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原点
2023-01-21胡宗青
胡宗青
许是阅历不够经多识广,也许是内心不够丰盈广袤,再许是情感不够细致精微,总之在过去的十八年里,我确实甚少有思乡怀乡的时刻,即便是有,也都是轻轻浅浅的,远未及伤感伤怀的程度。应该是潜意识里觉得它就在那里,像数轴上的原点,静止而确定,不管走到哪儿,只要掉转方向,沿着来时路,或早或晚会将它寻得,家乡与他乡之间隔着的仅仅是距离。然而时间比距离强大,它比距离更能沉淀偏见和真相。
上个月初时,我便计划趁着暑假带女儿去海边玩些日子,打算驾车一路向北,先回家乡绕一圈,看看家乡的海,然后沿着苏北海岸线行经鲁南,在鲁东的青岛打个尖,再落脚威海和烟台,这样喜欢玩海的女儿可以玩个尽兴。不想,各种因由纷至沓来,导致计划一推再推,驻点一减再减,终于在8月初得以成行,我却临时有事,没有去成。
站在窗口目送载着家人的车子驶离车位,拐入小区车行道,隐没,再次出现时已到宽阔的马路上,一路疾驰而去,不免心头黯然,掐指一算,这三年我竟只回了一趟老家。没有量化的数字摆在面前时,感受还是模糊的,具体到“三年”,突然间就有些难以接受,这么低频次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父母都在身边,每每稍有顾虑便宁愿取消行程,等着下一次。遥遥想起上一趟回去,简直来去匆匆,把父母送到,简单吃个饭就立即往回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哪怕多不甘愿,可毕竟是回了,还得算上,否则这个时间段还能再拉长半年。
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也足够长,长到足以把心底里的那个老家变成故乡一样的存在。原来,老家变故乡,也不过须臾间。和老爸老妈的称呼一样,老家,不管唤起来还是听起来都有一股亲切和熟稔在其中,这是一种类似血缘又超越血缘的紧密联系。
我们每每回的是老家,而思而怀的是故乡。老家是一个说走就走、说去就去的老地方,哪怕一时半刻去不得,买点家乡吃食回来大快朵颐,便又觉得妥帖。它更像具象的一种存在,日常而切近,里头有院子,有门扉,有篱笆,常常破旧荒芜,常常覆满风尘,但这些尘芜完全不碍,只需费上一番工夫,它就恢复原貌,焕然一新,如同当初离开时一样。
故乡不是,它不单隔得远,还笼着一层银白月光,内涵也更广,里面似乎有无数个院子,无数扇门,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熟悉又神秘,让人迷失,又叫人流连忘返。
老家是小时候和伙伴们在野外摘来的白茅根,可以细细咀嚼,不那么甘甜,却足够沁人心田。它是身心安处,是当下现在,是眼前人,你落不下它,它也走不远。而故乡则是春雨过后岸边柳枝头鼓出来的那几粒嫩柳芽,需要细细呵护,不容亵玩。它是明月照处,是浮云朝露,是发自无端的隐隐孤寂,是若有所失的淡淡轻愁。
旁观别人的故乡和自己体味故乡,完全是不同的体验,故乡只能是自己的,也只有在真正体味过故乡后,才有可能和别人的故乡产生共情共鸣。不得不承认,过去,我多是作为一个看客,看别人写故乡、念故乡,会有感触,也会生出由人及己的伤感和叹息,但那通常是短暂的,不会在胸间久久延宕。而今,当从内心深处翻涌上来的惆怅实实在在地将胸口塞满时,我意识到老家不再是曾经的老家,从此,我也有了自己的故乡。我一边用心用力仔细体会胸间的惆怅,一边不由自主地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搜出和故乡有关的一切。
如果以自己所生活的区域来划分,从上大学开始,我便一直生活在他乡,算起来至今正好十八年,也即我人生一半的时间是在异乡,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关键的一半。因为虽说前十八年我是完全属于故乡的,可真正算起来,其实没有多少时间,首先三岁以前是没有记忆的,三至六岁时,记忆是模糊的,七至十二岁间的记忆是懵懂的,关于故乡的记忆大多集中在十三至十八岁的那段日子里,而那段时间的故乡完全被青春期所覆盖,从里到外透着的也尽是青春的味道。青春是什么味道?
最先扑鼻而来的也许是书的味道,新书的油墨味,旧书的酸腐味,随着自主权的持续巩固和扩大,小时候形成的爱好在那个阶段得到彻底放飞。这种放飞,导致一个严重后果,在被纷繁复杂的虚无世界所吸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周围、对家乡予以忽略。这种忽略,导致主观上的一些偏见,嫌它不够阔气、不够前卫、不够现代、不够便捷等等,一心向往远方,向往繁华。悄悄和同桌、发小规划未来,离家越远越好,城市越大越好。最终,我们各奔东西,有没有得偿所愿,就不得尽知了。
年轻时,一双眼睛总是不住地往头顶上生长,为的是尽可能地向外向前去寻找和探求,随着年纪渐增,惰性渐居上风,往下往后会更省力气,眼睛也借由此时不时地向内、向后追溯和回望来时的那条路,以及出发的那个起点。
这也意味着年老正在起步。所幸,年老有许多好处,极大的一个,便是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广、更多元,会抛掉许多偏见,因而也更有可能靠近所谓真相。
比如对故乡的理解,以及它对于身在异乡的个体的实质意义。怀念故乡,不只是怀念那里的亲友、那里的吃食、那里的风景。在他乡可以遇故知,在他乡可以吃家乡美食,在他乡可以览更胜之景,为何仍无法彻底排解思乡的情愁呢?也许内心真正需要的更是双脚踏足那片土地时,从脚底穿透而上的那种安宁与豁然。
追溯和回望的过程,也是定位生命原点的过程,而那个原点只能在故乡,不会在他处。这注定了故乡主题的宏大,要如何才能写好写尽呢?只能慢慢来。
我想还是要先从故乡的城说起,一座位于江苏北部的山海之城。曾和一位异乡的前辈聊天,问他何以从大老远的内地来到这座城市,他说毕业时其实有几个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可供他选,最终他选了这个地方,原因实在是单纯,他心想啊憧憬啊,一座连着云的港口城市得有多美呢!问他抵达后有没有失望失落,许是碍着我的面,不好实话实说,但他说没有,有海有山,山连着海,海连着云,正是他曾经一直向往的地方。
再说我生长所在的那一隅,坦白讲,虽然自诩来自山海之城,但我实际生活的地方距离云台山,距离连岛海域,还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小时候交通没现在发达,开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都是正常的。因此严格说来,我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海边人、山里人,而是海州老城一带人,想要随时随地地游山赶海是痴想,游山赶海是大人拿来犒劳好孩子的,作为一个大人眼中的好孩子,我通常甘之如饴,受用不疲。每年寒暑假,最大的期盼就是去海边玩。那里冬天没那么冷,夏天不那么热,能避寒能驱暑,这当然都是承蒙海的恩赐。没有那片海,那个城不成其为现在的城,城里的人也不成其为现在的人,海对于整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的意义,早已超出那片海本身。不单城市胸中藏海,每个人也是胸中藏海,人们被海养育,被海塑造,他们大多勤劳善良、心胸开朗,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饱含热情,以平凡的心态过着平凡的生活。
在异乡会接触到各色异乡人,他们各样性情、各具特点,有时你不得不感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他们的身上也不难提炼出一些共同的特点,积极主动、乐观进取,不求最好、力争更好。这很好理解啊,如果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谁甘愿承受远离故乡的苦,来到异乡讨生活的新呢?
在异乡生活的这十八年里,不止我所在的城,各地的城市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更新着,也正是由于这速度,难免出现一些同质化,这些同质的元素削弱了城与城之间的区别,许多元素已经成为城市的标配,比如霓虹,比如光影。人们在灯与光的旋涡里亢奋激越,拆解重构,创新创造。他们把最火热的青春、最聪明的才智、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异乡,而异乡也给予他们所追求、所需要的理想抱负、青云志,哪怕付出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付出的过程,也即他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