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3-01-19方宏远张凌杰

高教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全日制导师制

葛 巍,方宏远,张凌杰,王 娟,华 莎,郭 歌,

(1.郑州大学 黄河实验室,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郑州450001 3.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郑州 450001)

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为了协调发展以及规范管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2016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1]。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2021 年研究生招收人数逐年增长,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341 万人,这一数字比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 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这也促进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加,部分高校2017—2021 年非全日制录取人数见表1。

表1 2017—2021 年份部分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人数统计表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世界各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及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有效方式[2]。而新形势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很多问题,包括生源压力大、培养模式模糊、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学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等,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相比,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工程实践和创新,如果不能有效发挥这方面的特点,将会失去自身优势,更容易导致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培养质量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虽然近几年非全日制招生人数大幅攀升,但招生群体依然较小,且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不少学校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理解不全面,对其优势尚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学校层面存在导师的选聘培养和制定培养模式等方面不被重视的情况。以培养模式为例,部分高校认为学校只是提供教学服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单位的事情;还有一些高校完全照搬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方法,甚至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统一进行培养[3]。这容易使学生对培养重点把握不牢,造成急功近利甚至滋生学术造假等问题。

高等院校中许多导师科研项目多、考核任务重,全日制研究生多数时间在校内学习、科研,能够及时、高质量地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边工作边学习且理论能力较弱,无法在上述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在导师层面容易存在不被重视的情况。

高校和导师对于非全日制培养模式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易忽视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大多数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是非脱产学习,在学习时间和对理论教育的接受能力上都和全日制有着很大不同,因而不甚合理的培养模式将从根本上影响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进而导致了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大多数研究生导师将工作重心放在培养全日制研究生和攻克科研难题,对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注度不高,甚至有些导师由于学生数量过多及负责的项目繁重,忽视了对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管理,造成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同时,大部分研究生导师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从教,自身工程经验不足,无法对工程类非全日制研究生进行有效指导。

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学校实行双导师制,即除校内导师外再安排一名具有工程经验的校外导师。但是一些校外导师缺乏指导学生的经验,甚至仅为挂名,对学生的指导不足。此外,校外导师也存在有选聘困难、职责不清等问题[4]。

(三)毕业考核要求针对性不足

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考核内容通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学位论文、专业实践等。其中,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为重点考察内容。目前,高校普遍较注重对学位论文的考核,而轻视对专业实践的考核。

学位论文是取得学位的前提和基础,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研究生能否按时获得学位[5]。对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而言,现阶段的考核内容为重点考察其理论创新水平,兼顾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更多接触工程实践的机会和经验,较全日制研究生更了解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而部分导师在对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方面照搬全日制研究生考核内容,不加以区分、缺乏针对性。其中原因比较复杂,除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外,学位论文理论创新不足导致盲审难以通过也是导师顾虑的主要方面。

专业实践考核也是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其目的是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中,相当数量的高校及导师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考核上,不太重视社会实践的考核,在此环节找一些校外导师签字作为完成社会实践的依据。这对于以学术创新为主要培养目的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问题不大,但对于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6]。

(四)学生重视程度和时间投入不足

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结构相对复杂,主要体现在年龄、阅历、专业背景、工作背景及专业素质水平等方面;与此同时,非全日制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在校时间少、参与学校活动少、师生之间交流少[7]。因此容易造成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思想和态度上对自己放松要求,甚至形成舍本求末的错误思想,仅仅为了追求毕业而忽视了自身能力的提升。

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非脱产在校学习,只能利用周末、节假日或寒暑假进行集中授课,学习时间分散;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导致可利用的学习时间相对匮乏。虽然工作所接触的工程项目有助于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顺利地撰写出达到一定水平要求的硕士学位论文,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

二、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一)加强师资建设

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师资队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部分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可以从实行双导师制和提升校内导师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

1.实行双导师制

实行双导师制即培养单位为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是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理论课程教学、课题选题、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撰写指导等方面,切实让非全日制研究生将工程实际与理论进行有效结合,进而提升其科研工作能力;另一名是校外导师,作为精通业务、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的行业骨干,负责与培养单位和本专业的一些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参与到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并重点对其专业实践进行指导。

在实行双导师制的时候要注重完善校外导师管理制度。通过建立遴选聘任、考核机制、培训制度,有效地将校外导师的职责要求与研究生培养及就业等紧密关联起来,切实有效地发挥“双导师制”作用[4]。

实行双导师制兼具实践性与理论性,不仅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引导研究生创新创业[8];而且可以弥补部分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是解决工程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师资力量不足问题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2.加强校内导师实践能力培养

实行双导师制虽然能快速、有效解决当下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但难免会出现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在培养学生方面沟通不畅、协调困难等问题。采用双导师制最根本的原因是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因此也可以从加强校内导师实践能力方面入手。

可以借助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队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和交流[9];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工程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到高校工作。此外,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这样在满足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同时,方便校内导师利用行业实践基地,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工程实践经验。

(二)创新培养模式

1.合理运用新的教学模式

由于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边工作边学习,面临在校时间短、学生分布零散、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集中管理和学习精力分散等问题,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为了保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时间和质量,可以有效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空闲时间进行线上教学。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线上互动、课后讨论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另外,在工作之余,学生还可以反复观看课件,以巩固理论知识[8]。

2.积极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校企联合培养,即整合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创新型实践人才,以满足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要[10]。

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切实让学生深入到工程实践中去。一方面,通过校企双方资源互补,将校内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培养基地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7]。通过对知识模块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有利资源,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模式减轻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企业熟悉市场,熟悉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尽快了解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技术[11],可以帮助学校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此,企业和高校应积极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保障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规范日常管理

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应根据学生培养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方案,切实做到日常管理可行化[12]。

1.教学管理

应坚持以学分制为核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严格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得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学分,完成培养计划。确保教学时长和教学质量,采取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节假日与工作日相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授课组织形式;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确保授课形式及时间更加灵活,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便于学生灵活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9]。

2.考勤管理

理论教学考勤方面,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课程完成度等进行日常打分,课堂表现得分与考试得分相结合作为学生的最终得分,以此来保证理论教学时间。实践教学考勤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环节可以多次参与,但要明确参与的次数和具体的时间节点,并严格执行[9]。此种考勤模式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综合素质等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帮助,从而贯彻落实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四)制定科学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的核心包括学位论文和实践两部分。学位论文是获得学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该严格把关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要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区别对待,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和内容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尽可能来源于实际工作中所接触或者参与的工程项目[13]。对于学位论文成果,可适当降低对于理论创新的要求,提高对于工程应用价值与指导意义的要求。

为进一步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可适当提高实践环节占比,并且要与专业内容密切相关。专业实践可以是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解决具体工程问题,也可以是获得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国内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授权等。除此之外,实践环节时间须严格保证。

(五)提高社会认可程度

1.加强宣传

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社会上大部分人并未正确理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义,认为就是以往的在职研究生,对其培养质量持怀疑的态度。此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媒体机构等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政策、内涵、培养标准和培养目标等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层面形成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正确认识。其次,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与用人单位的良好联系,对用人单位加强宣传、互动,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将对工程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时间以及空闲时间比较少,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少,且高校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较为宽松,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对自己身份缺乏认同感。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必须增强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于高校的归属感。第一,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想法和需求,鼓励他们多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多与师生互动交流,增强师生间的亲密度;第二,通过问卷、座谈会或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了解学生需求,为其答疑解惑[7];第三,邀请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返校交流、座谈,培养非全日制在校生的校友意识[14]。这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对于自己研究生身份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身综合素质[12]。

3.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加大对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扶持力度。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在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所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予以更为具体和全面的指导。此外,应尽快建立健全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这对于增强对培养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将建设改革等意见落到实处、提高工程类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15]。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国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现阶段的特点,从各方的重视程度、师资力量、毕业考核要求和学生自身重视程度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采用双导师制和培养校内导师实践能力来加强师资建设,通过合理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积极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进行培养模式创新,从教学管理和考勤管理方面规范日常管理,制定针对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从加强宣传、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三个角度提高社会认可程度。通过上述分析为我国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提出建议,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全日制导师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完善研究*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