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检查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效能

2023-01-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4期
关键词:腕部风湿性关节炎滑膜

李 政

(江门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广东 江门 529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隶属结缔组织类疾病,致病因素是关节的滑膜处发生病理变化,若不及时干预也会对机体的全身脏器带来一定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特征是体现在患者的手关节、足小关节位置发生炎症,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和侵袭性特征,亦会合并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表现和关节外器官受累表现等,患者甚至存在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等问题[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和性激素异常因素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患者在患病后会合并体质量减轻、低热和疲乏感等症状[2]。临床治疗原则为对病变发展和骨质破坏产生抑制,降低关节炎性反应,保护关节功能和肌肉功能,这就对临床疾病早期诊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放射学指标,在手关节和腕关节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放射学改变,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疏松[3]。此疾病出现后患者的手腕关节将会比较早地被影响,所以高效的诊断手腕关节至关重要[4]。X线可早期明确患者是否出现骨膜增生、狭窄、骨质损坏以及早期关节肿胀等现象,但是无法明确骨质侵蚀病变状态。而CT诊断能够清晰观察到软组织被破坏的情况,有明显的大面积阴影出现,也能够观测到软骨边缘不规则关节面模糊的临床表现,还可明确骨质侵蚀病变状态,但无法明确诊断关节积液病变和滑膜炎。MRI诊断更为客观、真实,可清晰显示关节渗出、滑膜炎变化等,同时增强MRI诊断技术的引入,可使得病变诊断的检出率明显提升[3,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MRI检查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对全部患者先后实施CT诊断与MRI诊断。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2.16±4.28)岁。纳入标准:①病历及影像资料齐全;②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重大疾病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合并精神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CT诊断:运用本院购进的诊断设备Siemens Emotion 16排CT设备。在检查前,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将各项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对其实施手、腕部位的全面CT扫描,CT诊断层厚设置为3 mm,扫描范围需全面覆盖病变关节。在扫描过程中,对准患者的腕关节背侧的相关软组织,在尺桡骨远端实施扫描,直至掌腕关节层面,在成功扫描一侧之后,对其另一侧实施扫描。

MRI诊断:采用Siemens公司的Espree 1.5T磁共振诊断设备。在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嘱其将掌心朝上而后用绑带固定,扫描患者的指关节与腕部关节。首先,需运用T1TSE、T1W FatSat开展冠状面和横断面全面扫描;对参数进行针对性的设置:①T1TSE:TE设定为11 ms,TR设定为600 ms,层厚设定为3 mm,矩阵设定为256×192,视野设定为180 mm×180 mm。相关信息数据采集3次后取平均值。②T1W FatSat:TE设定为50 ms,TR设定为2 160 ms,层厚设定为3 mm,矩阵设定为192×160,视野设定为180 mm×180 mm。相关信息数据采集3次后取平均值。将扫描的时间调控至8~15 min。在完成双腕矢状面扫描诊断之后,明确手腕位置病变位置,而后实施增强扫描。对患者实施动态增强扫描,选取注射钆喷酸葡胺造影对比剂,将静脉注射的剂量控制在0.1 mmol/kg,针对参数不合适的情况,需运用小角度三维容积内实施迅速地GRE VIBE T1序列扫查。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与CT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诊断结果。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类诊断标准:晨僵≥30 min;>3个关节区的关节炎;手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阳性。≥3条即可诊断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MRI检查与CT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分析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征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检查与CT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诊断结果

CT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诊断结果见表1。MRI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诊断结果见表2。

表1 CT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表2 MRI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MRI检查与CT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诊断效能比较

MRI诊断手腕部关节炎的灵敏度、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手腕部关节炎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RI与CT诊断效能比较[%(n/m)]

2.3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征象

矢状面T1WI影像可见滑膜增厚改变,腕骨关节面边缘存在不规则骨质缺损,其周边可见线状或不规则性斑片状信号影;矢状面T2WI-FS影像可见病灶呈边界模糊的斑片状骨髓腔内高信号改变。冠状面T1WI影像可见骨质侵蚀改变,腕骨多处骨皮质不连续;冠状面T2WI-FS影像可见骨髓水肿样改变,腕骨多处髓腔内轮廓模糊的斑片状高信号影;冠状面T2WI-FS影像可见腕关节腔内有关节积液,呈大量高信号积液影。横断面T2WI-FS影像可见屈肌腱周围弧形之水样高信号影。增强扫描MRI征象:在增强MRI扫描时,关节积液增多并没有发现有强化,滑膜增厚信号呈现为不均匀表现,骨质侵蚀关节面的下骨信号强化。

3 讨论

据临床调查统计,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的逐步延长,致残概率将会明显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进展1~5年的致残率为18.6%,病情进展5~10年的致残率为43.5%,病情进展10~15年的致残率为48.1%,病情进展≥15年的致残率为61.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出现不但会引起身体机能、社会参与度以及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亦会给社会、患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负担。对此,需将及时和早期诊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免疫系统缺陷引起的疾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关节僵硬肿胀,可以通过影像学进行诊断。现阶段,临床中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方式包含影像学诊断技术、实验室诊断技术和其他特殊性诊断技术[3]。其中运用最为广泛和最为重要的检查方式为影像学检查方式,与其他检查方式比较,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的便捷性,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在影像学技术中,X线、CT、MRI诊断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诊断方式[7]。X线诊断技术具备成像迅速、价格低廉等优势,但针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此技术亦具有误诊率高与漏诊率高的缺点[8]。近年来,医疗技术飞速进步,CT诊断技术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被广泛运用。CT诊断技术具备全面扫描以及迅速成像等优势,同时融入了多类图像处理技术,可获取更为清晰的影像学图像,继而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疗提供有力依据[9]。此外,CT诊断技术具备图像后处理技术,可在较大的程度上增强病变组织与邻近组织的对比度,可多维度地进行扫描,更利于帮助临床医师对病变组织进行分析和观察,提升诊断的准确度[10]。CT诊断技术具备耐受性良好、无创性、操作便捷性以及患者疼痛感低等优势。虽然CT诊断技术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操作要求比较低,其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将关节间隙、关节结构和关节外侧内骨质细微的病变状态清晰显示出来,但是CT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并不是非常的高,对于因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诱发的软组织病变、滑膜病变和肌腱病变方面的鉴别诊断效果往往不足[11]。近年来,伴随着MRI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MRI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愈加广泛。MRI诊断技术具备影像信号好、无辐射和外界干扰少等优势,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亦较高。运用MRI诊断技术对患者开展全面的检查,能够比较清晰地检测出关节病变位置及病变情况,可精准显像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病变各层情况,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等[12]。MRI诊断技术具备多序列扫查、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扫查、多方位扫查等优势,可为疾病诊断提供间接征象,对于患者手腕部关节诊断的优势明显,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病变情况,帮助临床医师及时诊治疾病,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13-14]。

此次研究中,MRI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敏感度、准确度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与CT检查对手腕部关节炎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面T1WI影像可见滑膜增厚改变,腕骨关节面边缘存在不规则骨质缺损,其周边可见线状或不规则性斑片状信号影;矢状面T2WI-FS影像可见病灶呈边界模糊的斑片状骨髓腔内高信号改变。冠状面T1WI影像可见骨质侵蚀改变,腕骨多处骨皮质不连续;冠状面T2WI-FS影像可见骨髓水肿样改变,腕骨多处髓腔内轮廓模糊的斑片状高信号影;冠状面T2WI-FS影像可见腕关节腔内有关节积液,呈大量高信号积液影。横断面T2WI-FS影像可见屈肌腱周围弧形之水样高信号影。增强扫描MRI征象:在增强MRI扫描时,关节积液增多并没有发现有强化,滑膜增厚信号呈现为不均匀表现,骨质侵蚀关节面的下骨信号强化。由此可见,MRI检查在显示早期RA骨质破坏和软组织病变等方面较CT检查有明显的优势。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即便是平扫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软骨破坏和骨质侵蚀、骨髓水肿、滑膜炎、软组织肿胀等也可清晰地显示。

综上所述,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显示滑膜病变征象,包括滑膜渗出、增生,炎性血管翳形成等,同时可显示骨髓水肿、关节积液、骨质侵蚀等征象。

猜你喜欢

腕部风湿性关节炎滑膜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老年人腕部骨折发生率的调查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