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与优化建议
2023-01-20任洪兰
任洪兰
(厦门市集美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1 国有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1.1 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作为生产活动开展的基础资料,其管理质量影响着企业业务的经营。通过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加强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固定资产的重视,从固定资产的使用、调配、租借和处置等方面进行强化管理,规范其程序,落实全面、到位的管理,有效保护固定资产,避免程序不合理带来的损失。而且,通过实施固定资产管理,执行清查和盘点工作,既可以确保账实相符,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还能够防止出现固定资产过度消耗的情况,规范固定资产的合理应用,确保其安全完整[1]。
1.2 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规模较大,所需投资资金量较多,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制定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较严重的经济损失。而通过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出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在固定资产具体管理工作中,对其投资决策的制定会进行相关的可行性分析,并会综合考虑到各种相关政策制定,如税收优惠政策等,如此就可以确保固定资产决策制定有效性,避免投资的重复与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流出概率。
1.3 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由于政策和市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许多原有的固定资产面临被淘汰的窘境,造成企业资产大量闲置,若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资产损失。通过实施固定资产管理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让完好的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中得到合理配置,并发挥使用价值,也让闲置的固定资产得以盘活,以租借等方式继续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样企业的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
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2.1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还不够强,需要立足于管理实际而进行提高,从根本上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才能确保固定资产的高质量管理。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实物盘点过程中因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管理重要性认识的情况,而未完成对固定资产的完整全面清点,这就导致一些缺失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借此对固定资产进行挥霍或者登记虚假管理信息,造成固定资产流失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税务管理意识不够强,针对固定资产税额的计算和确定缺乏政策规定敏感性,没有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合理抵免,导致企业多缴税款,增加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本投入,也影响了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2]。
2.2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相关项目与实物之间出现偏差,导致企业无法明确自身真实的固定资产情况,对整体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的账目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账,其中详细记录着固定资产的各种信息,是管理人员开展清点以及财务部门开展核算工作的基础。然而在具体工作中管理人员经常忽略固定资产卡片账的作用,账目完整性不足,所记录的信息不全面,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时就会出现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情况。另外,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和已经被盘亏的固定资产,财务人员没有及时根据其使用情况对相关账目进行处理,导致账目和实物之间不对等,并对其他管理活动产生影响。
2.3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机制缺失
定期维护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因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规模相对较大,且在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后容易出现一连串的问题,因而必要的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机制是不可少的。但实际上,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机制的设置存在缺失,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资产的性质特点而采取统一的维护方式,导致部分固定资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有的固定资产则被维护过剩,这样就造成一部分固定资产的使用率降低,甚至会出现质量损伤,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3]。此外,由于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机制的缺失,还导致固定资产操作中出现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引起生产事故,影响固定资产质量,限制固定资产效益的发挥。
2.4 固定资产管理评价监督缺位
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时常忽视评价与监督工作,缺少固定资产评价与监督机制而致使评价与监督缺位,这就影响了国有企业对自身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的了解,不能确定所采取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是否符合企业的管理需求,也很难感知到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效应,对一些管理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出现盲目决策、失衡决策的现象,而阻碍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时,固定资产的评价与监督未落实到位,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等环节中的问题很难被及时发现,无法快速明确问题的发生原因,给国有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如果未及时处理问题,还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发生,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产生干扰。
2.5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传递效率低
国有企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只依靠于财务部门,同时还涉及人事部门以及资产的使用部门等,落实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则需要这些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全面完整推进。但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信息数据传递不及时的现象,信息沟通渠道明显滞后,影响着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因国有企业在自身信息化建设方面只重视财务系统的信息化转变,忽略了财务系统与行政系统以及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导致一些信息传递沟通工作依然需要由工作人员完成,不仅降低数据信息传递效率,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专门的信息系统做支撑,仅仅依靠财务系统为主,这种情况下所记录的固定资产信息不够完整和详细,无法实现有效利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造成影响。
2.6 固定资产运营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对于固定资产的运营管理国有企业存在轻视现象,通常只会依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而注重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当购入后便忽略了后续的运营管理,致使一些固定资产难以发挥出原本的应用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固定资产购入后企业相关部门并未依照其使用要求和标准对员工进行操作培训,而员工只能凭借之前的操作经验来面对新的固定资产,导致日常管理维护落实不到位,出现一些功能上或者质量上的问题,加速降低其使用寿命。对于因业务需求而进行改进、改造的固定资产,其所产生的闲置资产也未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置,尤其是忽视了对闲置资产的维护,致使其功能丧失,逐渐呈现报废状态,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3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建议
3.1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难度的工作,因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因而若想实现高效的管理就需要组建一支能力够强、素养够高的管理队伍执行管理工作,对此国有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对员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明确职责和任务,清晰划分各部门、各人员的权利,并指导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政策规定和管理方法等,真正加强其管理能力。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要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财务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完成各项管理任务,与其他部门做好沟通联系,共同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实践。
3.2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
制度是规范和约束行为的关键,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就必须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以此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避免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是非常关键的,通过盘点清查制度的明确,为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提供保障,明确固定资产的清查时间、频率和方式,一般是在年终时段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当年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但要求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晰完整地把握好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才能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这样的清查还可以掌握盘盈、盘亏等现象,究其原因做出处理,避免出现资产过度闲置的问题,也有效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另外,国有企业要对制度的细节、细则进行完善,根据对政策法规的深入解读,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并加强对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视,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做好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4]。
3.3 设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国有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来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于财务部门,健全部门设置后安排专业人员并明确具体责任,通过与行政部门、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的沟通配合,进一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有序推进相关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好对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定期进行资产检查与核对,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于功能受损、使用过度等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处于闲置状态的资产想办法将其盘活,防止浪费固定资产情况的发生,也避免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3.4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评价监督机制建设
国有企业除了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部门的建设之外,也要加强对评价监督机制的建设,开展全面的评价,监督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才能够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及时性的处理。对此,国有企业需先设立一个固定资产管理评价与监督小组,由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共同组成,然后根据具体需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细则规定、评价标准、监督标准等进行明确,确定评价与监督目标,接着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与环节进行监督评价。评价与监督一定要注重全面性与有效性,所评价和监督的结果应该能够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和指导,让管理人员直接明确问题的发生及其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善问题,有序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3.5 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
固定资产管理所涵盖的环节是比较多的,从购买到最后的报废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较复杂,使用传统管理方式容易出现纰漏和失误而影响其准确性,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企业应合理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将固定资产管理各个环节均对接到统一的管理系统,信息数据以电子文件形式进行数字化储存,方便信息的共享使用,也可以将所有信息集中到数据库进行备份,避免出现信息丢失受损问题。为确保与各部门的及时有效沟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也要与财务系统、资产使用部门系统等进行对接,保证信息的沟通有效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避免对其他相关工作造成影响[5]。
3.6 规范固定资产的运营管理工作
对于固定资产国有企业也要重视运营管理工作,保障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对此,国有企业应定期安排针对固定资产操作使用人员的操作培训和维护培训,规范工作人员的使用方式,让固定资产功能得到充分展现,也有效防止固定资产过度损耗情况,以此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此外,管理人员也要积极掌握了解固定资产的最新维护技术、维护工艺等,对固定资产开展高质量的维护保养,提升其养护质量,大大降低固定资产的维护成本。
4 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处于深化改革的发展阶段,面对多变市场环境带来的影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对资产的合理配置,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运营效益。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国有企业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正确认识并分析问题,组建高素质能力的管理队伍,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评价监督机制进行强化,合理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并重视对固定资产运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进而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国有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