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乳腺癌有新的专家共识
2023-01-18宜华
●宜华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患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一级预防是乳腺癌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减少病因或危险因素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是最积极、最根本的预防手段。为了帮助各地开展乳腺癌预防工作,以降低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日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乳腺外科专家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女性乳腺癌预防专家共识》,介绍了乳腺癌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预防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针对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该共识提出了如下建议。
乳腺癌危险因素分3类
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可分为3 类:不可改变危险因素(遗传和非遗传因素)、潜在可改变危险因素(雌激素暴露、生育等)、可改变危险因素(肥胖、饮酒等)。专家组倡导存在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接受医疗咨询,通过科学、及时的干预措施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包括家族史、基因突变。
(1)家族史: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遗传性肿瘤,家族史是重要危险因素。
建议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危女性,乳腺癌开始筛查年龄应比家庭中确诊为乳腺癌时年龄最小者小10岁,但应≥25岁。
(2)基因突变:5%~10%的乳腺癌发生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和2(BRCA1/2)突变占20%~25%。
建议有以下情况的人群应进行BRCA1/2致病突变基因检测:①家族中有已知的BRCA 突变、1 例以上直系亲属50 岁前或2 例以上旁系亲属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②发病年龄<45 岁、46~50 岁患病且有第二原发乳腺癌(开始单侧患有乳腺癌,后来另一侧也患癌)或直系亲属乳腺癌;③60岁以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2.不可改变的非遗传因素 包括性别与年龄、乳腺良性疾病史、致密型乳腺。
(1)性别与年龄:乳腺癌最常见于女性,但男女的患病率均在增加。
建议我国成年女性应定期体检和筛查,这对于>40 岁接近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的女性尤为重要。
(2)乳腺良性疾病:分为非增生性疾病、非典型增生性疾病、无异型增生性疾病。
建议患有乳腺良性疾病的女性应适度增加乳腺检查频率,以期尽早发现恶性病变。
(3)致密型乳腺:乳腺密度是指在钼靶摄片中乳腺的腺体组织占乳腺总体积的比例。密度高表明乳腺实质所占比例大。
由于乳腺密度增高会降低乳房钼靶检查的敏感性,结合乳房大小、可普及性、性价比因素等多方面考虑,专家组建议对40岁以上、伴有高危因素的中国女性进行超声与钼靶相结合的乳腺癌筛查。
潜在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生育 生育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初产年龄、产次、母乳喂养时间、激素治疗情况。
我国现代女性初潮平均年龄为13.1岁、绝经平均年龄为49.3岁。初潮早、绝经晚的女性雌激素暴露时间长,乳腺癌风险增加。在生育方面,无生育史女性乳腺癌风险是有生育史女性的1.32 倍。随着妊娠年龄的增加,乳腺癌风险随之增加。此外,足月妊娠或孕期至少34 周以上能够降低乳腺癌风险。
相关研究显示,生育年龄>35岁的乳腺癌患病率明显高于生育年龄21~25 岁女性;产次≥2 次的乳腺癌风险更低,尤其是对于绝经后女性更明显。母乳喂养也能降低乳腺癌患病率。有研究数据显示:母乳喂养12 个月,乳腺癌相对风险下降4.3%。避孕药的使用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2.激素替代治疗 激素替代治疗是指对绝经后的女性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以缓解其绝经期症状。研究显示,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并与用药方案和时间有关:使用1~4年可明确增加患乳腺癌风险;使用5~14年,风险成倍增加;雌激素、孕激素联合应用比单用雌激素患癌风险更高,即使停用激素替代治疗,这样的影响也会持续10年以上,且与停药前使用时间相关;但使用时间<1年增加的风险有限。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方面,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肥胖、运动少、饮食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而这些生活习惯与乳腺癌发病息息相关。有研究显示,早期糖尿病患者乳腺癌风险的增加是由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增高造成。对于绝经后女性,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增强,不仅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还会增加乳腺癌的病死率。但也有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仅与三阴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关,可使三阴性乳腺癌患病率增加38%,这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高表达相关。
4.对潜在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专家组建议,育龄期女性可以通过避免晚婚晚育、适量增加产次、延长产后母乳喂养时间等办法来减少雌激素暴露,并降低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在激素替代治疗方面,专家组建议除非是严重的更年期症状,不建议围绝经期中国女性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即使使用也要尽量减少应用时间(控制在1年以内),并定期检查乳腺、子宫等,预防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尽量减少长期避孕药物的使用。对于糖尿病患者,专家组建议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控制来降低风险,必要时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
可改变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
乳腺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长期吸烟喝酒、射线暴露。对于可改变危险因素,可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1.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对中国女性的饮食建议如下:①每日饮食摄入≥30 克的膳食纤维;②每天摄入≥400 克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豆制品摄入;③若以淀粉类为主食,还应规律食用非淀粉类食材、水果、豆类;④限制高糖、高脂的精加工食物摄入,比如快餐、含糖饮料;⑤每周红肉(哺乳动物的肉)摄入控制在350~500 克,尽量少食用加工肉类。
2.运动 积极的运动锻炼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体脂率。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步行、骑自行车(慢速)、家务劳动、园艺劳动、游泳(慢速)、跳舞等;剧烈运动包括:跑步、自行车(快速)、游泳(快速)、健美操、团队运动等。建议中等强度运动150~300 分钟/周或剧烈运动75~150 分钟/周。专家建议应积极、尽早、坚持体育锻炼,尤其是在上午8~10 时进行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锻炼,并保证每周的锻炼时长。锻炼除了能直接预防乳腺癌外,也能保持健康的形体,减少因为肥胖引起的乳腺癌风险,尤其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意义更大。
3.避免长期吸烟喝酒 吸烟者要尽早戒烟,不吸烟者应减少二手烟暴露。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年女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15克以内。
4.减少射线暴露 放疗或因其他疾病导致胸部接受高水平电离辐射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对辐射更敏感。建议应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暴露,尤其应减少高危人群、低龄人群的高剂量辐射暴露和累计暴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