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实践教学为例

2023-01-16

科技风 2023年1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内容高职

余 骞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1442

1 概述

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该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加快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覆盖面,提升特殊群体的职业技能能力,推进高职教育改革走向纵深。百万扩招政策推出后,广东省教育厅制定了《广东省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粤教职〔2019〕34号)等一系列的相关重要文件,并针对相关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1]。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也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的号召,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和一系列保障性政策。本次扩招改革完善了高职考试的录取方法,除了鼓励招收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外,还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多种群体。在这些扩招的学生生源中,非应届毕业生生源所占的比例也大幅增加,他们的个人情况、家庭状况、成长经历、学习基础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根据高职扩招的生源多样和综合能力差异大的实际情况,在充分理解高职扩招政策和内涵的背景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产教融合课岗融合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以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2 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作为本专业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工作的一门重要的重视技术应用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基础理论能力、编程开发能力的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考虑到了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课前预习的内容和形式比较传统。预习是以课本对应章节的内容为主,形式单一枯燥,导致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不高,并且无法掌握和评估课前预习的情况。二是教学内容设计没有充分深化产教融合、课岗融合。教学内容虽然也突出了项目化设计,但是选取的项目主要是以往书本中的企业案例项目,没有充分依托企业现行的实际项目和实际需求对教学项目优化,导致学生能力和企业需求脱节。三是高职扩招学生生源多样且学情不同,课堂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都是在机房授课,教师边讲解边实操,学生同步实操练习,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况为“讲要点、演课件、模仿实验、点评收场”[2]。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英语基础能力、理解掌握能力、信息化操作使用能力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进度都不同,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四是课后扩展与教学效果评价有待提高。传统批改作业和效果评价的方式有很多限制和不便,教师指导学生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指导的方式和形式比较也单调,对学生教学效果的实时掌握和客观准确的教学效果分析也无法实现。

3 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3.1 教学目标制定

学院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Web前端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以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计紧密联系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的培养标准。以此目标为指导思想,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高职扩招的主体背景,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和课岗融合,改变原有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引导和辅助,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位学习过程。

3.2 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开发

线上教学平台是线上教学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本课程选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教师首先登录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OA系统,在该系统中的在线课程接口链接到超星学习通的教学空间,然后创建“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通过该方式创建线上课程后,可以直接对接我校学生信息数据库,将授课班级和学生加入课程班级内。如果有学生变动,可以及时通过课程邀请码或者班级课程二维码的方式加入课程,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保线上授课学生的全覆盖。

线上教学平台的资源开发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到高职扩招学生的学情差异性,又要在教学内容制定、教学任务设置、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线上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充分融入并有效突出产教融合和课岗融合。既要作为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又要突出线上教学的技术性、时效性、空间性、互动性等特点,构建完整的线上教学资源。教师将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教学标准内容上传到网络课程的资料中,让学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考核标准等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将课程所有章节的PPT、教学进度表和实训教学进度表放到网络课程资料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能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在网络课程中,制作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分析、课堂任务、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实训任务、实训练习案例、扩展资源等教学资源,并且对重要任务和操作录制教学视频,并将每个教学视频设置成任务点,并根据该任务点的难易程度编辑防拖拽、防窗口切换、允许倍速、观看进度通过、原味播放、任务点、弹幕等功能。教师在课程平台中的作业栏目中布置并发布具体实训作业任务,并及时进行批改。批改完成后,可以及时有效地分析学生作业的各种数据,并可以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辅导方案。在课程平台中,还可以使用签到、投票、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评分、分组任务等功能。该功能可作为线上线下教学的有利补充,所以在每次课程教学前要根据本次课程的教学计划建设相关内容资源。

3.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

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重新制定教学过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依托线上教学时间、空间上的优势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特点,在课前导学阶段、课中教学阶段、课后扩展以及综合评价阶段充分使用线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前,先开展线上课前导学,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知识导入。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托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除了使用原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外,也充分使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各种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效果。在课后评价和扩展阶段,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布置并批改课后作业,使用平台的互动功能和学生保持及时互动和指导。在平台上布置相关的扩展知识,使学生在完成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后,能进行相应知识的扩展,并顺利对接到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中。使用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下面以一次授课为例进行线上线上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过程示意图

3.3.1 课前线上导学

课前导学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扩招学生的学情存在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不尽相同,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前进行预习导学尤其重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表的教学计划,在本次课堂教学任务开始的前三天,教师应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通知功能,针对该班级每个同学发布本次课程的课前导学内容要求,并将对应的学习资源和课前测试任务一并发布在超星学习通该课程平台上。仅仅发布课前线上导学任务并不能够保障学生认真及时地完成预习,不进行有效监督和客观考核,就无法真实有效地了解学生课程导学的完成进度和效果。高职扩招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只在线上完成一部分任务,这些情况都影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的方法。教师首先通过学习通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完成的任务点数量和进度进行精准分析,实时掌握学生的总体和个人预习情况,针对完成度低的学生进行督促。然后通过学习通平台的考试功能对本次课前任务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学生的导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导学进度和导学测试结果的大数据分析,初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后续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都提供了非常扎实的教学基础。

3.3.2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实践教学

经过线上课前导学以及测试考核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基本掌握了一定的本次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但是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掌握,需要依据课前导学数据分析的结果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计划安排,对部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实操,并结合准备好的产教融合实践项目达到课堂实践教学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开始后,先使用学习通的签到功能完成点名,既能提高点名效率又能使学生进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状态。教师布置本次课堂的教学任务,并且针对该任务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使用教室设备同步学习实操。有些比较抽象和重要理论知识或者基础知识,学生存在不好理解、不好掌握的情况,教师使用学习通平台的抢答功能,现场发布抢答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相应分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并且实践效果也很好。然后使用平台发布随堂知识点测试并进行测评,让学生加深对这些抽象重要知识的理解。讲解演示教学任务学习完成后,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布置对应实训项目。学生收到实训项目后,使用机房电脑练习并完成实训项目,期间教师进行指导和答疑。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将实训结果上传学习通对应项目任务处,教师会在课后对实训结果进行在线批改并分析学习效果。在完成一个课堂个人实训项目后,教师会在学习通上对学生进行现场分组并发布分组名单,同时在学习通上发布相应的分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实训。在分组实训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同工作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扩展应用。分组实训完成后,学生将任务结果上传学习通平台,并让学生在线采用组与组之间的互评以及小组内部的互评,评比后的成绩记录在学习通平台。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扩展任务。

3.3.3 课后拓展及综合评价

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两天内完成并提交平台,教师及时进行在线批改,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记录分数。在完成作业任务后,教师在平台上发布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除了对本次实践教学任务进行知识扩展外,还对下一次课堂教学任务的课前导学进行引入,使实践项目知识承前启后顺利对接。课后拓展完成后,教师根据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包含了学生线上课前导学任务完成度和线上导学测试成绩、课堂教学过程中线上线下任务完成的效果以及课堂表现、线上任务点的学习完成度和课后线上作业的完成效果。教师使用学习通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在线上的各项任务成绩汇总并进行综合大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将学生线下教学的任务完成效果和课堂表现进行量化处理,并结合线上教学分数,可以客观记录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形成准确的综合评价成绩。综合评价可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对教学任务进行优化完善。

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3]。教师需要对整个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进行重新梳理重新设计,并充分掌握网络学习平台各种功能的使用方法和课程资源的制作方法。教师需要根据线上线下教学侧重点的不同和学生学情的不同,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并依托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掌握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效果,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抢答、分组合作完成实践项目、课后作业、任务考核等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提升,切实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三是能够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可以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记录在学习平台的各项功能和任务中并进行量化,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既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又有利于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

结语

在高职扩招背景下,我院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效果。该模式可以充分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大幅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过程,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内容高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