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史诗《布洛陀》英译的多模态化
2023-01-20陆莲枝
陆莲枝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 533099)
布洛陀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1]2006年,《布洛陀》入选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I-2)。《布洛陀》是壮族麽公(俗称“布麽”)做麽教法事仪式时专用的经书唱本,以壮族五言体民歌押腰脚韵的传唱形式,用方块古壮字抄写装订成册,由麽公师徒代代传承。[2]《布洛陀》经文一般由麽公在法事仪式上诵念,包括祭祀布洛陀、祈福消灾、超度亡灵、招魂赎魂、劝世解冤等。[3]麽公在某个具体的仪式中口头演述,身兼“叙事”和“表演”双重身份。《布洛陀》史诗的押韵方式以脚腰韵、腰脚韵、脚韵和脚头韵为主,同时有对偶、排比等,增加口头演述的吸引力。[4]“排比与对仗句式与结构是《布洛陀经诗》里最为常见的程式形式”[5],这使得诗文美妙悦耳、齐整悦目。《布洛陀》史诗除了具有叙事的表意功能,还具有表情的美学功能。[6]
《布洛陀》经文总是依托仪式语境来表达意义,因此除了视听模态的语言信息,在现场演述中,法器、神灵挂图、麽公表情动作等,都参与了语段话语意义的建构,史诗集表演性、音乐性和文学性于一身,可刺激观众的听觉和视角等多种感官体验,具有多模态属性。然而,译学界关注到《布洛陀》多模态译介研究的学者不多。例如,黄中习认为,《布洛陀》“传承外宣具有多模态、多符号系统的特性,其研究与传播要实现从单模态到多模态、单媒体到多媒体融合译介的路径转变”[7]。另外,陈树坤、黄中习也指出:“(布洛陀)民族志译注以语言、图像、录音、表格等多种模态解说原文的语篇……各种模态注释各有分工,在‘解说’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8]
以上已有研究表明,《布洛陀》英译有必要实现多模态化路径转变,其多模态译注实践对民族文化外译有借鉴意义,《布洛陀》英译多模态化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将基于多模态视角,对《布洛陀》史诗多模态化进行探究,以期丰富民族典籍翻译的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模态
国外学者Gunther Kress将“模态”定义为“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建构意义的符号资源(a socially shaped and culturally given semiotic resource for making meaning)”。[9]79顾曰国认为,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10]3某种社会符号资源可单独构成一个模态,不同的社会符号资源的结合也可构成模态。朱永生指出,模态其实就是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11]83
(二)多模态
Theo van Leeuwen认为,“多模态”是指一个交际产品或事件中不同符号模态(语言、音乐等)的组合(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semiotic modes-for example,language and music-in a communicative artifact or event)。[12]281Baldry和Thibault认为,多模态是在一个特定的文本中共同构建意义的各种方式(different kinds of resource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n overall textual meaning)。[13]21Jewitt指出,多模态涉及人们使用的所有交流方式(图像、手势、凝视、姿势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the full range of communicational forms people useimage,gesture,gaze,posture,and so o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14]14可见,多模态指的是信息交流过程中,不同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资源同时发挥作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感官参与互动。
(三)多模态化
当今世界,互联网发达、多媒体融合、自媒体崛起,这些科学技术打破了语言学的认知藩篱,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和分工的途径更为便捷,依赖语言文字单一模态的语言学研究顺应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多模态趋势。为了达成交际目的,人们除了语言模态,还常常使用其他非语言模态,或一种,或多种,共同参与意义表达,从而实现沟通和交流。参与意义表达的每种模态都是交际模态,是建构意义的符号资源,有文字、图像、表格、声音、色彩、表情、动作等,这些交际模态两者或两者以上及进行组合,表达意义,构成多模态语篇,这就是多模态化,简而言之,参与意义建构的多个符号模态在同一语篇中共存和互动,一起建构和表征意义。
二、《布洛陀》英译:从单模态到多模态
在多模态信息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各个模态既各自独立发挥其应有的信息传播作用,又互相影响从而产生共同的信息传播效应。[9]14同一内容的交际活动在多种不同模态作用下的呈现方式和效果必然会大有不同,而多模态的兴起,使得译界学者不得不重新考虑翻译的界定,思考多媒体、自媒体时代给翻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不同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交际活动,《布洛陀》英译在语言交际、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时受到多种模态的共同影响,多模态化语篇的译本呈现成为必然。
(一)《布洛陀》原文本的单模态性
自2008年以来,笔者多次利用假期到广西百色市田阳田州镇、田阳玉凤镇亭怀屯、田阳坡洪镇陇升村等地,追踪调查布洛陀信仰和习俗,就《布洛陀》解读问题请教民间麽公或歌手,观看布洛陀始祖祭祀活动,拍摄了民间传承的《布洛陀》手抄本,并获得了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等第一手资料,对《布洛陀》的主题内容、传承方式、呈现形态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布洛陀》原文本有两种呈现形态:一是民间麽公代代传承的手抄本;二是整理成册的出版物。译者的工作起点是原文本,故而有必要从模态视角就原文本的手抄本和出版本进行探讨。
1.手抄本
《布洛陀》手抄本可见于民间麽公手中,也可见于古籍办的收藏室。作为民间麽教经文,《布洛陀》具有口传诗体的特点,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现代学者收集研究《布洛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收集民间故事“陆陀公公”,1978年收集《招谷魂》《招牛魂》唱本,1987年广西古籍办统一组织布洛陀经文的收集整理工作。[15]3诸多抄本现今收藏于古籍办。抄本一般根据内容主题独立成册,用细棉手工装订;有些有封面封底,有些则没有;有些有书名,有些没有;有些抄本注明抄写时间,有些抄本却未注明。各个抄本页面尺寸不同,文字数量也不同。经文墨书誊录,多为五言诗句,偶杂三言、七言、九言,抄本每页上下两栏依右至左排列,句末小圆圈表句读。就抄本面貌来看,它们的呈现方式都是单一媒介的语言模态,即黑白两色的纯文字模态。
2.出版本
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布洛陀》出版物相继问世,如:《布洛陀经诗译注》(1991)、《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8卷本,2004)、《壮族经诗译注》(2004)、《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3卷本,2016)等。这些作品为布洛陀文化研究热潮奠定了基础,为多元化的中华文化传承和译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版本多为译注本,附有影印(原抄本扫描)原文,译注为四行对照或五行对照,第一行为古壮字,即麽经的原文;第二行为拼音壮文;第三行为国际音标;第四行为汉语直译;第五行为汉语意译。出版的译注本力求保持原抄本原貌,一般情况下不作删除或增补,抄本按内容独立成篇,附加抄本来源地、收藏人等信息,译注前有“题解”,便于读者了解其内容大意,经文有尾注或脚注,解释原文不解之处,涉及题名解释,抄本用途、民俗背景等。
值得一提的是,《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8卷本)在第一卷的目录和序之前有14页的篇幅是插图,共49张图片,图片内容有壮族麽教挂图、壮族布麽服饰、壮族民众祭奉布洛陀供品、法事法器、布洛陀天然石像、主编考察工作图片、收集整理翻译调研图片等;《壮族麽经布洛陀遗本影印译注》(3卷本)则在第一卷,即上册前言之前有2页插图,共6张图片,有布洛陀文化遗址碑刻、敢壮山祭拜布洛陀场景、麽经抄本、编者等。不得不说,这些图片让读者眼前一亮,有助于读者对《布洛陀》的文化语境有些许感性认识。然而,8卷本共3070页,3卷本共343页,如果不计算影印页数,两本书的插图页数量分别为14和2,其相对整本书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布洛陀》出版本还是以黑白两色的文字模态为主的形式。
(二)《布洛陀》表意的多模态性
“布洛陀文化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积淀,逐步形成了以布洛陀祖公祠和《布洛陀经诗》为载体,以布洛陀神话、布洛陀传说故事为体系的核心要素,以及以布洛陀祭祀仪式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布洛陀系统文化体系。”[16]《布洛陀》经文是依托布洛陀仪式而存在的,其中,演唱《布洛陀》的主体(麽教神职人员麽公,壮族俗称“布麽”)、在场听众(尊奉布洛陀为壮族的始祖神、创世神或需要请愿纳福、祛厄禳灾的壮家人)、布洛陀诸神(虚拟听众,布洛陀等神居于神位,通过麽公“上传下达”)、布洛陀法器(符印、铜铙、铜刀、小铜锣、铜铃、铜印、皮鼓等)、祭桌供品、麽公服饰、唱者观者表情等,构成了动态的叙事语境,共同建构《布洛陀》的意义表达——表达了壮乡人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诉求,建构了多种模态资源共存的交际语境,包含时间、空间、演唱者、听众、服饰、动作、表情等多维度的互动,体现了“动态变迁”和“互渗相生”[17]的多模态属性。
(三)《布洛陀》英译的多模态化
《译学辞典》将“翻译”界定为:“按照社会认知需要、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18]9可见,翻译就是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具体表现为语言和语言之间、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图片、音乐、表情、手势语等)之间以及非语言符号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资源都参与意义的建构和表达,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翻译顺势而为,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当今,多媒体技术给翻译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学者提出翻译的多模态转向,认为:“多模态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更多、更复杂的翻译活动,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19]鉴于《布洛陀》表意的多模态属性特征,对其英译时,译者需要整合多种符号资源(声音符号、视觉符号、行为符号等)建构多模态语篇,寻找其多模态英译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1.译文内多模态化
《布洛陀》英译者的工作重点是译文本,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考虑和处理的对象不能局限于语言和文字,而应该将史诗中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具象内容纳入翻译转换的考量范围,也就是说,需要把单模态古壮字中多模态内容翻译出来。《布洛陀》史诗中涉及五官给感受的符号零散出现,其经文依托仪式存在,麽公要说、要唱、要表演、要和观众互动,具有多模态特征。在英译活动时,译者在传达原作语言文字信息的同时,还需要深入挖掘文字背后所附带的多模态信息,尽可能在译作中再现这些多模态内涵,并通过建构多模态符号意义语篇,让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具有相近的阅读效果;从多模态视角予以关注翻译活动,在译文中尽可能复现古壮字原文中所附带的视觉和听觉模态信息,让英文读者和壮文读者尽可能感同身受。
《布洛陀》原文本是语言文字、听觉模态、视觉模态的有机融合体,对于在壮族文化熏陶中长大的壮文读者来说,黑白两色的单模态《布洛陀》古壮字意义深远,文字本身就像跳动的音符,诉说着创世、英雄、和谐、祈愿、求福等内涵,壮文读者脑海中自然呈现麽公、受众、仪式等交际场景;而英语读者则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想让他们有和壮文读者相近的阅读效果,译者有大有可为的空间,译者可将译文多模态化,译文可呈现为“图+文”“文+音”等,通过多模态符号再现原文的韵律、意象等。布洛陀口头诗歌是长篇活形态《布洛陀》史诗形成的基础,口头诗歌的独特韵律表达有脚腰韵和腰脚韵等形式。[4]史诗多为五言,偶有七言,其格律、押韵、节奏齐整,韵律和谐,连韵回环,悦耳动听,朗朗上口,节奏自然,舒缓绵长,这是声像的呈现方式,其英译可尽最大限度地运用英文单词的头韵、尾韵、排比等,将其听觉效果复现。此外,可随译文附上音频,让译文读者体验其婉转绵长的韵律。同时,对于原文中承载特有壮族文化的诸多意象,译者可在译文中插图,如在翻译“干栏”(壮族传统的住宅建筑)时,可给出此类房子插图,以此类推,翻译别的在英文中没有对应表达的词语时,也可借助插图,构成“文字+图片”的英译文,使译文显得直观具体,减少阅读压力,又很生动形象。
2.译文外多模态化
《布洛陀》脱胎于布洛陀神话,作为壮族的创世史诗,它被誉为史前时期壮族先民社会的百科全书。[20]《布洛陀》内容丰富,包含着壮族远祖先民的生活图景,是壮族历史的碎片化记忆,承载着壮族先民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原始信仰、心理诉求等内容,跨越时空,如今还在壮乡局部地区活态传承。英译《布洛陀》,内文翻译固然重要,然而,功夫更在文外,这从已经出版发行的《布洛陀》英译选本可得到印证。例如,David Holm编著的布洛陀选本《杀牛祭祖》《招魂》《汉王与祖王》等,译文本身篇幅占比不大,约30%,其他都是背景介绍、文献说明、插图补充、注释解惑等。译文之外的这些篇幅构建了译文的外围语境,形成译文的社会文化交际符号,有助于译文读者通过译文内外语境互补产生与原文读者类似的阅读反应。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言应该在社会文化语境观照下进行解读,而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语言符号。[21]2这和雅克布森(Jakobson)提出的符际翻译[22]232-239不谋而合,可用非语言符号来翻译语言符号,这就是《布洛陀》译文外多模态化的理据。
有学者认为,多模态互动是“人类交际常态”,翻译是一项涉及模态、媒介和文化的交际行为,是“跨文化多模态交际”。[9]《布洛陀》英译的文外多模态化可表现为多种模态符号共存和多种媒介共现的样态。由于《布洛陀》史诗历史悠久,跨越时空,诗文本身积淀和承载太多内涵,文字叙事只是其文化呈现的凤毛麟角,若想借助翻译讲好中国壮族故事,对译本而言,译者需要在译文外下功夫,借助序、前言、后序、装帧、封面、插图、注释等副文本,将史诗文本所依赖的壮族语言文化信息通过多模态呈现出来。例如,封面设计需要考虑背景颜色、图像呈现、文字排版,这些符号资源共存,一起建构意义和表现主题,让读者耳目一新,激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再如,译文前的篇幅,对演唱者及其着装、虚拟听众(布洛陀等诸神灵)、听众(在场观众)、古壮字和现代壮文拼音、史诗的收集整理历史等,以“插图+文字”呈现,做到图文并茂,可改变以往长篇说明的做法,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相关背景文化。另外,除了图文或绘画,数字媒体也给《布洛陀》译文外多模态化带来无限可能,可通过网页进行译介,将文字、图像、音频等置于同一空间,将视觉、听觉模态自然整合,让《布洛陀》史诗“活”起来,突破传统的文字转换藩篱与译文读者见面。
三、余 论
壮族史诗《布洛陀》原文本用古壮字誊写抄录,在民间麽公手中代代传承,历经从口传到书写的漫长历史,具有语言学、文化学、诗学、美学等多方面价值,承载着绚丽多姿的壮家文化,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思想,因其文字依托仪式存在,默认演唱者、听众、服装、表情、法器等参与意义表达,形成视觉、听觉有机结合的交际语境,体现了《布洛陀》史诗表意的多模态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在文化传承和对外宣传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为民族史诗译介指明了方向。当下,5G时代的到来、文化交流多元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图、文、声音等多种符号资源共现的《布洛陀》英译产品成为可能。多模态理论的兴起,给《布洛陀》英译带来新机遇,译者应该跳出从一种语言文字到另一种语言文字的传统翻译思维,拓宽翻译产品的呈现方式,实现《布洛陀》英译从单模态到多模态的路径转变,在注意挖掘字里行间多模态含义的同时,要兼顾文字外围附加的社会文化信息,综合考虑其英译的多模态化,整合声音符号、视觉符号、行为符号和语言符号,构建《布洛陀》英译文的多模态语篇,通过多模态翻译,助力民族典籍走出国门,能在英语世界传播并为英语读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