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培养我国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政策研究

2023-01-17刘元刚卢双盈任文涵张晓宇

天津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世界级科技人才青年人

刘元刚,卢双盈,任文涵,郭 琳,张晓宇

(1.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300041;2.天津市学会学研究会 天津 300134)

0 引 言

科技创新史表明:青年拔尖人才是改变科技范式、引领科技革命和催生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据统计,历史上重要的科学贡献多是在青年时期做出的,如牛顿在22岁创立了微积分,爱因斯坦24岁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李政道29岁时与33岁的杨振宁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1901—2021年 943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超过 80%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完成了最具突破性的工作,因此,青年时代是科技人员一生中创新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是获取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黄金期”。培养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对于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亟需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养造就一大批顶尖科技人才,而青年是科技的未来,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生力军,我国要加强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与支持。

1 我国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培养现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以来“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世界级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科技领域有较高学术成就,具有巨大创新发展潜力,且拥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年龄上一般不超过45周岁。截止到2021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数量已超过9000万,平均年龄为 35.9岁,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数量占 48.8%、35~44岁的占33.7%、45岁以上的占17.5%。其中,许多重大科研项目中担当重任的大多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郭雷院士32岁攻克了自校正调节器的世界难题,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建伟院士量子力学团队平均年龄 35岁,清华大学施一公院士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的骨干多是 80后、90后,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相里斌院士的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团队平均年龄不到 35岁。一支规模宏大且年龄结构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人力资源基础,青年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顶尖青年科技人才正在担负起科技强国建设的重任。

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设立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主要有 7个,分别为青年长江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海外优秀青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这七大人才计划项目累计入选者已超过 2万人,其中 80%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教师、科研人员,主要集聚在“985”“211”院校、中科院系统研究所和部分普通高校和科研单位[3]。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和浙江等省份,而青海、西藏、宁夏和甘肃4个西部省份入选人数较少,贵州、江西、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地区入选人数也不多。

这七大青年人才计划虽然培养出了数量庞大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队伍,但其中可称之为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并不多,还不能充分发挥青年人才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作用。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应敢于担当、奋勇创新、勇做先锋,切实充当科技创新中流砥柱的应有作用。如何造就出一批能够挑大梁、当主角的世界顶尖青年人才是当前面临的最迫切任务。

2 我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培养青年拔尖人才的工作体系还不够完整、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现有的七大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缺乏整体的设计和相互间的有效衔接,按年龄、分领域、阶梯式地支持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的整体效力发挥还不够。对于青年拔尖人才:在选才阶段,多以人选的成长经历、科研业绩进行综合研判,对青年人的科研潜力关注相对不足;在育才阶段,注重对青年人给予项目资助支持,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艺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和引导,以及对青年人在生活方面的服务保障;在鉴才阶段,我国人才的鉴定体系还不够完整,评鉴的方法还相对简单,分类别、分领域、分角度的精准鉴定体系尚未建立,缺乏多维度、立体化的评价机制。

二是我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未能针对青年顶尖人才这一特殊群体实施差异化培养措施。为培养锻造青年顶尖人才,主要发达国家都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系统谋划。如日本出台了“国际竞争力强化研究员项目”,系统化开展顶尖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构建针对不同研究阶段的持续资助支撑体系[4];美国在重视学科交叉的同时着力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构建了完善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高起点的科研平台。目前,我国对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的内涵与外延还不是十分明确,现有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阶段性培养目标还不够清晰,对不同产业门类、不同学科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得还不深、不透,对影响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性因素研究分析得还不够,国家级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的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类人才政策偏重“大水漫灌”,有针对性地关心、关爱青年科技人才的政策举措还比较少,差异化支持他们担当创新先锋的工作举措也不多,还不能真正营造出使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平台。

三是我国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政策重物质、重奖励、重结果,轻关怀、轻支持、轻过程。七大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均将给予物质奖励作为主要的支持措施,对不同领域、产业、层次的人才给予的政策扶持模式基本相同,多是项目经费、住房补贴或生活补助,支持手段高度相似,支持力度的大小就成了衡量政策成效的关键。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现有的人才政策过于侧重选拔的硬性条件和培养期的结果导向,青年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不足,缺乏针对不同领域、不同产业青年人才的分类支持政策;在督促指导青年人才追求科学卓越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很好地通过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还不能把青年人的个人追求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起来,推动实现个人梦想与伟大中国梦的深度融合。

四是我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学术交流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才外流情况。我国实行开放的国际化人才政策,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遵循着“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但是国内知名高校数量众多的优秀青年人才会选择出国留学或工作,甚至直接定居海外。这意味着耗费全国巨大物质财富的高等知名学府极有可能成为其他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近年来,我国的人才政策环境虽然有了大幅提升,但在科研软条件、生活待遇、成长环境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大,人才回流的驱动力还不够强。

3 我国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政策建议

一是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强战略布局,推动建立培养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完整体系、完善机制。优化整合我国原有的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设立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要有统一的工作章程、发展目标、培养程序和组织保障措施,具体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中国科协组织实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由政府联合大学、科研院所、产业界共同支持设立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成长基金,面向多学科、多领域、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的需要建立不同学科的人才联盟、不同领域的技术联盟、不同产业的创新联盟,大胆支持青年人“揭榜挂帅”,联合开展攻关研究以解决“卡脖子”问题,用“交任务”“压担子”的方式促进青年人才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做出突出成绩。

二是深入探究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举措。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瞄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加强对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深入研究,聚焦推动解决青年人快速成长的困难问题,搞清楚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弄明白青年人成长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路径,把握好扶持青年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逐步提出中国原创的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原创的人才培养工作模式,打造出我国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高峰高原。如可以考虑先从娃娃抓起,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培养科学兴趣、铸就科学思维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究世界级“天才少年”的个体特质。两院院士、杰出人才等科技大师要发挥“传帮带”作用,团结带领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各有关单位应结合实际组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服务团队,制定个性化精准培养方案,拿出培养青年拔尖人才的真招实招。

三是兼顾事前、事中、事后,建立培养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全过程服务。对于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建议建立全过程服务链条,构建事前培育、事中监测与事后奖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营造使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平台方面,要认真做好顶层谋划、系统部署与精准培养。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创造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条件。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加强对青年人才科研工作的指导,采取多种措施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合适的舞台。要推动建立“安专迷”的科研环境,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自由”,转变过度竞争和压力导致的人员疲惫。要改变过去急功近利的人才评价模式,从顶尖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出发,从提供跟踪式科研项目、经济补助等政策转向定制化研发资助、非共识研发资助和科研生涯持续稳定资助。要改进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不再由政府部门直接主导项目管理、评定研究成果,而是由专业机构聘请学术同行进行评价,尽可能多地邀请国际同行参与评审过程,扩大青年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四是拓宽世界级青年拔尖人才的国际化合作渠道,吸引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回流。借鉴日本学术振兴会推出的“强强合作计划”,推动建立高规格、系列化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加强与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科学前沿领域的合作。实施“国际研究网络推进计划”,促进我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与海外顶尖机构的合作研究,向对方机构派遣青年研究人员,并吸引对方的研究人员来华交流,构筑研究人员国际合作网络。积极设立中国主导的大科学计划,吸引国际顶尖科学家参与,为我国带动培养一批青年拔尖人才;促进中国大科学装置设施的使用和运行,激活与发达国家进行国际联合研究的互惠机制,助力我国培养科技人才。不断创造条件,活跃青年人才的科研氛围,提高我国的科技底蕴,提升青年人的福利待遇,优化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海外青年科技人才主动回流。

猜你喜欢

世界级科技人才青年人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江苏味儿的世界级宝藏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在世界级网红机场,买买买才是正经事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