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式微皮影艺术的创新性发展思考
——以山西皮影戏的发展与艺术特征为线

2023-01-20杨美嫒

戏剧之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山西

杨美嫒,郭 靖

(太原师范学院 研究生艺术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其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经历了唐朝至宋朝的兴盛发展后,至明清时期走向繁荣,直至20 世纪初电影艺术兴起后开始衰落。皮影戏广泛流传于华北平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洞庭湖地区以及珠江流域,流传范围之广令人瞠目。而山西皮影是中国皮影的重要支脉,其在发展中形成以孝义、晋中、大同等地为中心的发展区域;山西皮影在发展中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吕梁、孝义为代表,南部以临汾、曲沃及侯马为典型。

皮影戏的唱腔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特点,为山西一带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山西皮影戏已走过了一千多个春秋,历经无数艺术匠人的打造,为山西百姓带去了极致的视听体验。魏力群曾说:皮影会在今后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它所承载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研究地方皮影戏的艺术特征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发展似乎格格不入,新生代的艺术家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已呈现极为紧张的形势。除了传承人数量骤减外,青年人认为传统民间艺术是“没落”了的夕阳艺术,转而追捧西方艺术,却忽略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一、回望:历史脉络

(一)皮影戏概述

皮影戏巧妙结合了戏曲与光影技术,兼具视觉观赏性与音乐鉴赏性。匠人坐于白色幕布之后操控着皮影人,后设强光进行直射,从而使皮影人的阴影呈现在影幕之上,时而有副手辅助匠人进行多角色演绎,表演过程中配乐、唱演;观众则坐于幕布之前观赏。因其与电影呈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皮影戏被认作现代电影的先驱。

根据史料记载与考古发掘可知,皮影戏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高承《事物纪元》记载:汉武帝在李夫人仙逝后,思念亡妻,一位方生术士用帷帐做成幕布,点亮蜡烛,用不透明织品仿造李夫人身形,一解汉武帝相思之苦。这被认为是皮影戏的雏形。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后,宋代出现了皮影戏的成熟形式,可靠资料证明,成熟皮影的出现时期为宋代。

(二)山西皮影发展简述

山西皮影戏出现于宋金时期,在一座北宋墓葬中,有一幅勾勒当时民众日常生活的墓室壁画,壁画所体现的正是摆弄皮影的人们,因此,考古学家认为,山西皮影戏最早可能出现于北宋时期。山西皮影戏在明清时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流派繁多、唱腔多元,表演内容丰富。

最初,皮影的材料为羊皮,通过镂刻工艺制成,色彩一般为灰色调,因此,初期的皮影戏均为黑、白、灰三色,清朝对皮影的材料进行了改造与升级,多采用牛皮或驴皮,色彩变得鲜亮,且人影由最初的60 厘米左右缩小至45 厘米。通过历史考证得知,清代的孝义已经出现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皮影社,时人称之为“居义园”。对居义园曾演出的剧目进行研究发现,当时的老百姓对英雄十分崇敬,因此,许多皮影戏中都留下了各式各样英雄的造型。

到清朝末期,陕西的碗碗腔传入山西,开始与山西本土的皮影戏唱腔竞争,因山西民间对出现较久的唱腔感到有些审美疲劳,加上又出现了更为新鲜的碗碗腔唱法,因此,山西固有的皮影戏日渐式微。

民国初期,山西本地皮影戏受到陕西碗碗腔的压迫而演出台口数量减少;抗日战争时期,受到战争的影响,本地皮影戏彻底消失,结束了往日的辉煌。到了建国初期,由于国家倡导新风尚,导致过去以“英雄主义”“敬神仪式”为主要表演内容的皮影社彻底退出民间舞台,迅速走向衰落。

二、探索:艺术功能与特征

(一)艺术功能

1.宗教功能

由于受制于科技发展水平,许多今天看来合乎大自然道理的自然常识在古人看来是“神的旨意”“超出人力”的,因此,迷信及坊间传说广泛流传,甚至主宰了民间生活,从丧葬、嫁娶、祭祀、宴享仪式中可见这些民间文化之一斑,因此,宗教的兴起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而皮影戏多表现崇拜英雄,祈求天神赐雨、庇佑苍生等内容,满足了百姓混沌蒙昧阶段的心灵需求,因此深深扎根于百姓心中。

皮影戏的发展与百姓的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当百姓家遇到吉祥喜庆、许愿还愿、受苦受难、酬神拜天等各种生活事项时,均会请皮影戏人表演一场;小孩子们从小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日常也会在剪窗纸时剪下一个皮影人物挂在家中,这种行为像极了许多青少年剪下自己喜欢的偶像贴在家中。从表现形式来看,皮影成为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暗含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本质上来看,皮影戏记录了社会风俗、礼节习惯,是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见证者。

2.娱乐功能

皮影戏终究是艺术的一个小类,因此,皮影戏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娱乐功能。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当演出皮影戏之时,城市里可谓万人空巷。人们携亲友争相观看,不畏风雨,皮影戏场内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在城市中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在娱乐文化资源极其匮乏的乡村。

或许有人认为,谈到艺术应该先想到它的教化功能。然而,老百姓对于皮影戏的看法是一种娱乐,他们不会去深究皮影戏背后的历史故事,毕竟在古代社会,连让人们普遍识字都做不到,更不用说让人们了解更为深奥的历史;他们只是为了排遣漫长的夏日夜晚,或是冬天百无聊赖的生活。百姓们更多愿意看的是坏人被惩罚、神仙腾云驾雾、英雄降妖除魔的故事,动作夸张、形态飞扬、情节天马行空,这样的剧情令人感到趣味盎然,因为,在没有“特技”的年代,皮影戏能比真人演出的戏剧更为逼真地演出“死亡”或“杀人头点地”的情节,娱乐功能更强。

(二)艺术特征

首先,音乐特征。山西三面环山,只有南部可与外界相通,环境比较封闭,这造成了山西皮影的地域特征很明显,这种地域特征主要表现在唱腔与伴奏上。山西皮影的音乐较为活泼,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结合晋剧腔调、当地宗教音乐特点和方言吐字,表现出较强的辨识性。

其次,美术特征。皮影艺术具有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审美性,即所谓的意象。意象是艺术家在创作构思过程中通过物象表现思想感情的形式。皮影人物形象线条分明,组合较为多样,形态夸张,富有张力,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比如,宽额头、高颅顶、尖耸的鼻子及弱柳扶风的腰肢是典型的女性形象,所有皮影人物都各具特色、生动形象,制作者通过阴刻阳刻的雕刻手法将艺术家的感情灌注于人物形象之中。

三、展望:未来发展

从皮影戏的当下发展不难看出,皮影戏传承早已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原因也较为清楚,一是皮影戏的表现方式及艺术语言结构相较于夸张的造型主义、视听结合的电影艺术、动人心弦的音乐歌唱艺术及演奏艺术来说显得过于单调,因此,皮影戏的受众规模大幅缩小;二是相比于同样为光影艺术的摄影及电影艺术来说,皮影戏的艺术内容略显高深与落后,皮影戏主要讲述的是历史故事和拜天酬神,这些内容已脱离当代社会的思想发展,且受整个社会的快餐文化和浮躁气息的影响,皮影戏表演者不能迅速与欣赏者建立联系,相较于同样是视听艺术的电影或电视艺术而言,皮影戏的表现手段缺少故事性,皮影音乐较为高深,但略显单调枯燥。随着当代年轻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宗教等神鬼故事不再信服,甚至很多人是“无神论者”,对于宗教内容没有兴趣,甚至内心抗拒接受。因此,不论从皮影戏的表演内容来看,还是从皮影戏的艺术语言结构来看,皮影戏都无法与时代发展同步前进。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皮影戏的诞生与崛起确实得益于快速发展的唐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当时的百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与鉴赏水平,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皮影戏的衰落也是现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皮影戏的表现形式无法跟上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逐渐被时代冷落。

从个人角度来看,年轻一代对皮影戏确实提不起兴趣,也并不能完全理解皮影戏中的伴奏及唱腔,这是年轻人的民间传统文化知识基础的薄弱造成的,但是,皮影戏是否也可考虑适应当下的发展形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否是艺术瑰宝、历史见证者,我们必须冷静客观理性地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用旧的传统、旧的“包装”确实无法抓住消费者的心,久而久之,一定会被市场与受众抛弃。从社会历史角度来看,看到民族瑰宝的式微甚至可能消亡,笔者着实为之着急。经历数千年发展的民间传统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藏,它记载了风俗民情,见证了历史,如果后代人只能从博物馆中了解尘封的往事,那将是一种遗憾。基于此,挽救皮影艺术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得不做却又不愿意主动去做的事情,那么,在皮影艺术中,衔接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民间艺术与当代观众的喜好,是值得人们沉下心来仔细思考的问题。

四、总结与思考

谁来挽救皮影艺术?在这场挽救艺术文化的行动中,政府所颁布的政策或者具体的制度更为有力,就像保护濒危动植物一样,要对需要保护的艺术文化划出具体范围,详细列出保护等级及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对名单上的遗产进行点对点的政策帮扶及资金支持;从社会和市场来看,可以根据政策制度推动相对应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例如引入与宣传文创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在人们休闲娱乐之时潜移默化地进行皮影艺术的宣传,或者可以从互联网入手,与VR 技术结合,探索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欣赏皮影艺术的方式;从学校角度而言,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并纳入考核,形成相关的专业、就业一条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受众的欣赏水平,让皮影艺术历久弥新、重放光彩。

历经近千年的发展的山西皮影戏之所以繁荣,在于它满足了人们的多种心理需求,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土壤。皮影戏既是一种娱乐工具,供人们消遣享受,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宗教功能,成为人们驱邪纳吉、禳灾祈福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我们来演皮影戏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皮影戏
山西叹五更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