只有坚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获得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良序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循序渐进的内在关系就是坚持事物的客体性与主体性相统一,通过坚持合乎规律性的物的尺度和目的性的人的尺度相统一的思路来考察共同富裕的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的问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用“等不得”“急不得”的生活话语总结共同富裕的方法论问题。换句话说,共同富裕既是“等不得”的历史使命,亟需依据现有条件,将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实推进,即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共同富裕,又是“急不得”的重要任务,不能用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动对待共同富裕规律,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态度来提出长远目标短期化的口号和承诺。共同富裕这一奋斗方向是明确的、确定的,如何看待实践过程中的富裕程度与富裕先后是一项长期课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同时,针对目标层次与实际情况的考核不能以同等富裕的静止眼光、同步富裕的孤立角度来描述,而要以相对的标准、发展的眼光去考察,否则就会导致不看共同富裕的量化而轻率定性。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一项战略工程,把部分人群和地区先富起来作为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以求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手段。共同富裕的目标层次是不断更新的,内容是不断丰富的,其实践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渐进式推进过程。要知道“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15]这意味着要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仅仅局限于奋斗目标,而要在实践环节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资本逻辑困境,消除两极分化,将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有机统一起来,以保证稳步走向共同富裕。

(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调与融合

共同富裕作为一项渐进式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夯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安全,从而最终达成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从共同富裕隐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双重意蕴来讲,需要协调与融合市场机制与政府功能,除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外,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做好全社会共同利益领域的宏观调控,才能确保共同富裕有“蛋糕”可分。市场失灵现象长期出现,需要发挥政府的市场“掌舵人”的作用力,才能确保共同富裕的“蛋糕”分得更好;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均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调与融合的最佳例证,也是共同富裕有“蛋糕”分与分好“蛋糕”的成功经验。从公平与效率两者关系来讲,协调和融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地平衡“蛋糕”更多与分的“蛋糕”更公平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表征,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重点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偏重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更加强调效率,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度成为研究重点。现阶段,我国进入了物质更加丰富的阶段,已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有效统筹效率和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惠及人民的具体落实。从规避外部风险的视角来看,因为市场环境中往往存在不公平竞争、信息不对称等缺陷,所以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环境、要素配置、多次分配等的调控,以此来规范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从分配的先后顺序来看,市场机制侧重于初次分配领域,重点在于提升市场的质量效益,以此来满足人民的高品质生活、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条件。而政府的作用力主要体现在第二、三次分配领域中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完善再分配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调节行业间收入分配等手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序推进。

三、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启示

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砥砺奋进的实践探索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科学理念、战略方法和重要经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并指出“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16]意味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奉者和行动担当者,坚守为所有人提供共同富裕的伟大理想,除了坚守工农联盟的利益外,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始终围绕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带领全体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第一,党的全面领导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提供组织引领。党扮演着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党管干部工作是党永葆强大政治力量的重要秘诀。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因战略调整和现实需求而征调干部人才的行动,书写了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恢弘史诗,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原则,为带领全体人民推进共同富裕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譬如,党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组织了数十万个驻村工作队、数百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及乡镇村干部等脱贫攻坚服务队伍,引领广大人民摆脱绝对贫困,也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党的全面领导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提供制度保障。党应对共同富裕的实际问题,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建构的现实价值,借助大量政策安排和顶层设计,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党的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党的七大开始“有效统筹效率与公平”,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强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17]这一系列收入分配政策就是共同富裕政策制定的典型例证。第三,党的全面领导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提供共识合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单纯是经济层面的问题,还是关乎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高度关联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党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面领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在维护整体利益前提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凝聚关于共同富裕的共识。同时,共同富裕也是具有较强实操性的环节,基于广大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推进路径等方面的思想共识,要充分发挥单位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鼓士气的领导作用,激发广大人民的能动性和进取心,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携手增强幸福生活的主体合力。

(二)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如果没有吃穿住行的物质条件,人类的任何解放和自由将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8]即用新发展理念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一是创新发展理念,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发展动力。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来看,肯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为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不仅要依靠市场力量完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体系,构建企事业单位及各创新主体的产研活动一体化,做大共同富裕可以分割的经济“蛋糕”,又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好缩小收入差距、地区差距等方面的难题并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二是协调发展理念,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价值导向。针对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要善于运用辩证法处理好整体与部分、长远与近期、重点与非重点的问题,使协调发展在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平衡与稳定的作用,着力解决好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第三,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应摒弃西方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本逻辑,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成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环境友好的生命共同体,顺应和回应全体人民对人类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开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境界。第四,开放发展理念,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与时代潮流,党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对外开放。要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和把握全球发展趋势,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为共同富裕创造更多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等条件。第五,共享发展理念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公平正义。共享发展并非同步、同等的共享,而是要把握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由一部分人的典型示范和推动支持,来帮助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医疗制度、政务服务制度、养老制度等,保证全体人民享有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精神食粮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要求物质丰裕与精神富足的协调与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精神”,[20]指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维度。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指导地位。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的常读常研,加强广大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领他们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激发他们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将其融入我国五千多年文明中的历史文化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身边人所做出的不平凡的故事中来,用通俗易懂、有亲和力、有烟火气的话语方式来表达故事的价值取向,为人们呈现形象的、具体生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道德观画面,使人们真切感知和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凝聚力、思想感召力。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精神滋养。全体人民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不仅要富口袋、富脑袋,更要中华文化润生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1]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充分挖掘其中的德孝文化、耕读文化、家族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使全体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思想共识活起来、行动合力聚起来,从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反哺对全体人民的精神滋养。第四,注重精神文化产品创造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精神激发。要充分激发广大文艺创作者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新闻出版、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影视传播等媒介深入探究人类精神世界,为全体人民提供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发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