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分析

2023-01-19陶崟峰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源地水源水库

*陶崟峰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临海分局 浙江 31700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将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点。同时对环境污染工作进行科学管控,通过对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通过实行封闭化的管理模式,加强水源区的监督强度,对破坏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及时修整,提升水源区周围居民的环保意识,开展污染源的防治工作,满足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并且获取优良的污染管控效果,推动水源区的持续化发展。

1.水源区的资源利用现状

在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继而对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完善对水源渠道的开发利用,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为了让水源区的存在符合现代化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需要对水源区进行相应的开发利用,通过在当地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水库,以及一定的大坝工程,确保当地具有充足的水资源,还可以通过设置调水工程,完成对水资源的异地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自然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水质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水源区的生态保护现状

(1)水源区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矛盾

地方政府通过开发一系列的水源区建设工程,这在某种程上缓解了城市用水紧张的问题,同时可以为基层地区提供充足的水资源,由于人们过度开发水源区的建设工程,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这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不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对水源区的人力干扰主要体现在工程开发方面,而且没有对生态环境实行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水源区的生态环境需要承受较大的负担,缺少良好的生态环境,导致水源区工程的开发出现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

(2)生活垃圾缺少规范化处理方式

在水库区域的范围之内,居民的居住地点较为分散,通常是沿着河道两岸进行分布,大多数居民生活在水库的上游领域,由于这些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水,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易对水库的生态环境产生干扰,甚至会危害水库的水质安全。其次,如果不能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就将其直接丢弃进行露天堆积,很容易产生有害物质,通过降水进入到水库中,很容易造成水库的水质出现严重污染。目前,水源水库的生态环境较为薄弱,缺少完善的运行机制。

(3)水库生态环境的弱化

对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坏,是引发水库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当地水库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其缺少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周围的居民缺少环保意识,对周围的树木进行乱砍滥伐,随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农田土壤出现板结现象,甚至会引发农产品的质量退化。如果肆意排放生活污水,容易增和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导致其与实际的质量标注严重不符,继而对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想要对水库周边的环境污染现象进行治理,需要实施有关的水源环境保护机制,但是现在监督机制较为薄弱,导致环境保护制度难以满足实际发展。针对不同水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无法统一水质污染源的监督标准。除此之外,由于部分环境质量的监督人员缺少专业的素质能力,素质技能较弱,难以灵活应用环境监测仪器,不利于提升污染治理标准。

(4)缺少环境保护意识

基层部门想要对水源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首先需要下发相应的实施策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只是依靠当地的居民难以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但是水源区域有很多的居民,并且居民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开放性的生态环境会引发各种污染现象,并且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弱,对水源区的生态环保工作缺少重视,继而加重了水源区的环境污染强度,这对生态环保和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的推行工作造成了阻碍。

(5)污染源监督效果有待提高

水源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导致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究其原因,与监督力度不足、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有关:乱砍滥伐现象依然存在、化肥农药使用过量、过度开垦放牧以及垃圾和污水的随意排放问题依然屡见不鲜,这也对水源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虽然当前很多地区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但是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依然比较有限,例:监督力度不足,制度流于形式,缺乏较为科学的污染源监督标准,且未能对一些先进的检测监督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

环保部门在进行水质污染情况调查时,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未能对一些威胁水源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效管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未得到提高,同时管理部门之间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联系,执法质量大打折扣。另外也未能对排污企业做好监督,各部门间未能协同做好管理控制,也对管控质量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最后还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各项工作均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开展。

(6)各部门的行动缺乏联动性

水源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时,各部门都存在较为独立的行动和规划方案,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难以发挥出协同治理的作用,相关部门的联动性难以较好发挥,未能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在做监督和管理工作时,对于违规行为、水源地周围的环境污染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做好治理,多部门参与的情况下,管理意见也不统一,难以合理协调做好管理工作,治理水平始终得不到突破性的提升。另外,存在资金不足的现状,导致部分单位难以高质量的开展各项监测工作。实际工作进行时,互相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工作缺乏目的性,工作质量也缺乏保障,往往存在工作重复或是工作缺失的情况。

3.水源区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的应对措施

(1)构建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提高水源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对水源区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构建水源区的整体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体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行一系列的保护和控制机制,可以推动生态保护机制的构建,促使生态环保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可以将水源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继而对水源区域的环境污染进行科学防治。促使水源区获取更加均衡的发展,继而对环境进行自主保护,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生态效益,促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水源区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让水源区的生态保护体制更加规范,促使各部门之间可以进行友好的合作交流。

(2)妥善处理生活垃圾,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

在新时期生态文明的建设背景下,采取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增加对水源区的保护,由经济效益的考察思维转变为生态效应的观察,有助于在新时期对其进行科学指引,在水源区的实际保护工作中,融入新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及技术知识等。通过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可以推动新型生态文明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新型的工作理念可以作为新时代建设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观。通过观察生态环境的建设状况,可以让水源区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应用价值,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可以让自然环境和经济进行融合发展。

针对生活污水与垃圾缺乏规范化处理方式的现状,还需在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时,对上述污染源进行妥善的处理。工作人员需对水源区周围区域加大检查力度,重点对可能排污的企业进行关注,一旦发现存在随意丢弃垃圾和排放废水的行为,则结合相关规定做好严格处理。环境保护部门也需要强化宣传工作,及时组织各项活动,引导广大居民提高思想意识,妥善处理生活垃圾,避免出现垃圾随意丢弃和污水随意排放的情况。对于生活垃圾,要做好分类,统一做好无害化处理。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需做好回收利用。水源重要保护地以及重点污染区域,均需要加大防治力度,定期做好防治工作,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降低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加强封闭化的管理

想要对水源区进行生态保护,需要对水库的水源管理范围进行合理分析,增强隔离防护网的安置,对水源地进行封闭化管理,同时在防护封闭结构中预留几个出口,禁止闲杂人等随意出入水源区,为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建设水源地整体性封闭体制的过程中,需要在水库水源地的上游区域开展隔离防护工作,对水库水源地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维护,增加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度,保证水库水源地整体水质的迅速提高。所以,针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需要综合当地的地理气候,增加树木的覆盖率,符合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继而对水库水源地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治理。

(4)增加巡视监察力度

为了保证水源地的水质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检查工作加强重视,需要密切关注随意丢弃垃圾等行为,在水库周边区域的建设过程中,严禁污染程度较高的工厂在当地进行建设,提升周边居民对水库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仅需要增强对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强度,还需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为了将水源地的水质污染问题进行高效解决,需要增加水质污染防治体系的建设,同时对水源地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取水地点落入污染物,确保生产供水工作的顺利实行。相关部门需建立起监督和检查机制,重视预防工作的进行,对水源区存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进行积极整治,制定科学完善的治理计划,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控制好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量,及时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水源区的生态环境。

为提高巡视监察与监测力度,相关部门还需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源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工作的开展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另外,还需在新时期对信息技术做好科学利用,对各种不良行为进行监督,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提供便利。依靠GIS、遥感、多媒体等技术形式,对水源区的水质进行实时检测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有效保护水源区的环境。

(5)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新型的环保理念

由于水源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弱,对生活污水等进行随意排放,导致水源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推进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增强水源区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对水源区周围居民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可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水源区的工作中树立新型的环保意识,防止居民日常活动对水源区造成污染,通过增强居民的素质教育,组织居民观看相关的影片,促使居民意识到水源区的重要性,同时对生态保护工作具有清晰的认知,通过实施具体的应对措施,可以减少水源区的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并设置相应的防污装置,以及专业的净化设备,降低周边居民对水源区造成的环境压力。

(6)针对水源区开展综合生态治理

水源区存在的生态问题,通常是因为对周边的植被进行严重破坏,导致其出现水土流失和植被覆盖率较低的现象,想要解决这类生态问题,需要建设规模化的人工生态林,在发展农林业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通过推进有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对水源区的生态保护工作起到支持和治理的作用。通过建设多种复合型的生态林,促使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协调,同时让地方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具有更多的动力。想要对水源区进行全面化的治理,不仅需要对水源区进行生态保护,还需要对整体的生态流域进行科学管理。在水源区的上下游采取合理化的生态环保措施,针对水源区的水土保护工作形成一体化的保护体系,以便使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对于破坏程度较高的水源区,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促进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加大对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旦出现破坏的情况,相关部门需及时承担治理责任,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修复措施,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切实提高水源区水资源的质量。同时要充分发挥出植被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7)完善相关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除了要加强引导和监督工作外,进行水源区的生态保护工作还需不断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水源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控制工作能够有理论可以参照,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团队也能够更好地结合规章制度去进行工作。需将生态保护纳入到正式的法律法规中去,切实提高人们对于水源区的生态保护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法规所发挥出的作用,也能够使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更加完善,水源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也更合乎规范,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水源区保护工作更好地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源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以及污染管控工作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建设。通过采取合理化的措施,可以对水源区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猜你喜欢

水源地水源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电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渑池电厂为例
出山店水库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