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范式探究
2023-01-20杨超
[摘 要]创新是时代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蕴含了丰富的创新思想,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国创新发展之路有别于西方国家,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有在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历史经验。路径选择、机制改革和人才基础等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时代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创新发展范式意义重大。
[关键词]创新;科技;人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12-0017-0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35与以往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前所未有地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列为一章。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创新的高度重视,也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的最新境界,是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创新理论构建提供了指引。目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历史,创新作为带有探索性的特定的人类实践活动,赋予人们创造性地变革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能力。[2]9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方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现代化强国战略提供支撑,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希望和中国力量,可以说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均有深远影响。
(一)创新发展为社会主要矛盾提供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落后的生产力,而是供给体系与需求体系这一结构性的矛盾时,创新发展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在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看来,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对于经济的发展起主导性作用,对于经济增长的规模与速度起决定性作用。当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3]160,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要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创新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应局限于以供需来拉动增长的路径,在肯定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应将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为发展提供更大的潜力与更多的可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4]3的思想指引下,我国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创新贡献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科学技术与教育领域,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4.87万个项目,全年授予专利权460.1万件。”[5]以创新驱动战略为指导,科技创新成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28從哲学上来讲,发展的本质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质的变化和飞跃,是一个客观事物辩证本性外化的过程,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一个扬弃的过程:发展和创新本质上是统一的。[2]158-159新时代,要以创新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创新发展能够通过“乘数效应”应用到劳动力、资本、生产要素中,大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使资源要素达到整体协同,令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发展更加平衡。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解决卡脖子问题,在此基础上资本与高级劳动要素实现协同互补。通过工艺创新则可以实现产品质量和功能的提升,提升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入推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中,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为代表的地区积极推进创新引领。实践证明,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道路,就能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创新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毫无疑问,创新发展的关键科技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全球围绕着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异常激烈。我们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领域还有许多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比如,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等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对科学技术解决方案的渴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烈,对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需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急切。创新能够使我国在关键前沿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为加快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科技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部署,助力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近些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诸多新的历史性成就,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C919大飞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最大直径盾构机、首艘国产航母等成功研制或使用运行均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成果。
(四)创新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
当前,受通货膨胀、发展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越来越大的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新旧动能的转变势在必行,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6]572,在创新中寻找出路,中国以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推动世界经济获取持久性动力,以达到更为稳定、高质量的发展。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7]59。根据科技部统计数据,2020年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保持增长,在高端产业、战略高技术、原始创新等方面创造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高端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诞生了以速度堪称世界上最快、网络通达率最高的中国高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深斗一号”完成了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新跨越。同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标志,中国经济创新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复苏与增长提供了动力支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不断开拓创新解决时代问题,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人民攜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中国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国创新发展之路有别于西方国家发展之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启了自上而下、日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之路,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成为发展中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式创新发展之路,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
中国创新发展之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在社会发展的视域中把握创新,从思考当时社会条件下人的创造性力量为何会丧失入手,找到问题的核心在于异化劳动,进而发现创造性本质力量之所以丧失根源在于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指引,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也在于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1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始终带领人民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摸索创新发展的规律,探索中国式创新发展路径,因时因地地制定并调整创新发展的方针与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1956年,根据发展实际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明确了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将创新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将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二)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走中国创新发展之路,就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由发展中国家快速追赶并有可能在未来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其中制胜的法宝就在于党领导人民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发挥其领导与组织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走中国式的创新发展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够真正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党的领导”[8]12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党具备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如,在我国研发原子弹的过程中,正是有了“全国一盘棋”的政治领导,才真正保证了“20个部(院)和地区的近1000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各级组织统一有序地参与研制工作”[9]。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仅是过去我们取得重要成就的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4]35。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要不断完善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三)提升创新理论国际话语权
中国创新发展之路是开放的发展之路,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创新理论国际话语权。实践证明,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道路,我们的创新模式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我国创新发展尚未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西方个别国家长期占据科技强势地位,掌握科技话语权,利用科技优势控制市场,通过技术壁垒和标准制定等方式进行垄断。我国虽然在一些领域攻克了技术难题,但在科技制度和标准制定方面仍处于参与者角色,缺乏话语权,一些发达国家主导标准制定,自然更倾向于立足于本国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友好。
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是科技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体现,近些年,随着国家发展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标准的制定,但在国际ISO、IEC等重要标准体系中,大多处于非关键性的标准行列。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2.44%,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10],构成了推动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要努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制定全球规则的任务当中来,推动我国科技标准体系更加标准化和国际化,积极组建中国标准的研究机构,构建跨行业跨平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规则,在宣传上有效破解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威胁论”的裹挟,为打破西方话语霸权,重构国际创新话语体系贡献中国力量。
三、中国创新发展的机制改革
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开放创新生态,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离不开创新机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创新发展的机制改革核心在于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1]35,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科技制度改革历经70多年的努力探索,在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道路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中国创新发展的机制改革有着自身的特色,是中国创新发展范式的重要部分。
(一)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资本、技术等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但对创新起到更为根本性作用的是制度体系。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一方面需要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制度保障。科技研发往往具有复杂性强、周期长以及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市场经济体制“理性人”的前提使得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领域存在严重滞后或失灵,因为对于科技资源的配置往往超出一般市场的承载能力,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国家安全等核心关键领域更是市场配置的盲区。而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就是要有效弥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
要实现创新发展,就要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1]35。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就需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集中力量、协同攻关。
(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更好地结合
要推动中国创新发展的机制改革,需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強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29科技创新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增值预期,另一方面也有较高的风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保障创新资源高效配置、释放科技生产力的关键。政府需要深入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将优势资源向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实现颠覆性的创新研究领域配置倾斜,进一步缩短科技创新转化的周期,提高科技创新的投资率与成功率,营造良好的要素配置环境,降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成本和风险。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出题人”,研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支撑,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出题”的能力和需求。科技领军企业往往发展到了技术驱动阶段,对“卡脖子”技术的感受和需求最为强烈,也有将各应用场景遇到的核心技术问题抽象成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的能力,很多领军企业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他们提出问题、定义问题的能力很强,但研究人员特别是基础研究人员的主体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要为企业、高校院所和各创新主体间协同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打造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三)不断深化创造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
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中国创新发展的机制改革离不开深化开放。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到来,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作用更为显著,在面对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问题挑战时,国际的科学创新交流合作更为迫切。在科技创新领域,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也越需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我国在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应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进科技创新资源跨境高效流动,同全球科技创新进行更深更广的合作。
实现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国际化,就要立足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实际,统筹考虑国家、市场和社会等各层面,进一步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应建立长效的科技外交机制,构建多元主体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自贸区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成果共享;重视产学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科技创新主体在实现科技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其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此外,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科技合作的标准和政策制定之中,努力推进国内科技创新标准与全球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
(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风向标,对于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对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出了更急切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深化科技评价改革”[1]35。好的评价制度应全面准确地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并以此为核心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项目评价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11]13科研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更注重实现理论突破的基础研究属于自由探索型,能否发现新知识和新思想是评价制度的核心,而以重大需求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和工程转化则是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评价制度设计应以实现任务目标为导向。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标准体系作为基础,如何制定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是完善评价体系建设、深化创新机制改革的关键。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评价标准制定的全面性、多元性和连续性。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的面很广,其长链条和立体性特征要求科技创新标准的制定要坚持全面性,通过制定全方位、多维、动态的指标体系来保障评价的科学性。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特点往往不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差异很大特点迥异,因此,坚持多元评价与分类实施相统一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创新评价具有“指挥棒”的作用,科技创新标准体系的建立也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科技创新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四、中国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国家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创新人才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范式的重要保障。国家的发展靠人才,民族的振兴靠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1]36。要实现中国创新发展,就要进一步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一)进一步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3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2]8。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新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树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创新理念指导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素质教育纳入教育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创新理念,增强创新思维,使教育培养更有效地适应国家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基于创新理念构建完善人才培养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
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重任。要牢牢树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高校要将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培养的全过程,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研究突破。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新引领、新作为、新驱动,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共同科学命题和时代使命,进一步推进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不断增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创新体系赋能增效。
(二)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体制顺则人才聚,机制活则事业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1]36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抓机遇,国际人才争夺十分激烈,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体制机制是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以“放权、松绑”为重点,深化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为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动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关键是着力解决制约创新人才發展的核心制度问题,进一步为创新人才松绑,发挥他们的创造活力。要完善责任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应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让创新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产出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对于高层次顶尖创新人才,定制人才政策,依据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特点,构建差异化的人才激励政策制度,让创新人才切实享受到政策和创新成果的红利,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活力。
(三)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突出以谋生手段为主体的物质生产领域,还是人类的自我发展为主体的自由生活领域,最终彰显的都是人的创造性本质力量,这一人类终极理想的状态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自由王国”。马克思认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在人的能动的类生活”[3]57中实现的,也是人实现创造性力量的根本前提。知识的发现与学术的创新离不开自由的环境,因此,在高校中“自由劳动”就可以被看作自主学习研究的方式和内容来提升其创造的本质性力量。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机制,进一步优化学术自由的生态环境,将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
营造创新氛围,培育创新人才发展的沃土,可以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技术创新实践是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创新实践是精神文明发展的直接源泉。每一次技术创新实践都会带来相应的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力要素中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的知识、学说、方法和规律等知识实践创新成果都是人类精神生产发展水平的提升。有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可以更好地进行创新实践,探索先进知识理论,将知识理论不断转换成为生产力。实现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需要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广大科技工作者更要勇于创新、笃行不怠,把自己对科学的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董振华.创新实践与唯物史观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2/t20220227_1827960.html.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9]李蕾,古晨光.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党领导科技创新工作的历史经验[J].中国领导科学,2022(4):40-47.
[10]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J].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2(3):45-46.
[1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2]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王 雨
[作者简介]杨超(1986— ),女,辽宁盘锦人,北京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发展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