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双减”为切入口建设智慧校园

2023-01-20张开明山东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双减信息技术学校

◇张开明(山东: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

“双减”政策提出的“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要求,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为了积极贯彻“双减”政策,桓台县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学校)坚持以“双减”为切入口,以信息技术为杠杆撬动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推进学校“双减”工作落实落细,积极建设智慧校园,以数据驱动为引领,实现智慧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手段

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效,学校是“主战场”,课堂是“主阵地”,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

2017年,桓台县第二小学成为桓台县第一批使用希沃电子白板的实验校,学校为50个教学班统一配备了希沃一体机及实物投影展台。为推进希沃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学校采用“全员参与—小组实践—达标结业”的培训模式,以考促训,确保学校123名教职工做到人人会用希沃白板,年轻教师能熟练应用制作电子白板课件的相关信息技术,如班级优化大师、手机投屏、微课程制作、视频剪辑、问卷星、几何画板、仿真实验等,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山东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学习的深入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进一步实现了教育手段信息化、应用频率常态化。学校围绕基于数据分析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如何开展线上教学等热点内容开展系列主题培训,将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让教师在“应景”实战中快速成长。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信息技术创新OMO教学

OMO是“On line M erge Offline”的简称,意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是基于OTO(Online To Offline,线上转线下)、OAO(Online And Offline,线上与线下)发展衍生的教学新模式、教学新样态。OMO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实施形式:

模式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课程内容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师在课前进行学情调查,课后借助微信平台、钉钉平台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与拓展训练。这种形式是最基础的形式,也是最常用的模式。

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感受宪法日》的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利用钉钉发布学情调查任务。课上,教师利用希沃白板的思维导图功能,让学生建立起宪法条文与生活事件的联系;播放《一分钟了解宪法知识》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宪法与每个中国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主席的宪法宣誓视频,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对于宪法权威的维护,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课后,让学生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学习设备,云游淄博市宪法教育线上3D展馆。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拓展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模式二是以翻转课堂为主。课前,学生完成相关微课资源的学习,课上,教师以学定教,针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点拨,强化练习,加以巩固。这也是常用的教学形式。

学校数学学科团队开展“以微课程为载体的小学数学不同课型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微课程”课程资源体系,完成了与微视频配套相关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学校语文学科团队开展“小学生实用书写的策略研究”,从追根溯源、字形演变、笔顺书空、书写指导、教师范写等方面制作微课程,构建了系统的汉字书写微课程资源库。

课前,教师在班级微信群中推送相关内容的微视频和相应的学习任务单,学生通过扫码观看微课完成自主学习。课上,学生在已有一定理解、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开始课堂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释疑答惑。

模式三是OMO教学模式中操作难度最高的,典型案例是技术深度融合的双师教学。即两个课堂的师生即时互动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得到任课教师或线上异地教师的指导。这种形式是OMO教学模式的高级形式。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这不利于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双师教学刚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双师教学的开展,以一根网线、两个会场,让两校师生相聚云端,隔空交流。联盟校教师共同分析教材,交流学情,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学生互学、教师互研创造了更好的平台,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最大化地实现了县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OMO教学模式以“教、学、练、测”为基准,在A I、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赋能下,打破了课堂与课外的时空界限,做到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减轻学生负担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各教研组群策群力,以信息技术落实强课提质减负增效;以数据驱动,优化作业设计,做到精准练习。

以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学科为例,复习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围绕本册的知识点设计相关题目,组成题库,每个阶段将相应内容组卷,经由钉钉发布给学生。教师通过钉钉平台的分析功能,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看到每个学生练习的完成率、分数分布情况,试题分析则可以看到题目的错误率,也可以看到哪些学生选的哪个选项,进而可以看到这个学生其他题目的答题情况。通过对题目错误率的分析,教师可以根据试题分析报告锁定易错难题,课堂上对易错难题进行再次重点讲解,对出错率较高的难题再次组卷,进行二次训练。这样一来,学生既减少了作业量,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再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为例,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知识难点编写题型丰富的课堂检测练习题,学生用希沃白板答题器进行抢答,希沃答题反馈程序能迅速记录学生过程性学习数据。教师分析答题数据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反思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学校利用级部微信群,实施作业级部公示制度,以教导处、级部主任、学生、家长代表为监督主体,用问卷星对全体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作业内容类型、作业总量控制、作业时长监督、作业能否及时批阅和反馈等,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常态化评价,确保减轻学生作业量,保证“双减”政策的实施。

四、信息技术评价学生素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校积极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五育融合课程改革,构建了《“金蔷薇乐评+”学生智慧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理念,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素养、习惯养成等六个维度,重塑“金蔷薇乐评+”评价体系,设置具体评价内容指标,对必备核心素养进行赋值与量化。依托希沃班级优化大师,多维度采集结果性和过程性数据,构建多元评价模型体系,形成学生专属的“学期图谱”和“精准画像”。以数据驱动引领的学生成长发展评价体系,助推“双减”落地,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信息技术添彩学校课后服务

为了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省科技馆和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具体承办的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免费为学校提供300余场线上高层次科普报告、500课时线上科普课程、200套线上科普资源包,打造线上科普服务课堂,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品质。“与科学家同行”青少年科普报告、科教服务空中云课堂、馆校合作科学家园、天宫课堂……期期精彩、丰富有趣的线上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了学校科技教育师资力量弱的现实难题,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由“育人”到“塑人”、由“知识补课”向“价值引领”转型,从而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质量课后服务,既满足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多元需求,又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做到了全方位利民惠民。

六、信息技术促使家校协同育人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学校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主动搭建家庭教育的支持体系,为家庭教育赋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

受疫情影响,家校联系方式多以线上家长会为主。首先,教师采用问卷星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征集,这一技术支撑保证了线上家长会内容紧紧围绕家长的需求及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来制定。每个班主任教师均熟练使用腾讯会议、钉钉直播、钉钉在线课堂等平台,让线上家长会既节省了家长的交通成本,又减轻了人员聚集的疫情防控压力。无法及时参加活动的家长,则可以使用回放功能了解家长会情况,非常便捷。线上视频连线互动功能,也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学校以山东省教育教学课题新时代劳美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为契机,广泛开展亲子劳动实践。每个周末,班级微信群都及时推送当周的主题劳动实践海报。“我是大厨”“巧除污渍我能行”“衣服的晾晒与收纳”“走进菜园”“晒晒我蒸的馒头”等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吸引了大量家长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结束后,各班班主任借助绘声绘影、快剪辑等视频剪辑软件制作主题劳动教育视频,在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中分享。此举帮助很多家长实现了周末高质量陪伴,为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家校共育生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智慧校园建设有成效

学校积极建设智慧校园,将5G、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深度融合,系统地解决了“双减”带来的管理难题。智慧社团管理,打造学生个性化发展平台;智慧测温管理,及时掌握疫情防控师生健康状况;网络双师教学,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作业云公示,确保控制作业总量;智能穿戴装备,落实体制健康监测;希沃飞信传音,实现家校沟通零障碍;智慧评价管理,实现数字画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1年12月,学校获批“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2022年9月,学校先后荣获淄博市“创新素养培育基地试点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称号。

学校以教育数字化赋能“双减”全过程,把数字化真正融入了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倾力培养“隽美”教师、“尚美”少年,努力把民生愿景变为学校幸福实景。

猜你喜欢

双减信息技术学校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