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与展望

2023-01-20邱加贺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交融民族交流

邱加贺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 530006)

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建立各民族互嵌式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写进了十九大的报告中。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方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由此可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被提出以来,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和方向进行了解读、探讨和分析,学术界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因此,梳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期刊文献,对认识和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现状和进行下一步研究很有必要。本文拟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讨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角度解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讨论

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被提出后,学术界在理论层面上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探讨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渊源和意义

杨须爱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中国化的思想轨迹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基本思想一脉相承。[1]刘敏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体系,具体对民族平等理论、各民族充分发展和共同繁荣理论、民族融合理论进行了诠释和解读,通过对比民族交融和民族融合指出:民族交融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肯定和继承,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中国本土化创新和发展,民族交融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意义。[2]胡鞍钢和胡联合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规律,是我党在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新成果;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维持国家长治久安,是维护各民族人民福祉和保障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由之路,可为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3]李晓霞指出,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进入以汉族人口为主的城市,各民族近距离接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而建立和谐民族关系是城市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形势下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举措。[4]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及关系

杨须爱指出,民族交融不同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民族交融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共同性因素增加过程的状态。[5]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必然会产生交融。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等认为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是递进的关系,其中民族交往是民族交流的基础,民族交流是较深层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是零距离的、深入人心的交往交流。[6]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其时间轴和空间轴,其中在时间轴上,民族会经历从产生到发展、演变,最后到消亡的过程;空间轴可分为上下两端(下端是物理层,上端是精神层),民族交往可归入物理层,民族交流介于物理层与精神层之间,民族交融则会进入精神层。彭谦和李晓婉认为,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间相互整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交流则是民族交往的表现形式,而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过程的本质,它是一种发展状态,外在表现为民族的共同要素增多。[7]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民族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王希恩指出,互嵌式社区环境的构建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途径,它强调的是一种物质(或可延伸为精神)在空间中的相互交叉砌合。在他看来,建立互嵌式的社区环境,涉及民族之间的居住问题,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包含的范围比建立互嵌式的社区环境要大得多,社会结构中的分层、从业、人口分布结构如果与民族结构重合,在民族关系上会表现为民族隔阂,会阻碍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所以,推动建立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实际上是打破民族结构与其他社会结构的重合,将不同民族成员嵌入其他社会结构中去。[8]郝亚明认为,民族互嵌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是条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则是手段。民族互嵌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基础,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形式和前提条件。以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而言,一方面,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可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这一角度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只有存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才能形成,在一定意义上,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又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直接目标和客观结果。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分别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条件变量和中介变量。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构建,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形式论”通常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与社会结构是实践层面的形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则是理论层面的表述;“条件论”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条件;“功能论”则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条件是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是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9]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讨论在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第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民族交融是各民族共同因素不断增加的进行时态;第三,构建互嵌式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有利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第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促进各民族关系向着更团结的方向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但是,应该注意到,学术界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讨论虽然较为丰富,但是目前探讨出来的成果并没有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体系,因此还应继续挖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与外延,建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体系。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视角解读

杜娟从文化涵化的角度分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为文化涵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体系互动和相互接触的民族,相互接触的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受影响和渗透的文化之间共同性增加和差异性减小。上述三个方面内容分别对应民族交往、民族交流和民族交融。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协调和整合的过程,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交流是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过程;民族交融是共同性增多、包容性增强的过程,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过程。因此,从文化涵化角度来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符合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规律,也适合中国国情。[10]

李静和于晋海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机制,认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涉及心理层面的根本问题,而民族接触、文化碰撞、文化选择与相融就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心理机制的信息加工过程的要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机制自民族接触时启动,在一定的空间相遇并产生不同文化的碰撞,在此过程中……产生文化的接触、碰撞、选择、交融与心理相融等心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使得各民族产生了优势互补、相互借鉴的共存共赢关系。因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促进我国的民族关系的和谐、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

郝亚明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研究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他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目标的确立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尊重和遵循,彰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聚焦在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功能定位,设定了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路径促进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设。郝亚明还分析了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的中心,也是其实践工作的指引。[12]

综上所述,从文化涵化、心理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解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了我们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拓宽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内涵,对我们从多个角度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上述研究多是选择某一角度进行探讨,其研究的方法则取决于研究者所在的领域,研究视角与方法较少进行相互结合与交叉运用。因此,后续的研究可以尝试将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结合起来。

三、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研究

杜建录梳理了西夏党项人与鲜卑吐谷浑、隋唐及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说明西夏文化是在与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域下,西夏文化的形成主要杂糅了中原文化、党项文化、吐蕃文化、鲜卑文化、回鹘文化,也与契丹文化及女真文化有较为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关系。[13]

陈彧认为,长期以来,民族村镇的发展路径更多的是以其自身民族的特色文化为基础而构建的,构建这种发展路径导致民族村镇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他认为,民族村镇并非某一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应该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空间场所。陈彧以武陵山地区的民族村镇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三交”贯穿武陵山地区民族村镇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出了“三交”是民族村镇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论证了民族村镇“三交”的多种印记,即人口、社会经济、文化、民间艺术、精神思想等多方面的交融。“三交”实际上是整个民族村镇形成、发展和兴盛的决定性因素。在系统厘清民族村镇发展与民族“三交”关系的基础上,从区域发展、文化路线、民族“三交”三个视角整体地对民族村镇进行联动规划,突破民族村镇同质化发展的瓶颈。[14]

刘小珉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域下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指出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呈现了民族地区与祖国大家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图景。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看,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民族地区的各种帮扶、支援和协作达到了反贫困的预期目标,也得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帮扶与自我发展相结合、合作才会共赢、民族地区反贫困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反贫困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等启示。反贫困依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后应以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为价值追求,继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5]

综上所述,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研究,研究的视角从具体某个角度、方向转换到对整体的把握,从对单一群体或区域的关注聚焦到各民族交融一体、各区域有机联系以及相互影响、命运与共的关系上来,将原本较小的研究格局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研究内容增添了更宏观、更清晰的主线,对今后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但是也应该看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路径

张立辉、赵野春、许华峰通过分析现阶段网络社会化情况,认为由互联网塑造的网络空间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人们所在的社区形态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会由于网络空间而发生改变。因此,网络空间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紧密联系。网络空间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了新场域,塑造了新主体,增添了新动力,发起了新规则,催生了新手段,呈现了新过程,网络空间成为构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途径。[16]

宋博瀚和王文力分析了旅游文化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认为建设旅游文化事业可以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的重要途径。[17]

陈纪和朱珊从社会互动、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等理论获得启发,认为可以从民族间互动、资源支持、城市认同三个方面来加强城市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民族间互动是城市深层次民族交往的生成条件,资源支持是城市各民族平等参与民族交流的重要保障,城市认同则奠定了民族交融的心理基础。因此,民族间互动、资源支持和城市认同成为在城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路径。[18]

罗彩娟通过调查广西象州县纳禄村,发现纳禄村的不同民族与姓氏的互嵌民族结构和交错杂居的居住格局是互嵌式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不同民族的教育观念、语言、通婚、习俗及文化艺术的互嵌是互嵌式民族关系的精神基础。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互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嵌式民族关系,实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9]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网络空间以其强大的跨时空交往交流沟通能力,成为新时期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创新载体。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紧密联系,通过积极引导,制定合理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第三产业的交往交流特点,进一步释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潜力。对具体社区进行实地调查,探析全方位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过程,说明民族互嵌的物质精神基础可以为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找到更多的实践路径。不管是利用网络空间、旅游业,还是对具体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启示,都只展现了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部分路径。因此,拓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现路径,丰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研究,是学术界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重要举措。

五、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较多,涉及的范围也相对较广,但是仍有必要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进一步研究。

第一,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体系建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理论层面的研究虽然硕果累累,但可以发现,这些成果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一方面,从各个角度或者视角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理论讨论,得到的成果往往相对独立,成果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另一方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因此,到目前为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理论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或者理论的不完整,实践便失去了行动的方向。理论体系是理论的整体化、完整化、成熟化的结果,理论体系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进一步完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体系。

第二,丰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方法与视角。现阶段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所在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更偏向使用自己所在领域的方法,较少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使用。诚然,每个学科的研究方法都有自身的特征和要求,不加辨别或不考虑研究方法的适应性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要丰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方法,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使用。在研究角度方面,需要开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视角,从多个角度展开和深化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和认识。同时,应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创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域。

第三,加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研究力度。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期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向。在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会持续释放积极的影响力。将这些积极的影响力与具体事物的发展结合起来,微观上有利于具体事物的正向发展,宏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因此,要充分利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影响力,加大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学术研究的力度。

第四,拓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现路径。党中央提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的在于使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实现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最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的的实现,需要手段或方法去支撑,需要从不同的路径去尝试和努力。学术界对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讨论,大多集中在构建互嵌式社区和社会结构,也有一些学者从教育、语言、通婚、习俗及文化等方面进行路径的拓展。但是,不管是根据预设理论实验性探讨还是对既有事实调查之后的归纳总结,都只是对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路径的部分总结。只有拓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才能更好地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猜你喜欢

交融民族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我们的民族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真美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