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情景交融教学策略

2023-01-20张元玮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数学知识创设

◎张元玮

(镇原县殷家城九年制学校,甘肃 庆阳 744508)

前 言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逻辑性和严谨性更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更多,这意味着抽象性、复杂性、逻辑性等学科特点更凸显.当前,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导致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希望通过情景交融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热爱数学学科,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非常重要.

一、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有更清晰的思路,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因为,数学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教学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故而,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工作非常关键.教师应将情景交融教学法应用在课堂活动中.此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此阶段的学生.教师也要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因为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只有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学习,才能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相交线”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自身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能够让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形象化,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及提高学习成绩.当然,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的方向,以符合教育大纲要求,助力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收获无限的知识,并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转换能力,更好地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众所周知,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低,他们在日常数学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后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数学教师要重视结合现实生活,进行生活情境的有效创设.

例如,在讲解“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场景,让他们快速融入特定的情境,进一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优化和调整,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是生活化教学情景的价值所在.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情景交融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设道路.

二、深挖教材,强化学习动机

经研究发现,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影响,若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则教师能顺利完成教育目标.所以,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初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学习.

例如,在讲解相关“几何图形”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要学的数学知识.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但若教师能利用教材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可加深他们对本章节内容的记忆.教师可利用情景交融教学法,使数学教育工作朝着理想的方向开展.

三、利用游戏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初中数学教师要采用情景交融教学策略,利用游戏提高教学效率.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学科比较抽象和复杂,游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使学生在学习时有积极探究的想法,在学习时游刃有余.

比如,开展“不等式”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需灵活运用游戏,使知识在游戏中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做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保证数学教育工作顺利展开.在当今社会,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教师要确保游戏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这样才能够切实借助情景交融教学法提升数学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帮助.

四、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

师生的有效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初中教师在采用情景交融教学法授课时,要重视以温和亲切的语言与学生沟通交流,一来使学生产生沟通的想法,二来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关系,三来有利于教师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解“实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数学学科是初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信任并尊重教师,进而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通过音乐创设想象情境

目前,情景交融法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要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创设想象情境,这也是情景交融教学法的一种.

比如,在讲解“投影”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教师要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掌握数学知识,这对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数学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教师需重视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情景交融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给予学生鼓励及赞美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工作的质量,教师在应用情景交融教学法授课时要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因为此阶段的学生年纪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丧失学习自信心.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鼓励和赞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使教育工作朝着理想的方向有序展开.

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应该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当然,教师也要善于观察学生,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且充分发挥情景交融教学的价值.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讲非常关键.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景交融教学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养成积极学习的习惯,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七、设置探究型情境

初中数学是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特点设置探究型情境,落实情景交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几何体的视图”这个知识点时,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条件并为学生准备一些图形,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不同图形的不同特点,进而找到它们的联系.学生在观察图形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A说:“第一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的一部分,外表轮廓近乎一致.”学生B接着学生A的话说:“因为观察角度不同,从正面看,第三个图形也是第二个图形的一部分,若从侧面看,则得不到这样的结论.”根据学生A和学生B的言论,学生C进行观察、判断后,得出结论:“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图形发生了变化,但第一、三个图形本质上还是第二个图形的一部分.”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应用,对视图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因此,探究型情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内容,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八、借助实物创设情境

借助实物创设学习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更是情景交融教学策略的内容之一.实物辅助教学的明显优势是:学生直观地看到数学模型,了解其中的数学问题,以实物为基础,对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思考.学生在研究实物的同时会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是极大的,必须学好数学知识.当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主观意识后,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将明显提升.

例如,教学“正方体”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一个正方体的面包摆放在讲台上,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正方体的特点,同时请学生从不同位置对正方体进行切割,获得不同的斜面.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实物,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

九、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研究,找到数学学习的“密码”,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情景交融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质疑,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抽象性较高的学科,若教师直接告知学生结果,则会使学生处于表学习状态,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常用的A4纸非常薄,它的厚度约为0.1 mm,若将它对折20次,则这个时候的A4纸的厚度有什么变化?如果对折的次数为25次、30次呢?将对折后的A4纸与课桌高度相比较,哪一个会更高呢?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产生探究兴趣,进而产生疑问:“老师,A4纸这么薄,折叠后也不会很厚吧?”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顺势引出“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使学生明确动手实践可以得出数学结论,所学的知识可以验证实践结果.这使得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更明确的认知.

十、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积极深挖教材内容,将其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为学生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点.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直观地摆放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思考和练习,更进一步投入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探究中,提高数学思维,锻炼数学能力.

例如,学习“统计图表”这个知识点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对统计图有初步的认知.这时,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绘制统计图表,感受统计图表的具体应用,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功能强大,便于学生绘制多样化的统计图表.此外,学生可应用信息技术思考数学问题,找到新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认识到知识的学习不仅来自教材课本,更来自网络.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十一、设置活动型情境

应用情景交融教学策略可以从设置活动型情境入手,使学生面对面地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进而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结合教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置适合的活动情境.

例如,学习“代数式”相关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型活动.教师将学生按照一定规律分成若干个学习调查小组,由小组队长带领小组成员到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开展调查.教师提出调查要求:①了解各银行不同存款的期限、不同存款金额的人民币利率;②做好调查记录汇总表;③若将x元存入银行,存款时间期数是y,根据调查数据确定存款人民币利率是P,那么当存款期限到达时,学生取出的钱是多少,其中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④对比四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在哪一家存款最合适,为什么.教师布置好活动任务后,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调查各银行具体的存款利率.这样,学生在学习分析教材中的代数式概念时将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到各大银行进行信息的采集,其中各大银行是“景”,信息的采集过程是“情”,二者融合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体现了情景交融教学策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结 语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重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应用情景交融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当然,教师也要结合实际状况制订完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情景交融教学模式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作用,有利于达成新课改的要求.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数学知识创设
情景交融更有效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