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以“交通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2023-01-16

科技风 2023年1期
关键词:交通岗位思政

张 云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88

一、概述

随着“中国智能制造2025”“物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交通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带动大量人才需求。在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这个风口上,电子控制技术将成为众多技术的核心。“交通电子控制技术”是现代交通电子工程领域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其在教学及产业界的技术推广仍然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交通电子控制技术”是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以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为基础,后续课程为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嵌入式技术、传感网应用开发、智能停车系统集成与维护、毕业设计等。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课程改革对专业内其他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建设也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课程改革路径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重构课程内容

对标企业真实工作情境,明确该课程对应的实际工作过程及步骤,梳理归纳典型工作过程,对其进行教学化处理,选择对该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比较的参照系,将知识体系转变为行动体系,依据该参照系确定三个以上的具体工作过程,按照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原则设计课程单元,最终通过对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设计的掌握实现课程单元设计的举一反三。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对本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以难易程度作为参照系,将课程内容重构为四个由易到难的递进式项目,每个项目包含多个递进的子任务。

图1 课程内容重构

(二)以任务为驱动,设计教学七环节

课程实施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依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灵活运用教学平台、Proteus虚拟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岗位工作任务,将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划分为“引任务、析原理、探方案、练技能、仿功能、测效果、查故障”七个教学环节。通过七个环节的反复训练,学生能充分掌握交通电子系统设计的方法及技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虚拟仿真与实际操作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三)立足岗位,对标企业班组,实行考核轮岗制度

课前教师及企业导师按照企业班组制度及学生学情进行分组,组内岗位对标企业真实岗位,包括需求分析员、硬件设计员、软件设计员、测试员、质检员五个岗位。学生根据岗位认知及自身知识技能储备情况进行岗位选择,教师进行合理微调。通过对标真实岗位,打造沉浸式岗位体验。针对每个任务进行岗位考核,岗位考核合格进行岗位轮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对标“1+X”证书,全面融合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以“校企合作”为手段,借助企业工程案例,更新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观念,深化产教融合,对标传感网应用开发“1+X”中级技能要求。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查找硬件、头脑风暴、万用表检测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MCU的端口驱动技术、操作端口驱动外围电路、获取传感器信号以及信号的转换等能力。贯穿项目化开发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标规范工作流程的意识,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融合。

(五)制定多元主体多维视角的评价体系

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全程质控,通过教师、企业、班组长、学生、学习平台等多元评价主体,从技能强化和素养提升多维评价视角精确测评。技能强化维度围绕课前、课中、课后,实现基础评价、过程评价、终结评价。素质提升维度通过岗位考核进行评价,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以班组的形式开展任务,班组内进行明确的岗位分工,任务完成后针对每个任务进行岗位考核,岗位考核主要从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这两个一级指标,从理论知识、岗位技能、理解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协作性、责任心等七个二级指标来进行考核。岗位考核合格进行岗位轮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

图2 岗位设置及考核

三、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在党中央的正确和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大高校均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绩,但同时也陷入“孤岛”困境,专业课教学与思想理论课之间长期存在“两张皮”的情况。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目标融合、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多样性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问题。

(一)结合专业特色,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专业特色,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从专业培养目标中找到与课程契合的培养目标,以确定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智能交通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服务长三角经济带交通一体化及企业转型升级,针对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满足交通发展新业态需要。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梳理“交通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交通电子系统程序编写、开发软件使用、虚拟仿真软件使用、系统设计、开发、调试及故障排除等技能。

基于课程培养目标,深度挖掘提炼知识和技能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提炼出了单片机软硬件工程师等职业所必备的职业素养,确定本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培养产品开发团队的协作精神、锻炼组织沟通能力;在知识体系教育中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在技能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安全规范意识、劳动教育思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

(二)打造多形式的课程思政融入方式,紧扣知识本体,提高育人时效性

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将思政教育贯穿七环节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引任务环节结合实事,将国家在航天探测、一带一路、智慧冬奥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主题的形式融入课程教学。案例的选择紧扣知识本体,通过案例引入,带领学生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将课程思政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每一个任务对应一个主题,同时将该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如冬奥会中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人,与项目四智慧小车契合度高,用冬奥会的智能机器人作为课程引入,带领学生了解冬奥会中的众多高科技,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紧扣知识本体,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在冬奥会中除了机器人,还有很多的案例,比如冬奥会的同室不同温技术、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都可以融入教学环节中。

(三)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提高资源复用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案例作为课程思政素材融入课堂教学是比较好的思政融入形式。如何选取合适的思政案例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最关键、最困难的一环。选取的思政案例与课程内容,与授课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对于同类课程甚至同专业课程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案例的搜集和积累,并将优秀的案例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课程思政资源库,供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成员学习和借鉴,为专业中其他课程提供参考。

(四)打造“第二课堂”,发挥“思政育人”引领功能

以授课为主的“第一课堂”为基础,打造教学的“第二课堂”,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采用课内—课后主辅双线教学,将教学内容与解决鲜活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软硬件设计及工程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岗位素养。将课内项目进行拓展延伸,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课后拓展的思政第二课堂。以课内智能小车项目为例,课内主要完成特定功能的开发,课后则进行特定应用场景的开发,如将项目与保护文化遗产相结合。设计一辆可以进行敦煌莫高窟环境保护的智能小车。以课内所学知识为基础,进行任务分析与任务实施。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了解优秀文化遗产,激发学生民族自信,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有效达成育人目标。

四、取得成效

(一)评测岗位技能,学生应用开发能力显著提升

借助在线学习平台、Proteus仿真软件、故障数据库、微课动画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对照交通电子控制系统开发流程、程序编写流程、Proteus仿真流程以及企业级项目开发流程,将教学内容流程化,将知识点内化到每个环节,易于学生理解,提升了学生项目化编程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岗位分工及角色互换,提高硬件检测与排故的岗位技能。近三年来,学生在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以及蓝桥杯竞赛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思政育人启智润心,职业素养显著提升

课程思政有机浸润课程教学全过程,强化了安全规范意识,养成了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良好习惯,坚定了从事交通电子系统开发的职业信仰。岗位考核结果显示,学生岗位素质提升明显。追溯发现,学生服务社会积极性高、效果好,学生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屡创佳绩。

结语

在“交通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改革过程中,主要从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环节的设计、对标“1+X”证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融入等方面着手,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程任务为主的项目式教学理念。在项目中以国家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就作为案例进行引入,课中、课后实施双线教学。通过课程改革,一方面提升了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社会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交通岗位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繁忙的交通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小小交通劝导员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