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3-01-19李秀美宋旭峰牛继强刘明华张辰光李宗盟

高教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李秀美,宋旭峰,牛继强,刘明华,张辰光,李宗盟

(信阳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2016 年1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就必须从高校课堂“立德树人”的要求出发,发挥好课堂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不应为了思政而谈思政,而是要做到挖掘各个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理论的精髓融入到专业知识中去。

专业课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也是学生在高校学习中接触最多的课程,因而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学习,将会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其社会功能是摸清人类的自然家底,为人与自然协调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支撑,为谋求人类福利和环境安全奠定科学基础,在庞大的科学体系中扮演着既综合又有特定研究对象和特色的学科角色[2]。因此,对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开发无疑是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尝试。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原则

课程思政体系的开发与探索,就是要挖掘其课程本身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与资源,并将其与专业课讲授有机结合起来。思政教育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综合[3]。思政元素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何将其与不同的专业课有机结合的方式又是特殊的。针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其应遵循的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如下。

(一)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

时效性既是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要求。课程思政化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注意结合时政热点、了解学科前沿的科研动态,做到课程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科前沿的科研动态。现有的高校综合自然地理教材往往配图少、文字多,缺少客观吸引力,同时教材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不能一直走在科研的前列,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这样既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也能真正做到教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交流

当前我国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均不断扩招,但高校的教育资源仍相对有限。加强师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交流氛围既是课程思政的要求,也是在这一背景下教师所要做出的必然选择。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为本科阶段地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高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4]。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师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这样一门综合性强且重要的专业课中体会到地理学专业的特色与精髓。在课堂教学之中,要合理设置讨论环节,尤其注重对于人地关系、自然环境演化等知识的迁移应用,引导学生对相关典例发表看法,在积极的课堂讨论中融入思政教育。

(三)教学原则坚持学生主体

课程思政的核心任务是“育人”。同一高校的学生虽然高中阶段的文化成绩相差无几,但综合素质往往参差不齐,要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就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查阅资料,针对我国或世界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或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将分析成果进行课堂展示与讲解。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师也需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对于性格外向,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可引导其登上讲台,在演讲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生性内敛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关心,确认其完成了课堂任务。通过这种学生主体,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通过在小组合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保证不同的学生以适合其的方式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

(四)教学评价做到双向并举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侧重知识能力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侧重期末考试而忽视平时考核。在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建设新型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应当在期末试卷中增加相关课程思政题目,特别是思政内容与本专业结合的论述题;另一方面要重视平时考核,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对自身思政教育的效果有所了解。除理论知识的考核外,对于实习实践的考核也非常重要,在实习实践结束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对实习实践的感想与收获进行汇报,并将这一环节纳入期末考核评价之中。

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准则和首要任务。为达成育人目的,课程将通过实验育人、科研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形式,在培养学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的同时,深化其对于人地关系矛盾的认识,深入理解人类所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面临的问题,在认识与深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人地协调观和爱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其具体育人目标如下:忧国奉公,了解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敬畏自然,崇尚科学发展,坚持人地和合;精益求精,不懈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视野开阔,立足人类命运,追求天下大同;学以致用,结合实习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二)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课程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表1),形成思政案例库,并将其有效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表1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部分思政体系展示

1.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国家富强、民族进步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其内涵包括求真务实、追求真理、尊重实践等,是人类文明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综合自然地理学这一课程要求学生尊重自然规律,遵循客观真理,敢于探索未知。其重要任务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5]。这些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

2.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其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也是解决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直接矛盾的根本出路。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伍光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的第八章用了一个完整的章节用于讲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详细阐述了人类对生物圈、土壤、水圈、大气圈、气候和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通过两个方面的介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地理环境是紧密联系的。针对本章节的学习,教师应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对我国现行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发展理念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以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道德观与责任感。

3.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全球观念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堂是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意识的重要平台。课程土地利用章节研究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动态过程和全球变化的人类驱动机制。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全球观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失衡、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土地资源利用等种种问题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4.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从来都是“思政教育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家国情怀的培育对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应对社会变迁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有大量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在课程讲授时可以以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例,如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这一章中,可以以我国为例,介绍我国的地域差异,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域差异,深刻感受我国的地大物博以此培养民族自豪感。

5.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方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首要的便是加强文化自信。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对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描述非常贴合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中,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这一章节中更是详细叙述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延伸到马克思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以此培养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6.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科学伦理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高层次的综合地理学研究提供基础[6]。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是地理学学生迈入自然地理学研究大门的第一步,因而在课程的讲授中不应只传授知识,也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科学伦理,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涯中保持规范的科研规范与道德。在介绍各种理论的发展历史时,可以结合相关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责任;教导学生在从事科学工作的过程中应时刻保持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与善恶观,引导学生理性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其对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危害。

7.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地理学学者根植传统兼收并蓄的理念,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持[7]。进入21 世纪以来,面临全球综合思潮愈演愈烈,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就更需要培养学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积极献身于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三、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设计一节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应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挖掘思政元素—寻找思政素材—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价。通过此步骤并结合本文所提的教学原则,形成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课堂。下面以“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为例进行阐述。

专业知识:人地关系的基础、人地关系的发展历史。

思政元素:科学发展观、唯物主义历史观。

思政素材:“八大公害事件”、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教学过程:教师设置疑问:“伦敦为何又被称为雾都”并展示上世纪的“八大公害事件”引导学生反思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事件?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直接感受环境危害。教师讲解人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组织通过具体事例,探究分析人以怎样的途径作用于自然界,并尝试归纳总结人通过生产劳动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使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有所反思。教师进一步讲解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强调劳动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通过图文展示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哪些形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回顾历史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科技进步对人类与自然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培养正确的发展观。

教师针对学生课上的回答进行评价引导,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中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说出其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为以后避免此类事件建言献策,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与爱国情怀。

四、结束语

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课程特点,从课程思政的实施理念,思政育人目标的优化,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以及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设计出发,对高校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进行了开发与探索,推进了地理学科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事实证明,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还将进一步挖掘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思政元素,进一步拓展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路径及模式,进一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估及调整,以形成实验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的课程思政新局面。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