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支架理论的幼儿亲子阅读策略

2023-01-20韩寓韵子华明

教育观察 2022年33期
关键词:教育者亲子学习者

韩寓韵,子华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一、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培养幼儿的阅读和书写技能需要完成三个目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1],说明国家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在其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试图通过教育改革引导加强幼儿的阅读能力。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在教育生态场域中,家长作为幼儿最直接的影响者,依旧存在着缺乏亲子阅读意识、阅读策略不科学、家长不重视等问题,影响了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形成,降解了亲子阅读的价值。[2]这就使如何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成为一个现实难题。

支架理论最初在幼儿语言习得研究领域被提出,用于探究母亲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后来被应用于多学科领域,并获得良好的实践效果。[3]它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者的探究过程。同时它还主张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架帮助: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励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让学习者在合作互动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基于此,本研究从支架理论视角出发,探析幼儿亲子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幼儿亲子阅读策略。

二、支架理论与亲子阅读

(一)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的核心思想源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其中,支架被用来比喻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关系。学习者的学被视为一种学习者自身积极主动地构建的过程,而指导者的教可以看作构建教学内容所用的脚手架。大部分支架是在学习之初就需要提供的,等到学习者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时,支架便可以撤掉。支架理论中被教育学学科大量应用的是支架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搭建支架、引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4]

第一,搭建支架。首先,教育者依据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认知特点及已有水平,明确阅读目标,根据阅读内容和学习者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搭建各类支架引导与支持学习者。其次,支架搭建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对是否继续搭建支架做出灵活判断,而且搭建的支架应当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激发学习者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学习者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引入情境。教育者利用学习者的经验认知,通过呈现图片、播放音频、设置悬念、表演示范等形式,营造立体、多维、逼真的阅读情境,使学习者与阅读材料建立联系。这使得阅读内容更贴切学习者真实的生活体验,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动机。这一环节强调视听的有机结合,也就是在良好的氛围和情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通过倾听、观看、交流等多元化互动,完成阅读计划。

第三,独立探索。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不断加强,这就意味着教育者的指导应逐渐减少。也就是说,教育者要逐渐放手、撤销支架,让学习者凭借已有经验水平完成任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必须成为设置阅读任务难度的依据,并且教育者要在学习者阅读过程中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提供支架帮助,保证阅读任务的有效完成。随着学习者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推进,教育者最终要将支架全部撤离,让学习者进入独立探索阶段。

第四,合作学习。基于支架理论的阅读十分强调合作、互动、讨论,尤其强调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互动,双方相互吸收、相互借鉴、拓宽思路、启迪思想,不仅能进行信息的交流,而且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五,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是指阅读活动结束后,教育者与学习者就之前的阅读内容进行拓展、评价,以检测阅读效果。这个环节通常被忽略,但其作用重大。学习者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回想阅读过程,激发对阅读内容多维的思维火花,完成对阅读内容的有意义建构。学习者从所获的评价反馈中,习得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和善于总结反思的习惯。同时,良好的阅读互评气氛是长效阅读的前提保证。

(二)亲子阅读

20 世纪 60 年代,新西兰教育家赫达维等人对阅读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家庭中的亲子阅读行为进行了改造和移植,首创了一种成人和儿童互动式早期阅读法,提出了亲子阅读的概念: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地共同阅读一本书,这是一种类似游戏的活动。[5]俞敏认为,亲子阅读是指父母利用闲暇时光,围绕阅读所开展的亲子互动活动,具体可以划分为家长给儿童读、儿童给家长读或是亲子一起阅读,再共同分享读后感等各种方式。[6]季燕认为,亲子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父母和儿童共同阅读图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可进一步细分为:亲子阅读的主要成员——孩子与父母,亲子阅读的主要材料——图书,亲子阅读的主要途径——游戏,亲子阅读的主要目的——学会阅读。[7]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学者都强调了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因此,本研究将幼儿亲子阅读定义为在轻松愉悦的亲密气氛中,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图书的游戏式活动。

三、幼儿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亲子阅读计划制订缺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刺激,这需要严密的长期规划,幼儿亲子阅读活动也是如此。它不是一项能够一蹴而就的活动,而是需要家长和幼儿双方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培育稳定的阅读习惯。但事实上,在幼儿亲子阅读过程中,少有家长事先制订明确、详细的计划,即使有制订阅读计划习惯的家长,也未能按照计划严格遵循。这样的现状使得亲子阅读的过程存在较大的混乱性和盲目性。由于缺乏计划性,幼儿在阅读时不仅得不到有效指导,而且无法养成稳定的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品质。

(二)亲子阅读指导理念传统守旧

家长会将亲子阅读简单地理解为在幼儿空闲时间(特别是临睡前),为幼儿讲几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至于幼儿是否喜欢、能否听懂这个故事,很少有家长会重视。而且在进行亲子阅读时,通常只采用家长讲述、幼儿倾听的方式,使得沟通和交流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一方面不利于幼儿语言、社交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亲子阅读气氛单调沉闷,阅读过程呈现粗糙、简单的特征。更有一种偏离式理念盛行,即家长把亲子阅读的过程等同于幼儿识字的过程,因此在进行亲子阅读时,会刻意让幼儿识读文字,潜移默化地将亲子阅读活动变成识字游戏,长此以往会降低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动力。

(三)幼儿尚未建立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幼儿会做出与阅读活动无关的事情,或者出现一本没讲完要看下一本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撕书、扔书等缺乏坚持意识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的注意力缺乏目的性和指令性,做事的随意性较大。如果做事之前没有把要求和规则讲清楚,幼儿便容易随心所欲。二是幼儿注意力时长较短且不稳定,易被周围的新鲜事物所吸引或分散。三是幼儿对阅读活动缺乏持久的兴趣。幼儿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会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如幼儿的年龄太小无法独立阅读,家长往往会给幼儿讲故事,如果讲故事的方式枯燥,不仅会让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还会降低幼儿的阅读兴趣。

(四)亲子阅读评价单一稀缺

在亲子阅读结束后,家长和幼儿应该就阅读内容进行延伸评价,如续编故事、做亲子游戏、亲子互评等形式,这个过程会增强幼儿对阅读内容的深刻印象,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增进亲子感情。但现实情况是,在亲子阅读活动结束后,多数家长和幼儿未就刚结束的阅读活动进行延伸评价。可见,亲子阅读活动结束仓促且少有评价行为。即使有评价反馈,也较多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即只注重幼儿对故事的掌握程度,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由于缺乏读后的反思和延伸活动,导致幼儿只能复述故事梗概,缺乏创造性,也就是幼儿未掌握续编、改编故事的能力。这种“完成任务”的阅读状态,使幼儿的阅读水平踏步不前,亲子阅读效果难以提升。

四、支架理论在幼儿亲子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一)目的性选择阅读材料,聚焦最近发展区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大多数家庭是家长指定书目和幼儿一起阅读。在这期间,家长往往会忽略幼儿是否能够读懂所选书籍。因此,在亲子阅读之前,家长应根据幼儿现有的水平和经验,合理选择处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阅读材料。例如:幼儿年龄较小的时候,多选择读好玩有趣的绘本;年龄稍大后,选择读益智类或富含丰富教育意义的书籍。此外,在亲子互动时,应提出略高于幼儿现有智力水平的问题,启迪幼儿思考。

(二)精细研读书籍内容,确定阅读方案

家长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该多运用共享思维,“看幼儿所看,思幼儿所思”。对阅读材料进行研究是家长要关注的首要事项,重点分析阅读主要人物、核心场景、关键符号、故事线索等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阅读经验和阅读习惯选择阅读内容、计划阅读过程、确定阅读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具体的阅读方案,促使幼儿培育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

(三)创设情境支架,引入阅读中心

支架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在亲子阅读中,幼儿难免会因遇到难题而出现消极情绪。这就需要家长在阅读过程中搭建适宜、能够唤起幼儿已有经验的情境支架,如借助屋顶的雪花、小区的小猫、叶子的颜色、口腔里的蛀牙等生活场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营造温暖的心理氛围,引导幼儿带着轻松和求知的心态走入阅读材料。

(四)引导独立探索,完成阅读任务

支架理论特别强调幼儿学习的迁移,迁移是指幼儿学习的角色从被动者转为主动者。在支架理论指导下,亲子阅读中幼儿是阅读的主体,更是支架建构的主体。因此,家长需要通过确立阅读目标进而搭建各类指导支架,以此为幼儿指明阅读的方向。例如,阅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家长指导幼儿阅读毛毛虫前三天的经历后,可以对幼儿发问:“毛毛虫在星期四吃了多少个草莓?你自己来数一数吧。”“之后的几天毛毛虫都分别吃了什么,请你和我讲一讲。”伴随着幼儿对阅读知识的持续建构,家长的指导支架逐渐减少,直至最终全部撤离。支架理论的运用在于培养幼儿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动机,最终使幼儿独立自主、循序渐进地完成亲子阅读任务。

(五)亲子协作阅读,促使共同进步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幼儿常常会根据阅读内容与家长展开经验性分析,以此保证幼儿能够连贯地感知故事中人物的经验、内心的想法、解决的方法。协作阅读使亲子之间互为支柱,共同进步,既发展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对困难问题的解决能力,又增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同时,亲子阅读的核心在于亲子间相互尊重的态度,相互探讨和参与的习惯,以及相互接纳和相互学习的感情。[8]

(六)运用评价支架,分享阅读成果

支架理论倡导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这就意味着家长应从多方面给予幼儿言语反馈。在亲子阅读活动结束时,一方面,通过亲子互评的方式评价阅读内容,激发幼儿对阅读内容的深入探讨,实现分享阅读;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家长的陪伴效果,评价幼儿的阅读水平,促进亲子感情的发展。

五、结语

基于支架理论的亲子阅读不仅能让幼儿爱上阅读,更可以让幼儿学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能、发展阅读兴趣。家长通过及时建立支架、适时拆除支架以及亲子合作等方式,使幼儿对阅读充满想象和兴趣,从而使幼儿最终从依赖支架到独立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教育者亲子学习者
品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